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矩阵布局策略。
专业媒介和品牌媒介之间的界限正日益消弭,公司已可成为自身的媒体发行商。在经历了微博热、微信热后,品牌主们对自媒体的布局也趋于理智。我们看到:过去,微博、微信一夜暴富获流量的神话正褪去。已有一些公司放弃了微博、微信。不少公司困惑:投入人力、财力进行微博、微信的日常运营,是否值得?
到底有多少人能看到、领会所发内容呢?虽有此疑惑,但不可否认,微博、微信正如国外的 Twitter\Facebook 一样,是大众化自媒体类的主流自媒体。微博的特点: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信息点多;微信的特点:圈层化、深度、精准;这些,正被品牌主看清。2015 年,不少公司在自媒体上的布局,开始以官网为轴心,然后再根据其它社交媒体平台的不同属性,打造风格差异的自媒体,最大化该平台的人口红利。
4.1 品牌自媒体矩阵。
4.1.2 自媒体 IP 软性引导。
越来越多的人,将 2015 年归为 IP 元年,这并不是因为 IP 的概念首次被提出,而是,IP 完成了的自身的再定义,IP 不再局限于知识产权,而能够仅凭自身的吸引力,挣脱单一平台的束缚,在多个平台上获得流量,进行分发。IP,是 IntellectualProperty 的缩写。是能够降低用户认知成本的一个符号,表现形式是可以重新组合的。由于内容的高质量,在进行二次开发前,就有一定的市场基础的内容,在推广时较一般内容更加高效,也有更多的话语权。例如,用户先去读过金庸的书,再去看电影、电视剧用户的认知成本就会降低,这就是 IP 的核心价值。
自媒体指掌握了流量分配权的内容生产者,即自媒体人。他们的内容优质而有特色,达到了读者追着看的水平,他们换个平台,流量(读者的注意力)也会随之转移。如严肃八卦、六神磊磊读金庸、毒舌电影、今日鸡血、奴隶社会、十点读书等。这些自媒体才是真正掌握了流量分配权的内容生产者,如果套用一开始 IP 的定义,他们已经是自媒体中的 IP 了。
随着自媒体人的成长壮大,在互联网上,部分自媒体人获得了超过平台方的流量分配权力,流量分配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权利的下放,也对自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容生产者想要活到最后,必须要形成内容上的独家竞争力,进而挣脱单一平台的束缚,实现在多个平台获得流量的能力。
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曾经掌握过流量分配权的平台(三大门户、百度、QQ、微信、微博,加上今日头条的头条号),门户时代持续了 8 年,搜索时代持续了5 年,微博和微信各领风骚两三年,再之后平台愈加参差多元,流量分配权快速迭代、不断下沉,2015 年下半年,已经全部将权力下放至自媒体。然而《9 月中国微信 500 强的月度报告》中披露的微信公众号数字却不容乐观,60.4%的账号仍在提高发布强度,而仅有 30.2%平均阅读数有所增加;36.6%的自媒体在 9 月份提高了发布强度,平均阅读数却在下降;21.8%的自媒体降低了发布次数,其阅读数也在下降。
新榜指数前 500 的微信公众号总体阅读数在今年首次出现连续多月的下滑,平台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只做一个平台,会有越来越大的风险,比如视觉志、世相这样的大号,都在今年被封过号,后者甚至是永久封禁。
4.1.2 品牌自媒体多平台布局。
大部分企业都已建立自己的自媒体,包括经常可以接触到的一些:微信、微博、QQ、头条号(今日头条)、视频(优酷、腾讯等自媒体)等。
这些自媒体在功能上可以分为服务、电商平台和内容集合。例如微信服务号和微信小店就是以服务和电商平台的功能为主。从企业的内容营销来看,无论是杜蕾斯的微博,还是招商银行的微信公众号,都开始慢慢的将自由媒体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除了对内容精益求精的追求,品牌效应的 IP 营销,也开始在品牌案例中频频出现。
像杜蕾斯是各种社交媒体的尝鲜者。它有的放矢地在各具特色的社交媒体上布阵。根据不同社交媒体的属性、受众、互动方式,其营销战术也不同。不管消费者的触媒行为发生什么变化,杜蕾斯总能触达他们,并给他们带来惊喜。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杜蕾斯和消费者建立了关系;并通过运营和创新,维系了这种关系。
4.1.3 加入自媒体联盟。
微播易作为全行业综合性联盟代表之一,在微信、视频社交网络和微博三大平台精准覆盖 7500 万中高端女性群体。平台多样,精准传播、广覆盖、深渗透。
平台内部建立起时尚资讯、服装搭配、母婴育儿、美容化妆、星座风水、家居生活六大矩阵。品牌自媒体矩阵的建立,这些社会化媒体与视频平台作为移动电商的重要阵地必不可少。自媒体需要抱团取暖,品牌需要话语权,品牌自媒体矩阵时机成熟。
4.2 电商全平台阵地用户沉淀。
电商自己首先是一个平台,电商不只看成一个销售渠道,它同时也是重要的营销平台。在 2015 年电商监测与数字营销评估峰会上,戴尔中国电商运营总监分享了他的经验:戴尔会将自己的旗舰店开在所有的电商平台,我们不会计较平台的投入产出比,也不以销量作为考核的标准,我们将电商理解为线下渠道的延伸,不同的是,我们在电商上保持体验的高度统一,客户对戴尔产品的评论,与客服的一问一答,这些都是产品的一部分。这些内容和体验,是线下门店所无法提供的,是我们吸引消费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用户在哪个电商平台购买戴尔电脑,亦或是直接在线下完成购买,这是不可知。我们不应该纠结于电商带来的销量占品牌销量的百分比。当消费者产生需求的时候,及时出现,去拦截他们,这就够了。
淘宝作为中国消费者最频繁互动的品牌之一,围绕消费者建立了全链路营销矩阵。阿里的媒介推广人员,在谈及其目前的生态建设时,提到一个新的趋势,就是电商从渠道转型为媒介接触平台。并认为以消费者决策路径为中心的营销将使销售与媒体规划相结合,新兴的双向媒体平台能够实现广告内容和购买机会的直接对接。
4.3 强关系长连接用户重定向。
我们消费转化的路径,不再是传统的漏斗模型,已经转化出波纹的模型,就导致我们整个在引流过程当中,不再是链条式的一个效果,更多的是一个交叉性的面状的一个引流。
在社交网络新变化面前,需要直面一个命题:如何将一次性试探尝鲜的用户,1需要通过其应用、服务、活动、信息等方式,和用户不断发生接触,吸引他们体验产品或服务。这种企业和用户长期不断接触而产生的长时间维系,被称为长连接,每次接触,都可以形成反复黏着和转化用户的机会。品牌矩阵化布局,能够快速地实现信息的大面积的曝光。最后端到端的,整个销售过程会变得更加直接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