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鼓王选拔赛与鼓王及其表演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4-16 共1212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保护和传承探究
  【第一章】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
  【第二章】湘西苗族鼓舞的民族志背景
  【3.1  3.2】鼓王选拔赛与鼓王及其表演
  【3.3】现代湘西苗族鼓舞
  【第四章】湘西苗族鼓舞的本真性传承保护现状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非遗本真性传承与保护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3传统的发明
  
  历经流变的湘西苗族鼓舞,发展到现代已然成为了当地人生活的常态。旅游开发之前,当地人通过节日进行鼓舞的交流,旅游开发后,在多重作用下,当地人以“鼓文化节”、比赛等方式来进行切磋和传承。湘西苗族鼓舞通过这些“发明”的节日和比赛,不断的丰富内涵,展现生命力。在这一章中,笔者一方面将通过描述实地参与的一次“鼓文化节”来展现鼓舞的传承,另一方面将从鼓王的生命历程讨论湘西苗族鼓舞的能动性与结构性,以揭示湘西苗族鼓舞基于本真性保护和传承的内涵。
  
  3.1鼓王选拔赛
  
  2013年11月9日下午1时许,吉首国际鼓文化节“鼓王争霸赛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选拔赛”决赛现场在德夯苗寨表演场地举行,一共有69名民间鼓手参加了角逐,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包括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经过两天三轮的激烈较量,笔者与现场数千名观众一起,目睹了第三代猴儿鼓王和第六代女子鼓王的诞生,他们都是来自德夯代表队的时节海和杨欣。
  
  出发之日,笔者在长沙转车的时候看到了火车站广告牌上对吉首鼓文化节的宣传,到了吉首反倒没看见太多的宣传。农村公交进入矮寨镇,一条条的横幅在风中飘舞,彩旗飘飘,节日氛围很是浓重。进入德夯苗寨,整个表演场布置得非常隆重,里面搭建了苗鼓形状的新舞台,插满了锦旗。德夯旅游公司的演员们非常忙碌,只能远远的打个招呼就排练去了。村里的主街两侧商铺也在非常忙碌的准备食物,迎接游客的到来。路边还摆上了很多小摊,连年事已高的老奶奶们也推着小炉子,蒸上红薯,在都乐桥做起了小生意。
  
  比赛在德夯的表演场举行,表演场是一个圆形的场地,在德夯苗寨的最中心地带,整个表演场可容纳1000人,表演场上有苗族标志性的吊脚楼、苗鼓、牛头图案和装饰以及小竹凳。整个表演场异常热闹,在那里插满了有牛头图案的绿色和红色的锦旗,表演场的最中心是一个水泥制的大牛头,牛头上搭建了楼梯,楼梯上方一面新制的苗鼓,苗鼓旁边插满了牛头锦旗和幡。大牛头的前方是一个苗鼓形状的小舞台,上面放着一面苗鼓,是比赛用鼓。
  
  首先是参赛鼓队和评委入场。鼓队和评委在苗族姑娘扮演的礼仪小姐的带领下走上那个苗族形状的小舞台,绕场一周,入座。形式如同我们的校运会入场仪式一般。礼仪小姐举着印有参赛鼓队名称的旗帜带领鼓队入场,旗帜呈长方形,大约50厘米长,20厘米宽,用一根细竹竿串好,最上方是个牛角形状。主持人是第二代猴儿鼓王彭英生和第五代女子苗鼓王黄娟。主持人向观众问好后,介绍评委老师,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向东老师、许红英老师、李开沛老师、第二代女子苗鼓王石顺明老师以及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两位老师。之后裁判长向东老师向观众宣读评审规则,参赛队员代表宣读参赛誓言。第四代女子苗鼓王龙菊献和第五代苗鼓王黄娟与其他德夯旅游公司的演员一起表演《团圆鼓舞》,拉开比赛序幕。
  
  比赛开始,各地区的苗鼓手表演了他们当地的鼓舞,各具地方特色。先进行的是猴儿鼓的比赛,选手们翻腾、跳跃,或抓耳挠腮,或模仿猴子吃东西,伴着鼓声阵阵,十分热闹。寨阳乡的猴儿鼓舞最原始,敲边鼓的鼓槌是短树枝,扮演猴子的鼓手的鼓槌则是长木棒,还有三人分别拿着锅、盆和犁为其伴奏,连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工具都能用来进行鼓舞表演,笔者当时就被鼓舞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所折服;有地区的猴儿鼓加入了猴子喝酒喝醉的情景;有地区的猴儿鼓还加入了高难度的劈叉动作。
  
  之后是女子苗鼓的选拔赛。女子苗鼓打的是花鼓,包含了传统播种插秧、收割打谷、纺纱、梳妆等动作,这反映了苗族人民热爱生活、乐于劳作的精神面貌;同时加入了下腰、劈叉、踢腿等舞蹈动作和竞技动作,反映了苗族人民爱美、崇尚美的精神和创新精神;还有一些苗族姑娘加入了武术动作,将武术鼓融合进来,英姿飒爽,体现了苗族人民历来好武的历史和崇尚力的审美观。现场观众因为选手的精彩表现时不时爆发出掌声和叫好声,还有内行人随着鼓手的鼓点喊“嘿!嘿!嘿!”,为其加油助威。
  
  争霸赛采用了7位评委和20位大众评审共27位为选手献上花丝带的方式投票,最终来自德夯景区的选手时节海和杨欣获得了第三代猴儿鼓王和第六代女子苗鼓王。鼓王虽角逐出来了,但是还要经过一个“请鼓神”的仪式,才能真正确认他们鼓王的身份。颁奖仪式前,主办方举行了一个神圣而隆重的“请鼓神”仪式,现场响起了苗法师做法的音乐,瞬间把人带入了神秘的境界。两位苗法师穿着法衣,手拿号角,一位助手端着祭品从大牛头的上方走到舞台中央,在比赛用的苗鼓前摆上祭品,之后一位苗法师在苗鼓前将一只鸡放飞,在鼓前跪着祭拜鼓神,然后在鼓槌上撒上准备好的鸡血,将撒过鸡血的鼓槌交给另一位法师。第二、三代猴儿鼓王和第五、六代女子苗鼓王分立苗鼓两侧,苗法师接过鼓槌,告示鼓神,敲击鼓面,传给上一届的两位鼓王,两位上一届鼓王接过苗法师祭过鼓神的鼓槌,分别传给第三代猴儿鼓王和第六代女子苗鼓王。这样两位鼓王就得到了神明的认可和祝福。鼓王传承棒是一对手工雕刻的龙凤棒,由工艺大师雕刻,龙棒传承给猴儿鼓王,凤棒传承给女子苗鼓王,并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这一幕“鼓王争霸”虽然至始至终都贯穿着“传承”二字,无论是现场第二代至第五代鼓王的出场见证,还是以仪式方式进行的“请鼓神”传鼓槌,都无不彰显着对苗族鼓舞古老传统的尊重。然而,在笔者看来,整个过程与其说是对苗族鼓舞“本体”呈现,不如说是对围绕“苗鼓”所建构出的知识体系再次展演,其现代感和极具观赏性的表演已经让人充分领略到其中包含的复杂语境和潜藏于背后的社会脉络。
  
  首先,比赛流程参照现代体育比赛的“循环赛”赛制,而对比赛项目的介绍更具有现代感,如“女子单人鼓”、“男子单人鼓”、“女子双人鼓”、“男女双人鼓”等。其次,选手在比赛击鼓过程中,能够做到劈叉、下腰、连续转体,所采用的身手步法,融合了舞蹈、体操和戏剧的元素,观赏性非常强。再次,评比规则方面,裁判需要考虑“技术准确性”、“技术难度”、“时间控制”等多个方面,这些标准在裁判评分手册上有明文规定,以分数呈现最终比赛的结果。这种以现代方式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已经颇为普遍,包括对其内容增删,形式调整,加入投合游客所好的噱头。如果纠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产”二字,这种改变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但是,如果我们将“非遗”看作是一套知识体系,以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发掘“非遗”知识生产的社会脉络,其实不难发现,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是在历史某一时刻固定下来的“遗留物”,而是一套身处于各种开放场域,被传承者、观众、专家学者等不断添加、修改的知识体系。
  
  3.2鼓王及其表演
  
  3.2.1鼓王竞争的缘起
  
  关于鼓王这一称谓的来源,笔者所掌握的文献中并查不到明确的踪迹。有学者认为“鼓王”这一称谓来源于苗巫,且为女性,是沟通人和神之间的一个角色31.此说法说明了苗鼓的宗教性质,也符合现在湘西六代苗鼓王皆是女性这一事实。据当地居民介绍,“四月八”、“赶秋”、“百狮会”这些节日里,寨子里的男女老少会聚在一起切磋苗鼓技艺,并非固定在九月九日这天举行,以前也有把打鼓打的最好的称作“鼓王”,但缺乏可依据的历史文献,也说不清到底产生过几位民间鼓王。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中国历来有将一个行业里领先拔尖的人物尊称为“王”的习惯,那么将湘西苗族鼓舞里技艺最精湛的人称作“鼓王”,倒也无可厚非。新中国成立之前就有民间自己承认的鼓舞技艺超群的鼓王,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旅游开发的开始,鼓王通过政府或精英认定和评判的途径产生。
  
  现代意义上的“鼓王”称呼最早由毛泽东叫出。1957年,湘西当地的着名女鼓手龙英棠,被新成立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点名,调随湖南省歌舞团赴北京参加少数民族文艺汇报演出,并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在内的中央首长进行专场演出,毛泽东在接见时亲切称呼龙英棠为“鼓王”.这一称号虽然是毛泽东随口叫出,但深具政治意涵。伴随着建国初期,许多少数民族都通过自己的民族文化来表达着自己对于平等身份获得的喜悦与自豪。龙英棠顺理成章地被认定为“第一代鼓王”.三十年后,“鼓王”这一称谓才得到官方正式认可。1986年,同样来自苗族的鼓手石顺明,在当年的运动会上一举夺魁,荣获国家体育委员会级别的“苗族鼓王”,继而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吉首市也向她颁发正式的“苗族鼓王”荣誉证书。至此,“鼓王”这一称号形成了“文本”记录,并具有官方色彩。
  
  顺着旅游开发的大潮,政府提倡挖掘民俗文化,因而将苗族文化尤其是苗族鼓舞作为一项重点开发项目,将鼓舞技艺精湛、并接受过毛主席接见的龙英棠和石顺明先后封为新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苗鼓王”,作为宣传湘西苗族鼓舞的“活招牌”,两位“鼓王”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多次斩获金牌。第一代猴儿鼓王石成业也在同一时间诞生。第三代苗鼓王龙菊兰也因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中夺得多枚奖牌而被承认为“鼓王”.之后,湘西州更是瞄准了鼓舞这块市场,将比赛搬到了德夯景区举行,这样既能宣传苗族鼓舞,也能吸引游客,创造收益。因此,在政府支持下,德夯旅游公司举办了三次相关的苗族鼓舞比赛,即2002年9月的“德夯苗鼓节”、2005年6月的“德夯·中国鼓文化节”、2013年11月的“吉首国际鼓文化节--鼓王争霸赛”.这三次比赛分别诞生了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女子苗鼓王和第二代、第三代猴儿鼓王。在这之前,关于苗族鼓舞的比赛大大小小也不少,但不是完全单独的将苗族鼓舞作为唯一的比赛项目来举行。
  
  如果说前三代“鼓王”的称号是由国家或湘西州承认和授予的,苗族鼓舞比赛的举办则给予了更多人一个相对公平、开放的竞争平台。比赛的举办就意味着参赛的门户大开,只要想参加就可以报名,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湘西苗族鼓舞爱好者的热情,他们苦练技艺,希望得到“鼓王”称号。因为“鼓王”的称号意味着对鼓舞这项苗族艺术最高的肯定,也意味着对其个人对鼓舞再创造的认可。
  
  3.2.2传承人:历代湘西苗族鼓王
  
  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鼓舞的生成、传承、保存、创新都不是在封闭的框架内进行的,而是要面临着政治、时代、制度、市场、文化等复杂语境的考验,而文化遗产与语境的遭遇则是通过传承人来实现。
  
  据德夯的村民介绍,以前打鼓打的好的,他们会尊称为“鼓王”,且为女性,但没有政府承认。新中国成立后,受到政府承认的就只有六位女子苗鼓王和三位男子“猴儿鼓王”.女子苗鼓王,多指的是花鼓王。新中国第一代女子苗鼓王的鼓舞较为传统,动作源于生产生活,被称为“传统鼓”,是“花鼓舞”的根基所在;第二代以及之后的几位鼓王则在其基础之上加入了舞蹈动作和竞技技巧,被称为“花鼓舞”.现如今,湘西苗族鼓舞多指的是“花鼓舞”,故笔者在此处只介绍女子苗鼓王。
  
  (1)第一代女子苗鼓王:龙英棠
  
  龙英棠,1928年生,是吉首市己略乡人。在她小时候见过很多传统苗族仪式,如“吃牛合鼓”(椎牛祭)上苗鼓手的表演,从小耳濡目染,迷上了跳鼓。慢慢的,跟鼓师父学,也自己琢磨,成为了当地数一数二的苗鼓手。喜爱苗鼓苗歌的她参加了当地的农村俱乐部,到各村寨演出,深受欢迎。1957年,龙英棠随歌舞团远赴北京,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并为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进行了表演32.她还与毛主席合影留念,回来后受到村里人的一致赞赏,都围着她问这问那。至此,她的鼓舞在全国都出了名,1958年,龙英棠被中南民族学院(即中南民族大学)艺术系聘为客座教授,教授苗鼓。龙英棠一生经历坎坷,中年丧女,老年丧子,也曾因丧女之痛而放下鼓槌很多年,但在老年又回归了苗族鼓舞的教学。2013年2月龙英棠病逝。很遗憾,笔者到湘西的时候她已经去世了,她的生平资料只能从文字记载和乡民口述中得到。
  
  龙英棠的鼓舞和之后的几代鼓王有着较大的不同,她的苗族鼓舞遵照传统,动作基本来源于生产生活,比较质朴,奠定了后代鼓王鼓舞动作的基础。
  
  (2)第二代女子苗鼓王:石顺明
  
  石顺明,1949年生于湘西州吉首市己略乡。小学毕业的时候考入了吉首戏剧学校,学了四年毕业,然后分配到市里文化馆工作。笔者通过德夯的苗鼓演员得到了她的联系方式,多次联系之后,于2013年11月7日在石顺明的家中进行了访谈。她说,“我们苗族人不随便跟人学的,别人也不会随便教,有‘放蛊婆',会害人的。我从小跟妈妈学鼓,(妈妈)没什么动作,重复打······第一代鼓王她那个不好看,站在那里打,手动,过来甩一下,跟男的打的一样,不好看。我不喜欢她的动作。女的就是要打女的动作,男的打男的动作。以前祭祀里打鼓啊,随便打,想打什么动作就打什么动作,像椎牛祭就有打鼓,有唱苗歌,热闹,能把牛鬼赶跑······那时候没什么鼓,但是我喜欢打,自己想动作、想鼓点。”(20131107-F-G01)由此可见,第二代鼓王对鼓舞已有自己的理解,在她的知识体系下,鼓点可以再创造,而戏剧与传统鼓舞也可以进行融合,呈现更好的表演形态。
  
  石顺明说,“我跟第一代鼓王可是不一样的,我是全国的鼓王呢。”(20131107-F-G01)说时满脸的自豪。这个“全国苗族鼓王”的称号来自于国家体育委员会,是由于其在1986年的比赛中取得冠军的佳绩。此后,石顺明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公众眼中的鼓王,并在龙英棠之后,成为第二代女子苗鼓王33.2006年,石顺明顺理成章成为湘西苗族鼓舞的国家级传承人之一。
  
  如今已年近花甲的她依然奋战在鼓舞传承和推广的第一线,大大小小的鼓舞比赛、表演,都有她的身影,还在吉首创办了第一个鼓舞传习所,亲自教学。“我现在这里(传习所)教很多学生,都是口传,没有写谱的,我们前面教,他们后面学,有小学生也有大人,有很多胖的人来这里学,说能减肥,呵呵。这个跳一个星期真的会减肥的,以前有一个人好胖好胖,学了以后瘦了很多。我自己三个孩子都会打鼓,女儿也是比赛的冠军,她跟我一起管这个(传习所)。最近民俗事 务 委 员 会 叫 我 把 传 统 的 动 作 编 出 来 , 他 们 经 常 要 我 去 开 会 .”(20131107-F-G01)
  
  在找石顺明老师做访谈的时候,她非常热情的招呼笔者进她家,倒水、寒暄,带我参观她的培训班,给笔者介绍她参加的活动和比赛,非常健谈。在访谈过程中说到激动处还会说起苗语,然后再翻译一次。见笔者不明白她说的话,还会手舞足蹈的进行演示,精气神特别好。她的传习所就在家门前,本来是一个露天的场所,但后来因为鼓声实在太响,邻居有意见,所以简易的搭了一个蓬顶。不到50平米的场所,摆了10面苗鼓,还摆满了她自己参加鼓舞比赛和活动的照片,石顺明老师已经教了近千名学生。她的花鼓加入了很多舞蹈动作,如圆场步、梭步,还加入了鹞子翻身等京剧动作,可以说以石顺明为代表,从她开始湘西苗族花鼓舞在龙英堂一辈的“传统鼓”上变得更加柔美细腻。她说,“我从小就喜欢干这行,好喜欢上台,喜欢大舞台,上了舞台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在舞台上)你要笑,不笑不好看,人家就不喜欢你的表演。当演员,搞文艺好幸福的。虽然医生说我不能再跳鼓了,再跳腰就要断了,但是我还是想要打,想要跳。这是我一辈子的事情。”(20131107-F-G01)
  
  (3)第三代女子苗鼓王:龙菊兰
  
  龙菊兰,生于1975年,是湘西德夯村人,在她小学没有读完的时候,父母就让其辍学回家务农。1986年,实行了旅游开发的德夯村决定雇用若干苗族村民担任招待员和表演工作者。于是11岁的龙菊兰开始在德夯旅游公司上班。那时候,由政府牵头在各个村落搜集苗鼓打法的文艺工作者总是在德夯苗寨出入,他们在那里搜集苗歌,探究民俗,整理苗鼓的各种打法……龙菊兰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她主动跟他们学跳鼓和表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加上本身的悟性,她逐渐掌握了娴熟的技巧。
  
  1994年,龙菊兰在湖南省第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拔得头筹,之后,又分获四、五两届的全国第二名、第一名的佳绩。1995年,龙菊兰先后将苗鼓带到了中国旅游产品展览会和上海桂花艺术节,成功推动了苗鼓的影响。后来,龙菊兰还将苗鼓推广到新加坡,成为使苗鼓走向世界舞台的第一人,《新加坡日报》详细记录了这一赛事,描述了龙菊兰的精彩表现。回国之后,龙菊兰被评为第三代湘西苗族鼓舞鼓王,后远嫁上海。
  
  (4)第四代女子苗鼓王:龙菊献
  
  龙菊献,1976年生,湘西德夯村人,是第三代女子苗鼓王的妹妹。2002年,在“德夯苗鼓节”比赛中,龙菊献一举夺魁,成为第四代女子苗鼓王。现在她在德夯旅游公司工作,公司为她设立了“鼓王”这一岗位,待遇与公司里的一级演员差不多,也许就“多几百块补贴吧”.她的父母和弟弟在德夯经营一家苗族饰品店,店门前还立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两只凤凰,意指他家出了两代苗鼓王。这块石碑已经成为了德夯的一个旅游景点,很多游客都会慕名前来,在那里拍照留念,也为她家招揽了不少生意。
  
  访谈在德夯的表演场进行,坐在表演场的观众席上,龙菊献难得的一脸轻松。她说,因为家里穷,龙菊献16岁就到长沙民俗园打工,在那里学会了跳舞的基本功,17岁回来村里,在矮寨学理发,后来听说德夯公司这里招人,就过来这里上班。从小看别人打鼓觉得好玩、好看,就想学,拿着两根木棍到处敲。当时公司里有几位苗鼓老师,也跟石顺明学过一点,“她(石顺明)来公司工作两三年,我就跟他们(公司同事)一起学”.(20131013-F-G02)
  
  从小龙菊献跟姐姐感情很好,姐姐对她的影响很大。但是她对鼓舞有自己的理解,认为自己和其他人(包括姐姐)都不一样,而这正是她的鼓舞特色所在。“她(龙菊兰)打得好,我想像她一样去表演,走出去……我跟她们前面三代鼓王还是不太一样的,他们是省(州、市)里封的,我是比赛比出来的。动作也不太一样,每个人有自己的一套。一代鼓王是最传统的动作,二代鼓王有加入舞蹈动作,我觉得加入了舞蹈动作更好看,动作要遵照传统,那些纺纱、播种、丰收等动作都要有的……我就喜欢这个,喜欢跳鼓,我会跳到自己跳不动了为止。”(20131013-F-G02)
  
  公司里的年轻演员称呼她为“菊献姐”,每天她和普通演员一样,压腿练功,上台表演。除去了节假日晚上篝火晚会她的一段“鼓王献技”,平时基本与普通演员无异,她自己都说“我就是个普通演员”.第一次找她做访谈的时候是国庆黄金周,她拒绝了笔者,也许是不熟,也或者是“十一”黄金周表演太累了。但每次当我在表演场附近转悠,找别的人聊天的时候,她都会对我微微一笑,打声招呼。终于第二次找她,她答应了笔者的访谈。访谈中,她的话都比较质朴,很谦虚。
  
  (5)第五代女子苗鼓王:黄娟
  
  黄娟,是湘西矮寨镇大兴村人。目前也在德夯旅游公司工作。找黄娟做访谈经历了两次碰壁,第一次她推脱说忙,没有答应笔者的访谈;第二次见到她,希望向她请教一些关于苗鼓的知识以及她与苗鼓的故事。在向她说明来意后,她说她不是“鼓王”,只是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她有工作要做,要接待游客。笔者在德夯的田野调查期间,经常能看到她在公司计调室电脑前,听着歌,身材发福,不太愿意接受访谈。
  
  后来了解到,黄娟是大专文凭,在公司里算是“高材生”,她口齿伶俐,讲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英语,很受公司重视。2005年,在“德夯·中国鼓文化节”比赛中,夺得了“鼓王”称号。不过黄娟成为鼓王一方面是因为她的鼓舞技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学历高。苗寨里的人曾对笔者表示,“其实那一年得鼓王应该是杨欣,杨欣的动作比黄娟难多了,也好看,但因为她(黄娟)学历高,所以最后的加赛,黄娟成了鼓王。”(20131112-F-D05)前几代鼓王的教育水平都不高,而从这个时候开始,政府开始考虑到知识对于苗鼓推广和传承的作用。这一设想也确实在实践中带来了很大的益处。在苗鼓的对外演出工作中黄娟做出很大的贡献,接洽、谈判、接待专家学者等,都有她的身影。
  
  (6)第六代女子苗鼓王:杨欣
  
  杨欣,1984年生。有一个四岁的女儿,丈夫也在德夯旅游公司上班。杨欣参加过2002年、2005年和2013年三次鼓舞比赛,前两次都与鼓王之位失之交臂,终于在2013年拿到了鼓王。这一年的鼓王争霸赛上,她的表演很精彩,赢得阵阵掌声和喝彩。当天,她一袭粉红色的苗族姑娘服装,在苗鼓前翻飞、跳跃,连续十几个的转身击鼓,劈叉、下腰击鼓,鼓点清晰有力,时而沉静,时而激昂,柔美中不失力度,“鼓王”称号实至名归。拿到鼓王那一刻她激动得哭了。确实不容易,有谁能像她那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十年磨一剑,最终捧得桂冠。
  
  与杨欣的结识颇为有趣。那天,笔者准备去德夯公司的办公楼咨询一些有关鼓文化节的问题,结果等了好久都没有等到该公司负责人。于是决定下楼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别人了解情况。正巧一位苗族姑娘在楼下吃饭,笔者认出来她是公司的演员。已经下午一点多了,她正吃着打包的盒饭。于是问她,怎么这会儿才吃饭?这姑娘倒挺淳朴,回答说,“我只是想吃外面的菜,就跟他们(办公楼的同事)要了一份,饭早吃过了。”(20131109-F-G05)觉得这姑娘很有趣,于是与她闲聊起来。她说她准备和她的朋友一起去山上采菌子(蘑菇),心想这人暂时也等不到,要不就跟他们去体验一回苗家生活?于是笔者大着胆子问她可不可以跟她一起去?姑娘很大方,“可以呀!我跟我欣姐说去”.(20131109-F-G05)后来在采蘑菇途中笔者才知道原来这位欣姐,就是新晋鼓王杨欣,而那位姑娘也不简单,今年的鼓文化节比赛,她比赛当天刚好满18岁,并且拿了三等奖。
  
  采蘑菇的路上,笔者向杨欣询问苗鼓动作,直说看不太明白那些动作哪个是播种、哪个是插秧,她在路边就演示起来。一路上欢歌笑语,杨欣唱了两句苗歌高腔,自己倒不好意思了。熟络了以后,杨欣亲切地喊我“小邓”,路上碰见熟人打听笔者是谁,她大方的回答,“这是我朋友。”让笔者颇为感动。
  
  后来,杨欣还邀请笔者去他们家做客。这个她称之为家的地方,其实是公司给安排的员工宿舍,原来还是鼓文化博物馆,改造以后也就20平米不到。一家三口睡一张床,鼓王证书就摆在床边,问她鼓槌在哪儿,她一脸严肃地说“那个要好好收着,要传下去的,我只是保管一下”.(20131109-F-G03)她说,住这里“方便上班,一家人都在,也就够了。”(20131109-F-G03)在宿舍,她买菜、洗菜、做饭,俨然一个农家妇女的形象。洗菜的时候,笔者看到她的手,很粗糙,手掌上也有很多茧。闲谈中问她,练功辛苦吗?她说,“辛苦,也不辛苦,习惯了。你看我这一腿的疤,都是练鼓练出来的。”(20131109-F-G03)一看,大大小小的伤疤、淤青有好几处,看了着实感觉到成为鼓王的不易。
  
  她的女儿非常可爱、乖巧。问她知道妈妈是鼓王吗?她说知道。知道鼓王是什么意思吗?她回答,“就是妈妈是打鼓打得最厉害的”,说着还竖起了大拇指。吃饭的时候,杨欣很热情的给我夹菜,让我多吃,期间很多同事过来尝新摘的蘑菇,一进门就喊“欣姐、欣姐,我要吃蘑菇”.杨欣都热情的招呼他们进门,他们倒也不客气,端着碗筷就都挤进她宿舍了,一边吃一边谈天说地,气氛很是融洽。临别前,杨欣还答应教笔者一段鼓舞,让我更加生动地理解湘西苗族鼓舞。
  
  从第一代鼓王到第六代鼓王,每一位鼓王都有不同的生命经历,不同的知识构成。第一代鼓王出生于30年代的传统农村社会,鼓舞元素来源于生活,因而奠定了传统的湘西苗族鼓舞的基础;第二代鼓王石顺明,受过一定的教育,学习过京剧,因而,她的鼓舞呈现出京剧的特点,同时石顺明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鼓王,在旅游开发的背景下,对鼓舞进行了汇编,使鼓舞变得更加系统。石顺明目前依然在吉首经营着一家鼓舞传习所,教授各地的学徒,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去传承鼓舞。从第三代鼓王开始,鼓王的经历愈加丰富,他们在不断的冲击和学习中对鼓舞进行创新,以适应游客的需求。表演、比赛加上鼓王自身对鼓舞的理解,使得鼓舞更加丰富。这几位鼓王,除了第三代鼓王远嫁上海之外,其余的都仍然在鼓舞表演和传承的第一线。
  
  3.2.3鼓王表演特点解析
  
  (1)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湘西苗族鼓舞在动作编排上遵循传统,同时也允许表演者的创新。从几代鼓王的个人鼓舞表演上看,每一位鼓王的动作都有所区别。播种插秧、美女梳妆等这些动作都有,但在技巧上,每一位表演者都不太一样。第二代鼓王石顺明告诉笔者,她觉得第一代鼓王的动作太死板,“跟男人一样,不动,不好看”、“女子要柔美”(20131107-F-G01),但“传统动作不能丢”.(20131107-F-G01)石顺明的鼓舞结合了京剧,在亮相动作上干脆利落,劈叉、下腰等舞蹈元素都被其编进鼓舞。“猴儿鼓王”彭英生则表示,传统的东西是根基,要保留,但不创新人们不喜欢看,“重复的东西没有人爱看,会看腻的”(20131015-M-G09)。
  
  (2)以“难”为美。
  
  在2013鼓王选拔赛的评分标准中明确表示,鼓舞编排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度系数”.在比赛中,选手们高空跳跃、下腰击鼓、劈叉、连转十几个圈的动作不在少数。第六代女子苗鼓王杨欣就是以她高难度的动作赢得了鼓王的桂冠,观看 比 赛 的 人 表 示 “她 那 个 动 作 好 看 啊 , 太 难 了 , 没 几 个 人 能 做 到 .”(20131108-F-D03)笔者居住的旅馆老板娘也觉得杨欣早就应该拿鼓王了,她的动作是最难的,别人比不上。
  
  (3)以“力”为美
  
  苗族人民历来好武,崇尚力。一方面现在的湘西苗族鼓舞要体现女子的柔美,但在鼓点上必须清晰,刚劲有力。如“武术鼓”男女都打,结合拳术,展现苗族人民积极向上的风貌。在鼓王争霸赛中,也有女鼓手跳“武术鼓”,动作潇洒,英姿飒爽,博得阵阵掌声,并夺得了第三名。而另一位女鼓手,据德夯旅游公司的苗鼓老师介绍“动作非常柔美,编排也很好,但是打鼓点太轻,力量太弱,导致鼓点不清晰”(20131108-M-G04),最后与前几名失之交臂。
  
  3.2.4现代苗鼓表演模式、分类与特点
  
  (1)现代苗鼓表演模式
  
  击鼓时,手拿鼓槌末端,用鼓棒顶端击打鼓面。击打鼓面手法有多种,如:反腕、横击、竖打、斜砍、上提等。无论哪种击法,鼓棒顶端与鼓面所成夹角一般为30°-45°之间,低于30°击打鼓面容易受伤,且鼓声不清脆悦耳,大于45°击鼓,则不易击到鼓面,鼓槌顶端往往是擦着鼓面而过,鼓声弱小无力。击鼓时,手肘要放松,用手腕抖动击打鼓面。
  
  湘西苗族鼓舞是把鼓横放在鼓架上,两边露出鼓面,人站在鼓面前,一手击鼓,一手做各种舞蹈动作,双脚随着鼓点节奏变换步伐,时而跳跃,时而翻转。一般情况下,人与鼓的距离是根据击鼓者的单手臂展开长度确定的。距离太近,容易击伤双手,双脚施展不开,动作受到拘束,距离太远,则不易击到鼓面,造成光舞不击鼓的不良效果,即鼓点不清晰。表演中,一般人体站在鼓面两侧的任意一侧,双脚与鼓成45°角姿势,把鼓面让出一半来,即为亮相,是击鼓较常使用的角度,也有站在鼓面的正面击打的姿势,这种动作多为背面朝向观众,观赏效果不佳。(见附录 4:图 15)
  
  (2)现代湘西苗族鼓舞类别
  
  现代的湘西苗族鼓舞在生活化的语境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呈现出丰富的表演形式,主要有《猴儿鼓舞》、《花鼓舞》、《男子鼓舞》、《女子鼓舞》以及《团圆鼓舞》。笔者在德夯调查期间,几乎每天都能近距离观赏到这几种鼓舞。《女子鼓舞》步伐灵活,柔美多情;《男子鼓舞》刚劲有力,豪放霸气;游客一来,鼓舞表演者们就会跳起《花鼓舞》,温婉多情;第二代猴儿鼓鼓王彭英生的《猴儿鼓舞》灵巧多变,非常有趣;鼓文化节期间,作为开幕式表演的《团圆鼓舞》鼓声震天,异常壮观,吸引了众多目光。
  
  (3)现代湘西苗族鼓舞表演特点
  
  湘西苗族鼓舞有两大特点:一是边跳边鼓,即一边打鼓一边跳舞;二是“边鼓”,即除去舞者之外,还有一人敲边鼓作为伴奏,“边”即鼓身。《苗族鼓舞项目介绍》上记录:湘西苗族鼓舞的舞蹈动作“特点是:打鼓起舞,节奏明快,动作舒展大方,双手交替击鼓,两脚轮换跳跃,全身不停扭摆。”
  
  为了更直接地了解鼓舞,我向杨欣讨教几个《团圆鼓舞》动作。在我学会了鼓点之后,她给我演示了一段“右插秧”的动作:第一步,右手击鼓点,鼓点为“咚咚  咚”,伴随着左脚屈膝提起,大腿与身体呈 90°,脚尖自然下垂,随后右脚往后轻跳一小步,左脚自然向右脚外侧呈交叉状踏下。同时,左手按顺时针方向经胸前划弧下摆,收至右腰侧,眼随左手而走。确实感觉像是插秧的农妇的动作。第二步,右手击鼓,鼓点为“咚咚  咚”,伴随鼓点右脚屈膝提起,大腿与身体呈 90°,脚尖自然下垂,同时左脚往后轻跳一小步,后右脚自然向左脚外侧交叉状踏下。随脚的跳动,左手按逆时针方向划弧收至左大腿外侧。眼随左手而走。之后的几个步骤虽然和前两个步骤相似,但在脚步和手臂的伸展方向上都有很多区别。
  
  杨欣告诉我,湘西苗族鼓舞要跳的好看,一要鼓点清晰,打的有力,要有精神,眼神要能和观众交流,眼随手动;但最重要的还是不能背弃生活传统,毕竟鼓舞是根植于村落生活的。对我来说,鼓点容易,但配上动作就觉得反应不过来了。脚步是梭步,脚不离地,轻轻拖动,步子很小,对于我这种个子比较高的女孩来说,别扭得很,脚步一迈大,手就够不到鼓了;手上动作很轻柔,要体现女性的柔美灵巧,一只手打鼓,另一只手做动作,也可以两只手同时打鼓,绝不能只舞不鼓或只鼓不舞。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学得还是别别扭扭,要么鼓点不清晰,要么动作不到位,为了不打扰杨欣休息,只好作罢。
  
  此次经历,笔者深刻的感受到湘西苗族鼓舞的魅力,也渐渐发现只懂得鼓舞动作,而不知道苗族生活环境和历史根本不能真正了解湘西苗族鼓舞的精髓,这也正是为何湘西苗族鼓舞只能由真正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来传承的原因所在。基于此次亲身经历以及长时间的观察和交流,笔者发现湘西苗族鼓舞在艺术风格上有其鲜明的特点。
  
  首先,湘西苗族鼓舞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舞蹈,要求边鼓边舞,舞蹈和鼓点要协调统一。湘西苗族鼓舞来自于苗民的生活,鼓乐中的节奏还原了苗族人的生活画面,展现着他们的生活,表达了他们的心理需求。鼓点是“音”,舞蹈是“像”,“音”和“像”共同展示着苗民的生活,二者协调统一才能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
  
  其次,湘西苗族鼓舞体现了苗族人民的观念和情感。湘西苗族鼓舞在最初主要是用来祭祀的,在这种场景下,鼓舞中蕴含了人们消灾祈福的寄托;但凡喜事、节日庆典,湘西苗族鼓舞都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庆贺方式;在休闲生活中,鼓舞是人们表达舒适愉悦的手段;舞蹈动作和技巧的加入,又体现了苗民对美的观念的转变。
  
  最后,湘西苗族鼓舞在结构上具有能动性。湘西苗族鼓舞在节奏上快慢缓急可变;表演者可以根据场景和情境的变化在动作上进行增减和改变;与传统动作相比,现代的湘西苗族鼓舞又更加标准化和系统化,同时也更加精致,在难度上也增加了不少。也正是因为它的这种结构能动性使之更具艺术性。传统的湘西苗族鼓舞由苗民在生活中自由创作,想到什么跳什么,鼓点、动作都很自由,动作原始,但也比较粗糙。事实上,搬上舞台的湘西苗族鼓舞不再是单纯的民众娱乐形式,由于表演者和编排者对它的再加工,使之更加精致化和富有表演性,从而成为了一种艺术。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