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就业权益保障难以实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05 共969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个旧市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问题探析
    【绪论】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困境分析绪论
    【1.1  1.2】少数民族就业特点
    【1.3  1.4】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个旧市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现状
    【3.1  3.2】就业权益保障难以实现
    【3.3  3.4】政府对就业服务调控不到位
    【第四章】进城务工者就业中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5.1】健全完善就业法规制度
    【5.2  5.3】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作用
    【结语/参考文献】解决个旧市少数民族就业的路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个旧市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平等就业机会缺失

  一、可从事工种狭窄

  正如前文所述,少数民族农民工在择业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带有一定的"行业偏好".而这种择业动机,除了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自身客观条件受限外,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也是原因之一。

  而这种歧视首先表现为政府直接干预限制。我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因此,无论城市劳动者,或者农村劳动者;无论是汉族,或者少数民族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不应以其户籍、民族等原因而受到不平等对待。但现实生活中,政府却出于优先安置当地劳动力等考虑,以各种限制性政策对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求职增设了诸多歧视性门槛。

  这种针对劳动者户籍身份的公开化、制度化歧视行为自劳动部 1997 年颁布的《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已于 2005 年废止)就已开始。为确保当地劳动力充分就业,从国家到地方近年来均以各种形式对进城务工者谋职进行人为干预限制。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有 1995 年上海市劳动局发布《上海市单位使用和聘用外地劳动力分类管理办法》(目前仍在执行)和 1999 年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的《武汉市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2004 年修正,目前仍在执行),均以各种规定对流入该地区的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进行了歧视性限制。

  其次,"行业偏好"现象明显。与城市劳动者相比较,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群体在诸多客观方面都处于劣势,而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叠加使得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在市场竞争中不得不有择业"偏好".由于户籍制度将劳动力市场进行了两级划分,进城务工者在城市中往往只能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谋职,同时也限制了其自由进入其他工作领域变更工作。

  而从行业分布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近五年(2009 年-2013 年)来调查显示,目前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均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中的制造业,且所占比重竟占到了该群体总数的三分之一。

  二、主观择业被动性

  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的不畅通,市场供求双方信息的不对等,使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在就业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常常会形成"盲流",在择业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状况。

  对于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来说,就业信息获取的方式是其择业能力的体现之一.虽然近年来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规模越来越大,增速越来越快,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比较规范完善的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劳动力市场中介制度与市场,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对务工信息获取方式较为单一,不知道哪里能打工、能打什么工、能打工多久、能享受什么待遇都是困扰其的难题。

  正因如此,对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尤其是首次外出就业的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由于信息来源有限,其主要就业信息渠道仍依靠于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

  而且这一现象并非个案,根据李培林(1996)在济南的调查,进入济南市的流动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中,就业信息来源于亲缘、地缘关系的占到 76.1%,来源于招工队(含劳动力流出地与流入地)占到 9.7%,而信息来源于报纸广播电视和招工广告的只占 2.8%和 2.1%.

  而据深圳市劳动局(2000)调查显示,在深圳务工的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中,其就业信息来源于亲缘、地缘关系的占 88%,来源于当地政府劳务信息公布的占 8%,来源于招工广告、报纸广播电视的占均占 2%.

  根据几个案例可看出,由于尚未形成专门针对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的劳动力交易市场,而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指导政策,就目前而言,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信息渠道仍以传统社群网络上延续的亲缘、地缘性为主。而由于这种亲缘、地缘性关系较为不稳定,也导致了其在就业过程中往往流动频繁。

  而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也对用工单位造成了一定影响。据大数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4 年我国各类型企业在招收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时,通过从农村劳务基地招聘的占 45%,从劳务市场招聘的占 12%,通过老员工从家乡带过来的占25%,通过张贴广告及各种媒体招聘的占 18%.

  可以看出,大量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在没有计划和技能的情况下盲目地跟随同乡、亲属或朋友进城务工,与用工单位在劳动力流出地的招聘擦肩而过,失去了更好地机会。就用工单位而言,由于信息的不对等使得其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过剩的情况下仍出现招工难问题。

  而在本文的调研访谈中,不少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表示,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在择业时可选择余地不大,基本上只要企业愿意聘用,不管从事什么工作自己都可以接受。

  案例一,LLX,男,哈尼族,31 岁,就职于个旧市卡房镇某选矿厂。我 19岁就从老家出来打工。第一次从老家出来因为人生地不熟家里人不放心,就跟着一个远房表叔一起出来,也是他帮我介绍到这家厂里工作的。由于我当时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什么都不会,就只能在厂里跟着师父守摇床。后来学了几年,自己掌握了一点技术,觉得这里待遇也不错就一直在这里上班了。2006 年我回乡结婚时候又把我妻子一起带出来,也介绍到这家厂里上班。我觉得我妻子工资低点没关系,好歹一家人在一起有照应。今年回家过年时候我们还想把她弟弟也接出来一起打工。

  案例二,ZHY,男,哈尼族,28 岁,就职于个旧市卡房镇某选矿厂。我到这里打工是老乡介绍的。我从来没听说过劳动力市场可以招工的,而且我们也不太相信电视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怕被骗,又怕工资发不下来。而且那些招聘广告上总要求学历或者工作经验,我们什么也没有,想去也去不了。反正比起这些,还是老乡介绍的工作放心些。

  案例三,BGS,男,彝族,25 岁,就职于个旧市鸡街镇某冶炼厂。2008 年时候厂里的招工队来村里招人,我因为高中毕业达到要求就被招录了。但当时我们村内只有我一人被聘用,其他的人都不符要求。从 2012 年起,我也参加了厂里的招工队去各个村子招人,但效果都不好,基本上走一圈能招到 3、4 个人就不错了。好多人学历不够又没工作经验,我介绍了几个厂里都不要;而符合条件的又嫌厂里条件不好不愿意来,宁愿到城里去打工,感觉这样体面点。

  第二节 就业权益保障难以实现

  一、基础性就业保障享受不充分

  经过了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制度有了长足发展,同时也根据我国国情创造性地制定了多种模式:一是"城镇模式",即社会保险体系不以参与者户籍身份作为划分标准,将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视为普通城市劳动者,一并纳入其中。二是"'双低'保险模式",即对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采取不同于城镇职工的双低标准(降低了参加社会保险的门槛,降低了社会保险受益水平)。三是独立模式,即针对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特性,为其量身打造符合其需求、保费适度、独立运行的社会保险体系。四是返乡模式,即将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纳入了农村就业保障体系,使其不论进入城市务工还是返乡务农其社会保险均能得到有序衔接。

  辩证的来看,这种多种模式并存的格局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无从落实的问题,但就实质上来看,这种多元化制度也从侧面反映了就目前而言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仍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多头并管往往会沦为无人问津。而且在这种混乱的格局中,在现实生活里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仍然处于一种基础性就业保障的半真空状态,有些就业保障制度甚至落不到实处。

  而不管采取何种就业保障制度,从 2013 年全国数据可看出,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各项社会保险参与情况仍不容乐观。虽然整体程度不高,但分行业看,除建筑、住宿餐饮业外,其余行业中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各项保险参保率有明显提升。而从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对就业保障的需求来看,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如表3.3),在被调查的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中,有 26.8%表示最迫切参加的就业保障项目为医疗保险,有 20.4 表示其最迫切参加的就业保障项目为养老保险,有18.0%表示其最迫切参加的就业保障项目为工伤保险,有 16.8%表示最迫切参加的就业保障项目为失业保险,而仅有 1.0%表示最迫切参加的保险为生育保险。还有 2.3%表示最迫切参加商业保险,有 14.8%表示没有迫切参加的保险项目。

  (一)工伤保险

  由于行业准入限制,大多数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从事的都是危险、有害的工作,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劳动保护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由于劳动保护设施差,安全生产标准不达标,进城务工者在工作中受伤,甚至致残的情况时有发生。2006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重大意义,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要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但由于对《新劳动法》以及《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缺乏全面了解,大部分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在求职时仅做了口头约定而并未与用工单位签订正规劳动合同,或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并未包含有工伤保险的约定,因而一旦发生工伤等事故,其也得不到相应赔偿。

  案例四,LZH,男,彝族,24 岁,就职于个旧市大屯镇某矿山机械制造厂。

  我念职高时候在学校学过《劳动法》,上班以后也陆陆续续地学过些相关法律制度,但是我觉得在实际执行中有难度。我跟厂里签过合同,也给我买了工伤保险,但是其他生产线上的工人就没有。与我们技工不同,他们基本上没签过劳动合同,大多数是与老板口头约定工资报酬后就直接来上班的,他们没有任何保险。但是我们这种工作危险性还是有的,有的工友出了事既没有买工伤保险,又怕如果走司法途径会被老板以各种办法拖延,所以选择从厂里随便领了点钱私了就算息事宁人。

  案例五,LMY,女,彝族,39 岁,就职于个旧市鸡街镇某冶炼厂。我全家都在这厂里打工,已经做了好几年了。我们也听说过工伤保险,但是我们文化素质都不高,也不知道是具体是怎么回事,厂里也没有跟我们宣传过,只知道是工作中如果受了伤可以领到点补偿。其实我们也想买工伤保险,但是厂方没提过,我们自己也不会办理,只能这么拖着了。而且我曾经听说过有些在其他厂里上班的老乡跟老板要求买工伤保险,但是老板表示如果要买保险就要另外雇人,所以我们也就没再想了。

  (二)医疗保险

  虽然目前有多种医疗保险模式可供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选择,但在问卷调查中,71.2%的进城务工者在生病时没有去医院接受治疗,其中 68.1%的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选择"凭借自己的身体扛过去".虽然国务院于 2009 年 3 月已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 年)》,并其中对进城务工者医疗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有困难的农民工,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户籍所在地的新农合。"、"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虽然新医改方案对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所改进,但在现实中仍存在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否将医疗保险制度落实到实处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加强医疗保险制度仍有待研究。

  案例六,LLY,男,苗族,33 岁,就职于个旧市鸡街镇某冶炼厂。干我们这行的哪有不生病的,但是病了也没办法。我在老家倒是参加了新农合,但是那点钱什么都干不了,而且手续办理起来麻烦,也不知道能报销多少。反正如果不是大病,撑几天就好了。

  案例七,ZP,女,彝族,45 岁,就职于个旧市锡城镇某选矿厂。我们厂里在签合同时候给我们买过医疗保险,但是去住院的话我们连"门槛费"都拿不出来,而且要先垫交钱等出院时再去保险公司报账,我们哪里有这么多钱去住院,生病只能去镇上卫生所随便看看。

  (三)养老保险

  与其他险种不同,养老保险参保率在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这一群体中一直处于萎靡状态。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 2008 年底,全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进城务工者为 2416 万人,只占在城镇就业进城务工者总数的 17%,部分率先出台进城务工者养老保险政策的地区如广东、浙江、北京等省市参保率也仅达到 25%左右,一些刚刚颁布进城务工者养老保险办法和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的参保率更是低的可怜。

  而在参保率低迷的情况下,退保率却居高不下。据相关研究数据统计,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养老保险的平均退保率为 40%;深圳、广东等参保率较高的地区,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的退保率竟然高达 95%.可见,如果将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养老保险的退保情况考虑进来,原本已经很低的参保率还要大打折扣,全国的平均参保率难以突破 10%.

  案例八,BYF,男,彝族,52 岁,就职于个旧市老厂镇某选矿厂。我知道有养老保险的,新出台的《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我也听说过,但我本人是没有参保的,厂里也没有给我们买过。我觉得这一保险没有多大必要参加,因为我们这些工人平时工资又低,而养老保险缴费时间又长,我们哪有闲钱买这个。

  而且我在老家那边参加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我觉得已经足够了。等再干几年干不动我就要回老家了,我们不可能在城里养老。案例九,LFM,男,彝族,43 岁,就职于个旧市锡城镇某选矿厂。我觉得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对我们来说是好的,但是能不能具体落实还不知道。我先后在好几家厂里打过工,也听说了厂里给我们交了社保费用,还每月从工资里扣了钱,但现在我也不知道到底交了多少钱,一共交了多少年,到我老了的时候能不能领取养老金。而且听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要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轨,但是怎么个并轨法,并轨之后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就不知道了。

  (四)失业保险

  由于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的不稳定性,其更换工作的频率过高,其间的失业周期也较长,所以他们个人买失业保险的可能性很低。而由于企业认为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工作变动快,为其购买失业保险有可能会提高其成本,降低竞争力,所以也选择不为其购买失业保险。

  二、企业与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参与就业保障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就业保障正处于一个低参保率、高退保率的"一低一高"怪圈之内。而归根结底,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外乎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与用工单位对参加就业保障的积极性不高。就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个人而言,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其自身就业的流动性导致其参加就业保障的积极性不高。

  案例十,LXM,男,彝族,39 岁,就职于个旧市大屯镇某选矿厂。我出来打工已经十几年了,家里现在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要钱的地方非常多,而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要十多年后才能拿到,每月交这个钱没意思,还不如存起来。案例十一,ZJ,男,哈尼族,37 岁,就职于个旧市保和乡某餐馆。我参加了新农合,其他的我都没考虑过。像我这种工作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危险,也不会有职业病,根本没必要买工伤保险。而且我现在也有一定技术,就算失业了应该很快能找到 工作,这样也没必要买失业保险。

  案例十二,BMF,女,彝族,55 岁,就职于个旧市老厂镇某采矿厂。这些年出来打工我也存了点钱,而且我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以后养老送终的事我是不愁的。买保险我觉得不划算,以后能不能拿到手还不知道。现在的政策我也说不清,反正我是不会买的。而就企业而言,从本次调查采集到的数据可明显看出(如表 3.4),为了追求成本的节约及利益最大化等各种原因,也往往有意无意的忽视了为雇工购买社会保险。可以看出,企业在为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的就业保障买单时也是有各自的考量。数据显示,对于购买失业保险这一项支出,大多数企业都一致地保持了缄默。

  而由于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个旧市大多聚集的都是采矿、选矿、冶炼、机械制造等高危险性工作,各企业除了在购买工伤保险时有积极性外其他险种都乏人问津。案例十三,ZMX,男,汉族,35 岁,个旧市鸡街镇某机械制造厂厂长。为了确保工人的工作有连续性,也为了方便厂里管理,我们一般都只招聘附近的村民来工作。相应的,因为是乡里乡亲,我们都为厂里的工人办理了所有社会保险。

  但是由于近年来竞争激烈,几个有技术的工人都跳槽去了其他地方,给厂里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最近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正在考虑是否还要继续为工人购买所有的保险。或许下一步我们将有选择性的对不同岗位的工人进行分类,再根据情况购买各险种。

  案例十四,LWQ,男,汉族,41 岁,个旧市锡城镇某采砂厂经理。在雇工时我也考虑过为其购买社会保险,但是我们厂里的工人变动性很大,今天还在这干,可能明天就走了。别的不说,就是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工人跑了我们也没法去追讨违约金。所以我们宁愿把工资调高一点,让工人自己选择要不要买保险。

  案例十五,ML,女,彝族,56 岁,个旧市锡城镇某冶炼厂经理。我们从没跟工人签订过劳动合同,基本上都是口头约定的。但是由于行规,厂里是为他们买工伤保险的,其余的我们都没买过。这也是有我们考虑的,首先,工人的流动性大,跟他们买了保险到时候他们不做了转接手续办理起来麻烦;其次,自 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我们厂里经济状况一直很不好,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新环保法的颁布我们的生产水平越来越不行,想要为职工提高福利待遇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节 就业待遇受到歧视

  一、工资薪酬偏低

  (一)平均工资仍处于较低水平
  
  作为我国基本就业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政府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调控途径。自 2014 年 5 月 1 日起,个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发的《转发<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的通知》(个人社发〔2014〕54 号)文件出台新规,将执行二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 1270 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11 元,较之 2013 年月最低工资标准的 1130 元/月,小时最低工资为 10 元/小时分别上升了 140 元和 1 元(如图3.2)。

  虽然全市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情况较好,但根据本次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个旧市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工资薪酬仍然处于较低状态。

  (二)同工不同酬现象仍然存在
  
  虽然工人工资往往与其技能熟练度、工龄长短、岗位差别等因素挂钩而有所不同,但在本次调查中仍然可以看出在个体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尽管差异甚小,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工资较之其他劳动者依然有区别。

  (三)拖欠工资问题屡有发生

  尽管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工资拖欠问题开展了大力度整治,但在实际中拖欠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工资现象却屡禁不止。在调查中不少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都反应曾遭受过工资拖欠行为。

  案例十六,LTL,男,哈尼族,23 岁,就职于个旧市鸡街镇某冶炼厂。我上个月就没能发工资了(调查时间为 2014 年 11 月),厂里的说法是最近资金周转紧张,实在发不下来。这种情况以前也发生过,一般下一个月就能补发了。2010年时出现过隔了三个月才发工资的事,不过当时厂里免费供应伙食,也有宿舍可住,对我倒是没什么影响,就是有些要养家糊口的工友们日子有些难过罢了。

  案例十七,LCF,男,彝族,44 岁,就职于个旧市锡城镇某选矿厂。我们厂里从 5 月起就陆陆续续停产了好几次,听说是环保不达标被整顿。一开始时候停产还发几百块生活费给我们,到后来就连生活费也没了。好多工友都离开了厂子,现在还坚持着的除了我就只剩 4 个人了。我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如果不是考虑到我没什么一技之长我也早就另外找工作了。现在只能再等等看了。

  案例十八,MZQ,女,回族,39 岁,就职于个旧市沙甸区某冶炼厂。我上一个打工的厂子曾经拖欠了我们半年多工资,而且一拖就是快一年。我们去讨要老板就躲着不见,我们还曾去区里上访过,后来通过政府调解老板还是付了工钱给我们。

  二、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与用工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也是其在就业待遇方面受到歧视的表现之一。劳动合同作为劳动关系双方明确权利义务的契约,其地位受法律法规保护。

  同时,鉴于其重要性,在《新劳动合同法》中更是明文要求所有劳动关系都必须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前提下签订劳动合同,以保障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但在本次被调查的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中仅有40%的人签订了正规劳动合同,这一比例明显低于全国进城务工者签订劳动合同比例(该比例为 41.3%)。

  案例十九,ZMY,女,彝族,42 岁,就职于个旧市老厂镇某选矿厂。我跟厂里没有签订过劳动合同,只是对工资薪酬、福利待遇、上班时间等做了个书面约定,我也不知道这能不能算劳动合同。而且在我之前上班的几家单位里也只有一家与我们签订过劳动合同。但是我觉得签不签订没有什么区别,我只关心福利待遇好不好,能不能按时发工资。

  案例二十,LYK,男,哈尼族,44 岁,就职于个旧市卡房镇某采矿厂。我觉得像我们这种打零工的根本没必要签合同。一旦签了合同就要规定期限,但是我家里还有田地,我只是农闲时候出来随便做点事情贴补家用,如果签了合同而家里出了事或者地里要用人,我一走就得赔违约金。

  案例二十一,LWL,男,汉族,37 岁,个旧市大屯镇某选矿厂经理。我们厂一开始是按照法律法规与工人签订正规劳动合同的,但是后来慢慢地就没再执行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厂里工人流动性大,往往一星期都可以换好几个人。而且这里的工人基本上都是老乡、亲戚、朋友互相介绍来的,有时候一个人要走往往就带着一批人都走了。我们签订了劳动合同也约束不了他们。但是现在我们也在摸索着改革,对于坚持上班 3 个月的工人就跟他签订 6 个月的合同,坚持上班 6 个月的就签订 1 年的合同,以此类推。

  除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外,在本次调查中还反映出了用工单位在签订合同时的不规范行为。在与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签订劳动合同时,用工单位往往没有征求他们意见,只是一纸递过来就要求签字。而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发言权,有时候认为劳动合同不合理也不知道怎么争取。

  案例二十二,YHZ,男,苗族,31 岁,就职于个旧市卡房镇某采矿厂。我念完小学就出来打工了,之后换了 7 个工作,在这里干的时间算久的。以前厂里因为我年纪小,说是不用童工就没给我签合同,但是我跟着其他人一起出工干活厂里也是按工付钱给我的。再后来换了工作,厂里也跟我签过合同。但是签合同时厂方没有向我特别说明过合同里有什么内容,我也从来没看完过合同究竟写了什么,我只关心工资能发多少,其他的那几页我也不认识几个字,就不看了。

  案例二十三,MD,男,回族,25 岁,就职于个旧市沙甸区某冶炼厂。我从职高毕业后经亲戚介绍来这里上班,当时签订合同时我觉得里面有几个条款有点问题,其内容明显偏袒于厂里。于是我提出疑问并希望能做出修改,但厂里的人事劳资跟我说厂里所有人的合同都是一样的,不可能跟我修改、搞特殊,而且如果觉得不合理可以不用签。考虑到现在工作这么难找,也不能拂了亲戚面子,我也就压下来没再提了。

  三、劳动时间及劳动强度不合理

  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章对劳动者劳动时常做出限定;而关于最长加班时间、加班工资支付等问题相关法律法规中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与解释。但在实际中,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劳动时间偏长、超时劳动等现象仍然存在。童金成在对大量个案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指出,非公单位较之公有制单位存在更严重的劳动超时现象。

  严沛坚认为超时劳动现象的实质是法律的执行不力与政府监管的疏漏。而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 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可看出,外出进城务工者年从业时间平均为 9.9 个月,月从业时间平均为 25.2 天,日从业时间平均为 8.8 个小时。与上年相比,超时工作进城务工者所占比重有所上升。

  在本次调查走访中个别受访对象也向笔者反映过相似问题。

  案例二十四,LLY,男,彝族,37 岁,就职于个旧市鸡街镇某冶炼厂。因为炉子不能停,所以厂里都一直是上轮班,每班 8 个小时。至于加班频率和时长就不好说了。如果效益好的时候会经常加班,一加四五个小时也是有的。但是因为我们的年终奖金跟每个班组的绩效是挂钩的,所以有时候老板没喊我们我们也主动加班。

  案例二十五,ZTY,女,彝族,32 岁,就职于个旧市大屯镇某冶炼厂。按照当时签的合同我每天上班八个小时,但是这也要看厂里的效益了。有时候效益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