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受众的个人特性对 o2o 购买从众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假设 1 成立。
对受测者个人特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o2o 受众都很在乎自己的表现,同时也很在意他人的意见,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将受众个人特性的 18 项归为四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 57.998%,具有研究意义。四个因子分别为:1、"高度自我监控",这与我常常反省自己、我会考虑自己行为对别人的影响、我经常问自己做事的对与错、经常问自己今天做的事、与他人意见有分歧时我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在 o2o 用户群体中我经常表达自己的意见等 6 项内省问题有关;2、"自信",这与在 o2o 购买活动前收集相关资料、面对不清楚的事情我会咨询他人、我认为自己是很有信心的人、只要努力就能做好一件事、我认为自己是有主见的人、我认为自己很聪明等 6 项个人自信心的问题有关;3、"公众自我意识",多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表达意见时在意别人的举动、在意别人的评价等有关;4、"顺从性",与我经常顺从他人的意见、为避免别人对自己的不满,我会顺从别人的意见等 2 项是否改变自己的态度顺从于他人的问题有关。
提取公因子之后,笔者采用 T 检验和 F 检验的分析方法,检验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网络团购次数、网络团购金额这几项基本属性中对个人特性是否有显著性影响,若存有显著性差异,则继续以 LSD 分析法,作事后多重检验(post-Hoe)探讨组内的差异。检测结果显示,受测人群中男性比女性从众行为程度更明显;各年龄段人群从众行为没有显著性差异;自信程度越高、越懂得自我反省的受测者从众程度越高。
5.1.2 受众的群体特性对 o2o 从众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假设 2 成立。
对于受测者的群体性特性,因子分析将群体性特性归为一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 54.136%.这个贡献率具有研究意义,因此选择这个公因子来描述群体特性对从众行为的影响情况。由于一个公因子就可以描述这 6 项群体特性,所以将这个公因子命名为"群体综合特性".单因素分析提示,"我曾听从别人意见购买某样'o2o'产品,并感到满意"和"很多人买的'o2o'产品我也跟着买"这两项从众行为指标上,在群体综合特性的因子上都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 LSD 事后检定,说明从众行为程度在群体综合特性的因子上都存在差异,且从众行为程度越高的,在群体综合特性因子上的得分越高,说明群体综合特性越强,从众行为程度越高,所以群体特性对从众行为程度有影响。
5.1.3 从众行为对 o2o 购买行为影响显著,假设 3 成立。
通过回归方程,可以发现从众行为程度中的"我曾听从别人意见购买某样'o2o'产品,并感到满意"会对"o2o"购买行为产生促进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当这一从众行为程度增加一个单位时,其购买行为的频率增加 2.65 倍,检验回归方程的预测率,发现预测正确率达到 68.1%,说明该回归方程的整体解释性较好,从众行为程度中的指标"我曾听从别人意见购买某样'o2o'产品,并感到满意"对受众的购买行为发生频率会产生影响。
5.2 研究建议。
5.2.1 引导受众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 o2o 消费。
受群体性特性的影响,参与 o2o 购买活动的受众在消费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非计划性购买行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59.72%的受测者在购买 o2o 产品都是非计划性的,这种非计划性的购买行为会持续使从众行为不断加剧,影响到受众对自身的分辨能力。同时,大量的非需求性购买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笔者建议 o2o 受众在参与 o2o 购买活动时,应增强对自身实际需求的判断,进行合理消费。
5.2.2 增强受众在参与 o2o 活动时的自信。
从众购买行为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众面对陌生的购买环境,在决策过程中往往采取一种降低风险办法,即购买一种大多数人都购买的产品,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受众缺乏对的产品自信。因此,在参与 o2o 活动时,受众应该多收集产品的相关信息,对产品有充分了解的同时增加自信,从而进行理性消费。
5.2.3 降低吸引性对受众的影响。
o2o 商家在产品销售过程中,通常会借助从众行为的影响增加产品的吸引性,从而使更多的受众产生从众消费行为。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吸引性是促使受众参与购买活动的重要因素,导致从众行为的产生。笔者建议媒体应该通过舆论引导的功能指导受众不要对 o2o 产品进行跟风购买,应该倡导按实际需求进行购买,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
5.3 研究创新点。
目前,我国学者对 o2o 商业模式的研究主要从现象分析、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等方面入手进行论述,并没有从受众角度对 o2o 商业模式的从众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将 o2o 商业模式中的受众作为研究样本,对 o2o 受众从众行为进行研究论证,对目前 o2o 模式的发展形势具有研究意义。
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 o2o 受众的数据,根据从众行为理论,基于从众行为理论原理形成研究架构,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个人特性和群体性特性对o2o 受众从众行为产生影响。
结合研究结论提出研究建议,为 o2o 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对今后学者研究 o2o 模式具有现实意义。同时,本研究对 o2o 受众的从众心理进行实证分析,有效论证 o2o 购买活动中受众存在从众购买行为,这对 o2o 商家营销策略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了依据,能够更好的促进 o2o 商业模式的发展。
5.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由于笔者人力、能力和时间有限,同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一些其他不可控制的因素限制,所以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和一定的局限。笔者根据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研究限制提出研究建议,有望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克服,得到更完善的研究结果。1、研究内容方面,由于研究能力有限,本研究仅从从众行为理论中的四个特性中选取了两个,即个人特性与群体性特性,后续研究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研究范围延伸,从而更加深入的研究。2、研究样本抽取方面,由于受时间、人力、财力所限,本研究的样本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抽取,受测人群主要以经常上网的大学生、企业职员等为主,年龄集中在 20-40 岁,样本没能覆盖所有类型的 o2o 受众。后续研究中有待扩充样本的类型,使得结论更具有普遍适用性。3、问卷设计方面,在个人特性和群体性特性问卷的设计上,一些变量的关联性不够紧密,导致在因子分析过程中对因子的抽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后续研究中需要完善问卷设计,使收集到的数据更加可靠。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 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 年 7 月 21日。
[2]速途研究院。2013 年中国 o2o 市场分析报告。2013 年 11 月 21 日。
[3]艾瑞咨询。2012 年度中国 o2o 市场研究报告。2013 年 2 月 1 日。
[4]Lascu. N. D, Zinklian G. Consumer Conformity: Review and Application for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9, 7(3)。
[5] 董宇轩 . 浅析电子商务 o2o 模式发展问题及对策 [J]. 科技资讯 .2014 第 16期。14-15 页。
[6]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0 年 11 月。
[7]Kelman, H. C.(1958)。 Complianc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 Three process of Attitude Chang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2.51-60.
[8]Lippa, R. A.(1990)。 Introduction to Soeial Psychology. California:Wadsworth. Inc521-545.
[9]Heider, F.(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John Wiley.
[10]梁良。从众[M].东方出版中心。2007 年 8 月第一版。
[11]刘世定。经济社会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 7 月第一版。
[12]余金华。o2o 进化论[M].中信出版社。2014 年 5 月第一版。
[13]张波。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革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年 2 月第一版。
[14]张波。o2o 实战:二维码全渠道营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年 9 月第一版。
[15]王娜。电子商务中的 o2o 模式[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05:76-78.
[16]杨诚,孟晓丽。我国 o2o 电子商务模式探究[J].网友世界。2013,23:88+90.
[17]赵天唯,盖营。电子商务 o2o 模式发展对策[J].现代交际。2013,03:139.
[18]李巧丹。o2o 体验式营销模式探索[J].电子商务。2012,09:28-29.
[19]王彦增。o2o 模式下的分析型 CRM 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
[20]史春佳。M 公司 o2o 营销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21]蒋晓敏 .基于 o2o 视角的银泰百货连锁经营商业模式的研究 [D].浙江理工大学。2014.
[22]葛夏芷。o2o 产品的用户体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23]胡桂珍。 o2o 模式在我国餐饮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贸。2013,07:128-129.
[24]赵天唯,盖营。 电子商务 o2o 模式发展对策[J]. 现代交际,2013,03:139.
[25]余思琴 ,王明宇 ,刘淑贞 . o2o 模式对移动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析 [J].中国商贸,2013,09:84-85.
[26]孙悦,郭醒,徐欣欣。 o2o 电子商务模式剖析[J]. 电子商务,2013,11:5+12.
[27]王召义。 o2o 模式与 b2c 模式比较研究[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28-31.
[28] 焦 汉 明 . o2o 商 业 模 式 - - 电 子 商 务 进 入 一 个 新 阶 段 [J]. 信 息 与 电脑,2012,09:35-36.
[29] 马 红 春 . o2o 电 子 商 务 模 式 在 我 国 的 应 用 现 状 分 析 [J]. 科 技 视界,2012,26:244-245+432.
[30] 吴 瑾 . 移 动 互 联 网 浪 潮 下 o2o 模 式 发 展 浅 析 [J]. 市 场 周 刊 ( 理 论 研究),2014,05:58-59.
[31]姜奇平。 o2o 商业模式剖析[J]. 互联网周刊,2011,19:20-23.
[32]高秀峰。 网络团购从众行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33]Kauffman, RJ. and Wang, B. New buyers'arrival under dynamic pricing market micostructure: The case of group-buying discounts on the Internet[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1, 18(2):157-188.
[34]KaufFman, RJ. and Wang, B-Bid together, buy together: On the efficacy of group-buying busines models in Internet-based selling.In RB.Lowry,J.O.Cherrington,and RR.Watson(Eds.), Handbook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 Business and Society[M].Boca Raton,FL:CRC Press, 2002,99-137.
[35]Keynes, J. M. The Genen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1936.
[36]Asch, S. E. Effect of Group Pressure Upon the Modification and Distortion of Judg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51 (16):394-400.
[37]Kiesler, C. A. and Kiesler, S. B. Conformity, MA:Addison-Wesley. 1969(7)。
[38]Wilkie, W. L. Consumer Behavior.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Inc,380-381.
[39]Knight F. 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M]. Beard Book Inc.2002.
[40]Eagly, A. H.(1978)。 Sex Differences in Influenceability. Psyehologieal Bulletin. 86-116.
[41]Festinger, L.(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ce. CA: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3.
[42]赖华侹。 群体规模对从众行为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43]李云捷,伍永亮,张同航。 从众行为的心理探析[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8,01:75-76.
[44]刘江 ,朱庆华 ,吴克文 ,赵宇翔 . 网购用户从众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J]. 图书 情报工作,2012,12:138-143+147.
[45]田甜。 消费者知识对大学生从众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46]倪倩 . 网络团购情景下消费者的个体特性和群体特性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D]. 西南财经大学,2012.
[47]宋官东。 对从众行为的再认识[J]. 心理科学,2002,02:202-204+193-255.
[48]李朔。 从众为的心理分析及应用[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2,01:33-34.
[49]朱洲。 中国 c2c 市场的从众行为研究[D].南京大学,2011.
[50]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年 1 月第一版。
[51]邓铸 ,朱晓红。心理统计学与 SPSS 应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 2 月 第一版。
[52]时立文。SPSS 19.0 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年 8 月第 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