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管理学论文

民间体育团体搭便车现象及其防治

时间:2015-03-07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4533字
论文摘要


    在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民间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大量地涌现了出来,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载体和体育行政部门业务活动的补充。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民间体育团体活动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以及自律约束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的相对弱化,致使搭便车现象在民间体育团体的各类活动中大量出现。搭便车行为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一方面,损害他人利益,降低整个民间体育团体的活动效率,削弱团体集体行动的凝聚力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搭便车行为具有强大的“传染效应”,一旦蔓延开来,对团体活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因此,对搭便车行为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搭便车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来减少搭便车现象,对于现阶段民间体育团体正常、规范和健康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民间体育团体搭便车者行为,调查对象选取山西省7个城市的71个民间体育团体。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课题研究收集和查阅了有关搭便车理论、民间体育团体的学术着作3部和学术论文40余篇,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设计问卷,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11份,有效率为92.9 %,其中搭便车者262份。

  1.2.3 访谈法

  拟定调查提纲,在组织发放问卷的过程中与问卷的部分填答者进行面谈,了解他们的参与情况,并逐一记录。

  1.2.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搭便车者的有效问卷数据,用Excel2007进行相关统计处理。

  2 搭便车理论解析

  要理解搭便车理论,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公共物品。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提出了物品存在的三种形态,即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准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就是物品从他产生之日起便被所有社会成员无偿共享[1],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意指不管是什么人,他享用公共物品的行为不会影响别人享用公共物品的效果。

  非排他性意指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付费与否都能够无偿享用公共产品[2]。私人物品不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不管任何人如若享用,必须付费。而存在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过渡区域的物品属于准公共物品,相对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来讲,该区域范围内的准公共物品没有固定的属性。

  根据布坎南的理论,民间体育团体活动所“生产的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理由有二:一是目前山西省的绝大多数民间体育团体的健身活动主要分布于各城市的公园、广场和居民小区,在活动管理上很难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无法真正做到完全的排他性;二是在山西省所调查的71个民间体育团体的活动中,即便额外增加一个或几个消费者,社团组织也用不着再投入很大的成本来维持本社团的正常运作,竞争性不强。在经济学家奥尔森的搭便车理论中,对搭便车行为进行了这样的描述:每个社会成员,无论对存在于社会中的公共物品的产生贡献有多大,他们都能够无偿享用本公共物品[3]。

  综上所述,存在于民间体育团体的搭便车,就是指不愿付费,凭借于各体育团体组织者和其他参与者的宽容以及防范机制的相对弱化,免费参与各体育团体的健身活动,并从中获取身体上、心理上和精神方面利益的行为。

  3 搭便车者基本情况及行为特征分析

  3.1 性别构成

  在被调查的搭便车群体中(见表1),女性的比例远大于男性。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第一,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的退休年龄比男性早5岁,平均寿命又高于男性,工作和生活压力更小些,余暇时间相对较为充足;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显着提高,参与各种体育社团活动的积极性逐年提高;第三,当代运动已成为时尚,而女性追逐运动时尚的乐趣远远超过男性;第四,女性的锻炼惰性要小于男性。

论文摘要

  3.2 年龄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年龄和搭便车数量呈正比,即年龄越大,搭便车人数越多。30岁以下人群搭便车人数不多,主要集中在46岁以上,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方面老年人退休以后,脱离了工作岗位,从繁忙的工作中松懈下来感到无事可做,具有较为充足的空闲时间,退休之前无法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健康状况“负债”很大,现在渴望参与适合于自己的各类体育社团组织,旨在通过健身活动达到强身健体、愉悦精神、驱逐孤独;另一方面,上了年龄的人普遍患有“收敛症”[4],身体每况愈下引发对生命的失落感,子女工作离家后引发对家庭的失落感,以及在人际交流关系方面的失落感,使得大量的老年人时常感到什么东西都容易丧失,都会离自己远去,对于他们来说,任何东西都是弥足珍贵的,都要紧紧把握在手中,尤其是钱财,在付出上显得极度的“节俭”甚至“吝啬”,他们把各类民间体育团体活动看做是纯粹的“公共物品”,只要有机会,能不付费,尽量不付。

论文摘要

  3.3 学历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在被调查的262名搭便车者中,其中初中学历的人数最多,其次是高中,大学及以上学历和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人数均较少。从中可以看出,搭便车群体普遍学历水平偏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是很高,在参加集体活动的行为追求上,偏重于功利性,计较个人利益得失,而把考虑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放在次要的位置,在参加社区体育团体活动过程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选择搭便车。

论文摘要

  3.4 收入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搭便车群体普遍收入水平偏低,虽然他们健身意识较为强烈,但经济上的捉襟见肘,在付费参与民间体育团体的活动时显得“斤斤计较”,只要团体的管理手段不“硬”,就选择搭便车。

论文摘要

  3.5 参与体育团体活动频度

  从调查结果来看(见表5),超过半数的搭便车者在参与社区体育团体的活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通过访问调查也可得知,在民间各类体育团体管理严格的时候,部分搭便车者避避风头,而在监督管理稍微松懈的情况下,继续选择搭便车。

论文摘要

  3.6 参与体育团体活动的形式

  表 6 的调查情况显示,以自己参与的人数最多,主要原因在于:搭便车行为本身就不是一件很光彩而羞于启齿的事情,选择自己参与隐蔽性更强,不容易暴露隐私;与朋友一起和与同事一起参与的人数比例较小,主要原因在于:担心自己的行为在这些常打交道的“熟人”心目中留下爱占小便宜或善于投机的不良印象,不利于自己的声誉以及今后与他们的交往;与邻居一起和与家庭成员一起的搭便车者,一方面是一种从众的心理,别人不付费能够参与,我也就不付费了,另一方面不在乎在他们面前暴露隐私。

论文摘要

  4 搭便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4.1 对组织者的业务水平不满意

  对组织者的业务水平不满意表现在如下二个方面:其一,当前山西省很多民间体育团体的组织者队伍主要由是离退休人员组成,他们在组织团体活动时,相对于年轻人来说,在知识层面上显得陈旧,在对待团体的组织热情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二,部分民间体育团体缺乏有经验、懂业务、高素质的专职体育指导员,不少团体的组织者专业水平不高,他们在组织团体活动过程中方法单一,组织措施不尽规范、合理,对于很多的参与者来说达不到预期的锻炼效果,感觉付费参与体育团体的活动,钱花得有点儿冤枉。

  4.2 对活动场地设施不满意

  体育锻炼场所的匮乏是制约民间体育团体发展的一大障碍,也是造成相当数量的民众选择搭便车的一个主要原因。当前,山西省民间体育团体开展健身活动主要集中在居住小区的空地、公园、广场和城市的道路两边,体育场地建设配套设施严重滞后,各类健身器材非常匮乏,如此的参与环境,也使得部分城市居民觉得付费参与不划算。

  4.3 对活动内容不满意

  各类体育团体的活动设计不力,内容枯燥、单调,缺乏种类和形式的创新,长期重复机械的程式化运动,这些对于很多付费参与团体活动的居民来讲,已经无法满足他们浓厚的参与兴趣和健身需求,与他们付费参与的期望值有一定的差距。

  4.4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现阶段,部分民间体育团体所开展的活动比较随意、无序,监督管理和自律机制的弱化,给部分居民选择搭便车提供了可乘之机。

  4.5 思想道德觉悟的弱化

  在当前的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不少的城市居民由于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使他们失去了正确的生活行为准则,在参加民间体育团体的活动过程中,选择搭便车成为天经地义的事。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在搭便车群体中,女性的比例远大于男性。

  2)从年龄结构来看,年龄和搭便车数量呈正比,即年龄越大,搭便车人数越多。

  3)搭便车群体普遍学历水平偏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是很高,在参加集体活动的行为追求上,偏重于个人功利性。

  4)搭便车群体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经济能力不强,消费水平不高。

  5)搭便车群体参与体育团体活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6)搭便车者选择活动方式以自己参与的人数最多,而与朋友一起和与同事一起参与的较少,参与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从众性。

  5.2 建议

  5.2.1加强培训与合作,不断提升组织者队伍的业务素养

  首先,民间体育的管理机构要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对各体育团体的组织者进行培训,既要充实他们的理论知识,又要提高他们的技术和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教学指导能力,让更多的参与者满意他们所提供的健身服务;其次,各民间体育团体要积极、主动地聘请专职体育教师、教练以及当地高校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利用节假日和空闲时间,让他们直接参与团体的组织、辅导、讲课和指导工作,使众多的参与者能够从活动中获取真正的实惠,感到花钱买健康确实值得[5]。

  5.2.2 遵循市场需求,提供广大参与者满意的服务产品

  各民间体育团体要按照参与者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与社会角色,以他们的爱好、兴趣、习惯和能力为出发点,不断开发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引进颇具趣味性、时尚性、保健性和娱乐性的休闲健身项目,创建团体的特色产品,尽最大地努力来满足广大参与者付费参与各类健身活动的期望[6]。

  5.2.3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参与者的监督约束

  1)建议各民间体育团体的组织者,在团体活动过程中不仅要提供业务的管理与指导,同时还要对参与者进行适度的监督;参与者在团体的活动中也要相互监督,并及时向组织者反馈“钻空子”人的信息。

  2)各团体要建立必要的自律惩戒机制。一方面要制定本团体的行为规范,使广大的参与者在参加本团体的活动过程中有章可循、有规可守,严格规范他们的参与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搭便车者的惩戒力度,以加强对搭便车者的约束,提高搭便车者的参与风险。

  5.2.4 建立排外机制,防止众多搭便车的出现

    各类民间体育团体要建立合理的排外机制,以现有的体育场地为依托成立各类体育俱乐部, 并参照一些成功经营俱乐部的运行模式,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采取较为严格的预防措施,防止众多搭便车的出现[7]。

  参考文献

  [1]赵鼎新. 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 [J]. 社会学研究,2006(1):1 - 20.

  [2]曲正伟. 论教育利益与“集体行动”[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25(4):31 - 33.

  [3]阎铭. 对“搭便车”问题的再思考 [J].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4(1):68 - 71.

  [4]韩岚. 吝啬的老年人可能患有“收敛症”[J]. 人生与伴侣: 月末版,2008(3):16.

  [5]汪流,王凯珍,李勇. 我国体育类民间组织现状与未来发展思路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22 - 26.

  [6]赵崇山. 关于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对策的探讨 [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3):12 - 14.

  [7]于洪波.“搭便车”问题的制度分析 [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6(3):13 - 15.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