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摄影技术的发展也随之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洗礼,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出现,摄影技术也提高了自身的硬件设施,使高度自动化的数码照相机得以普及(包括手机拍摄),也给摄影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更高层次的完美结合提供机会,共同构筑了一个未来多技术形式、多结构、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影像文化大体系。在当今摄影技术已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和参与性最强的一种艺术种类,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对现代人来说,摄影世界满足了人们“百闻不如一见”的心理,同时给人们也来了是视觉上的冲击和感官上的享受。王志娟在《报社呼唤新型图片编辑机制》中所提到的,英国现代美术史学家 E.H 贡布里希在 1972 年所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时代,我们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图像的唤醒能力有时优于语言。”
摄影技术的出现,不但改变了文化现象,丰富了文化内涵,还对新闻、商业等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人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都有所提升。从物质文化方面来说,摄影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给摄影技术创造了绝无仅有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让很多新的传播方式得以诞生,传播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同时,也影响着摄影技术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的形式。摄影技术的分类运用受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它本身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伴随着摄影自身技术的发展,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如何看待摄影技术在社会大环境下的存在和发展、对当代社会所起到的作用和对人民群众所产生的影响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本文从摄影技术对社会影响的角度出发,以摄影技术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当代社会的影响下摄影技术对新闻、商业、社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二、 文献综述与述评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找和研究,了解了摄影技术从开始到现在的发展,了解了国内外摄影家对摄影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看法,并对主要参考文献进行了分类解析。
(一)国外文献综述
从 1839 年开始摄影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罗森布拉姆所着的《世界摄影史》从时间上穿越了从镜箱到最新电脑技术的整个轴线,地域上横跨了欧洲、美洲、非洲以及远东地区。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呈现了自 19 世纪以来世界摄影的历史概观和主要作品,把摄影技术置于其自身发展的历史语境中,深入研究了它的方方面面,包括摄影美学、纪实摄影、商业摄影和摄影技术等。并突出了有关摄影发展历史的三条阐释轴线:摄影与技术,摄影与艺术,摄影与社会,从而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摄影自发明以来在人类文明和历史演进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功能。而玛瑞恩在《100 个改变摄影的伟大观念》中以时间为基础用 100 张相片为辅来说明摄影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不同角色的观念的影响,这其中涉及的观点与创新、社会与文化、技术与运动等值得人们挖掘和品味。拉兹洛·莫霍利一纳吉曾说:“不懂得摄影的人,便是将来的文盲。”格里·巴杰在《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中所阐述的观点从最初摄影快照的出现到如今正在开展的大规模的摄影革命,正好说明这句话惊人的预见性,巴杰通过摄影发展进程中的事件、人物和影像来探索这一艺术与科学性兼具的视觉表现形式的本质特征,把摄影技术的发展过程纳入社会的大背景之中。他们认为摄影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影响也不同。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出摄影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不能被忽略的。格里·巴杰以清晰、权威的方式梳理了关于摄影的种种论争,他以批判的视角和敏锐的美学意识,突出了摄影技术在当代社会的前沿中所处的地位和意义,带领我们穿过错综复杂的历史,让人们理解是什么造就了伟大的摄影作品,感受到摄影是如何一步一步走来。使人了解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也阐述了摄影技术背后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运动的结合下摄影技术的巨大变化。
从社会发展对摄影技术的影响来看,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认为摄影技术最具革命性的意义就是标志着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艺术也开始大众化、工业化。摄影、电影等机械复制手段的发明和成熟运用,彻底改变了文化艺术的生存状态。离开这些复制手段的艺术,结局是被遗忘和冷漠。而且同时它们也改变了人类的认知能力和价值取向。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被誉为摄影的批评经典,作者从哲学、艺术、历史等不同的角度对摄影作品和摄影技术本身进行剖析,阐释摄影的本质和影响。在《论摄影》的开篇就论述了摄影技术对传统认识论的哲学挑战。柏拉图以来的哲学家们一直排斥对世界的图像性描述,但摄影技术和其他复制手段的出现对这种哲学传统提出异议。苏珊·桑塔格认为,摄影作品和其他“图像”是不同的,它提供了世界的真实片断。桑塔格说:“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通常认为,摄影的本质是记录和纪实。虽然文字、绘画都可以记录历史,但每一张照片都是拍摄者亲身经历的证明,时间和空间在瞬间被记录,历史在镜头面前成为照片的切片。所以摄影最根本的本质就在于其瞬间性。正是瞬间性,赋予了摄影强大的力量。史蒂夫·约翰逊编着的《摄影的极简主义》证明了使用相对便宜的设备也完全可以拍摄出好作品。约翰逊的主要思想是以简化理念为主,更好地呈现心中的影像。极简主义的定义有很多种,它们都具有一个共性即其过程并非是随意的,而是在一定比例上精简某些事物并希望获得有价值的结果。其目标是去除非必要的因素,从而获得事物的本质。约翰逊在书中提到极简主义摄影技术应被运用在构图、创作等摄影艺术语言方面,尽量减少视觉混乱的理念,从而体现出摄影在国际前沿所发展的趋势。
(二)国内文献综述
从国内摄影技术的发展状态来看,国内学者对摄影技术的研究,以顾铮为代表对国外摄影史进行评介和论述,主要有《人体摄影 150 年》、《国外后现代摄影》和《世界摄影史》等。以胡晓阳为代表的学者在摄影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论述中,力求改变读者对于摄影作品的观感,在熟练掌握拍摄技巧的同时,提高对摄影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赏析能力,着有《摄影技术与技巧》等。在传统摄影技术和数码摄影技术交替时,岳优兰在《摄影技术的发展与展望》认为数码摄影对于传统摄影的影响非常大,提高了人们在高质感画面、存储方式和创作形式等诸多方面的认知要求。而 FASHION 视觉工作室将数码单反摄影技术中两个最难以掌控的用光与色彩在《数码摄影用光和色彩从入门到精通》一书中单独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
这两方面既包含了摄影技术领域的要点,也囊括了摄影艺术中的精华。书中力求对摄影技术精益求精,涵盖了摄影实践中所见到或可能遇见的各种光线,及面对这些光线时要如何掌控,并准确判断,从而进行拍摄的方法。书中主要阐述了自然界光与色的关联性,同时,也强调了光与色不可分割性,更深层次地了解色彩在摄影创作中的意义。夏询在对数码摄影的新锐风格与传统摄影风格相冲突的研究方面认为,新锐风格本身是在传统摄影风格基础上所进行的数字技术再创作与再加工,其本身的摄影风格如超现实主义风格,主观主义风格,抽象主义风格并没有因为创新而得到改变,因此是不相冲突的,是对原有摄影创作风格的外衍。而Flora Hu 在《抓住小幸福---用相机珍藏每个感动片刻》中利用镜头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向读者娓娓道来生活的小幸福和小故事。书中各种图文点滴和片段充满了浪漫和诗情画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每个场景,分享我们眼中的世界,享受每个快门按下的瞬间,捕捉到精彩摄影画面,体会属于自己的小幸福。同时也体现出现阶段摄影技术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安川林在数字技术将会对未来摄影艺术创作发展产生的影响的研究方面认为,“由于暗房技术变成了明室操作,甚至为电脑特效操作”,因此,数字技术给摄影艺术创作更为宽广的创作空间和更为深邃的思想空间,具有宽泛的操作空间,在节能方面也较为明显,是未来摄影创作的趋势。
从新环境和发展来看,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部主编《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和《中国摄影开拓与发展论坛文选》主要介绍了二十一世纪摄影技术本质特征及发展演化规律。影像时代新传播环境下摄影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传播,实现了摄影技术最大化的社会价值,展望了摄影技术在新传播环境下的现象、形态和趋势。进入 21 世纪,随着摄影技术日益大众化和生活化,广大摄影工作者特别是广大理论工作者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课题,是如何在迅速变化的情况下,不断提升摄影艺术的文化含量,提高摄影艺术的社会地位,推动摄影艺术更加繁荣。论文分别从摄影技术与中国社会变革、纪实摄影技术的发展、风光摄影技术的走向、数码摄影技术的前景以及摄影组织的发展等方面的论述,以具体理论观点和摄影作品为实例,深入介绍了利用新传播环境下摄影技术产生的作品,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盛希贵在《摄影与视觉传播》中、宋建荣在《关于新闻摄影的传播学思考》中,就将摄影作为一种媒介放入传播学领域中来研究,通过数字化图像的网络传播,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为之改变。同时对当前群众性摄影创作也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我国当代摄影技术创作指明了方向。
三、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在政治、经济、文化深刻变革的条件下,摄影技术的发展和摄影作品对社会现实的介入使影像成为审美文化的主流,运用摄影技术的手法表达审美特征与社会意义。通过运用理论、文献、调查和比较的方法来了解。
(一)研究视角
摄影技术的诞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摄影技术随之飞速发展,从最早的摄影设备的笨重到现阶段的灵敏,技术的繁杂到现阶段的一键拍摄等,摄影技术的发展对各个领域起着推动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本文主要以摄影技术的发展为脉络,以摄影技术对新闻传播、商业发展和群众文化的引导、传播和推广的作用为主要视角。论述了新闻媒体在摄影技术和新闻报道的结合下,促使新闻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提高新闻事实的图像化,引导新闻舆论的正面化,加速了摄影技术和新闻传播的相融合,促进了摄影技术对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提高摄影技术在新闻传播行业中的重要性;阐述摄影技术对商品销售的推广,促使商品信息传递的速度化,提高商品销售的扩大化,推动商品传播的范围化,增加摄影技术对商品流通的传播,提高摄影技术在商业领域中的地位,促进了摄影技术对商品传播的推广作用;阐明摄影技术对群众文化的传播发展,提高群众对文化的理解,提升大众的文化品位,提高摄影技术对群众摄影的影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中外摄影艺术作品交流,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体现了人民大众的自身价值和社会参与意识,促进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的提高。在现阶段摄影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摄影新器材、新材料、新工艺迅猛发展条件下,按照本文的研究视角,摄影技术对社会新闻、商业发展、文化交流及拍摄时的技术技巧,对于摄影之道的独特理解与数码新技术手段的完美结合等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方法
首先、调查研究法。针对现阶段摄影技术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对不同阶层摄影家及爱好者,采用大规模普遍问卷调查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搜集相关反馈材料,并对获得客观详细数据信息资料,用 SPSS 统计分析软件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其次,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媒体发表及大赛获奖摄影艺术作品,理论研讨会、学术论文等,研究有代表性摄影家、理论家的典型作品,按不同年代,时间顺序,题材风格等,作系统详细的分析记录。通过观察了解现象发掘问题,对我国摄影技术的历史和现实地位和作用,以及摄影技术对未来社会发展作出科学的认定。
最后,比较法。比较传统胶片摄影和数码摄影的区别,比较摄影技术在题材、风格表现手法不同的影像作品,了解大众的不同心理反应和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了解摄影技术的发展趋势。
四、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深刻认识二十一世纪数字时代摄影技术本质特征及发展演化规律,在影像成为视觉审美文化的主流形态语境下,总结通过摄影技术的手法对新闻媒体、商业推广和群众的应用传播的作用,进一步诠释摄影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用哲学的思想通过摄影技术的手法以及宏观的视角分析,对我国艺术摄影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正确判断和科学预测。
(二)研究意义
强化数字时代摄影新技术手段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完善摄影艺术语言形态与作品分类。在影像时代数字新器材、新工艺条件下,通过新技术手段及作品思想内容的完美结合,充分发挥摄影技术在引领社会风尚方面的重要作用,创作更多体现社会发展的摄影艺术精品,促进我国摄影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五、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利用摄影技术的传播特点,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文化和舆论传播等特点,紧盯摄影技术的前沿,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的摄影艺术(群众性摄影),通过摄影影像反应当代社会面貌,提高大众文化,在理论上创新,把摄影技术和摄影美学相结合,来反映 21 世纪的社会面貌。
(一)研究特色
首先,要紧紧围绕新时期摄影技术前沿,探索摄影技术在新媒体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和传播形式的变化趋势,瞄准和顺应影像技术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以摄影新技术的应用推动社会融合发展,引领社会舆论导向,使摄影作品成为社会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力量。
其次,用哲学的思想进行研究,要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摄影艺术发展实践,深化影像时代摄影艺术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形成新媒体环境下影像宣传、欣赏、评论、立体传播策略,实现摄影传播技术上革新,传播形式上革新,传播理念上革新。
最后,新时期影像创意性文化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未来思想内容竞争是最重要的竞争,深化影像时代摄影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探索新媒体影像传播规律,挖掘影像价值,使影像产生直击人心的情感力量,从而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交流与进步。
(二)创新之处
本文在视角和内容上创新,在影像成为传播重要途径的时代里,摄影技术对我国社会、公众、生活之间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本文以摄影技术的发展脉络为主,辩证分析摄影技术对新闻、商业和群众的影响,在网络传播时代探究图片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并对摄影技术的未来展开预测,也强调摄影技术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提出问题,对论文的文献进行综述和述评,从国内外摄影师的思想来辩证分析当代摄影师对摄影的理解和运用,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可行分析法来研究摄影技术在创作实践中的应用,了解不同题材风格表现手法的摄影艺术作品,在公众中的不同心理反应和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说明摄影技术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对当代社会的巨大作用,是本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