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企业管理硕士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5-06 共341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的风险分析与预防
【第2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文献综述
【第3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基础
【第4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类型及模式
【第5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的风险分析
【第6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的风险控制
【第7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模式风险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基础

  企业组织变革浪潮和业务外包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实施;日益复杂的法律环境和雇员劳动保护意识的提高也促进了外包雇员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各种专业性的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公司、中介服务组织和外包服务公司大量涌现并日益完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应运而生。与之相伴的是大量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理论的研究,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该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提供理论基础。简单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第一节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在获得资源投入时,必须对治理结构进行选择。当企业依赖外部服务商时,则把市场契约作为治理结构形式;当依赖内部员工时,则把组织等级制度作为治理结构的形式。当获得的质量相同时,企业将选择总的交易成本最小的治理结构。

  交易成本一般包括产品/服务的直接成本、与形成和维持契约及雇佣关系有关的预期成本、与监督质量以及绩效相关的成本,还包括服务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成本。市场契约容易产生与服务商机会主义行为相关的成本,而组织等级制度则更容易产生与官僚主义的低效相关的成本。企业总是试图使交易成本最小化,所以当市场变得更经济时,企业会选择基于市场的治理结构。

  通过外包获得人力资源服务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与企业自身履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产生的交易成本是不同的。当市场治理机构能够更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而且给组织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小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就更容易完成组织目标。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从成本和治理结构的角度提供了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资源观经济学理论

  “资源是在特定时期构成企业强势和弱势的任何有形和无形资产”(Wernerfelt,1984)。资源是针对企业而言的,不同企业的资源是有差异的,某种资源对一个企业而言是一种资源,但对于另外一个企业却不然。

  资源与企业的获利性有密切关系。资源观关注的问题是“一种资源怎样才能为企业创造长期的高收益”.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直接或间接控制竞争对手无法控制的资源,以获得比竞争对手更低的产出成本或更高的使用收益。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就是围绕着资源壁垒的获得和控制展开的。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企业不可能获得自身所需要的所有资源,这样就出现了企业间的项目合作、战略联盟、兼并等经营行为。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过程也就是发挥资源选择机制作用的过程,企业应该确定哪些资源是要自身经营的,哪些资源是要向外界寻求合作的;企业获得和控制这种资源的可能性和成本;以及这种资源能否为企业带来长期的利益等问题。资源观经济学理论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程度和范围提供了决策理论。

  第三节 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管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具有各种各样的能力(例如制造能力、研发能力、销售能力等),也有一定的专长。但不同的能力和专长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那些能够给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增长的能力与专长,才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学识。核心能力是一种技能和技术的集合,而不是一个单独的技能和技术。核心能力是企业增强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成功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长期保持的原因.

  满对全球化的挑战,企业动态核心竞争力是全球竞争优势的源泉。在复杂和动态的环境中,企业需要开发和培养特有的资源和能力系统,需要不断开发和更新核心能力。于是,企业也需要持续投资于已建立的核心能力,进行不断的巩固和更新,一旦没有资金、技术和智力支持,核心竞争力很容易丧失。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外部服务商运作,一方面获取了外部服务商在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一方面集中企业有限的资源发展核心业务,增强人力资源管理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第四节 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源于李嘉图在 19 世纪提出的“比较成本说”,原本是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被用来论证国际间分工和贸易带来的社会整体效益的提高。比较成本理论论述了一个国家生产各种物品所需的成本不同,成本较低的说明该生产处于比较优势,反之则处于比较劣势。这个国家可以放弃处于比较劣势的生产,而集中精力进行处于比较优势的生产,再通过国际贸易用生产的产品交换更多的放弃生产的产品,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尽管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与国际贸易相比是相当微观的活动,但比较成本理论却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思路:“做你最擅长做的,其他交给别人去做”.

  第五节 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

  广义的战略管理是指运用战略思想对整个企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狭义的战略管理则是指对企业各个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进行管理。但是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的战略管理,其核心思想都是围绕“如何建立和维护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个问题展开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波特的战略管理思想以及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

  波特曾基于对产业结构的分析提出著名的“五力”模型,即“潜在进入者威胁力、替代威胁力、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卖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决定了一个产业的结构以及该产业的平均利润。一般来说,企业的战略包括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四个因素。经营范围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域;资源配置是指企业过去和目前资源和技能配置的水平和模式。资源配置的好坏极大影响着企业实现预定目标的程度。企业资源是企业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支持点。如果企业的资源贫乏或处于不利的境况时,企业的经验范围就会受到限制。

  竞争优势是指企业通过其资源配置的模式和经营范围的决策,在市场上形成的与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地位。竞争优势既可以来自企业在产品和市场上的地位,也可以来自企业特殊资源的应用。协同作用是指企业从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的决策中所能寻求到的共同努力的效果,使得企业总体资源的收益大于各部分资源收益之和。

  波特的战略管理思想是:产业结构分析--制定竞争战略--实施战略--取得竞争优势--业绩。即在产业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竞争战略,通过战略的实施建立企业的垄断力,从而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战略可以通过合理运用外部资源,促使企业对内部资源进行最合理、最有效的配置,从而发挥企业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的协同作用,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第六节 供应链管理理论

  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组织和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和信息以及从最初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及消费的整个业务流程,这一流程连接了从供应商到顾客的所有企业。供应链包含了企业内部和外部为顾客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各职能部门所形成的价值链。其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分析并改善从原材料生产、成品或服务制造到运送到客户手中的每一个步骤,完成一件完美的交易,为客户增加价值并增进供应商之间的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也可以看作是一条供应链。通过人力资源职能外包战略,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交给外部的专业公司运营,获取外部供应商的专业技术和更高效率,使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更加合理,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第七节 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指出,木桶的最大盛水量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要增加木桶的盛水量,必须增加短木板的长度。人力资源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将会影响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有效性。由于企业资源的有限性和成本的限制,企业要将每个薄弱环节都做到最好是不现实的。因此,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战略,将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木桶”先打散,将那些“短板”抽出,经过成本收益比较后,选择合适的外部伙伴,用外部的“长板”替代“短板”,然后再将木桶重新组合。这样,木桶的盛水量得到提高。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战略也正是通过将自己的弱势职能外包给在该领域领先的专业公司,从而实现各项职能的提高与完善。

  上述经济理论从不同的角度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忽略了外包决策中三个重要的实际问题。第一,机会主义的风险不但可以通过所有权和长期契约还可以通过信任和社会关系等来中和,并且信任和社会关系会影响到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治理成本。第二,经济学理论简单地假设所有地企业都拥有共同知识和信息,但在现实世界中,企业间信息是不对称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第三,这些理论很少说明企业面临的长期的、战略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则需要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分析和控制来弥补并改善,本文在以后的章节中将做进一步阐述。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