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女性健美形象的社会建构
随着女性身体的解放,束胸、小脚的女性形象在社会上失去了热衷的追随者,经过锻炼的健美女性确立了女性社会形象的领导者地位。女性健美电影的放映、妇女健美协会的创办、女性健美比赛的开展,以及由此产生的"健美明星",一时间"健美女性"的身体已不再单纯为物化的实体。在媒介报刊的鼓吹下,"健美女性"被赋予了其特有的文化涵义,成为了特殊的文化符号,完成了其在社会的文化建构。
3.1 女性健美的兴起。
1905 年 10 月,被誉为"女子健美运动之父"的美国人柏拉·麦克法登在纽约的曼迪逊广场举行盛大的体育博览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这次盛会迅速席卷整个美国,它预示着世界妇女健美新时代的到来。20 世纪 20 年代女子健美运动随着西风东渐的影响漂洋过海传入中国,首先在香港、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中传播开来。被称为"中国健美第一人"的赵竹光先后在上海创办了《健与力》、《健力美》杂志。中国抗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健与力》杂志先后辗转上海、重庆出版发行。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健美专刊,公开倡导女性开展健身运动,讲究卫生保健等医疗常识,使中国女性健美运动拉开了帷幕。与此同时,各地报刊纷纷响应,如《申报》、《北洋画报》、《玲珑》、《妇女时报》、《中华周刊》,它们不仅丰富了女性"外在美"的文化意义,同时赋予了"健美女性"新的内涵,如健全的思想、健康的人格等内在美的新标准,为女性健美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1.1《健与力》杂志。
"八一三"事变以后,上海商务印书馆杂志迁往香港出版,1938 年赵竹光接受商务印书馆的委派,在香港创办了《健与力》杂志,这是我国最早的以提倡健美为宗旨的专业体育杂志。该杂志为月刊,十六开,图文并茂,"以浅显的文字,清晰的插图,阐明体育的意义和健身运动的方法,旁及生理和心理上有关联的知识",因此《健与力》是一本学术性、知识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刊物。读者群主要为大学生和青年职员,其发行量在当时的香港为期刊首位,并运销南洋,"本刊前在香港发行,三年以来,承各界爱护,流行之广,为该地期刊之冠,即国内各地,因寄递困难,偶经运到,亦旋即告罄".
该杂志的内容涉猎较广,既有理论的探索、方法的研讨、也有一般知识性的文章,并且把体育运动与提高全民抗战联系,辟有如下栏目:"时评"、"专论"、"读者信箱"、"读者园地"、"健美之篇"等,对于女性的健美一般以"专论"和"健美之篇"论述,"专论"主要介绍女性的生理结构、女性如何预防与控制疾病、身体保健常识等,"健美之篇"主要介绍女性健美锻炼的方法,面部、颈部、胸部、腿部、臀部、腰部、腹部、以及足部的健美方法,同时介绍具体的健美运动,如徒手体操、健美操、健身球、呼吸运动、翻滚运动、骨盆运动、花式游泳等。
1939 年 8 月,王学政继任主编,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迫使《健与力》辗转到重庆出版,并于 1943 年 1 月出版复刊特大号,在复刊号上名流张一麐为其写序,表述了体育锻炼的效用,并论述它对强国强种的意义。1945 年抗战胜利后,《健与力》迁回上海,1947年终刊。
3.1.2《健力美》杂志。
1939 年 8 月,赵竹光卸任《健与力》主编,从香港调到上海工作,此后和曾维祺在上海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1491 号创办"上海健身学院",以"推行科学化的健身方法,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为宗旨,以"健全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健全的头脑、健全的灵魂"为校训,吸引了一大批大中学生的踊跃参加,其中不乏教师、剧作家、演员及导演等学员的加入,还吸引了一批国外学员的参加,每年夏秋之间,学员多大五六百人,女学员的加入使得该学院在海上引起了关注。为了配合上海健身学院,1941 年赵竹光创办《健力美》杂志,倡导健美运动。该杂志为双月刊,开辟的栏目和《健与力》相似,也是一本集学术性、知识性、综合性为一体的刊物,其对于女性健美智识的介绍及普及,正好和《健与力》杂志遥相呼应,使得女性健美不仅在香港、上海等沿海城市得以兴起,也推动了国内大中城市女性健美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