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国内蔬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导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2-25 共9720字
  第 1 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二战后,世界各国联系紧密,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以及各地区贸易组织的推动,使得各国贸易量增多,贸易额增长巨大。技术进步带动各行业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世界各国仍然非常重视蔬菜的生产和进出口。改革开放后,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蔬菜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在出口量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1 年我国加入 WTO 后,在自由贸易的推动下,关税、配额已经不能阻止我国蔬菜向西方国家出口。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我国蔬菜重要的出口市场,然而为了保护本国农业利益,它们制定了大量严格的蔬菜进出口标准,以及近年来我国蔬菜在生产上过量使用农药、化肥降低了蔬菜的质量,对蔬菜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我国蔬菜的优势在逐渐降低。
  
  根据我国 WTO/TBT-SPS 通报咨询网公布的信息分析,2012 年,TBT 通报中涉及最多的产品领域是食品和蔬菜,其中蔬菜通报103次占通报件数的5.6%,这说明各国正在制定各种标准,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与蔬菜食品相关的内容占很大分量,世界各国一直重视蔬菜的生产和贸易,然而发达国家仍然在增加增强标准。2015 年,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修订部分蔬菜农药成分的最大残留量,加强对进口蔬菜的管理。从表面上看这些标准是为了保护本国国民的健康和安全,实质目的是为了阻止进口外国蔬菜,保护本国利益。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与全球各国的贸易往来频繁,世界各国对蔬菜的需求量很大,然而经济的发展让世界各国更加注重蔬菜的质量,发达国家通过制定技术标准、法规规章以及进出口产品评定程序来限制我国蔬菜进入其市场。
  
  蔬菜出口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满足世界各国对我国蔬菜的需求,对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和绿色环保,蔬菜出口必须经过检验、检疫。近年来,我国蔬菜已成为遭受国外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质量不合格退货或销毁最多的领域。我国如何应对激烈的全球贸易竞争以及增强蔬菜出口的规模,成为我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本文在对我国蔬菜的种植面积、蔬菜产量、蔬菜的出口现状分析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做系统、深入地分析,并通过量化模型对影响我国蔬菜出口的因素作实证研究,获得对蔬菜出口现状以及如何提升竞争力的理性认识,丰富对蔬菜出口贸易理论研究;有助于使我们理性地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现状,认识到我国蔬菜出口面临形势的严峻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同类问题提供资料和素材;并对我国政府、企业正确认识提升蔬菜出口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制定应对政策,推进我国蔬菜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出口机制,提高我国蔬菜质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3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1.3.1 论文创新点
  
  1、本文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探讨国内生产总值、自贸区的建设、人口增加、金融发展等控制变量对我国蔬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摆脱大多数文献针对我国出口的总体因素影响这一思路,以蔬菜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2、其他学者用虚拟变量作为衡量指标,只是以时间年限为界限,本文是通过以东盟自由贸易区、欧洲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日韩两国为虚拟变量,分区域分析这些要素对蔬菜出口的影响,同时运用总量分析和行业分析来具体说明各个影响因素的效用。
  
  1.3.2 论文不足之处
  
  本文的不足之处:一是研究对象选取了 20 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欧洲、亚洲、美洲地区,我国出口到这些国家的蔬菜金额占出口额的 80%左右,但是仍然不够全面;二是数据的选取只限于 1992-2014 年,只是对以往数据进行了分析。
  
  1.4 技术线路图和研究方法
  
  1.4.1 技术线路图
  
  1.4.2 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局部均衡方法、一般均衡方法、实证分析等经济学方法研究。
  
  1.、经济学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利用局部均衡方法、一般均衡方法等经济学方法分析蔬菜的生产贸易现状,研究蔬菜出口的作用机制,结合我国蔬菜生产、出口的实际,提出建议。
  
  2.、实证分析法:论文中采用引力模型, 引入国内生产总值、自贸区的建设、人口增加、金融发展等控制变量作为衡量影响蔬菜出口定量参数,定量研究我国蔬菜出口受阻的原因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1.5 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际贸易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
  
  18 世纪 70 年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他抨击了重商主义思想,支持自由放任的政策,系统、全面的提出了绝对成本理论。绝对成本是指某两个国家 A、B,它们生产 1 单位某种产品 C 的成本的绝对差异,也就是说 A 国所耗费的资源成本绝对低于 B 国。A 国在 C 产品上相比较 B 国具有绝对优势。通过分工实行专业化生产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同时增加了国民财富。
  
  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在本国生产该产品,不仅充分利用了资源而且专业化生产提高了效率,生产出来的产品换取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两个国家同时获得利益,而且充分发挥了本国优势,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绝对优势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它以劳动作为唯一的生产要素,利益的获取是由于世界各国不同的劳动力成本。亚当?斯密支持自由贸易,强烈反对国家行政干预,该理论指出,只有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参与贸易的国家能够发挥本国的绝对优势,世界各国应该把国家资源运用到绝对优势的部门,达到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
  
  在重商主义的思想中,对本国没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实施贸易保护,这样使得国家资源由高效率的产业部门转移到低效率的产业部门,这种行为没有充分利用资源。
  
  绝对优势理论揭示了产生国家贸易的原因,但是该理论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假设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都不具有绝对优势,根据绝对优势理论,这个国家为了获得利益就不能出口商品从而不能获得外汇,导致无法进口,使得该国不能参与国际贸易,这一点违背了客观事实,也不能说明国际贸易的规律所在。
  
  (2)比较优势理论
  
  在国际贸易中,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一些没有绝对优势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原因,为了解决绝对优势理论的不足之处,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 19 世纪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完善了绝对优势理论,为一些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的成立是有假设前提的,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与绝对优势理论相同的是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两国具有相同的技术,在生产相同产品时消耗的劳动力数量是相同的,但是各国的劳动力价格不同;2、符合边际报酬不变的规律,企业生产每单位产品所需劳动数量不会变化,不随产量的增减而改变;3、在本国内生产要素是可以充分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间生产要素完全不能流动;4、在贸易中,只存在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5、假设交易费用和运输成本为零,国际之间的商品是自由流通;6、两国处在贸易平衡的状态,进口额与出口额相等。
  
  在这些假设前提下,相对低廉的成本是决定国家贸易利益分配的主要因素而不是绝对成本。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并不一定要求在贸易产品中的生产成本具有绝对优势,只有在该国与贸易伙伴相比较,该国的全部生产成本处于相等比例的劣势,该国才无利可图。所以,只要这个国家生产并出口本国相对优势的产品,并且进口相对劣势的产品时,该国就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在这以理论下,一个国家不管技术水平的发展状况如何,经济情况的大小,都能够明确本国的相对优势,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活动中来。相对优势理论解决了绝对优势理论的弊端,为不同生产力水平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从贸易中获得利益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相对优势的成立需要苛刻的假设条件,现实中的贸易国家不仅取决于单一的成本,还要考虑更多的交易成本、运输成本、各国不同的生产技术、自然资源以及各国为保护本国利益而实施的关税政策。
  
  (3) 要素禀赋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在特定时期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两个理论的无法解决一些贸易现象,1919 年瑞典经济学家埃里?赫克歇尔(EliHeekscher)出版了《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1933 年伯蒂尔?俄林(Bertil Ohlin)在赫克歇尔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该贸易理论,简称 H-O 理论。该理论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世界各国的要素禀赋各异,不同要素禀赋是指一些国家在某种生产要素方面比较丰裕,其他生产要素则相对比较稀缺;2、要素投入比例在不同产品中的投入不同;3、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出口的产品应该是本国要素比较丰裕,在该国生产中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在该国家要素比较稀缺,在生产中密集使用这种稀缺生产要素的产品。
  
  要素禀赋理论是对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李嘉图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进行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劳动力要素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决定了一个国家产品是否具备比较优势。这种假设比较苛刻,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因素只是一部分,技术、资源也是影响因素。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贸易国家在相同产品的生产成本不同时,两国都能得到利益,但是不能解释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上具有优势的原因。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实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不同国家贸易的原因,该理论把生产要素扩大化,不拘束于劳动力这一种要素,自然资源、技术、资本也是重要的要素。通过综合考虑各要素后,某国是否具备比较优势才是真正的优势,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把要素扩展到劳动力和资本,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但是,该理论也具有局限性。根据 H-O 理论,发达国家跟发展中国家的要素密集度不同,这是国家贸易发生的必要条件。二战后,发达国家跟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下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现代国际贸易中出现了产业内贸易,这种情况是指在生产中投入要素比例相同的一种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这种现象无法用 H-O 理论解释。
  
  (4)相互需求理论
  
  19 世纪 40 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原理》,提出来相互需求理论,他认为产品的交换比率是商品国际价值的决定因素,而商品的交换比率又取决于两国对商品的需求,当两国相互需求的商品价值相等时,两国之间的贸易实现稳定的均衡。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穆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条件曲线,用几何方法来证明供给和需求决定国际交易比率的原理机制。两国贸易中,如果一国对另一国家商品需求弹性较大,需求强度较小,那么在贸易之中具有优势,能够使得国家贸易条件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率,该国也能获得相应的利益。相互需求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补充,解决了贸易给交易国家多大利益和交易双方利益分配的比例问题。
  
  (5)竞争优势理论
  
  1980 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把企业的竞争战略分为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1985 年迈克尔?波特出版的《竞争优势》认为价值链的不同是导致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原因。1990年发表的《国家竞争优势》把国内竞争竞争优势理论拓展到国际竞争方面,提出了“钻石理论”.他是从微观角度分析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现象。一国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成功是由于生产要素、需求、国内竞争和支撑产业的不同组合。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的国际竞争形式不同,这些形式和阶段可以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四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其中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阶段,财富驱动是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阶段。
  
  某一国家处于要素的驱动阶段,基本的生产要素决定了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如果处于这一阶段,该国家的企业参与竞争的方式必须通过较低的价格优势获得利益。原因在于该国的产业技术水平落后,不能够通过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只能依赖外国的技术支持,运用外商投资手段获得外国的相对先进的产品设计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处在要素驱动阶段的国家只能在资源方面具有优势才能获得生存。世界上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这一阶段。
  
  投资驱动阶段主要是依赖于企业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企业能够利用并提升改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一个国家是否处于这一阶段的主要指标就是评价该国是否能够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具有较高技术的能力和水平,这是投资驱动区别于要素驱动的标志。处在这一阶段的企业力量还是比较弱小,国家政府要通过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把国家资源投入到该领域,提高风险承担能力。
  
  创新阶段主要是以创新为发展的驱动力,不仅是运用并提高外国的先进技术,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和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是一个国家进入创新阶段的标志。在此期间,政府主要是通过引导企业而不是大力的干预,通过对创新的鼓励,新产业的促进升级以及刺激需求的方式引导企业发展。
  
  财富驱动阶段是社会处于高度发达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产业竞争力开始衰弱,企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是依靠前期获得的财富积累,国家也会出现失业状况,整个社会经济体的发展速度变慢。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主要是来源于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源、资本、劳动力,迈克尔?波特认为生产要素在产业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弱。竞争优势理论是以不完全竞争为理论基础,以动态的视角回答了一个产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原因,他认为,新理论对竞争的分析既要重视生产成本,更要分析市场细分、产品差异化、技术差异和规模经济等问题。
  
  (6)产业内贸易理论
  
  二战后,现代国际贸易中出现了产业内贸易,这种情况是指在生产中投入要素比例相同的一种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这种现象无法用 H-O 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模收益不变、产品同质性假定,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性、国际投资等各个角度分析考察国际贸易形成机制。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阶段为:经验分析阶段,巴拉萨(Balassa.B.)分析了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制成品贸易情况,小岛清(Kojima.K.)研究了世界上发达国家之间横向制成品贸易的情况;理论研究阶段,格鲁贝尔(H.G.Grubel)和劳埃德(P.J.Loyd)发表了最早的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着作,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该理论修正了 H -O 模型中的前提假设条件,模型中考虑了费用因素,解释了部分产业内贸易现象;丰富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产生了许多经济模型用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20 世纪 70 年代,保罗?克鲁格曼(Krugman.P.)等建立了规模经济模型,根据克鲁格曼的理论,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在资源和技术上世界各国不同,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生产比较优势的产品;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会扩大生产规模,在相同的资源情况下,规模经济会使世界各国在一定产品上具有专业化生产优势。迪克西特(Dixlt.A.K)、斯蒂格利茨(Stiglitz.J.E.)认为如果两国具有相同的外在条件,在规模经济的前提下,两个国家的专业化生产可以选择不同,他们运用模型加以证明结论的成立。
  
  1.5.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关于蔬菜出口竞争力方面的研究。
  
  Klaus Frosberg,Monica Hartmann(1997)对农产品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农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事后绩效和潜力两个方面,贸易优势指数、汇率可以有效的衡量竞争力事后绩效,资源成本能够度量竞争力潜力[1].王立鹤(2002)分析了中国蔬菜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对我国蔬菜的种植、生产以及蔬菜的加工出口等一系列环节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蔬菜在生产环节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在蔬菜品质、新产品的研发、市场开拓方面具有劣势[2].Matthew Gorton(2001)研究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他运用成本系数法对多种农产品进行分析,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3].凌华、王凯(2010)在研究中国对韩国蔬菜出口竞争力时,采用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及出口渗透率指标方法。结果表明中国蔬菜相对于韩国来说具有绝对优势,在简单加工蔬菜和深加工蔬菜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4].Christian Fischer,Sebastian Sehornberg(2007)以赢利性、生产力和产出增长为主要要素,运用产业竞争力指数模型分析了欧盟成员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情况[5].孙林(2005)运用相似性指数研究了中国与东盟之间农产品贸易情况,他从市场和产品出发,分析了双方产品贸易竞争关系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市场相似性高于产品相似性,产品的差异性能够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双方合作将有利于强化产品差异,减少市场竞争[6].荣静、杨川(2006)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竞争的研究结果是双方农产品贸易以竞争为主,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相似,农业在本国的地位比较重要,东盟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在逐渐下降,竞争力变弱[7].
  
  Mark R.Metcalfe(2002)以环境制度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对美国出口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制度对美国的出口贸易竞争力影响不显着[8].
  
  Yuichiro Uchida,Paul Cook(2004)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表示贸易竞争力,他对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力分析后得出了国内竞争与贸易竞争之间存在显着的关系的结论[9].陈云(2003)通过分析中国蔬菜出口的总体情况,结合具体数据利用指标对中国蔬菜分品种进行了出口竞争力测算,最后根据波特产业国际竞争理论,分析出中国蔬菜出口竞争力形成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10].郑焕芹(2005)以总体规模、发展速度、产品结构以及市场结构等方面为切入点展开了对山东蔬菜出口情况的全面性研究,从而发现国际贸易制约因素,进而对未来发展对策进行了梳理[11].王方舟(2011)釆用因素分析法构建了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对河北蔬菜产业进行了详细的计量分析与测评[12].韩冰(2012)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为理论框架,利用出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对辽宁省蔬菜出口竞争力进行量化测度分析,针对钻石理论框架下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进的方法[13].
  
  (2)对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
  
  Yamarik and Ghosh(2005)运用引力模型论证了经济总量、贸易政策、文化地理要素、汇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开放的贸易条件、物理距离相近的国家对国际贸易产生正向影响,关税、配额对国际贸易产生负向影响[14].
  
  贾伟、屈四喜(2012)通过对 Anderson and van Wincoop 引力模型的改进,运用不同的控制变量对中国各省与东盟成员国的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各个影响因素中,一个国家的 GDP 水平对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农产品贸易产生显着的影响,关税因素的变动能够引起中国农产品出口很大的波动[15].刘炳欣、关兵(2010)运用引力模型考察了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蔬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产生了负向影响,面对各国正在加强蔬菜进口的标准和规定,一方面我国需要提高蔬菜质量,严格控制农药残留标准,另一方面我国应加强蔬菜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蔬菜企业的作用,研究先进技术,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蔬菜产品质量,按照国际贸易规则,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市场开发策略[16].
  
  Melitz (2003)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创造了研究贸易增长的二元分解框架,该方法将贸易出口增长的因素分解为集约边际效应和扩展边际效应[17].张兵(2012)运用修正的 CMS 模型(Constant Market Share Model,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2000 年以来美国农产品出口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主要受世界农产品进口需求的影响,相比之下,产品的结构和竞争力对出口贡献较小[18].赵晶(2012)从理论和实证这两个不同角度分析蔬菜产品贸易中所存在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对我国蔬菜产品总体、各分类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详细地计算[19].纪龙(2012)研究了 1997-2010 年中国蔬菜出口增长的效应情况,并对中国蔬菜出口增长强度变化进行分析,他以需求效应、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三个方面为基础,运用修正的 CMS 模型,结果表明促进中国蔬菜出口的主要因素是竞争力效应,但竞争力效应的作用强度逐渐减弱,需求效应和结构效应对中国蔬菜出口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20].A.Lmawani(2003)研究了美元汇率的变化对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结果证明汇率对美国的农产品出口产生正向影响[21].Abdulkudos Ahme Almarwani(2003)运用了自回归异方差模型考察汇率变动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得出了与 A.Lmawani 相同的结论[22].Burfisher.M(2003)研究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品市场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显着[23].谭晶荣、刘莉等(2013)采用了二元边际的方法对中国与越南农产品贸易进行测算,在对两国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后得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对中越农产品出口增长均有拉动作用[24].
  
  施炳展(2011)运用三元边际分解法分析了中国与美国贸易情况,中国产品相对于美国产品具有价格低、种类少、竞争力弱的特点[25].
  
  从成本角度设计测评指标。尹宗成等(2013)通过计算出口技术复杂度测算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其变化趋势[26].谢国娥等(2011)采用 AHP(Analytic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定[27].李丹等(2012)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28].肖黎(2012)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因素和出口组成结构。
  
  结果表明农产品的出口量、出口价格以及农产品的附加值的变化会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变动。
  
  (3)非关税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Anderson(1992)出版的《世界贸易的绿色化》认为世界各国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应重点考虑环境因素,每一个国家都可以采取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阻止污染环境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301.Nagayama T.(2005)对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并分析了该制度对控制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物所起的作用[31].邵桂兰、孙凯(2008)认为各国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阻碍了农产品自由贸易,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具有同质性,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为了保护本国农业而采取保护政策,发达国家之间产生竞相保护博弈效应,他们采取对农产品制定高标准的策略保护本国农业[32].胡超、卢江海(2009)认为中国在农产品出口中,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坚持“走出去”的政策[33].
  
  Awokuse 和 Yin (2010)对中国的总体贸易数据进行了归纳、研究和分析,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对中国出口有显着的反向效应,这说明贸易壁垒对中国商品的出口影响重大[34].Fischer and Pablo(2000)从是否存在歧视性方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做出了界定,认为技术性贸易措施包含技术法规、质量认证、检验程序、绿色壁垒、技术标准等。相关技术标准、法规或措施是否对国外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同等待遇成为判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标准。如果歧视外国商品,则构成技术性贸易壁垒[35].
  
  Donna Roberts(1999)将技术性贸易壁垒定义为:“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外国产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并且这些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的表面目的是为了解决产品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过程中的市场失灵问题。”
  
  从这里来说技术性贸易壁垒确实是具有校正市场失灵的作用,但是最终目的是以此为借口来保护本国利益[36].美国学者 Suzanne Thornsbury(1998)指出贸易保护措施、关税、限制性法规和标准共同构成了非关税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是非关税壁垒的表现形式[37].
  
  Keith E.Maskus (2001)以增加成本为目的、高于政策目标的标准成为是否作为贸易壁垒的考核指标。徐宏峰、李洪天(2007)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对农产品出口具有很强的政策支持,建议我国加快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建立农产品出口预警机制[39].Tsunehiro Otsuk、John S. Wilson 研究表明:技术法规和标准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是影响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各国之间互认协议能有效降低企业出口成本,增加商品出口量[40].王斐波、吕宏芬(2005)研究了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出口退税政策能够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额,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地方保护,对市场进行了分割,阻碍了农产品的流通[41].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