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消费主义盛行下的传媒与公众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23 共585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导致社会热点报道奇观化的原因研究
  【引言  第一章】媒体奇观理论溯源与发展
  【第二章】我国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
  【3.1  3.2】异彩纷呈的传媒时代
  【3.3】消费主义盛行下的传媒与公众
  【第四章】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下的奇观社会
  【第五章】对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的反思
  【结语/参考文献】社会新闻报道中奇观化趋势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节 消费主义盛行下的传媒与公众

  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的出现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与消费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消费主义促进了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的受众基础的形成。

  一、消费主义与消费社会。

  消费原本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最为基本的生活方式,也是人再生产自身的方式。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生产力的提高,消费已经逐步脱离了其本身最基本的意义。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在他的著作《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中曾对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背景进行了剖析。在他看来,高度发达的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一支独立而强大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支力量推动了人类物质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人类社会的整体富裕程度较以往人类历史有了极大的提高,人类不必将绝大部分的注意力用于基本生存。科技力量还使得人类从以往繁重的劳动中得到解脱,人们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自由安排,人类休闲时间普遍扩大。

  现代科技带来了人类物质财富的丰裕和生活的便捷,人类自由时间的扩大。

  人类在生产力进步的过程中逐渐陷入消费主义的泥沼。消费主义逐渐流行,消费文化对于整个人类社会逐渐产生日益巨大的影响。

  消费主义指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煽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消费主义不在于仅仅满足"需要",而在于不断追求难于彻底满足的"欲望".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消费主义所宣扬的是奢侈浪费、挥霍纵欲、享受为主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消费主义信奉的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抛弃".消费主义导致人们通过消费来追求刺激而导致人们迷失在产品世界中。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和文化现象,最早正是出现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其 1970 年出版的《消费社会》

  等著作一书中认为,消费是工业文明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独特生活方式,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典型的消费社会。他将消费社会言简意赅的概述为"从原来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转变成以商品消费为中心的社会".

  消费主义以满足人的最基本的消费欲求和心理需要而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认同,其理念及其生活方式已经不再是西方社会的特产和专属,它已经成为当代全球化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主义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依靠现代科技作用,扩散到世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极力推进本国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也不由自主的成为消费社会的一员。全球化时代,消费主义味道弥漫在我们生活的大街小巷,弥漫在我们生活的众多情境中,消费社会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自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已经告别了过去那个物质十分匮乏的旧面貌。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3 亿多中国人不必像以往那样被迫勤俭节约以维持日常生活。中国被誉为是世界工厂,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中国在影响着世界,而世界也在影响着中国。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文化现象在全球扩展,中国必然无可避让。此外,西方欧美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公共传媒的巨大影响力,也传播着消费主义这一源于西方的文化,不断向我国输入消费就是生活的观念。

  消费主义悄然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中,消费文化悄然流行起来。中国人的消费欲望正在急剧膨胀。在笔者看来,这种消费欲望的膨胀本身就给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的出现提供了受众基础。

  二、消费主义与受众需求。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发挥作用的基本途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深入到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去,让人认可消费主义,从而使人们自觉地去践行消费主义。人们会自觉地践行前文提到的奢侈浪费、挥霍纵欲、享受为主等消费理念、生活方式。人们的这种享受包括了消费的两种形式: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

  而社会热点新闻报道提供给人们的就是一种精神消费。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在精神消费上注重其至高品质,对于娱乐性是一种回避的态度。而消费主义下的精神消费的重心便是满足精神上对纯粹娱乐的追求。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提供给人们的正是一种享受为主、挥霍纵欲、能够获得娱乐的精神消费。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交往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颠覆。如今电脑已经逐渐普及,成为人们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成为人们进行娱乐、游戏、传播以及与外界进行联系的重要手段。以往人们交往中的所受到的来自时间和空间的禁锢被弱化,人们的交往范围实现了极大地拓展。在网络环境中,人们依靠互联网这一介质获取心理上的一种安全感。人们甚至将互联网作为释放现实生活中压力和情感的场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掩饰起来的另一面在网络环境下肆无忌惮的呈现出来。责任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言辞不再需要那么拘谨,一切只要自己高兴就好。

  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和情绪,通过互联网进行释放。而那些有关社会热点问题的新闻报道正好吸引了自己在网络世界中的一部分注意力,这些有关社会热点问题的新闻报道正好成为进行自我压力和情绪释放的对象。

  以李天一案来说,案件本身对于绝大多数受众的生活是没有直接影响的,是案件背后所蕴藏的社会热点问题却能够引来受众的注意。然而李天一案从事发到判决,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吸引受众注意,并且能够带来关注的人群越来越多,带来广泛的互动,却绝不仅仅是案件涉及社会热点问题这一点的作用。从新闻媒体对于案件的追踪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媒体的关注重点逐渐从案件本身转向了李天一的家庭、个人隐私以及和李天一相关的各种杂闻流言。这些都表明了李天一案报道偏离案件本身,出现新闻娱乐化的事实。这些正是大部分受众所喜闻乐见的。受众通过各种社交工具对于案件的评论、造谣、调侃、谩骂则展示给我们受众已经将李天一作为自己进行精神享受、释放压力的一种消费主义行为。这种消费行为一方面受众达到了情绪释放和精神放松,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现实生活中受众自身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解决的一种无力感,这是一种在虚拟环境下寻求逃避的表示。

  有关李天一案的各种新闻报道和传言成为受众消费的精神产品,受众花费自己的时间、注意力以及金钱来享受这些精神产品。受众通过对这些精神产品的享受达到精神娱乐的目的。受众消费这些精神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产品,如对于新闻进行评论或转载,甚至是造谣,正好为其他受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精神产品。

  李天一到底是强奸还是轮奸?李天一是不是第一个施暴者?李天一到底是否成年?李天一的亲生父亲到底是不是李双江?对于受众来说,答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些噱头的存在。这些噱头正是受众所最为喜爱和追捧的消费产品。

  可以说,新闻媒体和随后受众所生产的这些有关李天一案的新闻、流言、评论等正迎合了当下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现实。毫无疑问,有关李天一案的新闻、流言、评论等作为消费主义背景下的精神产品在公众当中是具有广泛市场的。李天一案新闻报道奇观化也就理所当然出现。

  三、市场化背景下的传媒与受众。

  社会热点问题为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提供了新闻素材,发达的现代传媒技术为其提供了物质与技术支持,消费主义下的广大受众为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提供了广泛的市场。上述因素为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的出现提供了各种条件,但是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毕竟是由媒体制造出来的。所以分析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的成因,媒体自身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著名的印度裔学者卡普兰曾将奇观文化概括为两种,其中一种便是由消费社会提供的,即按照消费者的需要,设计制作出的供消费者消费的文化。而这种论述正好与媒体奇观一致。正如道格拉斯·凯尔纳在他的《媒体奇观》一书中讲到的,媒体奇观的出现其背后实际上是对利润的追求。市场化的媒体本能上有着对市场的争夺以及对利润的追求。让利益最大化是媒体保证自身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存活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商业逻辑下,为了获得受众的青睐,媒体必须不断寻求那些最能够吸引受众注意力的资源,并且要将这些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当一个新闻点出现以后,媒体便一哄而上展开激烈的新闻争夺。一时间大量媒体都是在报道相同的一个或者几个新闻事件。而这种"千篇一律"的报道无形中使受众对于事件的认识起到了强化作用。即使当初没有对媒体的某个报道特别的关心的受众,由于反复看到有关同一事件的报道,就已经被媒体"强迫"关注了这个新闻事件。随后媒体便将这一新闻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尽量延长其吸引受众眼球的时间。

  只有那些最接近人类本能需求的资源才能够持续地得到最大多数受众的注意,娱乐就自然成为了传媒最好的商业选择,因为娱乐从来就是人类本能的召唤。在消费主义背景下受众对于娱乐的需求呈现出一种无限膨胀的态势,没有什么不可以娱乐:没有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件、什么人不可以娱乐。媒体尽量满足受众的这种娱乐需求,新闻报道奇观化从媒体报道的行为奇观蔓延至报道内容的奇观。新闻报道出现了偏转,由最初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转为围绕那些满足受众感官的内容,最初的硬性新闻逐渐软化。新闻中的严肃内容减少,取而代之的名人趣事、隐私、花边内容,媒体各种大爆猛料、断章取义,甚至是无中生有,新闻报道出现了明显的小报化。在此基础上呈现出来的新闻报道便已经奇观化了:新闻变得更加具有了故事性、情节性和人情味,新闻事件变得更加具有戏剧悬念,变得更加煽情、刺激、文学化。

  新闻报道奇观化在内容上的呈现达到了"娱乐受众"的目的,受众在这里找到了放松的慰藉。当然,如达拉斯·斯迈斯所认为的那样,受众花费自己的时间来阅读媒体,媒体则将受众的注意力出售给了广告商,媒体实现了对受众剩余价值的经济剥削从而达到了自身追求利润的目的。

  而社会热点问题就是能够生产出畅销产品的原材料,当某一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新闻产生以后能够迅速吸引公众的注意。新闻媒体将原本应该是严肃的社会热点新闻呈现出内容上的奇观化。原本严肃的新闻报道变得更加具有娱乐性。

  各种消息通过媒体广泛传播,这些都有效地拓宽了新闻的受众群体,延长了新闻被关注的持续时间。而这种受众群体的拓宽和被关注时间的延长,正是媒体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以李天一案来看,案件本身的李天一涉嫌强奸以及备受社会关注的李天一家庭背景是案件当初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原因所在,但是随着整个事件发展。备受媒体和受众关注的焦点逐渐出现了转移,李天一案中有关各方当事人生活隐私的八卦消息变成了焦点。李天一之父李双江从新疆文工团的一名战士成为中国著名歌唱家的成名之路,李天一之母梦鸽与李双江由师生发展为情侣到最后结婚生子的过程,李天一生父是李双江还是金铁霖的流言,受害女士杨某到底是卖淫女还是一般酒吧消费者,以及后来酒吧方与李天一家属之间针锋相对的指责……事件发展变得与李天一案本身这一严肃的法律问题好像越来越远,李天一案已经成为受众在闲暇时间进行消遣的闲谈笑资。而事件之所以呈现出这一发展奇观,与新闻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些具有娱乐性质的消息和流言正是借助媒体的报道才被更广泛的公众获知。和一则严肃的常规的名人违法事件跟进报道相比,有关名人违法事件所牵连出的相关各种小道消息、名人轶事更具有吸引力,能够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以伴随而来的更大的经济效益。而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相较于传统媒体,依托互联网的新闻网站等媒体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并且在新闻报道上从产生之初就带有消费时代的娱乐化取向。灵活和"不拘一格"的网络媒体对于传统媒体是一种强大的压力。这很大程度上使得原本就竞争激烈的传统媒体不得不更加积极主动的迎合受众的需求,提供更加具有吸引力的"产品".

  正是出于利润的考虑,新闻媒体所采取的新闻报道才出现了奇观化。奇观显然不是个别媒体的独唱,而是众多媒体的大合唱与狂欢。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是一个行业内的普遍现象。

  当然在笔者看来,众多媒体的狂欢不仅仅是源于对于利润的追求。对社会热点新闻奇观化现象的研究,需要对媒体的心理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媒体奇观这一传媒文化现象,必然与媒体自身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鉴于此,笔者在此单独进行分析,以期更完整全面的分析媒体对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出现的作用。

  在以上有关社会热点问题以及消费主义下的受众与传媒的论述中,其实就包含了有关带来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的部分媒体心理的分析。传媒处于追求利润的心理对受众的迎合等在此不做赘述。在笔者看来,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与媒体从业者的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为专门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媒体从业者,是依托媒体这一新闻传播平台存在的,而社会热点新闻报道也是由媒体从业者完成的。显而易见,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新闻从业者对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的出现有着直接作用。

  媒体所导演的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产生之初与媒体对于利润的追求有着直接关系。而具体操作报道的新闻从业者多次参与媒体奇观的制造,很容易就会产生惯性思维。在这种制造奇观的职业环境影响下,新闻从业者会潜移默化的将这种奇观制造"内化"为之后新闻报道的一种惯用模式。新闻从业者会潜意识的将这种报道模式运用于有关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甚至有可能将这种报道模式的适用范围进行扩大。并且这种在以往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中所使用的报道模式不会局限于某家媒体,而是整个行业的一种潜在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换句话说,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有可能是媒体从业者不知不觉中制造出来的。

  并且在笔者看来,新闻从业者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也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

  新闻从业者在给受众制造奇观化内容的同时,自己也在享受这种奇观制造的过程和所制造的内容。也就是说,在制造奇观的过程中,新闻从业者可能是机械性的工作,也可能是进行享受的一个过程。正如某媒体报道中提到:北京一家媒体的记者说,"每天主任都会问我'今天怎么没有李某某的消息',好像没有消息才是不正常的。

  "李天一案中,新闻从业者制造了奇观。而且这种奇观的制造很有可能便是在以往奇观制造中形成的一种惯用报道模式的熟练应用,或者说一种惯用的议程设置的反复运用。李天一案新闻报道内容的奇观化满足的绝不仅仅是广大受众。新闻从业者在李天一案中扮演的是奇观的制造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