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工作大专毕业论文范文(精选8篇)

来源:科教文汇 (上旬刊) 作者:蒋可鸣
发布于:2020-05-14 共16328字
  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本文精心挑选8篇社会工作大专毕业论文范文供学者们参考!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
  
  社会工作大专毕业论文第一篇:“社志联动”对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效果
  
  摘要: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8500万残疾人正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许多令人敬佩的事迹。此外,在社会层面探索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提升残疾人社会融合程度、鼓励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是建设包容性社会的内在要求。本文对志愿服务、社会工作及社会融合概念进行了界定,列出了当前我国现有的三种社会工作与大学学生志愿服务联动模式,就“社志联动”模式对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从多方面提出了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建议。
  
  关键词:志愿服务; 社会工作; 社会融合; 残疾人
  
  1 引言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社区建立起了“社工+志愿者”的联动模式,结合专业社工的职业性带领志愿者队伍,充分利用了社工与志愿者之间的人力、专业资源。一方面,志愿服务为社会工作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及丰富的人力资源;但另一方面,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愿行为,缺乏组织性和专业性,在服务的过程中也易出现服务质量不高、服务缺乏特色、志愿者流失率增加、志愿者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服务缺乏长期性和常态化等问题,这些均不利于志愿服务朝着专业化、组织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也不利于其回应社会服务的需求[1].
  
  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在专业化、职业化助人理念和方法指导下的职业,其理念和原则能够转变志愿者的思路,且专业化助人方法能够在发掘服务对象需求、设计服务方案以及志愿者的评估激励等环节中为志愿者提供指导,将有利于志愿服务的科学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将助力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2 核心概念界定
  
  2.1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2].
  
  2.2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指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 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3].
  
  2.3 社会融合
  
  社会融合是指胜任工作、扮演社会角色、履行社会义务、发挥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功能的能力。这种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支持系统(婚姻、家庭、社区角色和关系)、娱乐休闲活动、社会交往、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等[4].
  
  3 三种“社志联动”模式
  
  3.1 由社区工作者主导并联系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参与的助残活动
  
  在这种模式下,以社区工作者为主导,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参与方。志愿服务设备、场地、对象等均由社区工作者提供。此模式具备社区工作的专业性与科学性,但缺乏创新性,并与实际志愿服务存在需求脱节现象。
  
  3.2 由大学生志愿者提出助残服务要求,并对接社区工作者展开的助残活动
  
  该模式是由大学生志愿者主动联系社区工作者,自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自行组织联系志愿服务人员来开展的助残活动。社区工作者在该模式下仅提供宣传及场地支持。此模式下的助残服务具备创新性与生活性,但在实践活动的内容上缺乏严谨性,实践活动效果有待考证。
  
  3.3 由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工作者合作开展的助残志愿活动
  
  此种模式是由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工作者建立联系,二者合作开展的助残志愿活动。在活动内容、场地、人员上均有很大选择空间,同时具备活动设计上的科学性及创新性,对于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具有极其显着的作用,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助残服务模式。
  
  4“社志联动”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现状
  
  4.1“社志联动”在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效
  
  以残疾人视角来看“社志联动”能有效推动残疾人就业水平的提高。在“社志联动”模式下,社会工作者能将自身在社会服务领域具备的成熟理论和方法注入志愿服务中,为志愿服务的需求评估提供专业支持,协助志愿者在服务中客观全面地评估残疾人需求,并对残疾人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层级分类,变“粗放式服务”为“精细化服务”.该联动模式能根据不同残疾人的自身特征来设计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步骤,帮助残疾人掌握一门特有的技能,以提高就业能力,使之成为残疾人的一项经济来源支持。
  
  “社志联动”能积极推动残疾人心理健康发展。“社志联动”的模式有利于将社工的专业性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群体性联系起来。实施了“社志联动”的社区通过选拔专业的社工与优秀的志愿者进行统一培训,组建一支专业的队伍。在日常生活中及时了解社区残疾人的精神状况和心理变化,能够对一些异常情况采取及时的处理。“社志联动”在残疾人融入社区和心理保护方面能够展现出一种及时性、针对性与预防性。
  
  “社志联动”可推动残疾人文化知识水平提升。“社志联动”实现了社工和大学生志愿者两者优势资源的整合,社会工作者具有较广泛的社会人脉资源,而大学生在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方面具有优势。残疾人由于身体或者精神方面的缺陷,普遍教育水平较低。针对这种情况,社工负责联系教育机构,而大学生志愿者将自己已有的知识教授给残疾人,共同帮助残疾人提升文化水平,能有效增强残疾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基于社会视角来看“社志联动”推动社区建设,在“社志联动”模式推广之前,大学生志愿者大多是零散地进行服务,而在“社志联动”之下,社工通过整合各大高校的志愿者资源,在帮助志愿者提升志愿服务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社区服务建设[5].
  
  “社志联动”能促进社会资源的整合,使得两者优势互补,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相互介入有利于促进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整合社会各种力量与资源,弥补社会公共服务无法惠及每一个个体的不足,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另外,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的联动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现阶段社区治理的一系列瓶颈,在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激发社会活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志联动”可促进社会关爱的传递。社工具有职业性和专业性特点的同时,存在着人才数量不足、社会认知度不高的现状,而大学生志愿者存在群众参与度高而专业性不足的情况。在“社志联动”模式下,社工指导志愿者,志愿者广泛联结群众,群众响应志愿者,志愿者协助社工,由此构成一个良性循环[6].在这个循环中,随着群众加入志愿服务的范围逐渐扩大,社会关爱与文明也在随之传递。
  
  “社志联动”能积极促进社会包容观念的培养。奥利弗 (M.Oliver) 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有关残疾的社会模型认为,残疾过程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残疾人个体由于生理或者心理的失调而导致生活功能受限;二是由于社会结构障碍或者外在环境支持不足而使残疾人无法正常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7].由这个模型我们可以看出,残疾不仅与残疾人本身有关,与社会这个外在因素也有关,而且后者通常是残疾人无法通过自身努力去克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的联动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为残疾人融入社会提供了一种外在的环境支持,表现为为他们提供特殊的保护与一些必要的服务。通过“社志联动”的影响,在社会逐渐培养起包容观念,为残疾人的社会融合扫清障碍,帮助他们改善生存和发展状况。
  
  4.2“社志联动”存在的问题
  
  4.2.1 对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效果的不足
  
  在个人层面,残疾人自身认同感较低,由于其自身条件不足,会产生自卑心理,而这种心理会严重阻碍残疾人与外界的交流和融合,在“社志联动”模式中,不论是社工还是志愿者都只能从外部缓解此种心理,无法从根本改变。另外,残疾人心理承受力较差,这种心理弹性较弱的现象是从幼年时期开始的教育缺失所带来的后遗症,而且,在“社志联动”模式下,志愿者和社工的保护与安抚很可能会起到负面效果,导致残疾人更愿意待在自己的舒适区而不愿意走出圈子融入社会。
  
  在社会层面,残疾人就业前景较差。在目前的社会情况下,公司企业对于残疾人的接纳度并不高,同时由于残疾人自身的不足,其就业面非常窄。在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残疾人的工作机会非常少且残疾人的就业热情也会降低,这对于残疾人融入社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阻碍。而且,家庭支持度也较低。通常残疾人在融入社会中需要很多来自外部的帮助,其中最重要的是家人的支持,但在现实生活中,家庭由于经济、心理等因素无法给残疾人必要的支持。
  
  4.2.2 模式本身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盲目性,缺乏合理的安排与计划。大学生作为助残的新兴力量,常常以较为表面的形式参与服务,欠缺考虑长期效果,有待形成体系,所以无法让自身的志愿服务效果最大化,这也可能反作用于志愿者本身,使他们的积极性下降。社会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有待加强,力量较薄弱。社工本应该是志愿助残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起着主导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群众认知的不足,目前社工人数相对较少,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有待加强,这也是限制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相结合,本应是相互补充、相互学习,但由于此模式发展时间较短,两部分结合不够紧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常常是分别独立进行。同时,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在联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交叉部分”和“遗漏点”,浪费了大量的服务力量,两者之间没有起到1+1>2的效果。
  
  5 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对策
  
  5.1 外部制度的建设
  
  目前,我国在构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制度环境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的长期存在既有历史文化的传统影响,也有现实社会经济基础的限制,还包含残疾人自身能力和意识的局限性。缺乏提高残疾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参与度,从而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参与能力的整体规划是其主要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就必须完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的制度环境体系,通过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残疾人平等地融入社会[8].
  
  5.2 完善“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模式仍在探索中,尚未成熟。不过, 最好的方法保障模型和连锁的发展过程是由政府颁布相关文件, 明确将“社工-志愿者”连锁模式纳入我国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 并详细阐述了双方的本质联系, 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和保障制度。
  
  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长效机制离不开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只有在运营的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才能实现模式的长期稳定发展。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应避免“联动而非行动”,加强沟通联系。努力做到“联动、主动”,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实现“联动、持续行动”,建立联动长效机制。
  
  5.3 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1)提高残疾人的家庭认可度。残障人融入社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家庭对于残疾人来说是最坚实的港湾,美国人类学家奥茨曼认为家庭是社会的最稳定、最独特、最耐久的制度。家庭互动对于残疾人家庭参与以及社会融合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成员应该给予残疾人更多关爱,理解残疾人对于家庭的精神依赖和物质依赖,不断缩小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让残疾人感受到来自于家庭的温暖和呵护。除了道德约束之外,还可以尝试建立社区互动机制,使残疾人可以长效、稳定、持久地和家人保持联系,满足残疾人的精神需求,可以改变他们逃避与人交往、自我疏离的态度。
  
  (2)促进残疾人的社区接纳度。残疾人因为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易受到心理压力的伤害,因此,残疾人从心理层面上也就更加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9].残疾人社区应该积极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帮助残疾人探索与社会彼此接纳的有效途径,使其从心理上回归社会到接纳社会。同时,扩大专业社工的队伍,为残疾人提供相应的更加专业的服务,让残疾人感受到来自于邻里的关爱,从而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3)增强残疾人的社会认同度。残疾人需要得到社会认同。为了促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整个社会加大宣传,形成志愿助残的风气,鼓励更多人参与到社工或者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另一方面,应该保障残疾人休闲娱乐以及交流的场地,加大对于残障人士文体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比如阳光家园等,让残疾人可以互相交友,互帮互助。同时在公共场所应该注意残疾人的出行问题,为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做好保障。
  
  5.4 个人能力的提升
  
  (1)促进残疾人主动与社会交流沟通的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生活的不断展开,残疾人需要尽可能地参与到社区的共同活动当中来。在社区为残疾人提供帮助的同时,残疾人本身及其家庭也需主动积极地联系社会,寻求社会的支持和社会地位的认同,在相关国家政策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增强与社区居民、社会组织的交流与沟通。
  
  (2)促进残疾人不断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劳动就业是保障残疾人生活最根本、最为有效的途径。在当今世界,解决残疾人就业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要求企业招募一定比例的残疾人员工,二是集中安置残疾人到福利企业进行就业。但这些就业工作的基础是残疾人本身要有一定的就业能力[10].因此,国家和社会应该积极安排残疾人专业技能的学习,建设专业的残疾人学校,帮助残疾人尽快适应现代社会,更快地拥有可以谋生的技能。大力建设残疾人教育体系,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养[11].
  
  结语
  
  在国家发展新形势下,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残疾人工作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而助残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社区工作者及大学生志愿者的合作帮助。帮助残疾人在工作上、生活上、心灵上全方位融入社会,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联动的目标。而“社志联动”模式的出现,不仅能够为残疾人提供融入社会的平台,更在助力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关于“社志联动”研究大多处于实践阶段,随着实践阶段的经验积累,对于此模式的研究会愈发深入,其效益也会更加显着。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联动服务在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海燕, 周波。社会治理视域下的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构[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6, 31 (2) :76-80.
  [2] 王昆来, 杜国海。企业伦理新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 
  [3] 罗肖泉。践行社会正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4]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5] 刘宇飞。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合作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7.  
  [6] 周轶, 汪慧。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服务方法探究[J].北京青年研究, 2016, 25 (03) :78-82.  
  [7] 许巧仙。社会包容视角下残疾人社会融入的困境与出路[J].学海, 2012 (6) :61-65.  
  [8] 刘志春。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制度环境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 2013.  
  [9] 魏春艳, 孙献祯, 曹继明。求生之路: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10] 莫洪宪, 林莉红。残疾人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11] 何云霞。残疾人职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1.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
  
  社会工作大专毕业论文第二篇:农村青少年社工的实践困境与嵌入路径
  
  摘要:当前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存在若干实践困境, 如介入临时性和碎片化、过度强调不利处境、制度设计过于复杂、难以融入村庄社会、未能提升治理绩效等, 其本质是某些社会工作机构与农村青少年实际需求脱嵌、与村庄社区实际情况脱嵌。本文以M村X社工站的个案经验尝试分析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嵌入路径, 如长时段进驻村庄和整体式社区营造, 又如针对学校-社区-家庭的缺位提供相应基础性服务, 激发青少年内生动力培育文化自信心, 再如配合村庄既有的治理体系以简约治理形式共同完成服务供给。社工机构的嵌入是长期实践性过程, 需要抛弃理念先行, 扎根村庄嵌入村庄社会网络和治理网络, 真正去理解农村青少年的实际需求, 并以内洽于村庄的手段去实现。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 社会工作; 嵌入; 脱嵌;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农村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愈加引发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农村青少年关爱保护工作中,而社会工作团队和人员又是社会力量的重要构成。2017年,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的指导意见》,团中央联合民政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旨在推动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学者讨论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由于学校管理不足以及家庭教育缺失,一些农村青少年在学习、心理健康、道德、生活行为等方面存在偏差,社会工作服务作为弥补机制,可通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帮助农村青少年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问题[1].二是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策略。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家庭工作、政策分析等专业方法[2][3],形成复合型的干预方法、系统化的服务模式、多样化的服务[4].三是分析当前社会工作介入的不足。如社会工作服务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缺乏科学的服务评估、专业社会工作者供给不足、社会工作的认知与认可度较低、资金及资源缺乏等等[4].
  
  既有学者的讨论,都认为在关爱保护农村青少年领域,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的服务供给是不足的,社会工作服务是需要介入的,因为社会工作服务具有“专业性。”当前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主要不足,也在于介入程度不够,专业性尚未完全体现。学术界曾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展开一系列讨论,认为中国的政府管理和服务已经弥盖了几乎所有空间,这些社会服务是行政性的、非专业的,而当前开展专业社会工作只能嵌入政府主导的社会服务体系,社会工作的自主性和专业性被弱化[6].相关“嵌入性”讨论的前提预设是,专业社会工作代表了“社会”元素,社会工作必须减少“行政性”,还原“专业性”,即“找回社会”[7].以上讨论值得进一步反思的地方在于:一是社会工作嵌入行政系统的问题。既有行政服务是否都是低效和不专业的、都是要被社会工作替代的,以及社会工作与行政系统是否必然是不相容的?二是社会工作嵌入社会的问题。是否所有社会单元都需要社会工作嵌入,以及需要怎样的社会工作嵌入?社会工作无疑是源于社会的,但社会本身是多元的、涵盖极广的,社会工作这个“社会”单元是否较好融入了村庄社区等“社会”单元,尚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践困境
  
  学术界总结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问题时,大多是以社会工作要进一步介入社会、进一步介入农村青少年领域为前提的,从而指出社会工作者人数不足队伍不够壮大、政府和村级组织对社会工作认识不足、运转资金欠缺、专业服务被各种因素干扰等问题,却较少分析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脱嵌”问题,即社会工作提供的服务与农村青少年实际需求脱嵌、与村庄社区实际情况脱嵌的问题。
  
  1. 介入临时性和碎片化
  
  近年各地社会工作团队都针对农村青少年关爱保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但许多主题活动只在“六一”节、元旦、春节等节日临时开展,社会工作者匆匆忙忙地来,匆匆忙忙地走,有的甚至沦为赶场式的机械程序-展示横幅、拍摄活动精彩片段、集体合照,主题活动开展的手段和目的发生了置换,活动不是为了激励青少年,而是为了采集必要的影像资料以便和后期的文字编辑和新闻报道相匹配。主题活动内容大同小异,如包饺子、包粽子,或是给父母写信或写感恩话语,或是设计各种游戏环节,短暂的半天活动无助于解决实质问题,而刻意营造亲子间的和睦气氛或同学间的友爱团结气氛反而让孩子们感觉自己是有问题的群体。有学者发现各类公益组织在关爱青少年时常有错位现象,如物品方面,“有些公益组织给孩子送书包,其实孩子最不需要的就是书包”;又如地点方面,“某些留守儿童很忙,忙着‘接待’一批又一批的爱心人士的同时,很多地方的留守儿童却见不到爱心人士”[8].供给错位背后是各类组织仅从客位的眼光去观察农村青少年。短暂的介入、突兀的活动、机械的程序,本该被关爱的人变成了被言说的物,农村青少年最终成为主题活动开展的装饰符号或布景。
  
  2. 过度强调不利处境
  
  有学者曾呼吁不要过度渲染农村青少年的悲情色彩,不要过度强调农村青少年的不利处境,并提倡运用优势理论和增能理论指导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4],培养农村青少年的抗逆力[10].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社会工作机构为了吸引政府购买服务,增加在项目投标中的命中率,往往夸大服务对象的不利处境,将问题夸大化,将小部分农村青少年个体的悲惨境遇扩大为大多数农村青少年群体的状况,将小部分事件如虐待儿童和性侵儿童扩大为农村青少年的主要待改善的需求。有的社会工作机构不仅在项目申报书中刻意书写,还利用网络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微博等,着力刻画当地农村青少年的负面形象和负面事件,且不说其中某些负面形象和负面事件有杜撰和修饰成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反转”可能,即使是真实发生的,此类将小部分群体和小概率事件上升为普遍性群体和大概率事件的做法,很可能让政府在购买服务时产生误会,影响政府项目投放的精准度,让大众产生误会塑造刻板印象,甚至让农村青少年产生误会对自我认知降级,自我矮化,自暴自弃。标签化服务对象,最终会影响社会工作机构自身专业性运行。
  
  3. 制度设计过于复杂
  
  一些地方希望在引入社会工作机构的同时激发村民内生动力,通过创投等形式推进关爱农村青少年等社区公益服务项目,但有的公益创投只考虑了外在制度的严密细致,各种设置环环相扣层层相叠,却没有考虑村民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设计者认为相当完整的制度在村民眼中却是复杂繁琐的摆设。例如我们在中部某村调研时了解到当地正在实施公益创投机制,该机制规定每位公益参与者可获得一定的积分补偿,积分补偿按照工作量来计算,单位为时间、面积、劳动量等,不同的劳动量对应不同的积分,积分由社团在活动之前提前计算出来。积分与一定的现金等价,比如1分可换算为1元或2元,参与者所获得的积分既可以兑换实物,也可以用于换取相应的服务。当前村里能够参与公益项目的主要是在村老人和妇女,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于公益创投的理念和运作模式难以接受,他们认为“要做公益直接做就好了,何必搞得那么复杂。”
  
  4. 难以融入村庄社会
  
  一些社会工作者在经历多年实践后,深感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扎根于中国村落的艰巨性,社会工作者秉持的专业知识与当地文化不断产生矛盾和冲突,社会工作者感到越接近村庄和村民,无知和无能感越强烈,以至出现“文化识盲”现象[11].专业限制与文化识盲的问题在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中也不断呈现,社会工作者希望用专业知识自外而内改善村庄中青少年状况,但社会工作者对自己习得的这套价值理念和专业技术太过自信,有强烈的帮扶指导的情怀却并不了解当地村庄的社会文化。如社会工作者口中的“赋权”“培力”等一套专业术语难以让村民理解,在没有预热的情况下生硬开展个案咨询或小组互动等形式让青少年感到陌生难以畅所欲言。又如社会工作者由于不了解当地家庭之间或宗族之间的既有关系而难以顺利开展工作,设计了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甚至无意间激化了村庄中的矛盾。
  
  5. 未能提升治理绩效
  
  有的地方政府过于简单地认为只要引入了社会力量就可以有效治理社会问题,但是政府购买服务并不是一剂万能灵药,社会问题治理在于治理的效率而不在于治理的主体。一些地区政府财政有限,村集体收入基本依靠转移支付勉强维持甚至入不敷出,在村人口不多且散落各自然村,事务数量不多但琐碎分散,在没设计好的情况下引入社工机构将面临多方共损的尴尬局面:政府不多的财政要挤出一部分购买社工服务,但购买费用又难以支撑社工机构长期运行,社工每月拿着一两千工资勉力坚持;村组干部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帮助社工机构落地,村组干部在本职工作之外又增添了协调任务;社工机构几个人难以应对不定期出现的分散的人和事,只能偶尔来开展活动甚至成为挂牌机构。这些地方的青少年工作依靠改进村组体系和学校服务供给更能实现低成本高收益,缺乏细致设计引入社工机构后往往治理绩效并没有提升,又多负担了一份组织成本。
  
  三、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嵌入路径
  
  M村是广东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农业耕地5000多亩,辖有村东、村南、村西、村北、村中5个村民小组(股份社),共2000多户,户籍人口7000多人(其中农业人口6300多人),外来务工人员近6200人。M村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托儿所4间、托管3间。2010年,M村所在街道尝试引入X社工机构在3个村试运行,其中就有M村,2013年,街道推行社工服务全覆盖,该街道26个村委会和居委会都有入驻社工,共有70多人,另有4个驻校社工。X社工站进驻M村已有近8年时间,目前有2个社工、1个干事,另有不定期过来的实习生。M村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的村庄是人口流入地而非人口流出地,相比中西部地区村庄有更多资源支持青少年发展,但村庄青少年仍然面临许多共性问题,以及该村还有跟随打工父母来此地的青少年适应问题。X社工站并没有完美地解决上文所列举的所有实践困境,同时还面临各种层出的新问题,但值得分析和探讨的是X社工站不断反思的精神和不断改进自身理念和技术融入村庄的尝试。
  
  1. 整体式嵌入村庄社会
  
  首先是长时段进驻村庄。X社工机构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将站点设置在村里,社工每个工作日都到村里上班。除了机构长时段在村,还尽量保持工作人员长时段在村。2010年最早一批到街道的社工有70多人,现在还有20多人仍在原村居社区(如M村的黄站长),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泡”在一个社区多年,他们在村中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熟悉各种事情的来龙去脉,是当地社工的中坚力量。长时段驻村工作直接的好处是能充分融入村庄“熟人社会”,M村的宗族组织结构相对完整,姻亲关系交织,各自然村村民因为“社公”、庙宇等地缘信仰形成紧密的街坊关系,同时还有各种趣缘组织。X社工机构“浸泡”社区一段时间后,可以利用少数村民以“滚雪球”方式拓展人际关系,以日常化和生活化的方式推广活动和理念。长时段驻村工作更重要的好处是,X社工机构介入青少年服务时可实施类似于人类学的“延伸个案方法”,延伸个案方法强调不仅要收集和调查个案本身,而且要将个案产生的社会脉络或情景也纳入考查的范围,如理解某纠纷,应尽量了解该纠纷的前历史、纠纷本身、随纠纷平息而来的社会后果[12].村庄的人或事如果放置在社区的整体视野中看待,拉长时间段看待,放置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看待,就能更完整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行和事件的起承转合,因此更能有的放矢解决问题。长时段进驻村庄是社工机构嵌入村庄的重要前提。
  
  其次是整体式社区营造。青少年不是村庄中独立隔绝式的存在,服务农村青少年不能只把眼光局限地投放在青少年上,青少年是村庄的有机组成部分,只盯着青少年做青少年服务效果有限,让青少年活动嵌入村庄社会文化网络反而事半功倍。X社工站进驻M村的第一阶段,主要划分各特定人群试图推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如老年人、青少年、妇女、残疾人等等;第二阶段社会工作人员觉得每个人群都投入一点资源,人力物力太过分散,于是转向主要介入青少年服务,后来又觉得太过局限;第三阶段转变为整体式社区营造,仍关注青少年状况改善,但将青少年发展嵌入村庄整体发展,将青少年活动融入村庄活动。这是顺应村庄社会文化属性的,如在M村的赛龙舟、灯酒会、迎神等传统民俗活动中,村庄各主体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如老人负责整体统筹仪式流程,中年人负责划龙舟、抬神像等,妇女负责做饭摆桌等后勤,青少年则被安排做队伍前导或是简单的敲锣打鼓,以上既是事件中的功能分工,又是代际之间的文化传递。X社工站整体式社区营造以“文化印记”为主题,针对青少年推行了小主持人班、少年醒狮队、村庄古迹走访、村庄文化地图绘制等活动,并尽量让这些小活动融入村庄大活动,如传统的老人节、灯酒会、赛龙舟等民俗活动以及现代的运动会、摄影展、骑行节等。例如2018年暑期M村在村东祠堂举办传统文化摄影展,就没有外聘主持人,而是让村中的小主持人来主持,少年醒狮队更是在村庄大小活动都有参与,虽然表演只有十几分钟甚至两三分钟,小朋友却觉得很骄傲很自豪。如此既节约了活动成本,又让观看表演的长辈持续了解青少年,青少年也增加了对村庄的认同感,认识到自己是村庄成员的一分子,更是村庄文化连续统一体的一环。青少年的主体性被激发,不是为了证书或为了考级去参与活动,于是以很少资源撬动村庄的青少年活动乃至整体的文化活动。
  
  2. 精准式嵌入村庄青少年需求
  
  X社工站刚进驻M村时,主要关注青少年的家暴问题,还准备了一系列后续措施,如个案辅导和心理辅导,如向村委会、街道报备等,但在了解一段时间后发现,家暴并不是村庄青少年中的主要问题甚至基本没有发现,于是X社工站调整了策略,即仍然留意家暴、性侵等小概率事件,但将主要精力放在村庄青少年更普遍的需求方面。
  
  一是校外空闲时光的填补。经过多年减负政策的调整,学生在校学习和活动时间不断被压缩,学校严格划定了校内与校外的责任空间,学生在校外的自主利用时间不断增加,但城市青少年可以通过家庭和市场教育机构丰富学习能力和兴趣活动,而趋利的市场教育机构很少会在地理位置方面靠近农村,家庭中又因为长辈的文化水平或空余时间不够因此不能很充分进行辅助教育。在市场和家庭两方面不能有效补位的情况下,农村青少年最主要的困惑是校外的空闲时光如何安放,不少农村孩子沉迷于电脑端或手机端电子游戏,“不玩游戏干什么呢?”X社工站在M村针对农村青少年设计了各种活动,其间经历了不断摸索的过程,有的活动新颖有余实际参与度不够逐步被淘汰,而有的活动则较受欢迎持续开展,比如联合附近大学的支教大学生在周末或寒暑假时给青少年教授英语和语文,又如组织小主持人班、少年醒狮队、篮球比赛等等。社工机构在城市社区推出的教学或兴趣培养活动往往显得比较鸡肋,因为有太多的市场机构可以替代,这些市场机构还能提供质量更高的服务,但在农村,市场和家庭在课外教育娱乐方面供给不足,社工机构设计的一些切合实际的活动,不一定有多高的教学水平,但基础性地填补了农村青少年校外的空闲时光。
  
  二是人际关系的提升。首先是亲子关系。X社工站扎根在村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虐待等严重家庭暴力发生概率非常小,并不是亲子关系的主要问题所在,困扰亲子更为普遍的是双方都觉得对方“不能理解自己”,长辈和孩子有代沟,长辈时时担忧孩子成长并付出大量金钱和时间,但又由于短时期内看不到进步,从过分期待变为过于失望,出言辱骂讥讽孩子。孩子觉得长辈不懂自己的兴趣和话语,长辈认为孩子体会不到自己的苦心,双方常常讲不到两句不欢而散。X社工站将促进彼此理解作为改善亲子关系的主项。以个案案主A为例,其为一位单亲母亲,面对儿子教育问题感到困扰,案主对儿子价值评价较低,认为他不能做好任何事情。社工介入后,与案主一起回顾以往的教育方式,探讨以往教育儿子的方式成效,促使案主反思旧有管教方式。社工邀请案主参与社工站举办的亲子活动,促使案主与其儿子互动交流,慢慢学习观察、肯定、鼓励儿子的正面行为,案主也慢慢改变认为儿子不能做好任何事情的观点。其次是同伴关系。M村有为数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带着孩子在村里租房,X社工站潜在的关注点是外来务工人员孩子与本村孩子如何融合交往,但X社工站并没有显性化组织本地青少年与外来青少年加强联系的活动,强化双方的身份符号反而点明了彼此的不同,僵硬地让大家进行互助游戏或者相互介绍反而增加彼此的尴尬,X社工站只是提供一些活动平台,如学英语、看电影、寻访社区古迹等,本地青少年和外来青少年是混在一起随机分配的,孩子们通过一次次趣缘活动自然有了共同话题和互动接触,聊着玩着就融合在一起,看似无心的栽柳反而柳成荫。
  
  三是文化自信心的培养。农村青少年出现种种问题,可以归结为外部环境不够完善,但更关键的是青少年的自我矮化和自我放弃。X社工站在M村设计的一些文教活动,短时间内提高分数或习得某项技能的效果都有限,但这些活动让村里孩子们觉得他们也能和城市孩子一样,城市孩子说的学的东西他们也都接触到了,自我认同感增强,潜在进取心也被不断激发。除了学习自信心,农村青少年更深层次的是对本土文化自信心不足,觉得村庄文化是落后的、是过时的,然后连带觉得自己个体也是土气的。X社工站近年着力推广“文化印记”活动,组织社工和青少年一起走访社区,认识宗祠、庙宇、老宅、古树、古井、渡口等传统物质文化,了解木刻版画、龙舟、灯酒、醒狮等传统非物质文化,请熟悉村庄历史的长者给青少年们讲述村庄发展历程、人物故事和民俗,大家一起绘制村庄文化地图,整理村庄文化资料。在社区文化营造过程中,村庄青少年了解到原来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有这么深厚的历史底蕴,有这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这么多有意思的传说故事,村庄并不是落后破败的代名词,村庄文化有与城市不同的独特美感。通过深入认识自己的乡土文化,村庄青少年逐步从文化自卑过渡到文化自觉再到文化自信。
  
  3. 简约式嵌入村庄治理
  
  有的社会工作机构认为在村无法很好展示专业性的根源在于独立性不够。所谓独立性不够一是指社工项目由政府主导,政府意志左右社会机构服务开展,二是指村庄基层组织已经覆盖村庄大多数事务,社工机构介入空间有限。一种组织在强调自身重要的同时往往也会放大自身的重要性甚至强调唯一性,从实际情况看,基层组织完全可以胜任提供村庄多数基础性公共服务,有不足但可通过稍加调整改进,在村庄中另外建设一套独立的并行组织成本耗费巨大且没有必要。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性在于服务效率而不在于独立性,突出专业性未必要以独立性为前提,更无须为了独立而独立。
  
  X社工站与M村两委在许多事务中都是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完成,双方觉得都是村里的事情一起做就行,如X社工站黄站长所说,“很难有明确界定,都是你帮我,我帮你。”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让社工机构与村两委配合得较为默契。以个案案主B为例,其父母离世,现与同父异母的哥哥同住,为事实孤儿,且家庭经济拮据。X社工站与村两委一起就案主的个人成长、生活、学业等情况进行讨论,并进行了分工,社工为案主提供个案辅导,处理她对双亲离世的哀伤情绪,协助案主适应中学生活和青春期生理变化,提升她与哥哥间的沟通关系。村两委则在政策和资源层面,为案主提供企业结对帮扶,支持案主学业费用等。X社工站与村委订立的合同中有若干考核指标,如几次宣传、几次活动等,但这些指标要么过于粗放,要么流于形式,社工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行动指南是只要对青少年有利就参与、只要对村庄有利就参与。如少年醒狮队本是村委党群服务项目的分支,严格来说并不属于社工站的分内任务,但每次社工都带领孩子们到醒狮师傅处所练习,既为了保证孩子安全也为了随时跟踪学习情况,社工站还积极为少年醒狮队设计安排各种文化活动。又如社工平时走访过程中,在了解青少年情况之余如果听到村民对社区文化传承、社区环境卫生等议题提出看法、建议,社工会整理收集这些民意并提交给村委,让村委及时了解村民的需要和舆论情况。在聊天中社工也会协助解答村民对于民生政策的疑问,协助困难家庭办理相关政策补助。
  
  X社工站并没有遵照所谓独立原则,也没有僵化按照合同文本,与基层组织严格划分界限。社工站按实际情况参与青少年事务,甚至在处理青少年事务同时也会顺带处理其他村庄事务如答疑解惑或搜集民意。X社工站与村两委逐步摸索出你帮我、我帮你的交融混合式服务,直接原因是社工站与村两委的工作人员彼此磨合得较为默契,更深层次原因是顺应了村庄事务的性质,即村庄事务是高度总体性的、细小琐碎的、偶然性的、关联性的、非规范性的[13].许多青少年事务是临时出现的,且情况复杂,需要在村庄语境中与村干部通过现场共同协商讨论制定介入办法。而且很多事务是连带性的,看似与青少年无直接相关的事务却和村镇总体治理绩效相关,最终又会与青少年事务相关。社工机构如果以高度独立性、高度规范化的科层组织模式运作,只有极少事务符合所谓专业要求能进入社工视野,而且单独处理事务各行其是的组织成本非常高,以规范技术处理事务的成本也非常高效果又未必好。X社工站与村两委以“都是一个村的事情”的笼统思维混合着“你帮我、我帮你”,看似不独立不明确,却能通过嵌入既有治理体系和文化网络实现“简约治理”[14],达到更优质的服务效果,也能更好发挥专业所长。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M村X社工站的个案经验尝试分析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嵌入路径,并不是认为该个案具体做法具有广泛复制性,M村为沿海发达地区农村,与中西部农村在当地政府财政、村庄集体收入、人口流出流入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中西部农村是否适合引入社工机构以及引入后采取何种服务方式都要依村庄具体情况而定。而且,M村X社工站在本地实践也并非完美,其曾有若干不切实际设计,当前的服务设置依然有需要改进之处。
  
  M村X社工站最值得借鉴之处在于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以持续的“反思性”推动社工机构不断实现“嵌入性。”波兰尼和格兰诺维特等学者的“嵌入性”理论强调经济活动不是独立系统,而是与各种社会结构相关联。目前“嵌入性”理论应用于中国社会工作多集中在分析社工机构嵌入行政系统致使专业性受损,此类分析多关注社工机构的自主性,但现实中社工机构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社工机构与行政系统之间的嵌入问题,而是社工机构与社区之间的“脱嵌”问题。波兰尼嵌入性理论背后是“整体论”视角,这提醒我们在分析社工机构时不能只关注自主性和独立性,而更应关注社工机构是否融入了社会、是否回应了社会的实际需求。政府提供服务经常被批评之处是政府供给与民众需求不对接,许多人士呼吁引入社工机构就是认为社会力量更能对应社会需求,但现实中不仅有“政府失灵”,还有“志愿失灵”,政府与社会之间有缝隙,社会内部也有各种缝隙,社工机构虽是社会组织但并不一定理解村庄社区,社工机构提供服务时也经常不接地气,怀着拯救情怀由外而内地输入一套理念和价值,以及随之而来的一套术语和行动,结果往往政府机构的弊病未除,又增添了社工机构的运行资源空耗。
  
  社工机构的嵌入是一个长期实践性的过程,需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试错不断总结经验,不是由外而内地理念先行,而是扎根村庄嵌入村庄社会网络和治理网络,真正去理解村庄的实际需求,并以内洽于村庄的手段去实现。X社工站的嵌入性服务,很多时候都显得“不刻意”:如不刻意只做青少年活动,而是将青少年活动放在村庄整体活动中展开;不刻意只关注小概率事件,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村庄青少年更普遍的需求方面,针对学校-社区-家庭的缺位提供相应基础性服务;不刻意强调留守儿童或者外来务工人员孩子等外在符号,而是提供活动平台让孩子们自然交往;不刻意强调农村青少年的不利局面,而是通过教育活动和本土文化再认识激发孩子主观进取心和文化自信心;不刻意强调社工机构独立性,而是配合村庄既有的治理体系共同完成服务供给。这些做法看上去不够独立、不够自主、不够清晰,但反而能实现更好的专业性服务效果。社会工作机构提倡服务社会的前提是理解社会。■
  
  参考文献  
  [1]王章华, 戴利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7) .  
  [2]王文晶, 李卉, 王瑞娟。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 .  
  [3]谢建社, 蔡晓冬。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服务的方法与技巧-以XY市某社区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2) .  
  [4][5][9]吴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J].中国民政, 2016 (12) .  
  [6]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 2011 (2) .  
  [7]陈立周。“找回社会”:中国社会工作转型的关键议题[J].思想战线, 2017 (1) . 
  [8]章正。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众专家献策出招[N].中国青年报, 2016-06-15 
  [10]王玉香, 杜经国。抗逆力培育: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选择[J].中国青年研究, 2018 (10) .  
  [11]古学斌, 张和清, 杨锡聪。专业限制与文化识盲: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文化问题[J].社会学研究, 2007 (6) .  
  [12] 赵旭东。“延伸个案”与一个农民社区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评论, 2004 (2) .  
  [13]贺雪峰。治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310. 
  [14]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J].开放时代, 2008 (2) .
社会工作大专毕业论文(精选范文10篇)
第一篇:“社志联动”对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效果 第二篇:农村青少年社工的实践困境与嵌入路径
第三篇:我国医务社工的发展现状与阻碍因素分析 第四篇:“三社联动”模式对农村社会治理的作用
第五篇:浅谈“三下乡”活动与农村社工的结合 第六篇:城市经济发展对社工专业开设数量的影响
第七篇:社会工作对网瘾少年的干预效果 第八篇:社会工作对文化扶贫的价值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原文出处:蒋可鸣.大学生志愿服务联动社会工作对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9):35-3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