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体时期的纪实摄影在传播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媒体开拓了数字传播平台;网络媒体实现了频道化的纪实摄影传播;摄影团体及个人借助网络媒介同样为纪实摄影的传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样的传播方式变化, 使得纪实摄影与媒体、受众形成了良性的一体化的关系状态, 使受众的接受程度提升, 但同时也缺乏有深度的纪实摄影作品。
关键词:新媒体; 纪实摄影; 频道化传播;
新媒体的发展在21世纪之初呈现高歌猛进的状态, 但是纪实摄影对于新媒体的反应相对是比较滞后的。原因在于20世纪九十年代纪实摄影的传统就是走向民间, 走向普通人, 但是对于网络新媒体的传播, 由于技术、传播方式的陌生, 加上信息社会的虚拟性与他们的描述对象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所以一直未能有实质性的进展。事实上, 纪实摄影与新媒体的联姻, 最初是被动的。新媒体更早地意识到图像在新的媒介形态下传播的优势和突出作用, 以及纪实摄影在新媒体时代所拥有的受众属性, 所以更早地布局。
一、新媒体时期纪实摄影的传播方式
(一) 传统媒体的数字平台传播
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 除了最初几家以互联网技术起家的大型门户网站之外, 最早抢滩登陆的就是一些大型的传统媒体或者媒体联合机构, 他们进行了网络布局。例如千龙网, 这是全国第一家由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的新闻网站, 于2000年3月7日开始筹备, 5月25日正式开通。这是一种颇具远见的网络布局。它率先占领了首都区域的网络阵地, 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前沿。此时恰好是2000年, 一个新的世纪的开始, 传统媒体借助新的媒体形态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此时网络媒体的问题也非常明显:首先, 当时的地方传统媒体仍然是多数处于观望或者不屑于网络媒介的态度。其次, 传统媒体惯有的思维并没有随着网络阵地的开辟及时地转型, 导致初期的网络媒体仍以旧面目示人, 如界面过于严肃、排版不够轻松活泼等。第三, 这种网络传播在早期更多的是传统媒体内容的迁移, 内容仍然是以传统媒体终端的内容为主, 信息传播的理念和方式也并无太大的变化, 讯息的衍生性和丰富性并不够, 并且仍然是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状态。图片中仍然以新闻摄影为主, 其他类型较少。新闻摄影的图片更多完成的是新闻事实的交待, 或者新闻现场信息的传达, 因此难以形成规模与合力, 而且图片的风格难以形成。
随着网络的普及, 网络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地方的传统媒体才逐渐开始网络化的运营。同时, 一些专业的摄影组织和机构也迈开了网络化的步子。中国摄影家协会官网及其下属的摄影媒介《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中国摄影》, 都将自己的阵地逐步放在了网络平台和新媒介形态上。2014年7月, 中国摄影家协会又创办了门户网站影像中国, 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 加强了组织和作品的展示, 促进了摄影的国际交流与沟通, 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与用户的互动。
传统媒体的数字平台传播有自己的优势。最明显的就是传统媒体的公信力高于新媒体, 这与传统媒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坚持的传播理念分不开, 是传统媒体长期积累起来的受众信任。但是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传播方式的陌生, 导致了话语系统陈旧, 不能在新媒体时代脱颖而出, 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二) 网络媒体的频道化传播
商业网站在图片领域的运用和布局要比传统媒体敏感得多, 也更加得心应手。腾讯和新浪先后开设了图片频道, 并且开启了青年摄影师成长计划, 由这些门户网站提供平台和支持, 给青年摄影师展示作品的机会。这一举动既是适应网络对图片的大量需求, 同时也是为网络媒体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摄影力量。这两家大的平台, 也给了纪实摄影充分的发展空间。腾讯的图片频道设置了纪实摄影栏目《活着》《图话》《中国人的一天》《鹅眼》《谷雨》等。总体来看, 虽然栏目名称不同, 但是都属于纪实摄影的类型:《活着》栏目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图话》紧跟社会热点, 如霍金、电信诈骗、相亲百态、儿童性侵等;《中国人的一天》书写新时代的人物故事;《鹅眼》栏目的英文名称为“Highlight”, 重视题材的特殊性, 如“他们放弃医院, 在家中静待死亡”“加拿大新移民群像”“朝鲜游记系列”等, 属于新闻之外但是与社会密切相关、能够反映时代变化的内容, 社会嗅觉的敏锐非常明显;《谷雨》栏目是腾讯“谷雨计划”作品展示专区。“谷雨计划”是一个影像创作扶持计划, 支持那些关注中国社会议题的影像创作者, 通过纪实摄影和纪录片的方式, “直面时代和生活内部的灰尘、纹理和质感, 让不能发声者发声, 使不能抵达的人群和被忽视的故事, 被看到和被听到 (谷雨计划作品征集要求说明) ”, 属于公益项目的性质。从目前发表的作品来看, 包括《父母是你的“圈外人”吗》《扳倒北航“长江学者”陈小武的女性们》等在内的作品, 既有热点, 也有被发掘的社会变化, 更重要的是这些创作者的视角具备了专业主义的基本要素:注重细节, 注重人文, 关注人的命运和社会的进步与完善。
新浪图片频道的纪实摄影栏目包括《看见》《新青年》, 同时还专门开辟了扶贫类纪实摄影栏目《一个都不能少》。《看见》着眼于现实生活中比较典型的贴合时代特征的事物, 如网红、戒毒、尬舞、相亲、比特币等。《新青年》将重点放在新世纪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年轻人, 记录他们的生活状态, 属于个性化时代年轻人的影像志。《一个都不能少》专注于扶贫这一话题, 其栏目宗旨具有人文关怀意识:“我们记录和传播中国扶贫故事, 感人也好, 悲情也罢, 贫穷不是他们的宿命, 揭丑也不是我们的目的。”从栏目设置来看, 新浪图片兼顾了社会纪实摄影和专题类纪实摄影, 二者均属于纪实摄影的中坚力量, 并针对年轻人设立了专门的栏目, 这样一方面为自己作为网络媒体培养了年轻受众, 同时也吸引了年轻的摄影师群体的参与热情, 培养起年轻群体的图片阅读习惯。
凤凰网图片频道新闻时事类占了较多比重, 但是也开设了纪实摄影栏目《在人间》。该栏目与腾讯图片频道《活着》和新浪图片频道《看见》属于同样的定位和内容类型。
频道化传播的力量相对比较强大。借助于商业网站在运营方面的经验和优势, 图片在大型门户网站的频道化传播, 首先可以形成较强的合力, 组成了一个个比较稳定的传播阵地。从以上三家大型的门户网站的图片频道运作来看, 专业化程度较高, 在选题的把握、作品的筛选、图片的编辑呈现等方面质量均属上乘。对于纪实摄影来说, 这是比传统媒体具有更大传播优势的阵地, 因为这些大型门户网站的用户流量是非常可观的, 而且网络空间超强的存储能力也给了纪实摄影更大的空间, 随时可以阅读的便利也给了纪实摄影更多与社会、与受众交流的机会。
另一方面, 频道化的传播形成了纪实摄影的品牌。品牌的组成要素分为显在要素和隐性要素, 名称、LO-GO、视觉形象等属于显在要素。而品牌的文化理念、形象认知等都属于隐性要素。上述三家大型门户网站的纪实摄影栏目, 就属于品牌化的传播模式。命名的明确指向、清晰的内容定位、用户的准确把握、栏目的分层化设置, 能够有效提升这些图片频道传播的影响力和效果, 然后经过长期的认知度和好感度积累, 最终形成稳定的品牌, 具备品牌效应。
第三个优势在于能够培养忠诚用户。“用户”这个概念, 也是在新媒体时期提出的, 强调的是内容使用者的体验和感受。与传统媒体所常用的表述“受众”有很大的不同, 因为“受众”更强调接受信息, 是媒体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忽视了其主观能动性。从这个角度来讲, 重视用户体验的商业网站在图片传播方面更容易捕捉到用户的兴趣点, 从而产生更强的传播效果。以腾讯图片频道的《活着》栏目为例, 从栏目名称的设计, 到栏目内容的定位, 再到内容的推送, 所传达的含义与栏目的内容定位高度一致, 那就是记录这个社会最平凡最普通的人们的生活, 形成一部小人物的影像志。栏目的每期核心内容都会在腾讯新闻网客户端或者浏览页的前端进行滚动展示, 展示的方式也类似于报纸的要点提示:用最典型的图片, 搭配适度吸引眼球的标题。
(三) 摄影师个人的数字化传播以及民间纪实摄影团体的数字平台传播
微信、微信公众号、微博、个人博客等, 给纪实摄影师提供了个人传播的平台, 作品展示、思想交流、学习查询等功能都通过这些形式来实现, 使纪实摄影的传播有了一个看起来更分散但是也更广泛的途径。
相对于门户网站的平台传播, 摄影师个人对作品的数字化传播在题材上的局限性比较明显。其中之一便是由于个人摄影兴趣和爱好的不同, 摄影师个人对于纪实摄影的传播内容方面是有所偏好的, 形成的也是片段式的、碎片化的传播, 很少形成系统性和完整性。第二, 网络信息的复杂性与空间无限特征使得很多内容无法实现有效传播。第三, 从网络论坛, 到博客, 再到今天的微博、微信等平台, 体量越来越大, 但是平台的传播越来越强, 而个人的传播越来越弱。
新媒体时期, 纪实摄影的传播力量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职业摄影师, 包括体制内的摄影记者, 以及20世纪九十年代延续下来的纪实摄影力量和新生代的纪实摄影师。另一部分则是由网民承担的对社会的纪实。此时的职业摄影师在纪实摄影创作方面表现出清晰的思路和表达意识, 借助数码相机的便捷性, 创作的便利性增强, 更进一步开拓了创作的领域和视野。职业摄影师的作品传播渠道多为个展、联展、参赛参评等, 较少进入公众视野。
网民群体对社会的纪实, 往往具有随意性, 内容和主题都比较分散, 拍摄手法和风格也不明显, 技巧相对粗糙, 但是因为拍摄者的身份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以及情感的共鸣。在新媒体越来越发达的时期, 普通网民的社会纪实摄影正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及时、感性、多元, 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传播效果与影响
技术提供的有力支撑, 让那些对准了社会心理需求和痛点或者泪点的纪实摄影内容, 在短时间内通过媒体或者公众的自发传播或者是二者力量结合的传播, 迅速形成社会关注的热点, 或者形成一种高度贴合时代心理的话题延伸, 传播速度之快往往是出乎意料的。
纪实摄影的常态化传播, 与媒体、受众形成了良性的一体化的关系状态。借助于社交平台、新闻客户端、图片网站等多样化的新媒体传播渠道, 纪实摄影的传播实现了常态化, 进入了这些平台或端口用户的日常化、碎片化时间, 并且还能够因为纪实摄影与受众之间产生的情感共鸣而实现二次传播、多次传播, 纪实摄影仿佛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纪实摄影与媒体和受众之间也更容易建立联系。常态化的传播增加了纪实摄影与公众接触的机会和可能, 但同时也给传播效果带来了挑战, 即图像阅读的浅层化、快速化, 并不能充分给予纪实摄影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审读的时间与空间, 这看上去是一件两难的事情。在新媒体时期, 纪实摄影不仅面临着创作的传承和创新, 同时面临着如何实现与公众深层沟通的问题。
纪实摄影的受众接受度提高, 但是“侯登科式”的现象缺乏。新媒体让纪实摄影随时随“地” (不同的渠道和平台、终端) 都能与受众接触。对受众来说, 纪实摄影所提供的观察世界思考世界的视角与以往的传统媒体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样的反差吸引着受众对纪实摄影关注世界的角度产生兴趣, 此时图像阅读能力不断提升的媒体受众对纪实摄影的接受度就越来越高。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 虽然纪实摄影让受众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信息泛滥成灾的时代, 获得驻足停留、静静思考的瞬间, 但终究还是敌不过信息的快速更新对纪实摄影的淹没与埋葬。纪实摄影师们不断地提供观察和思考, 受众却最终还是更快地回归到新媒体为其营造的充满美丽、清新、消费、欲望的现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