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信息储存、处理和传递的方式,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而且,对于教学活动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也惟其如此,体育教师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体育训练,实则是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处理和知识管理的问题.
一、网络时代学校体育训练的新特点、新趋势
1.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快了运动技能形成的速度.在体育项目的训练过程中,适当的引入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更为有效的表达运动状态,从而帮助运动员以更短的时间形成目标技能.例如,运用录像播放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再对比学员的技术动作,找到不足与错误.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的训练过程中,往往通过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说教和示范来完成,学员的兴趣、兴奋度与激情较低.借助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教练员可以通过视频、图形、音乐等的组合,达到激励学员的目的.比如,在训练学员跳远与三级跳远时,可以观看比蒙与爱德华兹的录像,使学员形成正确的动作影像,同时也能激发学员的兴趣."据教育心理学家统计,人们通过视听获得的信息占信息总量的94%,3天以后能记得70%,均远远超过其他传播方法[1]",在训练的过程中,同时利用视觉、听觉功能,可以较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动作的内化.任何体育技术动作的形成,需要经过逐步的修正技术动作的过程,在这个修正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调整方式,比如教练的指导,但是这种口头或者说经验的传递随意性大,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特别是那些技术动作复杂且瞬间完成的动作,且在日常的生活中又不曾体验过,这时就需要借助网络技术手段."较为典型的如田径跳跃项目中空中动作、铅球发力动作、挺身跳远中的舒展身体动作等等,这些动作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如果没有先进的方式方法来加以展示,训练教学经验不仅仅无法具有期望的效率,整体的教学效果也不尽 如 人意[2]".尽管教练使用了多种方法向学员指导技术动作,学员可能对于技术动作的完整过程还是不很清楚.而利用现代的信息手段,可以轻易解决技术动作传递不理想的状况.
2.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为科学体育训练提供了多种方式方法.目前的体育成绩已经接近人类极限,所以,细微技术动作的失误就将导致打破纪录无望.因此,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改进训练方法,科学训练,有效控制训练全过程是各国竞相发展的方向.从其内容上来说,涵盖了学科论断以及训练目标等核心部分,具体来说,包括训练方法、恢复方法以及整个训练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的全部流程[3].这些目标的完成在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后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利用微电子技术与实时通讯技术让运动训练以及体能恢复得到有效的监测,计算机技术在诊断运动技术方面也不可缺少.可以说,信息技术的运用超越了传统的技术诊断方式,为新的技术诊断提供了可能.对于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的分析,传统的方式主要依赖教练的经验与感悟进行,或者依赖运动员的感觉调整.现在则可以将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录像,通过慢镜头供教练与学员分析,还可以与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对比,找出学员的不足.美国研制的在田径赛项目中运用的技术诊断系统,能将高速运动的投掷物清晰的拍摄下来,通过慢镜头能看清楚投掷物的加速度、角度等关键数据,如果这些数据能够被教练应用到对比分析上,对于运动员的投掷技术的训练效果的加强将会是非常明显的.通过上述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在体育训练重视党的引入信息技术并完成数字化操作是必要的,这是其一;其二是能将这些数字化的信息存储并与最优化的、最科学的数字参数对比,找出差别,改变技术动作.可以说,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运动训练学等领域,这对于我国体育训练工作的进一步加强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3.信息技术促进了训练过程中体能监测的科学化.在实际的体育训练过程中,对学员身体基本情况的掌握往往通过体能测试来完成,当然,通过了解学员的体能状态找到适合学员的训练时机,再者可以为学员参加比赛提供最佳的参赛时机.通过监测学员的体能状态,比如对心率、心电等心理及各种生化指标进行监测,通过计算机以数据化的形式保存,为日后的训练建立数据库,为以后的训练调整做好准备,全面做到科学监测,科学对比,科学训练.
4.网络虚拟技术为体育训练创作了新的条件.虚拟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等多个分支技术,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为我们观察和体验虚拟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技术的综合运用,甚至实现了较为智能化的操作,比如人机对话.借助于虚拟技术,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综合集成的虚拟技术认知学生体育训练的过程,从原来粗糙的直观经验认识转向更为细致理性的认知,深化经验认识.
比如邵桂华等利用人工智能的虚拟技术建立模拟专家指导系统帮助体育训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该系统通过网络,模拟专家给予咨询人员以指导,并提供运动处方[4].利用虚拟技术表现出人体运动的三维空间形象,建立人体运动的模型.杨霞老师在其论文《体育动画多媒体交互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中提出:"该电脑人体运动模型组建包括头、颈、肩、胸、臀、胯、大臂、小臂、手、手指、大腿、小腿、脚、脚趾等36个独立部件,网点987个,网面1674块,通过计算机对它们在虚拟时空中的绝对值和相对值进行计算,完成对某一理想动作的动态图形表现[5]"."在体育项目的训练过程中,电脑三维动画交互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新动作和难度动作的解析程度,让运动员和教练对动作的细节和精髓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同时还能够降低运动员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身体损伤.教练通过该系统的应用也可以对比学生动作和标准动作,从而让学生更好的认知该动作,朝着该动作的理想数据努力."在虚拟技术的帮助下,广州体育学院的健美操队取得了一系列的优异成绩.
二、网络信息时代体育教师面对的新挑战
如何立基于知识管理的角度重新建构体育教师的知识,实现知识的转化---由知识转化为学员的技能,由知识带来创新.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师还停滞在"视听教育"阶段,利用网络技术仅限于录像、光盘、投影等方面,缺乏数据分析与存储.由于软硬件的限制,体育教师还难以接触到更为科学便利的软硬件,更遑论使用.所以,学校的管理者要转变观念,首先配备软硬件设备,搞好教学管理与后勤保障;对于教师要学习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训练效果.
目前,体育教师的计算机知识及使用技巧也仅仅限于使用简单的教学、办公软件方面,这也是阻碍新的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使用的原因之一.体育教师要深化学习,拓展知识领域,了解科学技术及知识领域的发展前沿动态与方向.学校管理者要多支持培养年轻的能掌握新科技的教师,使他们成为新的教学领航者.
三、网络信息时代体育教师的知识管理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需要多个领域的知识,需要多重的知识结构.一般的情况下,体育教师的知识应该包括普通的基础知识与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普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历史、社会学、教育科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对于体育教师而言,专业知识应该包括人体科学理论、专业运动理论.在信息技术时代,知识的积累已有一定的规模,如何处理知识,利用知识,是对新时代体育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所以,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从原有的技术型、静态型向复合型、智能型与能力型转变.
1."知识管理"的内涵."知识管理"最早在1986年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上被首次提出.于此之后,该理论的研究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和肯定,出现了一大批理论研究成果.其中较为典型的如VernaAlle对该理论做出的论述:"通过对学习者现有知识提供反思的协助,最大限度的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交流程度,并提升他们的知识来源广度,从而促使其以更高的效率来完成对知识的交流".针对这一问题,我国知名的学习理论研究学家黎加厚老师则指出:"知识管理是一门研究如何提高人类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学科,通过对知识连续过程的管理来加强社会各方面理论和实践的进步 ".从国外学者的定义中,我们发现知识管理涉及知识交流的技术以及管理结构,其主要的目的是利用这种有利于知识交流的技术或者管理结构达到传递知识的目的.黎加厚老师的定义将知识管理定义为一个连续的管理过程.所以,知识管理包括两方面的管理,一是以知识的获取、传递等外部辅助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外部管理,此即为组织的知识管理;二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知识的获取、运用、反思与创造等的过程,此即为个人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将组织中每一位成员的知识充分利用,并且把全体成员拥有的知识激发释放出来,达到传递共享的结果,实现创新,提高组织的竞争力.个人知识管理是将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投射到个体身上,实事个体知识的最大化利用.美国的教授Dorsey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并概括和定义了7项核心个人知识管理的技能:信息检索、信息评估、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信息表达、信息安全、信息协同."在本文中主要基于教师的个人的知识管理阐述.
2.网络时代体育教师如何进行知识管理.网络发达的今日,体育教师对自身知识的管理不同于传统的方式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方便快捷的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对某一问题深入挖掘,网络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购买一些教学软件或者课件进行借鉴学习.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外界的干扰很少,故能反思自己的经验,提高认知.第二,网上交流学习,搭建网络交流的平台.利用网络上的各种工具比如Blog与不特定的主体进行交流知识.Blog以一种简单的方法在网络上发表观点,这些观点可以让很多不特定的主体参与讨论,此法方便快捷,效果较好.另外,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Blog告之学生,教师通过管理自己Blog内容,传递给学生知识,达到与学生交流的目的.
在此特别需要关注的是隐性知识的交流.知识的交流包括显性知识的交流与隐性知识的交流,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交流意义更大,交流的难度也大,因为隐性知识在没有被完全彰显出来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波兰尼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有着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显性知识通过教学活动得以传递,在这个传递过程中,传递的信息的多少与效果的好坏,要受制于学生原有隐性知识.另一方面,隐性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显性知识转化.我国可以通过网络工具,建立人际网络或者在网络上分享心得与体悟,通过经验交流,验证其正确性,从而为其显性化提供支持.第三,利用网络资源,整合自己所需的知识,了解较为专业前沿的教学方法与工具.网络资源丰富,搜索快捷,为教师有选择的学习提供了可能.网络环境下,传统的学习方式,搜索知识的途径已不能满足获取知识的需要.
在网络上,不管是需要付费的资源还是免费的资源,教师都可以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增加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总之,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环境下,体育教师必须学会主动接触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使用新技术的能力.
四、结语
如今的体育教师不仅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须具备网络信息知识及利用各种新的网络技术的意识与能力,因为,现代的体育训练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递,也不再是粗糙的、简单的视听教学,现代体育训练需要新的技术手段的配合才能达到体育训练的精确、直观、科学、高效.在使用网络技术时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同时将教学过程数字化,数字化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作为反复研究揣摩的对象,同时利用网络与专家同行交流技术参数,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数字化,提高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邹继豪.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 黄聚云.高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03):38-39.
[3] 余千春.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01):86-88.
[4] 邵桂华.基于专家系统的体育运动处方网站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3(1):75-77.
[5] 杨霞.体育动画多媒体交互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3):36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