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论文

我国医务社工的发展现状与阻碍因素分析

来源:新西部 作者:郭慧初
发布于:2019-09-12 共3406字
  社会工作大专毕业论文第三篇
  
  摘要:文章介绍了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 分析了阻碍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因素及原因, 针对存在的阻碍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整合多元力量, 拓展支持体系;社会工作主动渗透;量化工作成效, 提高专业认同。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 现状; 困境; 对策建议;
  
  作为社会工作在健康医疗领域的重要分支,医务社会工作 (以下简称:医务社工) 是以病患为中心,由医务社会工作者综合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病患及家属提供人文关怀和社会支持,整合链接社会医疗救助资源,与医护人员一起评估和缓解其经济压力和焦虑情绪,促进患者身体、心理、精神的综合康复,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医学人文发展、缓解医患关系、维持医疗秩序、有效弥补医院治疗空白的职业性活动,是现代医疗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
  

  1、机遇分析
  
  (1)医患双方需求升级。从医护人员角度讲,长时间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心理压力太大,需要进行适当的缓解和疏导;从患者的角度讲,患者面临复杂的就医环境,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越发严重,因病致贫、市场化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保障覆盖面窄等问题需要医务社工提供心理支持、经济援助和资源链接。1
  
  (2)卫生治疗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领域的治疗模式正从传统的生物治疗向医学-心理-社会综合治疗模式转变,更多关注患者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康复。医务社会工作的重心在于病患个人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帮助病患减轻心理压力、疏导情绪、恢复或开发社会功能、重塑个人价值是主要服务目标,其专业价值理念与新型治疗模式的关注点所契合。
  
  (3)宏观政策的支持。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战略部署,鲜明的指出了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卫计委在《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2018-2020) 的通知》中指出要设置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诊疗、生活、法律和援助等患者支持服务,2进一步明确了医务社会工作的规范及要求。


 
  
  2、困境分析
  

  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虽有一定的机遇,但如何与医护人员高效配合融入多学科诊疗团队,如何在较短的住院期间和患者高流动率的情况下开展服务,如何坚守社会工作伦理和专业价值观等,都是面临的现实困境,具体包括:
  
  (1)专业角色困境。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困境主要是角色认同和角色期待的两难困境。如今很多医务人员单纯地将医务社工看成是志愿者或者是提供经济救助的慈善者,医院也将医务社工直接划归为行政人员,行政事务繁多、行政角色扩大影响到临床服务的质量。医务社工最该承担的是情绪舒缓者、政策链接者、资金帮扶者、心理支撑者等角色,其专业角色未受到正视和肯定。
  
  (2)伦理困境。能否恰当处理实务中的伦理困境,影响着医务社工能否顺利融入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机构分为医疗体系与行政体系,前者是以医师为主体的治疗权威体系,后者是行政管理的权威体系,两者相互调和、交互作用。3医务社工既要开展临床服务,又需要协调和倡导相关工作,在实务过程中必然面临与两大权威体系的融合和冲突,然而在现实环境下,医务社工一旦进入医院,就成为医疗团队的一份子,代表医院的形象也应维护医院的利益,4但依据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患者的利益必须放在首位,此时医务社工会陷入伦理两难。
  
  (3)绩效困境。由于医疗机构自负盈亏的属性,绩效导向的医疗环境使医院趋向审视各人员的贡献度,而医务社工带来的效益在短时间内是难以体现的,致使其在医院中处于尴尬境地。社工虽有一套专业的方法、理论及技巧,但社会工作不似其他技术型学科,不能单纯的以解决问题或发展技术为目的,应该为病患提供情绪抚慰、心理支持、社会政策倡导、资源链接等服务,而社会工作服务成效恰恰不如医护诊疗服务成效明显,不易被量化或以利润考核,医务社工的作用和地位得不到直接肯定。
  
  二、阻碍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原因
  
  1、医务社工职权不清
  
  医院内社会工作部门体系尚不健全,受医院编制的限制,招聘的医务社工数量远远不足,社会工作专业临床服务流于表面。进入医院的医务社工岗位职权不明,挂靠在行政部门中,需要处理大量行政性事务,服务高度行政化,受到来自经费、考核标准等行政体制的制约。5医务社会工作被置于医护工作之下,医务社工处于很被动地位,逐渐偏离了组织职能和专业使命。
  
  2、社会工作服务流程与医院业务流程迥异
  

  医院作为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极高的场域,一定程度上将其他组织排除在外。医院的工作都有标准化流程,门诊、急诊、住院等流程都基于病人身份建立,然而在社工眼里,患者除去病人身份还有作为服务对象的案主身份,基于案主身份,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有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等流程。6在服务过程中,医院的业务流程占主导,社会工作的服务流程处于被动状态,患者转院、出院,医务社工往往不能及时知晓,患者是否已经成为医务社工的服务对象,医院也并不能及时知晓。
  
  3、价值认同的差异性
  
  价值认同对于区分“同一性”与“差异性”至关重要。作为发展高度成熟的专业,医学在社会声望、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都处于较高水平,医生对组织和专业的认同程度也较高,医护人员更愿意信赖和培养自己的专业,相比之下,社会工作尚处于发展阶段,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远不如医学。医学、护理学与社会工作秉承不同的价值理论和体察视角,看待患者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有明显差异。7社工的价值认同会与医护人员的价值认同发生冲突,双方的合作也面临障碍。
  
  三、对策建议
  
  1、整合多元力量,拓展支持体系
  
  借鉴港台地区的经验和一线城市近年来所做的有益尝试,社会工作机构应整合多方资源,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拓宽社会支持系统,建立起多元的资金筹集和整合渠道,政府出资、社会募集、自己筹资等多管齐下。争取政府在福利制度、人事制度、就业岗位、财政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明确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设置医务社会工作的岗位数量和标准;倡导专业协会和相关组织发挥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专社会工作的认可度和权威性;对接高校力量,设置专业课程、培养师资力量;8联系媒体报导医务社工领域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探讨总结实务中的经验教训,提高公众知晓度和认可度。
  
  2、社会工作主动渗透
  

  社会工作应积极主动融入医院业务流程。第一,加强沟通与宣传。医务社工把握时机向医护人员说明专业服务的方法和原理,并邀请医护人员考察服务的开展情况。第二,注重与医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主动配合医院的工作。病人流动率高,床位严重不足的问题对医院造成巨大困扰,医务社工可以帮助患者申请资金救助、联系社会支持,提高患者流动率,缓解“压床”问题。第三,增加共同话题和情感认同,获得医护人员的好感,有利于服务的开展。
  
  3、量化工作成效,提高专业认同
  
  其一,医务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目标搜集评估服务成效,对比患者在服务开展前后的差异,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证实社会工作带来的实际效果,直观地展现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树立良好的社会口碑。其二,呼吁高校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方向设置基础医学课程,同时在医学院中普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增强医疗领域对本专业的认同。其三,倡导全社会关注社会工作的专业内涵和价值理念,营造关心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尊重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良好氛围。9
  
  注释
  
  1陈利坚, 屠春雨, 沈林燕。地市级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 2016.8 (20) 12-14.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EB/OL]. (2009-04-06) [2015-06-20].
  3姚帅。医务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浅析[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 2016.4.  
  4白莲。医务社会工作在实践中遇到的伦理困境[J]科教导刊, 2015 (10) 148-149.  
  5马凤芝。北京市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研究--历史、现状与发展[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4) 251-255.
  6齐建。张建俊。郭莉。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困境与机遇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 2018 (29) .  
  7郑兴东, 柴双, 代文瑶。综合性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索--以上海长征医院的社会工作实践为例[J]中国社会工作, 2017 (18) 24-29.  
  8关婷。北京地区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特点、挑战与对策[J], 中国社会工作, 2017 (9) 33-36.  
  9蔡屹, 张翌。定位: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策略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5) 30-38. 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大专毕业论文(精选范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原文出处:郭慧初.对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反思[J].新西部,2019(21):81+7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