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金融硕士论文

国外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经验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10 共2839字

  5 国外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经验

  20 世纪以来,国际先进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这应归功于形成了一套严谨全面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特别是在有效的公司治理基础上建立了多层次、高效率的信贷风险控制框架,为实现有效信贷风险控制创造了条件。下面以花旗银行为例具体分析。
  
  5.1 花旗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体系分析

  花旗银行成立于 1812 年,作为资产规模最大,全球国际华、综合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其风险控制体系高度专业化,抗风险能力很强。具体来看:

  1.花旗集团以长期股东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目标,力求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内部实行英美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在集团的组织架构中,公司机关只有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而没有监事会,其中董事会负责讨论并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与战略。在董事会下设多个不同职能的次级委员会,包括执行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在首席执行官下设首席风险官,行使包括建立风险衡量、批准、报告和限制批准,任命每个业务层系的独立风险经理及批准各业务部门风险管理政策等职能。花旗银行的部门设置如图 5.1 所示,体现了精简、高效的原则,在其内部仅设置了 12个部门,包括 5 个业务部门和 5 个参谋辅助部门,实行矩阵式结构管理模式。

  2.在业务体系架构中,如图 5.2 所示,前台业务部门以营销为主,直接面对客户,提供服务与产品。在前台设置时,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产品差异与营销策略设置了两种职能机构。一种是按客户资质、类型进行分类的客户关系部门,面向地方企业、跨国公司等客户。设置客户经理职位,由其具体负责对客户的营销与关系维护;另一种是按照产品差异划分的产品部门,设置产品经理职位,由其专门负责某一产品的研发与维护,并与客户经理一起进行本产品的营销。后台包括会计中心和技术支持部门等,配合前台业务部门,做好客户资料的登记处理等工作。

  3.建立了规范的信贷业务流程。花旗银行建了以总行部门为指挥中心,以分行为运作中心,按业务系统来组织和推动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模式。在业务流程中,花旗银行将信贷管理机构分为市场部和信贷部。市场部负责找寻客户和评估风险,信贷部负责进行信贷分析和审查。在信贷业务流程管理上,对业务运作程序进行简化、优化,即为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对业务流程予以安排,以实现业务操作效率的最高化和业务开拓能力的最大化。如图 5.3 所示,花旗银行总部在信贷风险管理上形成信贷政策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两个最高决策机构,各自职能分别为:信贷政策委员会负责建立最高额度指标及制定信贷政策,管理委员会负责建立业绩目标及信贷组合准则,然后设立相应的地区主管和信贷主管,再设置业务管理员和业务风险审核员,将市场营销与风险控制分离开来,形成了市场部和信贷部的有权签批人双签的控制体系。

  4.信贷经营管理全面电子化。花旗银行通过遍布全球的信息网络,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笔贷款的变化情况,实现信贷风险的实时监测、预警与控制,为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提供重要依据。

  5.注重信贷风险文化建设。花旗银行信贷风险文化以创新、制衡与人本为特点,包括对风险控制工具和信贷产品进行永不间断的创新、建立集中管理型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保持信贷人员的独立地位、依靠成熟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制度、对员工优异的工作表现及时予以激励等。花旗银行的管理层要求全行在开展业务时,不仅要制定出符合行业惯例和法律规定的标准,而且要使其成为所在领域最佳执行方式的标准。

  在花旗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中,我们发现其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保持银行内、外部利益平衡的重要手段。通过强化内部管理,花旗银行建立了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清晰的信贷业务流程、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花旗银行注重信贷风险控制信息系统建设,使其能够高效地掌握每笔贷款风险状况,及时防范、控制风险。花旗银行为让其信贷风险控制观念深入人心,十分重视信贷风险文化建设,管理层言传身教,员工积极参与,全行形成了强烈的信贷风险控制观念。花旗银行通过上述一系列的信贷风险控制措施,对风险进行了有效地防范、控制与管理,其盈利能力不断上升,跻身国际一流商业银行之列,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控制,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借鉴。【1-2】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5.2 国外信贷风险控制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1.建立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国外商业银行建立了以产权界定为基础,权利、利益、责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公司治理结构。设立董事会,保障银行股东利益。董事会负责制定银行的发展战略、制定激励约束机制、批准管理制度和政策等;董事长和行长相分离,明确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的权力职责范围,对权力进行约束;董事会能够对高级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督,通过激励约束机制促进管理层改善经营管理,努力提高效益,促进公司的发展。

  2.组建与业务发展相配套的信贷风险管理机构为确保风险管理与集团发展战略的统一,各商业银行在总部均设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风险评级、风险识别方法的确立、风险政策制定、各种额度的确定、贷款质量检测、准备金政策、业务风险分析等各种风险管理相关工作。委员会下设不同的子委员会,包括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利率风险管理委员会、外汇和流动性管理委员会、环境风险管理委员会。在风险控制架构中,总部及各区域分行均设有一个重要岗位—首席风险官。首席风险官是总部或区域分行级别最高的风险管理人员,全面负责本行风险偏好、标准和战略的制定。

  3.内部制衡的信贷业务流程为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国际银行十分注重内部制衡。不同的机构、岗位间岗位适度分离。划分职责范围,分别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行使权力,不得超越职责违规操作,相互制约与监督。市场营销部门直接面向客户,在营销产品的同时要收集好客户的资金实力、风险偏好、道德品质等信息,并不时的进行日常回访,及时发现客户潜在风险。中台的风险审查部门针对前台部门提供的客户资料展开分析,对客户的资质做好判断,分析其风险状况。后台的风险管理部门则负责最后的审批,并根据国家宏观政策、行业总体风险状况制定风险控制指导政策。各部门间权责明确,层层把控风险,降低道德风险,促进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4.建立了完备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信贷业务流程为基础,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建立起覆盖全行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全面把控风险。

  5.建立了完备的技术系列人才队伍国际银行十分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在信贷业务流程的设计上,国际银行分别设立了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队伍。其中客户经理属前台部门,主要负责市场的营销与开拓,按照从业经验、营销指标完成情况、客户关系情况等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类,配以不同的绩效考核;风险经理属于中台、后台部门,主要负责风险的分析与审查,同样也分成三级。国际大银行采用以个人审批为主的审批体系,因此对签批人的审查能力要求也格外严格。与国内商业银行不同的是,国外商业银行的有权签批人并不是通过上级机构的人事任命方式来确定,而是拥有任何权限的有权签批人的从业资格据需通过其总部的信贷委员会予以认证。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