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金融硕士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国内外研宄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31 共4125字

  第二章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1相关概念

  1、担保

  担保是指以第三人的信用或者在特定财产上设定权利来确定特定债权人债权实现的法律制度。1担保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驱动着商品和资金的融通,债随即产生。债是可期待的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由第三方或债务人提供履约保证或承担责任的行为,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违约带来的危害。一旦债务人发生违约,担保机构有代偿的义务。

  2、中小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融资是指资金借入方即中小企业向资金借出方即金融机构融入资金,旨在为中小企业日常经营活动顺利开展而进行的筹集资金行为。

  3、中小企业融资担保

  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也称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指经同级政府指定部门审核批准设立的、专门为中小企业借贷活动提供信用保证的担保机构与债权人(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相互约定,当被担保企业即资金借入方不履行合同所约定的债务时,由融资担保机构履行债务的行为。它是在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财产责任保证和信用担保相结合的信用中介活动。

  4、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是协调融资担保体系各个部分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旨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同时,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在融资担保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融资担保运作的成败。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不足等现状反映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2. 2国内研究

  1、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研究

  曹凤岐(2001)梳理和列举了西方发达国家融资担保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要从设立担保和再担保基金、完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构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等方面来逐步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孙永波(2005)认为,政策性担保机构存在效率不高和机制僵化的问题,为了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政策性担保机构要始终坚持担保资金的政策化、担保运作市场化、担保管理法人化的宗旨。二'王家传和王传东(2006)研究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本质和运行机制,提出了 “政府组建政策性担保重点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发起互助担保带动农户”的农村担保体系主要构架。3谢清河(2007)将所有国家的融资担保体系按照政府对担保机构约束程度大小划分为实收担保机制和权责担保机制。实收制担保体系中的担保机构具有实体法人资格且遵循市场化运行的特征,在被担保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前,担保机构须向对口银行存入保证金,如企业无法偿还债务时,则该笔保证金将划转至协作银行作为风险补偿。该体系强调要减少政府干预并释放担保机构资金压力,同时也对担保机构自身的资金实力和信用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权责制担保体系中对担保机构的约束较弱,一旦发生代偿风险,政府须要对其行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并且该体系具有企业申请担保便捷、政府当期财政支出压力小、协作银行防范风险意识强等优点。4张翔(2011)指出,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政府参与宏观指导、银行与担保机构协作、担保风险补偿与转移、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具有优势,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监管主体不明确、担保机构主营业务较单一、担保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建立担保监管体系、完善担保行业法律法规、整合重组现有担保机构资源等对策建议

  2、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研究

  1992年,我国开始试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关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模式,学者们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

  樊启淼(2005)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与机制分为三类:批发担保模式,组合担保模式,直接担保模式。批发担保模式中非银行类小额贷款公司所提供的贷款直接由担保机构进行担保,且担保成本较低;组合担保模式中小企业管理局对投放贷款的商业银行、申请担保贷款的企业、贷款类型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担保机构不直接参与贷款过程将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申请成功的贷款也会被自动纳入小企业管理局核定的担保范围;直接担保模式中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主要针对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借款行为提供担保或担保授信额度。6杨中和(2008)提出我国中西部融资担保机构的第一选择应该是政策性担保机构,并提出了 “政府监督部门+企业会员+基金管理公司”的融资担保模式。'杨宜和潘楚楚(2007)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模式进行调研与探讨,得出结论:

  会员企业之间通过互助式的信用担保可以有效降低银行和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

  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主张应该加强对以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主的融资担保机制的建设。原因在于互助性的融资担保机构产权结构清晰、成本优势(主要包括交易、监督和搜集信息的成本)以及各会员在利益方面有较大的一致性,可以帮助政府即使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也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另一方面,互助性融资担保机构或者组织并不像商业性担保机构那样以盈利为目的,无需特定的运转成本,认定费和资产评估费支出也比较少,造就了总成本低的优势,特别适用于创业期的企业。2晏露蓉、赖永文、张斌、朱敢(2007)指出,传统担保模式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需要,担保模式的改造必须解决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的风险收益匹配关系。在比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几种特色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对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担保模式提出对策建议。

  3、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研究

  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的理论研究方面,改善我国现存的融资担保体系势在必行,须从风险管理制度、风险分散制度和资金补偿制度三个方面重点完善。

  第一,在设计风险管理制度时,首先要使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在准入、内控和退出中实现健全化、制度化、规范化,使担保机构在自我认知、业务范围、业务流程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保持透明,同时加强监管,从而在制度上确保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机构能够正常运作。张淑焕和陈志莲(2007)两位学者在模糊数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融资担保机构要开展专业化的信用风险管理,并建立了一个可以评估担保项目风险的指标体系;4第二,在设计风险分散机制时,风险分散不仅可以通过贷款保险制度来实现,再担保制度以及通过银行和担保机构的合作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与此同时反担保制度同样可以实现降低风险的效果。但是部分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中小企业难以承受该制度的高成本,力口之其程序繁琐、冗多且涉及面宽,导致设计风险分散机制与建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的初衷相违背;第三,在设计资金补偿制度时,学者们看到了当下我国政策性担保机构资金来源不稳这一现状会阻碍担保机制的发展,提出要改变现行的国家资金一次性拨给的做法,应该在预算的基础上分拨补偿资金,形成完善的国家资金补偿制度。

  2. 3国外研究

  1、融资担保的代理成本问题

  代理成本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债权人、债务人、股东以及投资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可通过担保的方式降低代理成本。在有担保的债务中,Benjabin (1978)认为股东和债权人是利益共同体,因此股东想要转移风险的欲望就会大大降低,尤其是当借款人有权利对资产进行担保时,公司用高风险资产替代低风险资产的难度就会增大。Stulz和Johnson(1985)认为假如为某一项目融资的特定贷款人优先获得项目资产的优先求偿权。那么在借款人违约情况下,这个保护手段将会制约其他贷款人对该项目资产的分享,借款人可以较低的利率获搏贷款,企业通过赋予贷款人获得该项目及其收益的权利称为担保。这种担保的形式可大大降低了因为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投资不足问题。

  2、融资担保的利率选择问题

  银行在放贷前必须要考虑的两个因素是风险和利率。贷款担保程度的高低决定贷款风险的大小,贷款利率的高低又取决于贷款风险的大小,而借款人愿意提供担保的多少又受到贷款风险大小的制约。Barro(1976)首次对担保和利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指出由于违约风险和担保交易成本的存在,名义利率、借款人和贷款人的期望利率可能会和实际情况有所不同。Chan和Kanatas (1985)则着重分析了担保和利率之间的替代关系。由于担保价值与项目收益相比,前者更容易被认知,随着借款人提供的担保水平逐步提高,利率也呈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相当于通过提高担保水平来获取利率水平的降低,随之借款人的期望收益也会有所提高。Besanko和Thakor (1987)则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担保和利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借款人在融资时使用:担保增加了其违约(项目失败)时的损失,因此借款人必须要尽最大的努力来使这一损失尽可能的降低;而较高的利率抵减了借款人在获得成功时的部分收益,这会使得借款人的努力水平大打折扣。因此,在担保和利率的持续作用下,借款人通过调整自身的努力水平使传担保和利率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

  3、关系型贷款

  Berger, Udell (1995)认为:通过银企间的长期合作,银行能获得中小企业足够多的难以通过规范的财务报表说明和传递的模糊信息,从而根据中小企业的经营和信用度情况选择不同的贷款利率和担保条件。2Berlin,Mester(1998)认为,与市场交易型贷款不同,关系型贷款的信贷需求会反复发生,并以贷款者对申贷者的密切监管、借贷双方的重新谈判及隐含的长期合约为基本特征。'贷款者通过长期广泛接触所积累的关于借款企业诸如财务经营状况、企业行为、信誉等相关“软信息”会影响其做出信贷判断。

  2. 4文献评述

  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理论研究成果后发现:国内学者偏向于研究融资担保的实践意义;而国外学者偏向于分析微观利率担保条件、关系型市场等理论问题。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融资担保体系各主体间合作不畅的根本原因。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的关键在于银企间建立关系型融资,使银、企、担三者共同努力创建和完善融资担保体系。

  但在一些问题上仍解释不足:(1)目前大多数研究是从中小企业视角出发,认为与银行的关系型融资方式、与担保机构的担保贷款业务合作是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的出路所在,但如何协调三者关系的介绍较少;(2).中小企业信息数据的透明度不高,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实证研究不多,缺乏强有力的数值量化支持;(3)国内关于中小企业融资与担保机构、商业银行关系的研究很多未考虑到开放条件。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将会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银行面临的巨大信贷竞争压力,使其为寻找信贷资源而做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规模扩张举动;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规范担保机构运行相关法规的出台以及对中小企业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都会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产生积极影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