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西壮族地区鬼节文化内涵
内容摘要:农历七月十四鬼节是广西壮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融合了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节的种种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节俗活动。壮族鬼节习俗体现了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壮族 鬼节 文化内涵。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中元节。但是,“中元节”在中国道教的说法,同是这一天,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而民间则称之为“鬼节”.对广西柳州的壮族人来说,鬼节是一个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在节日时间和节俗上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这些特点都体现了壮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对鬼节的重视。在壮族独特的鬼节习俗背后也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包含了壮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柳州壮族鬼节节俗
柳州人是怎样过鬼节的呢?当年徐霞客在游记中有记载:“十二日出东门,投刺名帖谒王翰简之子罗源公,名唐国,以乡荐任罗源令。其弟上春官下第,犹未知。以疾辞。还从北门入。下午出南门,沿江询往浔州舡,以中元节无有行者。”清修《柳州府志》载:“中元节前一二日,设位迎祖先,由远年以及近逝,进馔奠享,如事生礼。十五日,焚冥衣楮钱,举家号泣送之。”由此可见,柳州很早就有鬼节习俗。对于壮族人来说,七月鬼节应由两部分组成,“祖宗节”和“鬼节”.柳州壮族人过鬼节,从七月初一到十六,但较重要的日子是初七、十三、十四、十六这几天。从初七开始,壮族人家每天都要过节。在壮族传统中,过世的老祖宗七月初七回来过节,十六那天走,所以初七是“接祖”,十六“送公”.初七当天早晨壮家先煮糖茶供香火,晚间则杀鸭供奉祖宗。鸭子一定要全鸭,配上一些猪肉、新鲜水果、米饭、美酒等。初八至十二这几天,每天三餐都要先敬供祖先后人们才能用餐。七月十三这天,出嫁的女儿们一般都带着鸭子、猪肉和香纸蜡烛回到娘家供神。如果父母已去世,嫁出去的女儿十三这天一定要回家供奉祖先和父母。款待祖宗之后,十四日开始就是给鬼们过节,为了防止野鬼们在人间作祟或者抢夺祖先供品,人们在鬼节非常关照孤魂野鬼,在路边烧钱纸点香烛。每年七月十四晚上,所有街道都有人在烧香烛、燃钱纸。有的人家还把自制的河灯拿到河边放以普度孤魂野鬼,以求鬼怪善待家人,不要祸害人间。壮族敬鬼一般可到七月十六早上。在“送公”时将十三、十四日烧的钱纸灰包好扔到河里,这就算是完成了七月鬼节的任务了。
壮族人过七月鬼节这个节日的方式是非常独特的,除了节日时间特别长,敬祖和敬鬼相结合以外,还有鬼节吃鸭这个独特的节俗。
从七月初一开始,人们就开始频繁杀鸭祭祖、吃鸭。据《柳州府志》记载:“七月十四日谓之目连节,多杀鸭祭先,烧化冥财。”鬼节吃鸭,民间有很多传说,有说祭拜时烧给祖宗的纸钱、衣物要靠鸭子驮过奈何桥;有说鸭子会游泳,可以帮死去的人超度灵魂;也有说七月是鸭子最肥美的季节,用美味的鸭子来献祭祖先是最好的表达孝心的方式。民俗专家则认为,以前在广西农村,春季开种前,每户人家都会买上数十只鸭子,放在水稻田里养,水稻长成收割之后,农民们为了犒劳自己,开始杀鸭子过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习惯在这天吃鸭子了。
二、壮族鬼节的文化内涵
(一)壮族人的鬼神观念
中华原始初民同其他民族一样,有对“天”、“帝”、“神”等崇拜信仰的观念,特别是在这些自然神灵之外,还有一种祖宗神。这是人类把已故祖先加以神化的结果,民间对祖宗神的崇拜在实质上成为了祭祀活动的主体。至今这种对祖宗崇拜还深深影响着壮族人。壮族人在鬼节祭祖无非两个目的:一是聊表孝意,二是祈求祖宗神灵的保佑。
关于中国人的鬼神观念,鲁迅先生曾有过精辟的见解:“中国本来信鬼神的,而鬼神与人乃是隔离的,因欲人与鬼神交通,于是乎就有巫出来.巫到后来分为两派:一为方士;一仍是巫。巫多说鬼,方士多谈炼金及求仙,秦汉以来,其风日盛,到六朝并没有息,所以志怪之书特多……其实这种思想,本是无论何国,古时候都有的,不过后来渐渐没有罢了,但中国还很盛。”由此可见,鬼神观念在中国民众心中是根深蒂固,由来已久的。壮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它较汉民族更多地保留了关于鬼怪神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鬼节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一种民间信仰,它源于相信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依然存在,并相信祖先的灵魂有能力保护后代的观念。在我国,特别是广大少数民族和边陲地区,万物有灵观念至今还相当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和习俗信仰中。壮族人认为,人一旦死亡,肉体归于土,灵魂则到“阴间”,住在阴间的亡魂仍过着与阳界相同的生活,有日常生活需求,这就要求子孙供奉。人们也相信祖先可以保佑子孙,若得不到适当的供养则会触怒亡魂,降祸惩罚子孙。因此祖先崇拜就深深地印在整个壮民族的心中并对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祭祖是壮族鬼节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祖先崇拜就成为壮族人民祭祖的内在动力。壮族人在鬼节祭祖,一来向祖先表示孝心,二来祈求祖先神灵的庇护保佑。关于献祭行为的实质, 费尔巴哈指出:“宗教的整个本质表现并集中在献祭之中。献祭的根源就是依赖感、恐惧、怀疑、对后果对未来的无把握、对于所犯罪行的良心上的咎责;而献祭的结果,目的则是自我感、自信、满意、对后果的有把握、自由和幸福。”也就是说, 献祭行为实际上源于献祭者的心理需要, 献祭行为的目的在于用丰厚的祭品来取悦祖先之神,以求得心灵的安宁与祖灵的护佑.
(三)孝文化
外国人常说中国没有宗教,而胡适先生在民国四十三年春曾说:“外国人说我们中国没有宗教,我们中国是有宗教的,我们的宗教,就是儒教,儒教的宗教信仰,便是一个‘孝’字。”孝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一般含义是善事父母,初始意义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始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一直影响着整个民族。梁漱溟先生在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指出宗教的特质在“超绝与神秘”,而其作用则是“勉慰人的情志”.孝不仅仅是指善事父母,而首先是尊祖敬宗,包含着对祖宗的神化崇拜,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也具有“超绝”与“神秘”的宗教特质。尊祖敬宗是通过享献与祭祀这一宗教仪式表达的。古人云:“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则祭。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可见,“孝”是以对祖先的宗教祭祀形式存在的。
壮族人民在鬼节祭祀祖先,正是以这种宗教性质的仪式来表达和传承“孝”这一信仰。壮族民间的祭祖,不论在内在意识或外在礼仪方面,都有深刻的宗教意味。孔子言孝,谓对父母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而所谓“礼”者,若真照《礼记》之《内则篇》与《祭义》所载以行,其必毕恭毕敬,战战兢兢之态度与仪则,不独可用之以事奉任何宗教之教主,更可用之以敬拜任何宗教所信奉之神明。确实如此,壮族人民不仅祭祖频繁,且“祭之以礼”,心态虔诚.
祭祖作为一种重要的行孝方式,体现了壮民族对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时也体现了重要的伦理精神。《礼记·郊特牲》记载:“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返始也.”可以说,报本返始是尊祖祀祖的最重要的意义。人们通过祭祀祖先来反省先祖创业维艰,感怀上天创造万物的恩泽,一方面表达了子子孙孙报本返始的孝子情怀,同时也起到了教孝的作用.此外,“事死如事生”、“慎终追远”也是中国广大民众社会生活的伦理原则,而壮族人民重视祭祖显然继承了这样的伦理精神,使后人常存追念先人之孝思。另外,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追远一方面是后人表达孝意的方式,体现着孝的伦理精神,另一方面同样起到教化作用,教民以孝。
三、结语
综上所述,壮族鬼节作为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独特的节俗活动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蕴含的许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非常值得传承和发扬的。壮族人民隆重的祭祖仪式极大程度地发扬了中国传统的孝文化;浓重的普度观念体现了壮民族淳朴、善良、博爱的仁爱精神。这些节俗都已摒弃了原始的迷信色彩,而以更高的文化姿态屹立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在鬼节逐渐被弱化的现代社会,壮族对传承鬼节习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M],中华书局,2006.
[2]马昌仪:《中国灵魂信仰》[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梁庭望:《壮族风俗志》[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 987.
[4]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 .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李慧:《壮族祖先崇拜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第27卷第6期。韦姣,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民间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