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自由贸易区(FTA)的贸易效应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19 共3729字

  5 自由贸易区(FTA)与对外经济贸易分析

  5.1 自由贸易区(FTA)对贸易流量影响分析

  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流动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体现之一,本文采取综合分析多种对贸易流量影响因素,来判断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引起了怎样的贸易流量变化。本文利用引力模型对 2000 年至 2012 年的中国-东盟贸易区的贸易流量分析,从而说明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贸易流量的影响。

  5.1.1 数据与变量选择

  采用 2000 年——2012 年的相关年度(数据和来源见附录表一),将中国和东盟 10 国进行进口国和出口国分开研究。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为:人口数量、两国之间的距离、国土面积、国内生产总值、两国接壤情况。其中,东盟的数据来至于东盟历年统计年鉴,中国的数据来至于中国历年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发展数据库整理所得,两国之间的距离数据由百度地图测量的出口国首都和上海的直线距离所得。

  5.1.2 模型的构建

  贸易引力模型其一般形式为:

 

  其中,A 为贸易系数, 和 表示为两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表示国家 X 对国家 的出口, 表示为两个国家间的距离,由贸易引力模型可以得出:

  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贸易总额与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和两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成正比。随着引力模型越来越多的被用于经济领域的研究,引力模型不断完善,人口因素等虚拟变量被引入引力模型。本文为简化了模型、降低了分析难度,同时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本文所研究的模型基本模式如下:

  5.1.3 实证结果

  通过用 Eviews6.0 对面板数据的计算,结果见表 5-2:

  如表 5-2 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出口国来说:距离每增长 1%,贸易流量减少 1.1%. 每增加 1%,贸易量大约增加 1.65%;对进口国来说,距离每增长 1%,贸易流量减少 1.1%. 每增加 1%,贸易量大约增加 1.01%;两国的距离每增加 1%,贸易量减少大约 1.1%,说明两国之间的距离对贸易有明显的阻碍作用;由于东盟 10 国的地理位置毗邻,人口变量和是否接壤的变量对两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基本上没有影响,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很小。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加入时间趋势项对贸易流量的影响。

  由表 5-3 分析得知:再加入时间趋势项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出口国来说: 每增加 1%,贸易量大约增加 1.56%;距离每增长 1%,贸易流量没减少1.28%.对进口国来说, 每增加 1%,贸易量大约增加 0.93%;每增加 1%,贸易量减少大约 1.28%,说明两国之间的距离对贸易有明显的阻碍作用;进出口两国的面积和出口国的人口对贸易流量有明显的阻碍作用;是否接壤的变量对两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基本上没有影响,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很小。

  小结

  通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分析了自由贸易区对贸易流量的影响,自由贸易的建立对贸易流量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各变量实证分析的结果与理论预测的方向一致。对中国来说,两个国家或者地区的 、合理的自由贸易协定、相似的文化传统对中国进出口贸易有正面的影响。出口方面,合理的自由贸易协定和相似的文化背景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进口方面,两个国家或者地区的 、两国的人口数量和距离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有一点的负面影响。其中,距离因素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的阻碍作用比对中国的进口贸易更大。总体来说,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两个国家的贸易阻碍因素将大大减小,虽然距离因素对自由贸易区区内的贸易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自由贸易区内的合理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等因素对两个伙伴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5.2 自由贸易区( )的贸易效应分析

  5.2.1 数据来源与变量

  本节选择 1994 至 2013 年的中国、智利的数据为样本,数据来源为WTO网站。因变量为中国和智利的进出口贸易额,用iM 来表示,数据来源于WTO网站,单位为:亿美元。自变量为中国和智利的国内生产中总值,用iY 来表示,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和 WTO 网站2006 年 10 月中国和智力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为了模型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样本分为两个时间段。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前的 1994-2006 年为一个时间段,此时间段的虚拟变量D = 0;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的 2007-2013 年为一个时间段,此时间段的虚拟变量D = 1.本章计量分析均采用 Eviews6.0 软件进行操作。

  5.2.2 模型的构建

  巴拉萨模型是 1967 年由巴拉萨在分析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时首次使用的。目前,该模型仍然是对静态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分析最常用的的模型。巴拉萨模型的假设是: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GDP与进口贸易额之比(进口需求收入弹性)不变的情况下,FTA的建立会对会引起其关系的变化。

  进口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化表示着贸易效应的变化:进口需求收入弹性的减小表示贸易效应的转移,而进口需求收入弹性的增大表示贸易效应的创造1.

  本节采用该模型的基本形式是:

 

  上式中,模型中的1b 和2b 分别表示:i 国的进口需求收入弹性在自由贸易区建立前的值和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变化值。然后将进出口情况分为总进口、区域内进口、区域外进口。具体方程如下所示:

 

  5.2.3 平稳性检验

  数据的平稳性是进行模型检验分析的基本要求,如果时间序列不平稳,可能导致"伪回归"现象的出现,无法对变量之间的真实关系进行分析,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因此,在对模型进行分析检验之前应该对原始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首先,对中国和智利的总进口数据(CMT、EMT)、区内总进口(CMI、EMI)、区外总进口(CME、EME)以及中国和智利的经济总量(CY 、EY )取得对数形式,然后用ADF检验LNCMT、LNCMI、LNCME、LNCY、LNEMT、LNEMI、LNEME、LNEY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后发现上述原始数据无法拒绝不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原始数据通不过平稳性检验要对其进行一阶差分,然后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后发现一阶差分序列可以通过平稳性检验。

  如表 5-4 所示,在 1%的显着性水平下 LNCMI、 LNEMT、 LNEMI、 LNEME、能够拒绝原假设(即不存在单位根)。在 5%的显着性水平下 LNCMT、 LNCME、LNEY 能够拒绝原假设(即不存在单位根)。在 10%的显着性水平下 LNCY 能够拒绝原假设(即不存在单位根)。综合上述三项检验结果,一阶差分序列 LNCMT、LNCMI、 LNCME 、 LNCY 、 LNEMT 、 LNEMI、 LNEME 、 LNEY 在 10%显着性水平下通过 ADF 平稳性检验而得到平稳序列。 LNCMT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后,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5.2.4 实证分析

  对LNCMT、LNCMI、LNCME、LNCY、LNEMT、LNEMI、LNEME、LNEY进行OLS回归整理得到总进口方程、区内进口方程、区内进口方程。

 

  从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各个变量的拟合度参数都在 96%左右,说明模型具有比较高的拟合度。

  5.2.5 贸易效应分析

  对上述OLS分析结果进行整理,得出FTA建立前后1b 、2b (进口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化值,通过分析进出口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化对贸易效应的变化进行解释。

  由(式 5-9)(式 5-10)(式 5-11)(式 5-12)(式 5-13)(式 5-14)得出下表:

  1.智利方面

  如表 5-5 所示,中国-智利FTA建立之后,智利的总进口、区内进口以及区外进口的b 值(进出口需求收入弹性)都呈现增长趋势,智利在FTA建立之前其 值(进口需求收入弹性)分别为 1.228036,2.452019,1.1436502,在FTA成立之后增加到 1.229503,2.473748,1.1469052.b 变化值的为正说明智利在FTA内获得了贸易创造效应。结合现实情况,在中国-智利FTA建立之前,中国和智利之间的贸易交流很少。在FTA成立之后,中国与智利的贸易流量快速增长,2006 年中国对智利的进口值仅为25.7亿美元,2012年增长到210.8亿美元,增长了820.2%.

  由于中国FTA全球布局的战略,中国对智利大量进口铜等矿石产品,以满足中国资源需求。同时,中国对智利大量出口,2006 年中国对智利出口 43.9 亿美元,2014 年达到了 130.2 亿美元,增长了 296.6%.虽然智利对中国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但是主要是中国FTA战略的资源需求造成的。总体来说,双方的贸易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贸易创造效应使得智利在FTA内部获得了经济利益。

  2.中国方面

  如表 5-4 所示,中国的总进口、区内进口以及区外进口的b 值(进口需求收入弹性)都呈现轻微的减弱趋势,表明中国-智利FTA对中国来说存在着贸易转移效应,会对中国经济带来轻微的消极影响。结合现实分析,中国与智利建立FTA的主要目的是弥补中国资源的不足,中国在智利大量进口生产所需的矿石资源,满足了中国的资源需求。在中国-智利FTA中的贸易转移效应并不会对中国的经济有很大的危害性。

  小结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来说,给伙伴国家带来了总贸易创造效应和来自区内的贸易创造效应,同时没有发生贸易转移效应,获得了净贸易效应。2006 年,中国智利双边贸易额 88.45 亿美元,其中出口 31.09 亿美元,进口 57.36 亿美元。2007 年,中国智利双边贸易额突破百亿,达到了 146.96 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为 102.81 亿美元,出口 44. 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79%和42%.2013 年中国与智利的贸易总额在智利贸易总额所占的份额达到了 23%,中双边贸易额为 349.21 亿美元,同比增长 7%.贸易创造效应使得伙伴国家的区内进口额增加,促进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同时,区外进口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大表示进口中国产品的成本并不比从其他国家进口的成本高。对中国来说,中国-智利FTA的建立利大于弊,由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贸易壁垒的取消、关税的降低以及在资源和产业结构互补等方面的作用下,有利于中国更加合理资源配置、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和福利水平。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