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企业管理硕士论文

乐观人格与工作压力相关文献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09 共5950字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一、压力相关文献综述

  (一)压力与工作压力

  “压力” 一词最早由被称为“压力研究之父”的加拿大心理学家Selye(1936, 1956,1982)所使用,Selye很早就开始观察动物面对压力时的反应,由于当时都是1930年代,Selye对于这些引起生理反应的刺激物不知道如何去命名,“压力”还是在十几年以后的1940年代才被命名的。在“压力”最开始被使用的时候,Selye认为其是身体为满足需要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直到1970年代,工作场所中才出现了压力,而管理学界的学者则将之称为“工作压力”。综合已有的相关研究,对于压力的定义,通常有四种维度,分别是压力的刺激学说、反应学说、剌激一反应交互作和刺激-反应交换用学说。

  以刺激为主(stimulus-based)的压力学说,将压力视为一自变量,是原因而非结果。

  此派观点根源于物理学及工程学,认为压力是一种外来的力量,可能使个体产生负担、困扰等反应,且不管是无机体或有机体都有一个忍受程度,假若超过这个忍受程度,压力就可能会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的伤害。此学说也可以从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来看,把压力视为自变量而非因变量,认为压力是一种外在可能使个体产生负担、困扰等反应的刺激力量,如果这种剌激力量强度过大,压力所带来的剌激反应可能是永久性的伤害。

  以反应为主的压力观点视压力为因变量,认为压力是个体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此观点主要聚焦于后果而非压力的本质(Cooper, Dewe, 0' Driscoll,2001)。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Selye (1956)的实验室研究,Selye认为压力是因应外在要求而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nonspecific)的生理反应。其压力概念有以下三个特点:(1)压力的生理反应,不因外在压力源的性质或承受压力的个体之不同而异;(2)个体承受压力剌激的反应称为“一般适应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简称GAS),包括三个阶段,依次为警觉期(alarm)、抗拒期(resistance)、耗竭期(collapse) ; (3)若抗拒期之反应过强或压力刺激长期持续存在,会导致“适应性疾病”('disease of adaptation)。

  交换式压力模型(Transactional Stress Process Model)由 Lazarus 和Folkman(1984)提出,认为当人与环境的关系被个人评估为负担过重,且超出个人资源而危害福祉时,就产生了压力(Gellis,Kim, & Hwang, 2004)。交换式的压力观点较注重“认知性唤起的心理机制”与“压力情境下的处理机制”两者间的动态性,认为在压力情境下两者是相关而且密不可分的(Cooper, Dewe, & 0,Driscoll, 2001)。

  由 Lazarus 和 Folkman(1984)提出的交换式压力模型(Transactional StressProcess Model),认为当人与环境的关系被个人评估为负担过重,并且超出了个人资源而危害福祉时,就会产生压力。交换式的压力观点比较注重“认知性唤起的心理机制”与“压力情境下的处理机制”两者之间的动态性,认为在压力情境下两者是相关而且密不可分的(Cooper, Dewe, & 0, Driscoll, 2001)。

  从不同维度的压力定义可以看出,几乎涵盖到动态性及考虑环境与人的互动关系。其中,单向维度将压力定义为反应或者基于剌激,其观点过于单一,并没有考虑到个体对压力的反应会存在差异性,而交换式压力模型所强调的认知唤起或心理机制,不太注重因压力而带来的压力后果。因此本研究将主要采用交互式的压力观点,将工作压力源(剌激)与压力后果(反应)分开来进行测量,这也基于华生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联结,并且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性。

  (二)压力源与工作压力源

  有关压力源的概念,不同学者的界定是不同的。Everly从刺激角度来阐述压力源的,认为所有能导致压力反应的所有的相关刺激皆是压力源。蓝采风(2001)从需要和需要满足的角度看待压力源,他认为压力源有内在和外在之分,好比需要是内部的不平衡,而诱因是外在刺激,两者结合就会动机,压力源也是如此,内外结合一般会导致相应的压力后果或反应。刘玉新从个体的生理及心理变化来说明压力源对个体的影响,他认为压力源是一种带来负面力量的所有内在与外在刺激。

  压力源主要有生活压力源和工作压力源两大部分,鉴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员工,他们的压力源主要来自于工作压力,所以本研究主要讨论工作压力源。而关于工作压力源的定义,研究者综合国内外文献后,整理如下表:【1】

论文摘要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压力源的几个特点,首先,它是一种对个体的冲击力;其次它与压力后果相互独立,并没有所谓的好的或者坏的压力源。不过,我们在通常情况下,在个体的交互过程中,我们都倾向于选择对他而言最有效的方法来减轻压力源对压力后果的不良影响。

  工作压力源可被解释为工作压力的前置变量,Burke (1988)将压力源分成六类:物理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角色压力源(role stressors),组织结构及工作特性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job characteristic),与他人的关系(relationshipswith others),职涯发展(career development)与职家冲突(work-family conflict)。

  Cartwright和Cooper (1997)将与环境相关的工作压力源分成六种:(1)内在工作特性(intrinsic job characteristics),例如噪音、震动程度、温度、工作量、工作时数等;(2)组织内的角色(the roles in organization),例如角色模糊的程度、角色冲突、责任等;(3)工作上的人际关系(work relationship),例如同事具备烦人的性格、长官的领导风格等;(4)职涯发展(career development),例如工作稳定度、升迁机会等;(5)组织因素organizational factor),例如缺少自主性、无效率的沟通模式、及办公室政治;(6)家庭与工作的分界(home-work interface),例如母亲与员工角色间的冲突。

  台湾学者陆洛(1997)所提出的统合性工作压力模式涵盖范围较广,将工作压力源划分成两大结构,除了考虑“工作内因素”外还包含“工作外因素”。“工作内因素”含括了四大项:(1)工作本身的主要因素,包括工作任务、工作角色及工作筹赏;(2)工作中的社会关系,再细分为向组织外及向组织内的社会关系;⑶生涯发展因素指的是工作发展性、工作与生涯目标的符合性以及个人在工作中所得到的成就感和肯定;(4)组织结构与气氛,包含组织制度及组织文化等。“工作外因素”则分为个人与社会两项:(1)个人方面:可归类于家庭因素;(2)社会方面: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层面。

  比较以上三种分类发现,Burke (1988)与Cartwright和Cooper (1997)的类别非常的相像,除了 Cartwright和Cooper的“内在工作特性”与Burke的“组织结构及工作特性”、“物理环境”有重叠性以外,其余的分类皆有一对一的对应(都提及角色、与他人关系、职涯发展,以及家庭与工作之关系)。陆洛(1997)所讨论的分类则较为广泛,其中包含了 Burke(1988)与Cartwright和Cooper (1997)皆未提及之“工作外因素” 一社会方面,其余“工作内因素”及“工作外因素” 一家庭方面则与前两种分类能有所对应。

  除上述外,对工作压力源的其他划分方法整理如下表:【2】

论文摘要

  
  上述资料可看出,压力源的性质并非全是负面的,也存在良性的压力源,还有压力所导致的压力后果会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差异很大。

  二、工作压力源与压力后果之相关研究

  压力后果的常用指标包括生理、心理、行为以及社会的伤害等。早在1930年代就有研究证实,压力会引起生理疾病或身心症,身心症是指因压力或其他心理因素所引起的身体病痛,常见的症状有高血压、胃溃窃、气喘、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等疾病(Weiten & Lloyd,2006)。压力对于心理健康(Buunk et al.,1998)也有负面影响,并且会导致焦虑频繁、忧郁发作及酗酒睦药(Maslach & Goldberg, 1998)。此外,Steffy和Jones (1988)认为工作压力会直接明显的影响工作不满意。

  也有研究证实,工作压力对个人的影响所及包含工作满意度与不良的身心健康(Lu,Tseng, & Cooper, 1999),而香港学者Siu、Lu和Cheng(2003)的研究也有相同的看法。

  早在1930年代许多西方的研究里已经证实工作压力源对压力后果的影响,例如研究发现工作压力可能造成生理、心理及行为等压力症状(Beehr& Newman,1978; Roberts,Lapidus,&Chonko, 1997; Miller, Ellis, Zook, & Lyles, 1990); Greenhaus、Bedeian与Mossholder (1987)的研究则发现工作量会导致工作压力,进而降低幸福感(Well-being)。此外,工作压力感受也会直接造成工作不满意(Steffy & Jones,1988;Spector, 1986)以及工作投入降低(Hackman & Oldham,1975)。国内学者林继正与陈淑芬(2008)也发现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对身、心健康具有负面的影响。压力对于心理健康(Buunk et al.,1998)有负面影响可能会导致焦虑频繁、忧郁发作及酗酒墙药等(Mas 1 ach & Goldberg, 1998)。此外,Steffy和Jones (1988)认为工作压力的工作不满意有直接明显的影响。

  总之,工作压力对个人的影响包含工作满意度和身心健康等。因此,本研究将压力源对压力后果的影响也从这三个维度来考察,即将个体的身体症状、心理症状和行为症状水平作为压力后果的指标。

  工作满意度作为压力后果指标之一,一直是组织行为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很多研究者对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很少将其作为压力后果的体现这一视角来进行研究。有关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的内容。

  Hoppock是最早提出满意度的学者,他在1953年发表的《工作满意度》一书中首次将工作满意度定义为:员工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对环境的满足感受,也就是员工对工作情境的主观反应,其中包含了个人在心理、生理与工作环境的结合下,员工个人所产生的工作本身的整体满意感。许多研究者将工作满意度作为自变量、因变量或者调节变量来进行研究。

  对工作满意度的测量,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工作要素总和评分法(Summation Score)和单一整体评估法(Single Global Rating)(卢嘉、时堪,2001)。单一整体评估法只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对工作的总体感受;而工作要素总和评分法则强调对员工满意度用多种要素来进行评价。工作满意度的组成成分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归结为不同的方面等。

  三、乐观人格的相关文献综述

  (一)人格特质论

  人格是复杂的。多年以来,研究者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定义人格,其本身并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定义,学者们常常根据个体差异的研究来定义人格。Pervin(2002)认为个体差异是人格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把个体各个部分组织成一个整体的机能系统才是人格领域的定义性特征。

  主要的人格特质理论大概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美国心理学家G. W. Allport第一个提出特质理论,他和他的同事研究了描述人格特征的17953个形容词,并将其逐渐减少到数目较小的一些特质名称上,并且在其着作《人格:心理学的解释》(1973)里,首次提出对了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的顺应环境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个体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

  奥尔波特(Allport)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首先,他将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指在同一文化形态下人们所具有的一般人格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人区别于他人而独有的;而且他按照个人特质对人格的不同影响将其分为三个重叠交叉的层次:即首要特质、重要特质和次要特质。而他们对对个体的影响度也是从大到小的。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

  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分为四层:①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②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③在根源特质下面,包括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④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期中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是有层次的,前者是表面的、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后者是内蕴的、本质的,隐藏在表面特质后面和人格结构的内层,只能通过表面特质去推知和发现。为此,卡特尔还编制了着名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用来测量16个根源特质。卡特尔认为这16种特质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只是不同人身上的表现程度有所差异。16PF测验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其被广泛应用于人格测评、人才选拔、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等领域。

  (3)艾森克的的人格特质论

  同卡特尔一样,艾森克建立人格特质理论也是以因素分析法为基础,他提出的人格特质的三个层次的具体内容如下:

  ①倾向性:好社交、活拨、武断、寻求刺激、感情激烈、好冒险、好动、好支配人。

  ②神经质性:易焦虑、内疾、自尊心低、非理性、喜怒无常、易动情、抑郁、紧张、害羞。

  ③精神异常:攻击性、以自我为中心、反社会、有创造性、顽固、冷傲、易冲动、无同情心。

  (4)大五人格模型

  1980年代以来,大五人格模型成为研究者关注和多方验证的有关人格特质的维度,在大五人格模型里,构成人格的五个因素分别是:神经质(Neuroticism),外向性(Extraversion),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3】

论文摘要

  
  (二)乐观人格的定义

  乐观与悲观是属于个体的人格倾向,这点应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乐观的定义,学术界还没有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泰格(Tiger)对乐观所下的定义:“当评价者把某种社会性的或者物质性的未来期望视为社会上需要的、对他有利的或能为他带来快乐时,那么与这种期望相关联的心境或态度就是乐观”(Tiger,1979)。总的说来,有关乐观的研究,乐观人格倾向和乐观解释风格是目前较为认可的两种定义维度。

  (三)乐观人格的测量

  对于个体的乐观人格倾向如何进行测量的问题,近些年来,一直从不同角度做了研究,这些研究还分别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是:乐观人格倾向的一维模型、二维模型和多维模型(李逸龙,2009)。

  (1)乐观人格的一维测量

  Scheier 等(1994)编制了生活取向问卷(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LOT)及其修订版(the Revised Life orientation Test LOT-R),,这也是对乐观的测量被广泛使用的问卷。这里一个维度也不是绝对的概念,因为一个人是乐观者或悲观者,而不可能同时既乐观又悲观。所以可以将人的乐观倾向与悲观倾向看成了一个连续体的两级,不同个体总是会处于这个连续体的某个部位。

  (2)乐观人格的二维测量

  Marshall (1992)对乐观的一维模型提出疑问,对其编制的乐观量表作因素分析得出,乐观和悲观是不同但相关的结构。乐观和悲观情绪与人格的基本维度相关但不一致。

  乐观主要与外倾性和积极情绪相关,悲观则主要是与神经质和消极情绪相关。

  但虽如此,乐观的一维模型就应退出历史舞台。以因素分析所得出的乐观二维模型只是从统计学角度分析的,不能完全以此理论化乐观的二维性,因为所有的统计数据的分析都会有误差,从理论逻辑分析,乐观的一维连续体更能解释个体的乐观人格倾向,但在实际调查中,二维模型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的得出个体的人格倾向,以此更易得出乐观与悲观对其他相关变量的影响。

  (3)乐观人格的多维测量

  若将乐观置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之中,乐观的一维或是二维的解释还够吗?Schweizer和Koch (Schweizer K,2001)提出了包括三个维度的个人乐观和社会乐观问卷:即个人乐观、社会乐观和效能乐观。另外,0133011和&0861“(2001)认为101:测量乐观和悲观的项目都只有四个,这些不足以用来区分乐观和悲观两个维度,应考查乐观、悲观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包括乐观、悲观、奋斗精神三个维度(Olason2001)的积极和消极期望问卷。

  综上所述,有关乐观测量的争论还是在于乐观构成的维度,任何一种研究角度都有其应用性,也能得到相应的理论支持,而本文则选择将乐观作为二维模型来考虑,即乐观与悲观,选用相关量表并修订来对个体的人格倾向进行测量。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