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5.1 政策导向减少就业压力
5.1.1 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和谐就业
通过不断的调查和走访,我们知道大部分大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够到达城市去工作发展,希望能够找到工资待遇好的单位,更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向往能够当公职人员,但是无论哪行哪业,人员所需都是有限的,大批毕业生一年又一年的涌向相同的岗位,竞争激烈定然造成就业困难的景象。切实的改变这种现象,就需要国家宏观的调控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行业以及地区选择,统一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倡导大家不要扎堆于知名企业单位,告诉大家不是只有大城市才会有更好发展的机会,相反,在人才已达饱和的大城市想要有所发展或许会更难,而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和基础岗位工作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个人想法不受限制,同时政府也会实行基层人员优惠政策。另外,政府也应该制定吸引大学毕业生主动投身于基层建设中的政策,采用宏观调控手段控制大学生的就业流向,积极引导大学生向不是很发达的地区发展,不但可以减轻就业压力还有助于我国基层岗位、落后地区的发展。
5.1.2 尊重知识能力,公平选拔人才
随着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上升,不少用人单位的招收标准也跟着往不合理的方向提高,甚至有很多企业将年龄、性别等都算在选拔标准中,形成了就业歧视的现象,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这位很多大学生又增添了不必要的就业压力。尤其是用人单位明显表现出来的性别歧视,很多女生都因此感到非常苦恼。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应该以认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尊重知识,而不是通过自己的主观臆断轻易决定一项不该有的用人标准。面对来自天南海北的求职者,就业单位应该抛除地区因素,在选人制度上应该公开透明,只要应聘者有足够的能力胜任工作就应该正确处理其应聘结果,通过公正的选拔个人制度,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对大学生就业考察,时刻秉承与大学生站在平等立场的原则,在企业选择大学的同时也是大学生在选择企业,因此企业应该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也完全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大学生足够的信任,只有公开、平等、信任才能构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就业平台。
5.1.3 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按照市场现如今的人才需求,理工科的毕业生又很多潜在的机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该积极为大学生收集这些就业资料,高校作为当今大学生与各个用人单位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应该有针对性的收集就业信息。另外,大学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也应是学生的益友。在大学生就业方面,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社会资源给学生提供有利信息,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否则高校老师作为广阔社会资源的联络者却并不为学生做出一些奉献,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资源的浪费。大学老师在大学生一生中或许会起到影响学生一生的角色,在课堂上,作为学生的老师,生动鲜活的课堂传授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课后,作为学生的朋友,在学生就业遭遇坎坷,碰到问题时应该及时予以安抚,充当知心姐姐的角色,在情感上支持学生渡过难关,有针对性的给予一些指导和问题解答。尤其是女大学生,在当今社会尤其需要心理辅导,心里比较脆弱敏感又因为性别原因增加了就业压力的女大学生,学校、老师应该有针对性的为其开设适合女性的心理辅导课程或者女性励志讲座,坚定女生作为女性在就业中的信心,鼓励她们继续坚持下去,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5.2 高校疏导增强就业能力
5.2.1 强化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力度
大学生是一个学习能力、接受新生事物能力都很强的群体,因此高校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来帮助大学生面对就业心理问题会有很大效益。而完善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应主要从就业指导资源和方式两方面入手。首先,引进大批专业素养高、职业能力强的师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经过专门训练培训过的教师在处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时才能够抓住重点,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其次,采用合理的就业指导方法在指导工作实施起来时会容易得多。丰富多样的指导形式在实施起来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当面对面的心理指导可能会让学生缄口不言时或许可以尝试网络辅导,在大学生心理构建了虚拟的假象更有助于敞开心扉。作为直接与学生接触的心理指导老师平时应多于学生接触融入到学生中,掌握学生的个人特征以便及时发现心理有状况的同学并加以引导。
5.2.2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我党始终坚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是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无论修什么专业都一定要修的就是思想政治课,而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教育工作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使学生端正思想态度,才能引导其就业心理健康发展。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与之相关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道德》等课程,但是不难发现,这些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学校也不予重视,因此其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从专心于学生的分数成绩上分些精力,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校的高等教育,使学生明确自己肩上的使命,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社会主义道路,塑造伟大的人格,这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之重担。另外,还应该教育学生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即便是面对竞争对手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诚信待人、正直为人、实事求是,让学生自己意识到拉关系、走后门的做法应该是严格禁止的,只有作为就业者的大学生自身做到如此,才能渐渐杜绝社会上的类似风气,毕竟社会的未来是当代的大学生的。最后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理想,设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切忌好高骛远,眼高于顶,在良好的心态下,为着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奋斗,遇到挫折要勇敢面对,坚定自己心中的信念。
5.2.3 加强自主创业项目就业教育
我国人口压力大,就业压力大,党和政府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有创新思维,大胆创业,各高校在教学中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利于缓解当今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课程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我国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政策,将自主创业理念融入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去,在平时的就业指导活动中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配合在校期间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等模拟创业活动,为日后积累经验,即使毕业后不创业,也会是人生中的一次宝贵经验,开拓多元化的大学生就业渠道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大学生毕业后能够如愿以偿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自主创业也恰恰是适合一部分大学生的工作,因此高校积极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力,培养创业能力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打下夯实基础。
5.2.4 提供大学生就业模拟实践机会
随着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各个高校也逐渐开展了相应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帮助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和思考。然而,由于我国职业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并且由于传统的文化因素影响,实际的规划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了将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应构建高校就业模拟演练基地,高校各部门与社会相关部门的力量相结合,对高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以及实践演练,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从而让高校学子在毕业之前都能对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具备相关的职业技能,具体而言涉及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是入学教育,每个新生在进入基地之前都会进行最基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的学习。其次,学校应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模拟专业招聘网站进行职位信息的发布,并对学生投递的简历经行筛选,并对合适的学生进行初步的电话招聘。在这个部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要对自主创业的同学进行引导,对创业基金的申请进行审批,并安排相应的面试程序。再次,在老师以及聘请的社会企业相关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企业、政府部门的组建,并进行职位和职责的划分,以及人员的设置安排。然后,模拟公司进行日常业务的开展。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公司或政府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对每一个同学的工作进行细化,并对整个公司的日常业务以简报的形式每周公示。此外,每个月进行人员的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升职加薪等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同学进行降薪或辞退的惩罚!被辞退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求职。最后,在结束整个模拟演练过程前,由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对学生在就业模拟演练基地中表现进行评价,并办法结业证书。
5.3 家庭交流缓冲就业负担
5.3.1 尊重大学生就业意愿选择
在当今的就业环境下,很多大学生可以说是明智的,他们不会像大部分大学生一样挤破脑袋都想要进知名企业,而是选择在综合各种因素和自身能力后顺利进入一家中小型企业。在他们心满意足地为自己日后的发展作打算时,他们的父母往往会强烈反对,表现的非常不赞同,因为在传统观念里,辛辛苦苦的培养孩子大学毕业,却只进入一个中小型企业,开起来毫无前途,自己失望,说出去丢脸等种种抱怨全部砸向大学生。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向其他所有孩子一样一毕业就考公务员,将来做一个公职人员或者白领等,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一点,这只是他们自己的愿望,却不是孩子的想法。且不说他们为孩子选择的工作竞争压力之大,他们在孩子做出选择后给出的种种反对就足以构成很大的压力。孩子已经大学毕业了,虽说还羽翼未丰,但也到了该为自己做打算的年龄了,做父母的不应该把孩子圈在自己狭隘的小圈子里,应该放开手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中小型企业也是可以锻造优秀人才的,父母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做出的选择有其自己的打算,默默祝福着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选择里打拼出一片天地。
5.3.2 为大学生就业积极提供建议
从小到大,父母为孩子操的心数不胜数,但是父母的观点也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孩子的选择,因此父母所持有的就业观念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子女。为人父母要明确的一点是现在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大学毕业生国家统一分配的年代了,大学生自主择业,公平竞争,与企业之间双向选择,因此应该帮助子女尽可能多的收集就业信息,积极了解时下的就业形势。在子女择业时可以在地点、行业性质等方面也应尽可能利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经验给子女提供比较有用的建议,特别是在开展自主创业活动中,更是应该给子女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和精神支持。
5.3.3 加强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
每个人生活的环境大体上都会分为内外部,外部自然是对大学生施压的社会环境,而内部环境自然就是家庭环境了,在大学生在紧张激烈的外部环境中拼搏时父母应该为子女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内部环境,以缓解紧张的心情。随让你父母应该尊重子女的兴趣和选择,不做过多干涉,但是也应该多与子女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在一些合适的地方给一些自己的正确建议,分享一下自己的就业经验,避免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内部压力,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安逸闲适的气氛,鼓励子女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就业心理,让子女在求职过程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并以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去面对任何挑战。
5.4 自身完善调节就业心态
5.4.1 加强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则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强化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使其自我调适是缓解就业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最佳途径。这需要做到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每个人的性格、特质、爱好都存在差异,大学生要在择业之前就确定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目标,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及自身特点,只有做好一切准备才能充满信心的走上战场,在就业过程中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才能够尽快的做出判断并且学会扬长避短。另外,大学生还应该正确的认清就业环境,自己收集并认真阅读就业信息,了解时下就业形势,把自己看做一个小点,宏观的看整个就业大盘。大学生在就业时要学会随机应变,懂得抓紧时机,接受新时代的就业观念,能够摆脱心理负担,做到“先就业,后择业”只有先填饱自己的独自才有资格去追求理想,在当今这个社会现实下,这是相当受用的道理,先就业可以先稳定大学生的经济能力,给自己充分时间来了解社会构造、缓解就业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在充分掌握了社会形势之后在作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是明智之举,而且更有利于参加就业竞争。
5.4.2 提高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
麦克利兰将能力确定为:能明确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杰出绩效水平和一般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大学生的个人能力是现在用人单位很看重的一项标准,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在摆正自己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自己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利用业余时间锻炼自己的人家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在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上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文科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应该充分补充自己的人文历史知识,确保自己是个全面发展型人才。为此,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能局限于学校所教的知识和内容,应当学会利用课余时间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量,到图书馆、资料室、书店等地方查阅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当然对社会科学知识也应有所涉及,使其具有扎实地理论知识,为顺利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大学生应结合自身优势、能力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学习,如辅修第二专业、学习语言或乐器等,形成自己多样化的知识结构和兴趣,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同时,大学生应尽可能多地学习各个领域的科学文化,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滋养自己心灵和情操,升华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还应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会在无形之中为大学生塑造健康的就业心理。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就业道德规范,不做违背道德准则的事情。还要将已掌握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转化为外在的道德行为,在求职时不弄虚作假,向用人单位如实汇报自身情况,秉承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满怀信心地面对就业。同时,大学生还要到基层锻炼自己,磨练个人的意志品质,协调好道德的内化与外化,使其在困难与艰苦环境面前坚定个人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在未来的求职中能够把握和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最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身心健康是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大学生要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逃避并敢于面对,学会用冷静和理智的态度看待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客观分析成败得失,主动调节个人心理,提高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力,以便在今后的就业中保持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大学生要学会乐观的面对就业问题,在就业时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就业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消除偏误的就业心理,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
5.4.3 培养大学生就业心理品质
一个好的心理品质是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其中尤以意志最为重要,作为一个求职者,求职失败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正常事件,因此一旦大学生不够坚毅,很容易被挫伤进而一蹶不振。因此大学生应注重自身坚毅品质的培养。首先,大学生要明确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有一定的意义和目的的,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的才能真正的下定决心,不会在日后遇到问题摇摆不定时才发现自己还不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只有有了目的才能有奔跑的方向,这是锻炼坚毅品格的基础。除此之外,还需要大学生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抛弃、不放弃的吃苦耐劳精神,不管前面有多少坎坷,也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到最后。其实,有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面对求职路上的挫折,失败在所难免,但是不同的人看待失败采取不同的态度,大学生应该在挫折面前微笑,把挫折看成是自己前进的基石,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作为日后行事的对照。在校期间积极参见各种大型活动,即使失败了也是可以从对手身上学到自己所没有的长处,改正自己缺陷,借此为今后进入社会积攒经验、提升能力。
5.4.4 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大学生指导,并初步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大学生应该认清自己、认清,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摆正自己的社会定位是做好职业规划的重中之重。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动笔写下自己的规划前要先了解自己的一切,然后在脑子里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想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个?想要达成什么样的成绩?职业生涯规划一定要做的非常认真,它会影响一个人一生,因此是个长期的规划,要考虑到从此刻开始知道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及应对方案。
做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不能任性妄为,首先不能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考虑自己想做的事的发展前景,自己是否适合做,自己做这项工作的优势,在考虑了这些之后的决定才是最适合做的。而在此之前要先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同时也不要太看轻自己,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合理分配自己的能力。因此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先明确自己的能力;其次要学会分析自己每一点性格特征。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通过心理测试的方式将职业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大学生在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前不妨先做一下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