第五篇关于中餐礼仪论文: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原因探究》
【摘 要】由于地理环境、气候长期形成的习俗的影响,导致了中西餐饮在观念、方式、对象、礼仪、饮食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揭示这些差异以及内在的原因,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化跨文化交际研究。
【关键词】饮食;差异;原因。
1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在文化不同方面,表现出来的是人们长期生活习惯所积累的文化差异,一个民族的饮食的习惯长期的积累,形成了一种亚文化。
1.1饮食结构的不同。
从先秦开始国人膳食结构粮、豆、蔬、谷类等植物性食料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五谷副食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南宋时期国饮食文化趋于成熟据调查国人吃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国人菜肴里素菜平常食品我国主食稻米和小麦,另外小米、玉米、麦荞、土豆、红薯和各种苕类也占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线之外各种面食、馒头、油条及各种粥类、饼类和变化万千的小吃类使得人们餐桌丰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采集、种植辅荤食,很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从动物身上取料炼制而成,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饮食比例值高,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肉食饮食比例仍要比国人高。
1.2烹制准则的不同。
中西烹饪中处处显示的“灵活”与“机械”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在烹制过程中,西方人会完全依照菜谱,为了达到准确无误,他们甚至会动用天平、液体量杯、刻度锅等,因此西方人制作菜肴往往比较机械,缺乏新意,毫无特色可言。相反,中国烹饪却崇尚灵活性。中国烹饪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也还讲求各大菜系之间交叉融合,也注重营养搭配,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补精益气、养身健体,早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
1.3烹制方式的不同。
中国菜肴极其讲究方法,在中国,烹饪是一种艺术,常见的方法有:溜、焖、烧、氽、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追求色、香、味、形、艺的有机统一。
1.4用餐方式。
这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也是中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饮食上的表现。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
1.5用餐礼仪。
就座:在进餐就坐时,中国人一般喜欢用圆桌,象征“合”,而且主宾为上,尊右卑左,而且古代中国几乎不允许女性参加重要宴席;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
餐桌气氛:在西方,吃饭时特别是喝汤的时候,不要发出响声。咀嚼时应该闭嘴;进餐时,始终保持沉默是不礼貌的,应该同身旁的人有所交谈。但是在咀嚼食物时不要讲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应咽下口中食物后再回答。在中国,餐桌上讲究热闹,边用餐边说事,相互劝酒、让菜,边抽烟,边喝酒。
上菜顺序:中国人以冷盘-餐酒-主食-汤-水果为序,西方是以菜汤-水果-餐酒-主食-甜点咖啡为序。
穿着:中国人穿着比较随便,穿T恤、夹克衫等可以,只是有在盛大的场合才穿着比较讲究;穿着得体是欧美人基本常识,在高档餐厅男士要穿整洁上衣,女士要穿套装、带跟的鞋,如果指定穿正式的服饰的话,男士要打领带,不可以穿休闲服装到餐厅用餐。
2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探究。
2.1自然环境因素。
中国位于东亚,两面临海,季候风盛行。天时和地利保证了农作物的繁茂,而中国人也因此发展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导的饮食结构,而肉类食物虽然多种多样,但比起小麦、稻米等农作物的地位,也只能屈居其次。
西方温带气候海洋气候却最适合畜牧业发展,四面环海的地域特点则适宜渔业的发展,从而带来了高热量的鱼肉食品,以肉类为主的饮食结构应用而生,随之而来的还有丰富的高热量的甜点。
2.2饮食功史与菜系流派。
懂得用火是人类脱离动物走向文明的标志,在石器时代的中国人就懂得用火烧烤食物,经历原始的萌芽孕育,夏商周时期的中国人已经出现了烹饪的意识与观念,经历秦汉唐宋的繁荣发展之后,在宋元明清已至臻成熟,在炊具食器、食材原料、烹饪技法、理论着述上无不尖精独到,更发展出以八大菜系为主,各地方菜系为辅的多元化饮食文化体系。
反观西方饮食发展,由于历史地域冲突相对频繁,经济文化分裂迁移,因此长期存在各种不平衡的发展格局,直到16世纪才出现以意大利菜为主导的西餐格局,意大利菜也因此被称作“西餐之母”.法国菜在吸收了意大利菜的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在17-19世纪成为了西餐的统治者,因此被称作“西餐的国土‘也毫不为过。后来的英国菜与美国菜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意大利菜和法国菜的影响。 20世纪中期,美国菜成为了能与意大利餐与法国菜抗衡的西餐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