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动漫迷重构的冲突与平衡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29 共547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动漫迷在火影忍者贴吧中的重构行为探究
【绪论】动漫迷对动漫作品的重构研究绪论
【第一章】动漫迷重构的平台
【第二章】动漫迷重构的方式
【第三章】动漫迷重构的功能
【第四章】 动漫迷重构的冲突与平衡
【结语/参考文献】动漫迷的重构行为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动漫迷重构的冲突与平衡

  一、动漫迷重构的冲突。

  (一)动漫迷重构中的边界感。

  青年亚文化作为一种普遍而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一种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间的博弈关系。动漫亚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青年亚文化,具有亚文化的特性,但是因为其跨文化传播以及历史的特殊性,使得动漫迷在进行重构的时候,遇到了特殊的困境。

  动漫迷的重构行为是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之上的。因为日本与中国在历史、文化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当动漫迷在阅读观看日本的动漫时,自然不难理解,也很容易接受日本动画中的价值理念。虽然日本的动漫作品是一种外来的文化产品,但是它的传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日之间的关系。日本的动漫作品成为了中日动漫迷之间沟通的桥梁。尽管如此,日本的动漫作品还是一种跨文化传播的产品,中国的动漫迷对日本动漫的认同感还是有着疏离的意味,充满着边界感。这种边界感一方面来自于中国与日本在历史文化方面的的差异,导致中国动漫迷对日本动漫中一些日本特定的文化概念与含义不理解,难以对日本的动漫作品感同身受,了解到动漫作者想要表达的寓意。而另一方面这种边界感来自于中国与日本动漫之间的差异性。

  在日本,动漫早已产业化,动漫从制作到播出以及周边产品的宣传推广的体制都已经很成熟。日本的动漫作品的定位不仅仅是为了青少年服务,他们将目标锁定在成人这个更广阔更有消费能力的市场。因此日本动漫进行了分级制度,这种分级制度并非官方规定,而是业界的一种自律行为。日本的动漫分类主要为少年漫画、少女漫画和成人漫画。成人动画的播出时间都在深夜,在漫画店借阅购买成人漫画时也需要出示身份证件。因此,日本动漫中的成人向作品会有比较多的血腥暴力和色情的内容。

  对于中国的动漫迷来说,因为平日接触日本动漫的平台都是通过网络,自然对日本动漫的内容不会加以筛选。在中国的动漫理念中,动漫作品的定位是为青少年儿童服务,因此内容多纯真无邪、健康向上,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从小观看中国动画作品的中国动漫迷,在接触到日本动漫作品以后,因为没有加以筛选,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一方面被日本动漫作品的成熟完善、制作精良所折服,另一方面可能也会对日本动漫中一些过于开放的情节在心理上难以接受,进而产生边界感。

  中国与日本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是中国动漫迷产生边界感的原因。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中国的动漫迷在观看日本动漫作品时,虽然会被日本动漫所吸引,但是他们一旦中日关系出现变革,或者日本动漫中出现不利与中国的因素时,动漫迷会把日本和日本动漫区别对待。对于动漫迷们来说,在动漫上,他们欣赏喜欢日本动漫。但是在最根本上,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有着国家民族的自豪感,正如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中说,民族被看做是一个想象中的政治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主宰并非政治,而是而是长久以来的历史与文化,民族主义因此不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或政治运动,而是一种更复杂深刻的文化现象。

  即使动漫迷热爱日本动漫,为动漫所着迷,深厚的文化基础及民族性依然让中国的动漫迷觉得自己是一群"中国人",对日本动漫的边界感也因此而来。

  (二)动漫迷重构的困境。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在任何时期,青少年首先意味着各民族喧闹的和更为引人注目的部分。"从西方上世纪中期以来的无赖青年、光头仔、摩登族、朋克、嬉皮士、摇滚派到愤怒的青年、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烂掉的一代……再到中国的追星族、恶搞文化等。各种亚文化虽然风格不同,但都给主流文化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冲击。

  动漫亚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青年亚文化。它是一种以日本动漫为主要内容的亚文化,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在表达着一种成人世界的价值观。中国的动漫被定义为给青少年儿童观看,是作为一种亚文化的形式。但是在日本,动漫文化成为一种主流文化。日本是唯一的这样的国度,漫画能与电影、小说等量齐观(甚至更具竞争力),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现代大众文化形式。日本的出版物人均阅读量世界第一。

  数据表明,1984 年,日本总计出产 50 亿本书籍和杂志,其中漫画读物为 13.8 亿,占到 27.6%的比重。至 1995 年,所占比重上升到 40%,共出版漫画书籍和杂志 23 亿本,实际售出 19 亿本。漫画在日本已经成为创意产业的"龙头"和大众文化工业中的"发动机",换言之,在媒介整合的过程中,漫画居于核心位置。

  他们更多的注重的是其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作品本身的内涵。虽然在动漫作品中,很多内容都是具有惩恶扬善的情怀,但归根到底是为了宣传发达国家本国的价值观。

  随着日本制作的动漫借助强大的人力、物力进入我国, 不仅对动漫迷产生了影响,对我国的动漫行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些国家的价值观, 生活方式通过动漫传递给我国的动漫迷,对动漫迷自身的价值观也产生了影响。自然,在动漫迷阅读动漫文本,进行重构行为的时候他们的价值观也会受到这些影响,他们的重构行为处在了一个很微妙的境地,一方面他们认同喜欢日本动漫,一方面他们作为中国人,对国家民族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对日本动漫中的一些思想不接受甚至坚决反对。

  日本动漫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的产品,其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文化内涵不是如此明显,但是对于中国的动漫迷来说,他们在观看阅读重构动漫时,会把其纳入到自己所属的文化内涵中加以理解,在这一过程中,中日文化交织在一起而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冲突,而这种碰撞冲突导致了动漫迷在进行重构行为的时候,面临了严峻的考验与困境。

  二、动漫迷重构的平衡。

  (一)立场鲜明的重构底线。

  科恩认为亚文化用另类的价值体系如颂扬享乐主义、挑战权威、寻求刺激,取代了"正派世界"的核心价值如节制、雄心、秩序,为不能再学校中获得成功的工人阶级青少年建立威信和自尊提供了另类的资源。青年亚文化是对统治阶级的权利结构进行的象征性(或仪式性)的抵抗策略。

  动漫亚文化也为动漫迷们提供了抵抗主流文化的力量。

  日本的动漫作品善于发现自身的思想内涵, 它没有采用说教式的方法, 而是用故事情节、人物建造出一个模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动漫作品中,这种价值观一直无处不在, 喜爱动漫的动漫迷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这种价值观的影响。由于对日本动漫的狂热, 动漫迷会对日本的历史、文化、语言产生了兴趣并加以研究, 动漫迷的重构行为潜移默化就受到了影响。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中日关系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几乎所有日本动漫相关的论坛里都有一个不成为的规定,那就是不谈政治,因此在火影忍者贴吧中的发帖中很难看到与此有关的发言,但是从一些只言片语中流露出的态度可以看出,对日本文化的好感其实并没有影响他们对日本侵华历史的认知,一旦涉及民族国家利益,动漫迷就会坚定的支持自己的祖国。2012 年的钓鱼岛事件就可见一斑。

  2012 年 9 月 7 日上午,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相撞。9 月 8日凌晨,日本以涉嫌"妨害公务罪"对中国渔船船长实施逮捕。9 月 11 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钓鱼岛争端恶化成了危机。

  中国百城民众举行反日游行,部分地方出现打砸抢烧。中日两方持续派遣公务船到钓鱼岛海域巡航。9 月 25 日,我国渔船船长被日方非法扣押 17 天后回国。对峙 17 天的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终于以日方交还船长暂告一段落,但中日之间围绕在事件处理上的攻防战,却高潮迭起。日本新上任的强硬派外相前原诚司主导下的中日关系走向何方,已成为中外分析家观注的焦点。

  众所周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但是,日本无视历史,声称日本人古贺辰四郎在明治十七年(1884)发现该岛。

  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由此引发争端。钓鱼岛问题也一直是中日两国关系的敏感话题。2012年的钓鱼岛事件,在中国各界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导致中日关系遇冷,各地有关日本的活动都纷纷取消或延期,对于动漫业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动漫产业主流消费群体的动漫迷是否会改变自己的日常行为模式呢,钓鱼岛事件又是否会对他们的重构行为产生影响呢,这些也是笔者在思考的问题。

  据笔者统计,在钓鱼岛事件发生之后,从 2012 年 9 月 10 日至 9 月 30 日,以"钓鱼岛"、"火影忍者吧"为关键词在百度贴吧中进行搜索,共有 73 页,1120 个条相关帖子。据笔者观察,火影迷的态度表现为立场鲜明的支持祖国。

  以一个火影迷在火影忍者贴吧中发表的帖子为例。2012 年 9 月 11 日瓦萨 w 在火影忍者贴吧中发表名为《钓鱼岛,是中国的》的帖子,获得 139 条回复。多数火影迷在帖子中留言顶贴,表示支持该言论,认为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也有少部分火影迷表示担忧,虽然支持中国,但是希望不要影响火影的播出。

  从此帖可以发现,由于中日关系的紧张,火影迷的第一想法是支持自己的祖国。

  然后才会考虑,希望将火影忍者这部动画与日本的行为分别看待,不希望影响到动画的观看。因此可以说,火影迷在贴吧中的重构行为,是以维护国家政治民族尊严为首要因素。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是主流,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动漫作为日本的跨文化传播的产品,在中国也十分受欢迎,在平日的生活中,火影迷喜欢日本动漫作品,被他们的精美制作和画风所折服,在火影忍者贴吧中进行着自己的重构行为。但当中日关系出现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时,火影迷的民族性就会显现出来,他们会一切以民族国家的利益为先,在二者有所冲突时,坚持维护祖国的利益,可以说,火影迷的重构行为是有着立场鲜明的底线的。

  (二)寻找冲突的平衡点。

  台湾学者陈仲伟也指出,在台湾,动漫已经是可以在阳光下被观赏、谈沦的对象,但是动漫迷依然没有被完全理解,他们的生活风格常常被窄化为购买性的消费行为,而非呈现这消费行为对动漫迷的意义。OTAKU不仅仅是动漫迷,他们喜欢动漫,但更强调观看动画作为社会实践的意涵,他们认为动画是一个形塑生活实践的出发点,因此,他们不断的论述。

  动漫可能是世界共同的交流形式,火影迷不需要懂得彼此的语言,只要看到画面,可能就会领悟其中的寓意,在动漫的世界中得到成长,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火影迷也需要将动漫与现实世界进行调和,虽然作为亚文化的一种形式,动漫亚文化也要与主流文化相适应。火影迷的重构行为,也是希望在阅读喜爱日本动漫和维护祖国利益这两者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在动漫迷自身竭力在寻找喜爱动漫与维护祖国利益这两者之间冲突的平衡点时,他们的重构行为也引发了主流文化的思考。在国内,对待动漫亚文化的态度就存在争议,一方主张用行政手段对动漫产业进行管理,而另一方主张用宽容的态度因势利导。

  可以说动漫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自然也是中日文化间沟通的桥梁。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作用不断加强。一国的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各种因素在国家对外关系的领域中活跃起来,直接或者间接的为国家的对外战略和政策服务。各国都意识到运用文化战略去配合国家政策从而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甚至文化交流是否频繁已经成为衡量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是否密切的一个重要尺度。

  虽然目前中日关系一直很敏感,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不仅政治上需要合作,文化上的交流也对中日关系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作用。应该说,用一些行政手段来对国内的动漫加以约束,不仅对动漫产业的发展不利,对于动漫迷来说,可能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因此,当动漫迷的重构行为已经颇具规模的时候,国内动漫产业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开始进行自身的产业变革,向广大的动漫迷们汲取经验,从他们当中挑选优秀的人才加入到自身队伍中去。国内动漫产业在题材上也开始向动漫迷的口味靠拢,力求制作出可以让动漫迷满意的动漫作品。可以说,动漫迷的重构行为也间接的推动了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

  (三)重构对微观政治的协商。

  大众文化理论家费斯克在研究大众文化理论的同时博采众长,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其大众文化理论已经深入到微观政治领域。约翰·费斯克认为:文化(及其意义和快乐)是社会实践的一种持续演进, 因此它具有内在的政治性, 它主要涉及各种形式的社会权力的分配及可能的再分配。费斯克认为文本有"读者式"倾向与"作者式" 倾向两种。"读者式文本"吸引的是一个本质上消极的、接受式的、被规训了的读者, 这样的读者倾向于将文本意义作为既成的意义来接受。它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文本, 易于阅读, 对读者要求甚微。与此相对的是作者式文本, 它不断的要求读者去重新书写文本, 并从中创造出意义。

  火影迷在火影忍者贴吧中的文本书写,就是费斯克所说的作者式文本,这种文本凸显了文本本身的"被建构性",同时经过在贴吧中的发表可以邀请其他火影迷参与意义的建构。火影迷重构的文本充满着开放性,在同好的沟通和交流中不断被创造出新的含义。费斯克认为,大众文化不仅保留了社会差异, 也保留了这些差异的对抗性,以及大众对这种对抗性的意识。因此, 在合适的社会条件下, 它能赋予大众以力量,使他们有能力去行动, 特别是在微观政治的层面, 而且大众可以通过这种行动, 来扩展他们的社会文化空间, 以他们自己的喜好,来影响权力的(在微观层面上的)再分配。

  火影忍者贴吧中的火影迷通过重构行为,通过这种作者式文本来对微观政治进行协商。火影迷通过文本的书写逃离现实世界,进而对现实世界进行着无声的抵抗,努力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亚文化空间。这种抵抗与逃离不仅为火影迷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新的体验,在费斯克所理解的微观政治层面,也使得火影迷通过自己的行动,扩展了自己的社会文化空间。这种协商,虽不会动摇文化体制,但也间接的维持了火影迷在进行重构时面临困境的平衡,对社会行动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