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路口镇乡村居民集中居住问题探析
【第一章】
长沙县乡村居民集中居住模式研究绪论
【第二章】
路口镇农村居民居住的现状分析
【第三章】村民集中居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第四章】
路口镇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制度
【第五章】
促进路口镇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主要对策
【结语/参考文献】
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管理优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3路口镇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3.1自然因素
农村居民点的区位选择、居住模式都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包含地形、地理位置、气候、水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区域内自然因素的优劣影响了区域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决定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地区经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集中居住可能性和可行性。路口镇处于东亚季风区中,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日照较足,四季分明,生长季长。具有春温多变,春末夏初多雨,伏秋多旱,秋寒明显,冬少严寒的特点。全镇植被覆盖率较低,森林覆盖率达 60%.历年平均气温为 17℃,全年无霜期平均为 270 天,最长 320 天,最短 230 天,相差 90 天。境内红壤、潮沙土、水稻土三种土壤俱备,沃土居多,瘠土较少。全镇耕地 28300 亩,林地 68300 亩,水面 4911 亩,骨干山塘 1743 口,沟渠 735 公里,河道 119 公里,金井河、麻林河穿镇而过,小Ⅰ、小Ⅱ型水库 5 座。
地形地貌对于农村居民点的分布有着直接的影响,地势平坦的地区有利于农民的耕种,易于形成居民点,而丘陵和山体较多的地区,则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居民点。从路口镇地形高程分析图可以看出,路口镇境内最高处位于区域东部即大山冲森林公园内,境内绝大部分高程都在 200 米以下,说明该区域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小,适宜于农作物的耕作的区域范围广,因而可供选择的居住区域也比较多,这也使得在居民点的分布大体上呈现比较分散的布局。
适宜的自然条件,使得该区域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农业。从土地利用现状来看,林地主要集中在该镇的南部和东部,农业用地主要集中在长春村和上杉市村以及麻林村、麻林社区和明月村的交界地带,其他的相对分散。依托自然条件,各类蔬菜种植基地迅速发展起来,在 S207 沿线形成了万亩蔬菜基地,多个蔬菜合作社在该区域集聚发展,在黄兴大道北延线发展起来了蓝莓基地和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此外,板栗、野鸡、牲猪养殖也是该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以传统的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现状也就导致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对土地的依赖性大,同时二、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这一现状并不利于推进乡镇统一规划的集中居住区建设,如果统一居住到规划区内,可能会远离原有的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的收入来源无法得到保障,集中居住的积极性也会下降,因而使得依托自然村落来建设集中居住区的适用性更强。
3.2行政区划因素
原路口区辖果园、大鱼、路口、高桥、范林、麻林 6 个乡,1992 年 2 月经省民政厅批准,路口撤销乡的建制,建立路口镇。1995 年 5 月全县进行乡镇机构改革,路口区被撤销,麻林乡并入路口镇。由于原有的区划调整,路口镇形成了两个社区,分别为路口社区和麻林社区,其中仅路口社区为纯非农社区,麻林社区仍为农业社区。路口社区和麻林社区作为原有的行政区域的中心,是人流物流的汇集地,居民的集聚程度相对较高,房屋沿道路两旁分布,布局相对规整,居民点面积较大,但是受到行政区划的影响,合并后该镇的发展中心逐渐转移到路口社区,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也主要投入在路口社区,使得麻林社区的发展严重滞后,东西两边呈现发展不平衡的态势。
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导致在开展集中居住选址工作后,可能会出现跨组、跨村甚至跨镇地域宅基地调整的情况。若两村村界交界处村民集聚程度高,在进行集中居住点选址时,会涉及的矛盾和用地上的耗资也将更多,包括用地拆迁补偿、山林水土权属、户口等一系列问题。路口镇和麻林乡合并后,原来的 21 个村合并为 10 个村,受到原有产业布局和区位条件的影响,这就使得村与村之间,甚至组与组之间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经济条件好的村在基础设施布局,村民福利待遇、文体设施建设等方面相对完善,在跨区域选址过程中,若村民由经济条件差的村并入经济好的村的集中居住点,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反之,则入住的积极性会降低。而且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村组,村民集中居住的积极性低于有二、三产业支撑的村组村民。因此,在集中居住点选址过程中,政府要从维护稳定出发,严格依法办事,方案、人员安置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建议,统筹协调好各方利益。
3.3交通因素
交通运输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铁路、公路使得区域沿交通轴线发展,在水运发达的地区,居民点布局易沿河带状分布。交通因素影响着居民出行的通勤成本,通过影响土地价格使得住宅价格发生变化,同时居民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程度也在发生变化。在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于周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出行的便利成为衡量居住点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促使许多农民选择在交通干道两侧建房。道路设施的不断完善,让村民在住房布局上对于交通因素的考虑也将愈加明显。
便利的交通条件影响着居民住房的选址,交通要塞处的村落更易发展成为繁华的集镇。从路口镇的交通总体布局来看,黄兴大道北延线与省道 207 线纵贯境内,与路青线构成两纵一横的立体化交通格局,规划中的荆花大道将使总体格局成为两纵两横。北部将修建省道 323,南部有规划中的城市快速路北横线,路口镇的交通区位优势也将明显提升。如省道 207 的修建,缩短了路口镇到长沙县城及机场的距离,使得人流物流得以迅速的集聚,位于路青线与 S207 线交汇处的路口集镇得以迅速发展,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各类蔬菜的运输时间,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势头强劲。黄兴大道北延线的拉通也带动了路口镇中部水果和西部粮食产业的发展,路口镇明月村和万年桥的区位优势明显提升,长沙县农产品加工园也将落户该道路旁,这些都体现了交通因素所带了的集聚效应,产业的集聚也必然带来人口的集聚。周国华等关于乡村公路导向发展模式(RROD 模式)研究,提出通过依托乡村公路交通站点而形成的具有适度规模、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聚居单元,对充分发挥交通优势,优化农村聚居单元结构提供了新思路74.因此,考虑到交通因素对于农民居住的影响性,在集中居住选址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在交通便利区域,既能方便农民出行,又能提升农民集中居住的积极性。
3.4经济因素
在传统农业社会,土地是农民赖以谋生的手段,广大农民也大多选择在其耕种的土地周围居住,农田分布状况是影响其居住生产最重要的生产环境,从而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农民居住区位选择和农田分布的趋同性。在发展早期这一现象比较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劳动方式和劳动工具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耕地周围能满足居民生存的数量有限。但随着劳动工具的改进、交通条件的改善、谋生手段的增加,使得农民周边的经济生产环境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居住分布状况开始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导致土地使用性质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企业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性也逐渐减弱,影响居住选择的因素开始多元化,原有的农村居住的空间布局逐渐改变。一方面经济发展对农村村民产生了居住用地需求,推动了居民点用地的扩张;另一方面就业对于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经济发展越快,就业机会越多,越能吸引人口的集聚。
农民在选择居住点过程中除了考虑适宜的环境条件外,也会结合经济因素考虑到居住区域的未来发展潜力。随着路口镇温泉的开发、农产品精加工园的落户,该片区域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在集中居住区的选址过程中,要与本区域的产业布局、长远发展规划相结合,考虑到经济因素带来的连锁效应,布局上缩短工作和居住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增强集中居住的吸引力。
3.5政策因素
政府作为制度的缔造者一,它的行为对农村居民点的分布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政府政策包括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耕作等方面的管理,在推动农村居民集中居住方面的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综合考虑各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通过颁布相关的引导和扶持政策、甚至是行政命令,以加快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使得集中居住推进快,规模大,具有联动效应。但是如果政策不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尊重农民意愿,强行推进,则会引起抵触和反抗情绪。因此,政策的出台是否能给群众带来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影响着农民集中居住的选择,政策扶持力度越大越能调动农民集中居住的积极性。一是土地补偿方面,路口镇作为北部乡镇,采取的是房屋安置,这就意味着除了房屋征收款之外,政府会提供相应的土地给予拆迁农民建房,但是房屋拆迁款毕竟有限,考虑到宅基地和房屋具有生活和生产双重功能的情况下,征收补偿过程中除了对合法确权的面积进行依法补偿外,更要考虑到农民生活实际需求,补偿一部分土地出让金,对超面面积也给予合理的补偿。加之建房工价和原材料物价上涨、远离原有生产用地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在拆迁款补偿和政策扶持上,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二是各类规划的协调和衔接。规划的制定影响到各类基础设施的布局,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也成为农民选择居住点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长远的发展和集中居住区的布点来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包括道路交通、通讯、自来水、供电、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提高利用效率。三是各类就业政策的制定。农民集中居住后就业问题成为了很多农民考虑的重要因素,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就业政策成为了推动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重要一环,如何积极引进企业或是进行就业培训来解决就业问题也是要积极思考的。因此,政府要加强宣传,在制定推进政策的同时,要考虑到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生产生活及社会保障问题,结合集中居住,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以消除农民后顾之忧。
3.6文化因素
居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文化作为人类行为的精神内涵,居住自然也成为文化的一项基本内容。它既包括了居住者的文化,也涵盖了建筑者的文化,更是与人类的各项活动息息相关。随着时间的演变,村落中逐渐会形成较为一致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成为农民信息交流、传承文化的主要渠道,这也影响着建筑布局、住宅样式、周边环境营造、居住质量等。
一个居住区的布置从建筑风貌、风俗习惯等各方面都体现了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这是文化渗入到生活深层的一种体现。受经世致用的湖湘传统文化影响,长沙民居较北方而言具有轻巧、通透的特点,较江南民居而言具有朴实、粗犷的特点。在房屋的组成上,大致都由正屋、横屋、过庭走廊和院子等部分组成,在房屋的平面组合上分为“一”字式、“L”字式、“T”字式、“U”字式、“H”字式和四合式等。在房屋的建筑材料上多以砖、木、石为主,建筑多为坡屋顶,屋面材料多为小青瓦。因此,在农村居民集中居住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文化因素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既要考虑到农民传统的生活习惯,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不能照搬照抄已有的民居建筑形式,又要因地制宜,保留那些体现地方特色的文化要素,尊重历史传统,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建设既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又能体现地方文化特色为一体的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
3.7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分析
在针对集中居住意愿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中,认为受到自然因素影响的占27%,受到交通因素影响的占 24%,受到经济因素影响的占 22%,受到行政区划因素影响的占 15%,受到文化和政策因素影响相对较小,分别为 7%和 5%.可以看出在调查人员中认为影响农村居民集中居住意愿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交通因素和经济因素,各个因素通过不同的作用载体和强度对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意愿产生着影响。
从作用载体上看,自然因素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性因素,主要是通过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地形、水、气候、地理位置等方面来影响着人们居住区域的选择;行政区划调整会影响镇和镇、村和村甚至组和组之间行政界线,发展机遇和程度产生较大差别,因此仍然是农民在选择集中居住因素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因素包括公路、水路等极大的缩短了人们相互之间交往的距离,区域的可达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使得农民对于自然因素的依赖性有所降低,在居住区域上的可选择性得以增加;经济因素一方面使产生着新的用地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创造就业机会来增加农民收入来源的渠道,一部分农民通过技能的掌握能够脱离对土地的附着,从而使得自然因素对其影响逐渐减弱,农村居民在居住区域上的选择更加多元化。政策因素主要是通过土地补偿及各项政策的制定来影响农民集中居住的选择,文化因素则是通过建筑风貌和风俗习惯来影响着人们在集中居住上的选择。
从作用强度上看,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各个因素的作用强度也各不相同。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农民生存及收入都离不开自然因素的作用,使得自然因素在影响农民居住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加之路口镇现仍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所以自然因素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之间发展逐渐均衡,区域差别也将逐步缩小,因而行政区划因素的影响也会逐渐减弱;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交通区位的优劣成为农民考虑居住地选择的重要因素,其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使得各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发生了变化,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就业的需求也影响着农民居住地的选择,因此,经济因素的作用强度也将进一步增强;由于村民自治的实施,群众在选择上有着更多的自主性,从而使得政策因素的影响正逐步减弱;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兴起以及人们视野的开拓,文化逐渐多元化,使得文化因素的影响也逐步减弱。
综上所述,我们从自然、行政区划、交通、经济、政策、文化等角度分析了影响路口镇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基本因素,并从其作用载体和作用强度两方面对各因素对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居民集中居住是否能够有效推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影响程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在推进农村居民集中居住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各个因素发挥的作用,充分利用各因素的优势来选择合适的集中居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