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硕士论文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2019年精选范文6篇)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徐嘉忆
发布于:2020-07-01 共1474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一篇】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2019年精选范文6篇)
【第二篇】明初人物夏原吉其人其文探索
【第三篇】清代李彦章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活动
【第四篇】魏晋时期阮籍“先生”形象的转变研究
【第五篇】西晋潘岳的“悼亡诗”及其人品研究
【第六篇】明代“涉梦戏”杂剧的特点分析

  古代文学硕士专业是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种文体的嬗变、发展;作家、作品、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等的,主要包括中国文学批评史专题、中国古籍校读法、西方文论专题、现代语言学专题、明清小说戏曲研究、唐宋诗词与散文研究、文体学专题、中国文学与文化、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国文献学、中国山水文化与民俗等,本文整理了古代文学硕士论文(优秀毕业论文6篇)供大家参考!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第一篇:王充《论衡》先秦史事建构研究

  摘 要

  《论衡》一书诞生于东汉谶纬学说最繁炽的时期,比起当时千篇一律的儒家解经论著,《论衡》无疑体现出超群的独特性与深刻的批判性.作为封建时代早期有唯物意识的思想家,王充将自己对世界与命运的思索,对自然与人伦的反省都融进了自己的书中.《论衡》中"史事"这一要素普遍存在于全书.对先秦史事的建构,是王充在东汉史学精神的熏陶下,结合自身理论与史学手法而形成的独特方式.本文从先秦史事入手,通过分析王充对历史独特的建构方式来探究蕴含于其中的逻辑表达.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王充《论衡》一书写作的历史背景,当时社会文坛的学术风气,以及王充之所以能够写成《论衡》的一些个人因素.另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进行了整理说明,并阐述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与方法.

  第一章主要说明王充的历史观念及其史事建构的历史学背景.从王充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历史演进发展的态度等三个方面说明,在东汉两种历史风潮影响之下,王充能够较为全面地追求历史的"真实"和"致用"这两种功能,体现出了进步的历史观念.而他本人之所以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的建构,笔者在历史学角度也为此找到了依据,即历史的二重性问题.

  第二章为《论衡》先秦史事建构策略分析.王充的建构策略主要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内容建构层面,体现出他本人的事与理的辨析逻辑,即通过对历史事件真实性的探查来表明自身的虚实观.一方面王充对历史事件采取有选择地认同,去除其中虚假夸大的部分,还原历史的真实,另一方面采取多样的手法如归纳法,类比法,反证法等对历史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述.第二个是语言表达层面,王充的语言观念与其主张的文学实用性原则有着深刻联系,因此《论衡》全书的语言风格直白浅露.

  第三章为《论衡》先秦史事建构的历时分析.在此部分,笔者根据王充对待历史的两种态度,选取书中多个事例来论证.王充对先秦史事的变异与重构作为其主要的建构方式,多出现在"命定论"、"天人关系论"及"鬼神禁忌论"中,但这也并不绝对.在命定论中也有对历史认同沿承的部分,体现了他较为积极的人性论.而在说明汉代昌盛的历史观部分,王充引用了大量史书中记载的祥瑞事迹来批判"汉不如周"的荒谬理论,这里又表现出他对历史的认同与继承.

  第四章为《论衡》先秦史事建构的共时分析.此部分要说明的是,王充在遵循历史真实性的原则之下,通过"同事异构"与"异事同构"两种手段,对不同的历史事件多角度,有取舍的处理,其中运用了大量的史学论证手法,体现出王充本人的历史思维.

  最后的结论部分再次回顾了王充作《论衡》的时代背景,体现出王充敢于挑战世俗的勇气和反叛精神的可贵.另外通过对唐代刘知几《史通》和刘勰《文心雕龙》主要内容的阐释,说明了王充对后世历史观、文学创作观等方面的影响之深远.

  关键词:王充,论衡,先秦史事,历史观,建构方式

  Abstract

  Lunheng was published in the period of the most popular theory which is calledchenwei. Compared with other classic works of Confucianism, Lunheng has its ownpeculiarity and profound criticalness. Wangchong, as a ideologist with materialisticthinking in the feudal society, he expressed his thinking on the world and life, the natureand human relations in his book. While reading Lunheng, historical facts are mentionedin his argumentation. To construct historical facts of pre-Qin period, Wangchong used thespecial way which wa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from learning the spirit of historiography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his own theories. This thesis probes into Wangchong'slogic expression through analyzing his special way of constructing historical facts,starting with facts of pre-Qin period.

  The introduction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Lunheng,especially focuses on academic atmosphere and Wangchong's personal factors. Inaddition, it states the research history and status of this topic, and the purpose andmethods of research in this thesis.

  The first chapter illustrates Wangchong's concepts of history and the historicalbackground of his construction of history.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tries to state thatunder the influence of two kinds of historical atmosphere, Wangchong comprehensivelyshowed reality and practical use of history, which showed progressive historical concepts.This process is illustrated from three aspects--Wangchong's thoughts on historicalfacts, his evaluation of historical figures, and his attitude towards historical process ofdevelopment. Meanwhile, the reason why Wangchong could construct historical factsfrom various points of view is the duality of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strategic analysis of historical facts' construction inpre-Qin period in Lunheng. There are two aspects of Wangchong's strategies. One is content, which showed his own logic; the other is language expression. Wangchong'sconcept of language was related to his proposition of practical policy of literature, solanguage expression in Lunheng is straight forward.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diachronic analysis.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selectedseveral examples from the book to demonstrate it according to Wangchong's two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history. As Wangchong's main way of constructions, variationand reconstruction appeared mainly in the theory of fate determination, the relation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taboos of ghosts, but it is not that definite. In the theory offate determination, he also showed his acceptance of history in some parts, whichshowed his active attitudes towards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But in the part ofillustrating prosperous history of Han Dynasty, Wangchong quoted a number of recordedfortunate facts to criticize the absurd theory of Han is weaker than Zhou. This showed hisacceptance and inheritance of history.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synchronic analysis. Wangchong used two methods--the same thing with different construction and different things with the same construction,to deal with historical facts from various points of view and make choices of the material.Besides, he used abundant ways of historical argumentation, which showed Wangchong'shistorical thinking patterns.

  The thesis review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Lunheng, which reveals the valueof Wangchong's courage and rebelling spirit of challenging the feudal society. We canknow through Liu Zhiji's Shitong and Liuxie's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Dragons that Wangchong's influence on historical views and view of literary creation.

  Key word: Wangchong Lunheng Historical facts Historical view Constructionmethod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III

  绪 论...............................................................................................................1

  本课题研究历史与现状 ..................................................................................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方法 ..............................................................................8

  1 王充的历史观念及《论衡》史事建构的历史学背景............................10

  1.1 王充的历史观念概述 .............................................................................10

  1.2 史事建构的历史学背景 .........................................................................12

  2 王充《论衡》先秦史事建构策略分析 ....................................................16

  2.1 史事建构中的事理逻辑--"以实验虚,以事明理".....................16

  2.2 史事建构中的言事逻辑--"文盛辩争,浅露易观".....................18

  3 王充《论衡》先秦史事建构的历时分析 ................................................21

  3.1 史事的变异与重构 .................................................................................22

  3.2 史事的认同与沿承 .................................................................................31

  4 王充《论衡》先秦史事建构的共时分析 ................................................36

  4.1 同事异构..................................................................................................37

  4.2 异事同构..................................................................................................42

  总 结...............................................................................................................47

  致 谢.............................................................................................................50

  参考文献.........................................................................................................52

  附录 1 王充先秦史事引用统计 ...................................................................55

  绪 论

  王充是东汉思想界的"异类",其作《论衡》是其思想的集中体现,对光武帝刘秀立国起就树立的"谶纬"思想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考察王充生活的年代,即公元27 年至约公元 97 年,这段时间正是东汉王朝发展最为昌盛的时期.自"光武中兴"到"明章之治",明帝刘庄与章帝刘炟施行宽容刑法、与民休息等政治举措,从而将东汉推向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峰.在思想领域,从光武帝中元元年(56 年)"宣布图谶于天下",到章帝建初四年(79 年)举行白虎观会议,不到百年的时间里,三代帝王通过对儒学进一步的规划,实现了对儒学"神秘化"的改造与解读.其中,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其后随着国家强制性的引导和扶持,讲经风气在儒生学士之间迅速形成,儒生学士以此作为仕途晋升的路径,主动依附于经学系统之下并对其注入新的内容,儒学被赋予了特殊的精神内核,即"谶纬化"的儒学.

  东汉对"谶纬"的大肆宣扬也直接影响着文人的著述态度.西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与武帝的励精图治,创造出空前的国家版图与经济实力.歌颂盛世、辞章华丽的骈文赋体便占据了西汉文坛的主要地位.东汉王朝虽有光武中兴、明章之治,但已不复西汉时的昌盛,文风也不似当时多有藻饰.光武中兴、明章之治以后,东汉文人不复歌颂盛世王朝和帝王的丰功伟绩,他们更热衷于将一切归之于帝王的"天命",认为一切太平景象都是因为帝王顺应天命而为的结果.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对东汉王朝统治者而言,"名正言顺"是更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刘秀作为宗室后裔继承大统,相较于前朝的王位继承人,似乎并非具有绝对且不可反驳的正当性.而要稳固自己的无上权力,让万民臣服,除了贤明的治国之道,为自己的身份"正名"尤为重要."谶纬"成为了君主彰显身份合理性与不可违抗性最为有利的护盾.从汉光武帝建国伊始,谶纬在皇权的推动下一步步成为国家主流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王充展开了思想的斗争.相较于其他沉醉于谶纬的文人学士,王充显示出卓绝超群的思想独立性和对历史审视的深刻批判性.其独树一帜的"反叛"意识不仅与他在求学生涯所吸收到的思想有深刻关联,也与自幼养成的"反抗性"性格特征有关.王充本人的一生经历可以在《论衡·自纪篇》中窥探一二.王充出身"孤门细族",自小"不好狎侮","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其论说始若诡於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1孤僻冷漠、不容世俗是其最明显的性格特征.而对知识的渴求促使其转益多师,兼收各家精华,这一点在《论衡》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王充本人自小接受儒家文化熏陶与涵养,即便有《问孔》《刺孟》等篇章,也并未从根本上反对儒学,而是侧重于对世人过分夸大"圣人"的批判.其有关"天命""自然"等部分的论述又可见其对道家"天道无为"的继承.同时,作为王充"发愤著书"的成果,《论衡》力求真实,疾虚妄,是对司马迁"实录"精神的一脉相承.此外,杨雄、桓谭、班彪等人也对王充思想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实现《论衡》的疾虚妄定真实的目标,王充不仅在思想上继承司马迁的求实精神,更充分吸收和运用史学的论证方法,"考之以心,效之以事"2,采取实证和经验相结合的论证方式.在其论证过程中,更是大量汲取各类先秦两汉史籍内容.但《论衡》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中涉及到的先秦史事,王充并非只是对其简单的照搬引用,而是对历史事件进行重塑与建构.王充对历史事件的独到审视,与当时史学风潮有明显的关系.汪高鑫曾在《"实录"与"宣汉":汉代史学思潮的两种取向》一文中指出:"'求真'是史学的本质属性,'致用'则是史学的价值属性…在汉代史学发展过程中,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与班固的'宣汉'意识,便是代表了汉代史学思潮的两种取向."3一方面,王充汲取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对先秦两汉史籍中出现的历史事件辨照然否,进行解构与重读;另一方面,又遵循历史的"致用"功能,对先秦史事多加利用,以此作为剖判世人虚妄的利器.考察《论衡》全文,王充不仅秉承史学一贯"求真"的原则,其论证方法也体现出"实证主义"的色彩.其对事物求实的论证过程是其逻辑思维的明确体现,也是用来分析王充虚实观念与逻辑表达的主要途径.他要求凡事要有推验的过程,用客观可感知的事物或现象的实际效果来辨明人们对其认知的准确性.而论证过程中,除了方法的合理运用,论据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无论是"放象事类以见祸,推原往验以处来事"4的推理法,还是"唯圣心贤意,方比物类,为能实之"5的比较法,又或是"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6的矛盾法,王充都是用大量先秦史事来作为论述的主要论据.因此对《论衡》全文中出现的先秦史事的整理,是不可绕过的重要一环.本文正是基于王充对先秦史事的独特运用,来探讨其对先秦史事的建构,并深入了解叙事建构中所展现的,作为"朴素的唯物者"王充的史学观念与逻辑表达.

  《论衡》全书共 86 篇,除去《招致》一篇遗失,现留传有 85 篇.根据上文两表的整理结果可见,王充对先秦史事的运用几乎涵盖所有篇章,其来源也涉及各家历史典籍.《论衡》一书集王充思想精髓之大成,探讨内容也十分驳杂,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第一类为性命论,探讨人之"性"与"命"的联系问题.第二类为天人关系论,此类文章主要针对当时谶纬宣称的"天人感应"做出批判的回应,是王充全书"求真实"最明确的体现,也是其"唯物"色彩最为浓厚的部分.第三类为鬼神禁忌论.此部分为王充批评当世人敬鬼神而主厚葬,信俗讳而伤民生的社会风气所作,其思想体现出超越世俗的科学性,但也有受到社会科学水平局限的部分,对于当时科学无法解说的事件,他的分析也无可避免带有"虚妄"的色彩.第四类为程才量知论.此类为王充对人才及知识的考察及评定.篇章中明确体现其对当时执着讲经解谶,只通一经的治学态度的批评,对"鸿儒"的赞赏,以及王充注重实验的方法论.第五类为宣汉的历史观.王充做此部分,本意也许是为实现历史的"致用",同时为自己的仕途谋求前路.但论述中体现出"古今不异"等历史观,如今看来也有许多可取之处.但值得注意的是,此部分篇章的论证过程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其"求真实,疾虚妄"的宗旨.另外还有自纪类两篇,即《对作篇》与《自纪篇》

  本课题研究历史与现状

  对王充及其《论衡》的研究古已有之,一直以来毁誉参半.历史上蔡邕、王朗等人称其为"异书",但在葛洪的《抱朴子》及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对其颇高的评价.经历隋唐至晚清的否定之潮,到了近代,《论衡》逐渐开始被学者推崇备至.民国时期章炳麟、胡适、徐复观等人也对王充思想有自己的解读,但多为单篇或是寥寥数言,专著性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影响较大的专著有蒋祖怡的《王充的文学理论》一书.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近十年对王充及其《论衡》的相关研究资料约有 150 篇,大致可以分为《论衡》文本思想意识形态研究、《论衡》句法语法研究、王充思想与他人思想比较研究、王充思想的后世影响研究及综述类研究这几大类.其中对于《论衡》文本的思想意识研究占据最主要的部分,约占整体研究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从研究史而言,对文本的语言学研究正在逐渐增多.本文拟从上述几个类别对王充及其《论衡》一书的相关研究进行说明:

  第一,《论衡》文本思想意识形态研究.《论衡》一书作为王充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涵盖了他对天地自然及人世万物非常全面而独特的见解看法.而在这一方向的研究中,既有从整体把握《论衡》全篇的文章,也有专注于其中一个细节,或某个专门的领域而展开探究的成果.韩中华在《<论衡>的文学思想探析》一文中指出: "《论衡》的文学思想是在王充朴素的科学精神,即疾虚妄式的批判、'求真美'的价值取向下形成的,突出表现为'为世用''求真美'的特点"7,金鑫在《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一文中指出:"王充的文学思想从先秦到魏晋文论史上是一个过渡的关键环节,对东汉末文人个性化的张扬和文学走向自觉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对魏晋文学思想的自觉做出了重要贡献."8 而郭建国在《<论衡>文学主题的矛盾》一文中则提出,王充虽然标榜"疾虚妄",但是实际上,在《论衡》一书中还是表现出大量虚妄之言,这是"由于本人在思想方面的矛盾,导致了他文学主题的矛盾.既疾虚妄,又没有摆脱虚妄;既厚今薄古,又对现实充满着愤世嫉俗"9.《论衡》一书中占据比例最大,阐述最多也是最主要的部分当属其"自然观"和"元气论",在文本内容研究上对于这一理论的相关资料也最多.段小丽在《论王充的"自然"观》一文中提到:"《论衡》一书所涉及到的'自然'概念共 66 次,'自 然'之说贯穿整个论衡篇章"10.段小丽认为:"从哲学角度出发,王充天道观念内涵中的'气'和'天'呈现出一定的唯物主义倾向,但却并非物质的存在,王充只是在当时科学精神的影响下,喜欢把思想落实到具体形态上,'天'的存在如同汉儒的观念一样,具有多重义项 ."11沈茹在《王充"天人相分"自然观考论》12 一文中着重分析了王充的"天人相分"思想、"由知入学"的态度以及被看作"新神秘主义"的偶会思想.除自然观的分析之外,对其性命论、生死观、文学创作论、批判逻辑、教育思想及具体的人物或概念也有不少相关研究成果.李长忠在《王充的文学创作论研究》一文中提出:"他从探讨文学与语言的关系开始,注意到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的区别,从而意识到作家'意奋而笔纵'之文与一般笔墨之文的差别,建立了他'泛文学观'与'纯文学观'并存的文学观念."13 其理论对现在的文学创作和作家写作仍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李牡琼在《论王充论证逻辑产生的渊源及其理论认识》14 中分析了王充运用于《论衡》全篇的逻辑论辩的来源.另外还有潘宇俊、李文娟、唐明贵、韩国茹等人分别对《论衡》中王充对谶纬的反叛叙述、对孔孟二人的评价和王充本人的教育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第二,《论衡》一书的句法语法研究.对这一部分的研究,虽然在早期并不多见,但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及各界学者对王充及《论衡》的深入了解,这一部分的研究成果也逐渐丰富.包亚男学位论文《<论衡>句法研究》 15着重对《论衡》一书的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及词序进行了分析.而雷宇则主要研究了《论衡》中的偏正式复音词16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王充《论衡》一书一直因其冗长枯燥的写作特点而被前人诟病,但韩中华在《<论衡>修辞技巧的运用》一文中指出:"它的譬喻的精妙通显,尤其是类比修辞对后世鉴赏的影响特别重大,它的对偶、排比与引用的运用增添了其文学色彩."17并认为其文彰显了汉代政论散文的成熟.

  第三,王充思想与他人思想比较研究.由《论衡》一书内容可以发现,王充本人思想承袭先秦儒家、道家及各类杂家,且并非简单的完全继承,而是有所取舍的吸收并蓄,因此在某些理论上与前人都有着相似之处,但又体现出自己的特点.不仅如此,《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对王充的思想也有自己的见解和借鉴.因此对王充与其他人和其他作品的比较也是王充及其《论衡》研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叶树勋的《道家"自然"观念的演变--从老子的"非他然"到王充的"无意志"》18一文对比了老子与王充对"自然"观之阐述,并指出:"'自然'观念后来在王充思想中发生了很明显的转变,不过它的原初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仍被继续使用.王充对'自然'新义的频繁使用,促进了这一新内涵的成型和流传."19姜晶晶在其学位论文《杨雄与王充天人思想的比较研究》20中主要从天论、人论及天人关系论三方面将两者进行了比较.此领域研究成果最多的是对王充《论衡》及刘勰《文心雕龙》之间的比较.有魏杰如的《<论衡>与<文心雕龙>》21 ,王济民的《<文心雕龙>与<论衡>》22,韩中华的《<文心雕龙>与<论衡>谶纬观辨析》 23,刘银清的《<论衡>与 <文心雕龙>对情感功能认知的演进》24 ,李进超的《王充与刘勰意象论之关系》25等多篇文章.可见王充对刘勰思想影响之大.

  第四,衍生其他学科及领域的研究.《论衡》一书不仅是文学领域的文论著作,也对历史学、哲学、文献学等多重学科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由此引申出各学科及领域的相关研究.如刘艳学位论文《<论衡>文献学研究》26着重分析了王充的疑古惑经思想、辨伪成就以及其文中引用的各类文本的文献学价值.史少博在《王充<论衡>对<周易>术数的贡献》一文指出:"其为古代探讨自身规律的'推命术'奠定了基础 ,丰富了当时的'相术'说","《论衡》'诘术篇'对'图宅术'进行了有力的批驳."27吴从祥的《从<论衡>看汉代孟学之发展》28 一文指出,王充在《论衡》中对孟子有非常高的评价,在孔孟相似的基础上多次将两人并提,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孟子的地位.韩中华的《<论衡>与东汉初年豪强政治》29指出王充虽然对当时的社会时政有一定程度的批判,但是他将个人的遭遇都归结为其"命定论",并没有触摸到豪强政治背后的实质性原因.吴荣政的《王充与<论衡>中国档案史的通人与宏篇钜制》30通过对王充个人的品德才华等方面的表述,指出其两次担任文书档案官员的经历对后世从事文书档案事业的人们有诸多启示.

  第五,王充《论衡》对后世之影响研究.《论衡》一书以其不流于世俗的犀利观点对当时及后世对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赵海涛的《王充思想对东汉及其后文人意识的影响》认为:"王充思想对东汉及其后文人意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主要表现在他的'命'论被接受与发展."31原菲的《王充的"元气论"及其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从"元气论"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其中的美学内涵及美学意义,指出:"'元气论'对当代艺术影响甚远,它不仅是中国宇宙万物的本原,更是中国绘画、诗歌、书法等艺术领域的灵魂,它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关联,同时也促使我们在当代审美文化中重新体味人生的意义和生命意蕴."32 而田茉莉的《"三增九虚"对奇幻小说的影响》一文则提出:"在'三增九虚'的'破'与'立'之间,对以虚幻为显著特色的奇幻小说产生了重大影响,'疾虚妄'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玄幻小说发展的枷锁,而其理性精神为奇幻小说增添了顽强的生命力."33

  第六,《论衡》的综述性研究.几年来对王充《论衡》的综述性研究并不是很多,主要有以下四篇:智延娜的《宋代<论衡>研究综述》34,该文考证了宋代《论衡》之版本,并着重分析了宋人对《论衡》恶评之原因. 郭建国的《王充<论衡>近五年研究综述》35主要总结了 2009 至 2013 年这五年间学术界对王充思想之研究及《论衡》文学之研究.颜莉的《五十年来王充先秦诸子观研究综述》36则主要从学术著作、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的类型划分角度出发,整理了近五十年来对王充及先秦诸子的研究.申慧芬的《新中国 60 年的王充思想研究及其历史反思》37则以是时间为主线对王充思想进行了梳理.

  通过对以上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得知,王充及《论衡》一书已经凭借其独特的思想内蕴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的角度也逐渐拓宽且深入.不过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本文所选取的研究角度,正是前人所未深入研究的部分.而过去所得的成果,正可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非常有益的帮助.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部分内容省略,详细全文见文末附件

  总 结

  回顾《论衡》全篇体现出的王充对先秦两汉史学精神的继承与对史事材料的运用,《论衡》为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王充博大的精神世界,更勾勒出了根植于时代政治特点的两汉史学思维的转变历程.从西汉末期皇权逐渐衰弱到东汉对皇权的再次集中,政治形势的演变造成了统治者对权力权威性与稳定性的急迫诉求.到了王充生活的时期,政治权利早已与学术的神学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到白虎观会议的《白虎通论》,谶纬神学已经渗透到各个思想领域.与此同时统治者对史学的垄断和钳制,正可以为他们宣扬封建阶级意志,加强思想统治起到重要作用.作为承担"记录历史"这一重担的史学家们在此时不仅有从前朝中吸取经验,借鉴历史的责任,更需要为汉代王权的合理性找到无法反驳的理论依据.从司马迁的《史记》到班固的《汉书》,在一以贯之的史学"求实"原则背后,史学家们对历史的编写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司马迁作《史记》的时代,是西汉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矛盾的激化促司马迁想像孔子作《春秋》一样,从历史的经验里找到未来的指引.正如吴怀祺先生在《中国史学思想史》一书中所写:"《史记》有着其内在的两重性.一方面,司马迁以犀利的眼光,看到社会深层危机的存在并且揭露这个危机.特别是他自己的遭遇使他更看出社会的腐朽面.司马迁的深刻处也在于他从社会的深层上去揭露这种腐朽.另一方面,《史记》毕竟不是寄托个人恩怨的作品,他又是从内心里希望社会能摆脱危机,承敝易变,走上'复兴'的道路."126可见司马迁对封建弊端的勇敢揭露与其说是"离经叛道",不如说是恨铁不成钢的悲愤,用深刻的哲理在为王朝摸索前路.而到了班氏父子这里,"汉承尧运"的王权神授是其作《汉书》的宗旨,宣扬汉代政权的合理性和丰功伟绩是其论述的思想指导,"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127是其主要手段.因此班氏父子对司马迁及其《史记》进行了批判和删改,甚至为了"宣汉",班固在某些历史事件上总是有意识的曲解或隐藏,晋人傅玄评价《汉书》"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抑忠臣;叙世教,则贵取荣而贱直节;述时务,则谨辞章而略事实."128在经学统治下的"求实"精神体现出明显的退让.王充对史学的继承融合了司马迁的"批判"与班固的"宣汉"两种倾向.一方面在《论衡》中王充大量引用《史记》记载的史事作为论据来辨别真伪,他本人也在文中明确表示出司马迁的景仰之情,他对典籍的真实性要求也是对司马迁"实录"精神的一脉相传.另一方面王充写出《宣汉》《恢国》等数篇,也正是继承了班固"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焉"129,为统治者服务的思想宗旨,王充思想的矛盾性也由此凸显.但《论衡》一书体现出的王充"求真"的史学精神和敢于批判,挑战权威的勇气,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学者.

  王充史学批判精神的影响可见于唐代刘知几的《史通》,这一点已为当代学者所共识.刘知几继承了王充的求真实的论述态度,他对于"真伪"与"是非"的评判都可见出对真实性的坚守.在文史资料的处理上,刘知几也大量引用《史记》里的内容,"实录直书",尊重历史真实的态度不仅继承了王充,也是对司马迁实录精神的发展.不仅如此,王充反对圣人神化的思想也被刘知几所吸收,写出了《疑古》《惑经》两篇论文.可以说,王充的批判精神也在刘知几这里得到了发扬.而《论衡》作为一部涉及内容繁杂的巨著,其对后世的影响也不仅限于史学的领域.他通过对先秦史事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独特建构所表现出的真实观,文学创作观及历史观等观点也为后来的文学发展提供了养分.

  刘勰对文学创作时的情感问题的探讨与王充有相似之处,他对真实情感的主张把"情"放在了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位置,"为情而造文"与王充讲究"情实"都要求文章要表达真实的感受,并把情感的真实当作衡量文章的一大准则.王充对文质论的辨析可以通过《书解篇》窥探一二.王充以禽兽羽毛等动物的纹饰推展到创作文采的重要性."夫人有文质乃成."130"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弥明.大人德扩,其文炳;小人德炽,其文斑.官尊而文繁,德高而文积."131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表露出对"文"的重视.但两人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王充对"文"的重视有一个坚定的前提,即对"质"的要求.当"质"无法保证,即使再精美的"文"也无法得到王充的认可,而如果内容足够高明深远,那么即使文采欠缺也无伤大雅.但刘勰并不只看重"质",在此前提下对文辞之美也有极高的要求.两人对汉赋的态度是这一差别的最好证明.王充在《定贤篇》中对汉赋文辞优美却无法明辨是非表示了否定的批评态度,而刘勰在《诠赋》中虽然也反对赋体过于追求形式华美而不重实际,但对于这一文体的形式美予以肯定,主张赋体的文质兼具.

  本文从先秦史事切入,通过王充对先秦史事的态度和建构手法的分析,再次发掘了其中的史学观念与逻辑表达.虽然王充对先秦史事的态度因为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科学发展水平而有误解之处,但更值得肯定的是他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史学批判精神,与敢于挑战的勇气.

  致 谢

  每当离别之际,才惊觉时间行走的如此之快.从大一入学到即将研究生毕业的当下,我已经在华科度过了七年寒暑,见证了母校七年来点点滴滴的改变.临别之际,除了对这里一草一木一桌一椅的留恋,更多的是对老师与同窗的不舍.在研究生的三年时光里,中文系老师们的教导与同学好友的关怀帮助,成为了我不断进步的最大助力.因此在毕业论文完成的尾声,我想要表达我对他们最诚挚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各位中文系老师三年来的辛苦栽培!每一门课程都使我在中文学习的道路上更进一步,老师们的每一次讲授都让我感受到古代文学知识的博大与无穷的魅力.通过三年的学习,让我对古代文学不再只是停留于喜爱的层面,而是能够用专业的角度与方法深入了解它,掌握它并且从中领悟到许多人生的道理与做人的准则.最为感谢的是我的导师李军均老师.第一次见到老师的时候,老师送给我一本《批评关键词》,和老师的交谈让我对研究生生活充满了期待与动力.三年间李老师赠予我许多书籍,一边阅读一边体会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未来方向上,李老师都给予我很多指导与建议.也正是因为有老师的帮助,我才能够完成《论衡汇校汇释》一书.毕业论文的写作更是离不开李老师的精心指导.从内容架构到字句用法,李老师的用心让我十分感激!我很庆幸在研究生阶段遇到了各位优秀的老师,感谢老师们三年来的悉心培养.

  其次我要感谢优秀的研究生同学们.虽然大家就读于不同的专业,但这并未影响我们建立深厚的情谊.三年里大家相互帮助,共同成长,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最需要感谢的是我的室友徐晶晶和同乡周王晨.晶晶就像一位姐姐,在日常生活中对我照顾有加.我们一起在寝室自习,一起运动健身.我们的寝室就像我另一个温暖的家.周王晨虽然和我不同专业,但是我无比庆幸能够和她成为挚友.无论何时,她都在我的身边给我鼓励与帮助.即使我远在台湾,我们也相约一起努力学习,如今的她也变得更加优秀,感谢她带给我的无数个美好的时光,相信就算未来我们天各一方,这段友谊也会继续下去.还要感谢我的同门师姐师妹们!从研一开始师姐们就帮助我了很多,每一次和师姐们聊天都能学习到很多,毕业论文的准备阶段也多亏了师姐们的指导.而我的师妹们也都非常优秀,虽然见面的次数不多,但还是很庆幸遇见这群可爱的人们.希望她们接下来在华科的生活也会丰富多彩.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从大一开始我就踏上了远离他们的路程,陪伴他们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但我却越来越能感受到他们给予我的爱与支持.虽然我已不似从前要时时刻刻依赖着他们,逐渐长成了可以独自前行的大人,但对父母的关心与爱护也越来越多.未来的人生里我也会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给他们更好的照料.

  在华科的七年是我人生最肆意张扬的七年,也是我最难忘快乐的七年.感谢武汉这座城市带给我的无数风景,也感谢华科这所学校每一天的阳光与玉兰花香.天高路远,山长水阔,总有重逢之期.
  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
  [1]黄晖.论衡校释[M].中华书局,1990.
  [2]王充著.张宗祥校注.郑绍昌标点.论衡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马宗霍.论衡校读笺识[M].中华书局,2010.
  [4]吴泽.中国史学史论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5]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史[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6]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M].东方出版社,1996.
  [7]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8]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中华书局,2013.
  [10]司马迁著.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修订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11]蒋祖怡.王充的文学理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2]陈叔良.王充思想体系[M].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2.
  [13]田凤台.王充思想析论[M].文津出版社,1988.
  [14]钟肇鹏,周桂钿.王充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5]邓红.王充新八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6]王惠玉.王充文学思想研究[M].岳麓书社,2007.
  二、学位论文类
  [17]杜永梅.两汉之际的史学[D].内蒙古大学,2004.
  [18]刘敬.论王充对有神论的批判[D].兰州大学,2008.
  [19]石慧.论王充文人观与文人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2009.
  [20]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21]梁娅华.王充《论衡》性、命论之伦理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
  [22]段小丽.论王充的"自然"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3]何杉.王充的生死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24]杨阔.王充《论衡》对孔子形象的重塑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5]张燕.试论王充的"疾虚妄"[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6]刘风萍.王充"宣汉"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7]颜为.尊儒与反儒之间-王充儒学情结的矛盾探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3.
  [28]杨火枚.王充《论衡》的文学批评观[D].青海师范大学,2014.
  [29]魏杰如.《论衡》与《文心雕龙》[D].山东大学,2014.
  [30]王充的"元气论"及其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4.
  [31]于真.《论衡》文学思想探源[D].西南大学,2016.
  [32]李长忠.王充的文学创作论研究[D].南昌大学,2016.
  [33]黄兆慧.王充对先秦诸子的批判与继承[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4]吉峰.经学语境中的王充文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三、期刊论文类
  [35]卢钟锋.汉代的儒学独尊与学术史的研究[J].孔子研究,1989(1):38-42.
  [36]刘汉东.历史的两重性:客观的历史与历史的客观[J].江汉论坛,1991(11):1-5.
  [37]许凌云.刘知几学术思想渊源[J].齐鲁学刊,1992(1):77-83.
  [38]杨绪敏.论王充的疾妄求实思想及对《史通》的影响[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1993(3X):1-7.
  [39]郑先兴.王充的史学理论──王充系列研究之一[J].南都学坛,1994(5):0001-0006.
  [40]王玉华.两汉经学、皇权与史学关系刍论[J].齐鲁学刊,2001(4):91-94.
  [41]靳宝.浅析王充的史学方法[J].贵州文史丛刊,2006(3):10-14.
  [42]施丁.王充《论衡》的史学批评[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38-44.
  [43]唐艺多.被重构的历史--解读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本文》[J].大众文艺,2009(15):32-33.
  [44]李牡琼.论王充论证逻辑产生的渊源及其理论认识[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1(2):68-71.
  [45]田茉莉."三增九虚"对奇幻小说的影响[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5):31-35.
  [46]王治理.《论衡》对《文心雕龙》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011(1):102-108.
  [47]王振红.《汉书》"旁贯五经"与汉代史学精神的转变[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3):91-95.
  [48]李文娟.《论衡》引《论语》情况考述[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5):76-79.
  [49]杨火枚,崔林芳,张智毅.王充《论衡》的文学接受论及其成因探析[J].长治学院学报,2013,30(5):40-43.
  [50]赵海涛.王充思想对东汉及其后文人意识的影响[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4):3-8.
  [51]韩中华.《论衡》的文学思想探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8-103.
  [52]韩国茹.论王充的反谶纬思想[J].科学与无神论,2012(4):39-44.
  [53]黄立田,吉新宏.知识形态的王权规划--论东汉前期的意识形态策略[J].齐鲁学刊,2015,No.246(3):17-20.
  [54]苏玲.论先秦及两汉时期的史学理论及实践[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4):61-64.
  [55]刘涛.论刘勰《养气》篇的"文气"观[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4):63-68.
  [56]颜莉.老子"自然"学说对王充人性学说的影响[J].社会科学论坛,2017(2):84-94.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原文出处:徐嘉忆. 王充《论衡》先秦史事建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