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局限与发展
[摘 要]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丰富多彩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三下乡等志愿活动经费受限等原因,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等志愿活动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三下乡”;局限与发展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小组将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针对广东培正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局限与发展做了以下问卷调查。
1、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现状
目前的三下乡的局限,主要受到活动经费、社会上缺乏完善的志愿服务机构的培训、活动时间受到限制的影响,因此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还是有着许多薄弱之处。
2、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意义
2.1、对国家而言,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政策,树立人生价值观
“三下乡”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了解国家的惠农政策和国家的发展政策,是一个很好参与政治学习与社会实践的途径。例如 :黄淮学院“党员先锋队“对老军人的采访了解近代历史,看望老党员,听老党员讲解党的故事,参观了确山革命根据地等活动。了解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村等一些问题,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2.2、对当地而言,实践活动增强与农民之间的感情同时,懂得了如何服务基层,并且引导农村的孩子们走向正确道路
“三下乡”社会实践一方面为孩子们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他们对世界的求知欲望和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决心。对于当地的居民而已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拓展了他们对知识的获取渠道,从我们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上感受到现代化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气息,也从侧面能够反映出国家高等教育对未来祖国建设人才的培养,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2.3、对大学生而言,培养现代化人才的综合素质
由于社会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正面临众多的考验。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已经成为建立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发展正是符合了锻炼这两个品质的要求。在艰苦的农村环境里,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去超越自身的发展局限,磨砺坚强意志。
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践出真知。”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能帮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认识自我,以便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挖掘自己无限的发展可能性,主动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用知识和实践武装自己。
2.4、对于学校而言,“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高高校的社会地位
近几年来,各大高校都会有许多大学生三下乡的志愿活动,增强了各高校文化软实力的竞争,长期以来对学校招生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各高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
3、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局限性
从以上的调查问卷数据得出 :
第一、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觉悟不高,导致参与活动的人数很机械性。主要是因为有些大学生还没能拆掉思维里的墙,认为这种“三下乡”就只有吃苦仅此而已,没有意识到在短短的支教时间里面自己的思想已经发生悄然的变化和感悟,因此他们排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存在,不愿意参与和配合这类型的活动。
第二、高校大学生的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充分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自身所具备的技能还不能很大地满足当地实践服务地点的需要。例如 :沟通交流的技巧。沟通是大学生踏入真正的社会之前一个重要的技能。然而他们没有建立对外界交流、分享的信心,并且没有完全打破陌生的局面跟村民沟通去提供最真切的帮助。
第三、缺乏高效的组织支持,活动体制的创新不足。部分的高校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机制去协助“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因此受到活动的经费、人手配合等各方面的问题的限制,导致活动一直停滞向前发展。同时,对人员的培训工作也存在缺失的状态,没有进行专业化和针对性的培训。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参与的人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共同的目标去提高社会实践的影响力获取其他地区人民和政府政策的支持。
[ 参考文献 ]
[1] 任江林 . 大学生“三下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D]. 西南大学 ,2008.
[2] 邹元元 , 柳礼泉 . 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2007(02).
[3] 任江林 . 深化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刍议 [J]. 现代教育科学 ,2009(11).
[4] 李同果 , 范军 .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探析 [J]. 高教研究 ,2006(04).
[5] 罗美红,汤莺,苏建国“.三下乡”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咨询导报 ,2007(04).
[6] 郭玉宾 . 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地位与作用 [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