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辽宁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3-11 共5469字
  第 5 章 辽宁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
  
  在第三章辽宁现代服务业集群化的定性比较说明中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内部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现代化总水平低、增速变缓等方面。
  
  而第四章通过对辽宁省各地区发展水平、经济效率、集中水平的因子分析以及层次分析的综合得分的比较得出,辽宁现代服务业在集群化发展道路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转型困难、投入开发力度不均衡等方面。针对上面的阻碍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五条建议对策,希望能够从政府、市场角色合理分配、基础设施完善、加强集群内关联性以及科技创新、完善信息系统等方法措施。如下图 5.1 所示:
  
  本文的研究并没有提出相关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中其演化动力是如何发挥的,而是从其发展客观现状提出了该阶段采取哪些措施有利于其集群化发展,如何走上现代化道路,为长期自演化动力的发挥打下基础。
  
  5.1 兼顾政府职能和市场配置
  
  根据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不同,要求政府也相应的采用不同的政策来引导[38].发达国家以及国内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成熟地区的经验说明,辽宁省在推进进程中必须把政府对其集群式发展的影响放在重要地位。这主要是由于辽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依旧处于初级阶段,集群体系还不够成熟,需要政府来扮演“抚育者”的角色,进行不断的扶持与引导。首先,政府必须利用全国对辽宁经济发展的利好政策[39].例如,辽宁经济“三大发展战略”的制定大大刺激了辽宁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这三大发展战略分别从沿海经济带与辽宁沿海新一轮开发战略相结合、沈阳经济区与装备制造业发展相配套、辽西北借助内蒙古、河北、辽宁势力形成特色文化旅游集聚区[40].
  
  在以上相关政策体制之下,辽宁省从本地区的发展实际出发不断消除影响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首先,深化相关国有企业改革,实行股份制改造,这既有利于将现代服务业集群化中涉及到的具有相对垄断地位的企业资金分配到中小企业或创新性企业中,更在一方面遏制了辽宁现代服务业垄断行业中的国有企业中层出不穷的贪污腐化现象。其次,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通过放宽贸易、公用事业、金融、中介组织等市场准入条件[41].现如今,辽宁现代服务业在全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期间,在加入 WTO 后 15 年,应该利用这特殊时期各种放宽贸易条件的情况下,发挥服务业驱动代替工业驱动的良好条件。充分发挥各项产业导向政策,法律法规软环境,营造更适合自己产业结构升级改善的大环境,迎来一个全新的突破,摆脱发展初级阶段的状态。
  
  对于辽宁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所涉及的生产要素的分配,从来都不是由国家政策、政府推动等宏观调控一家之言所决定的,要充分发挥集群发展下共生效应,实现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双重收益,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必须发挥市场作用。只有在政府的公共政策与市场的需求机制共同作用下,才能够把政府的驱动与市场的诱发作用发挥到最优。因此我们可以将政府的引导与调控作用看作是一种动态的,反映市场变化规律的辅助作用,做好直接干预与间接引导之间的平衡。放任市场在辽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主要突出在两个方面。
  
  首先,应该尽可能的实现地区内各行业的自由集群,而不是把政府的引导作用。
  
  反之,即便形成了短期内发展较好的现代服务业集群,集群内发展的不平衡也不利于该集群的长期发展。其次,形成长期健康的现代服务业集群也要通过辽宁省各个行业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积极引导非国有市场主体参与竞争,而不是以国有经济占主体地位。同时,针对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占有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多集中在电信、金融、保险、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广播电视等行业)[42];更应该不断减弱自身的垄断形式,参与到与新兴市场主体的竞争中,这需要在政府放宽辽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准入的前提条件下实现。
  
  整体而言就是,政府作用是不能缺位的,这是由辽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其长期重工业基地的历史原因造成的,产业在转型中存在的障碍较顽固,这更是其在这个阶段必须依靠的力量。同时,政府的这种宏观调控也不能越位,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虽是新兴产业,但是只有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磨练之后的集群式发展才能够有能力参与更具实力的较量,如此环境中发展下来的集群式模式才能够走的更长更远。
  
  5.2 构筑集群发展的基础环境
  

  辽宁省基础设施的完善首先需要加强的就是辽宁的交通通讯,随着现代物流的迅速崛起,只有构建了现代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交通通讯设施体系,才能够满足对外交通通讯网络的对接,在水、路、空等多方面都实现匹配,与此同时要做到原有基础交通通讯设施的维护、绿化。在建设交通通讯设施后,与仓储物流等相关的服务设施及产业配套条件的跟进也要加快,就好比在各种集资、集力建设类似于“沈大高速公路”这样的八道高速公路,但是因为加油站的缺位服务不健全,依旧不能够发挥高速公路的全方位外部效应。再者,辽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需要做的是合理布局交通网络,将其纳入全国交通的总体格局的统筹谋划中来合理布局辽宁的交通[43].实现“港口/机场-铁路-公路”的无缝对接,将东西对接、南北贯通相融合,形成立体式的网络交通图,在质量、密度、速度等多方面提升辽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并且尽可能将这些交通的主干道通过辽宁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区域。例如哈大高速铁路、烟台轮渡、沈大公路、东边道、营口港三期工程等工程项目。辽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所涉及到的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政策、物流信息三大体系建设的顺利实现,对其发展至关重要。
  
  发达国家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现代服务业化集群发展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载体,三者缺一不可[44].人口能否实现相对集中,对辽宁现代服务业集群所需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影响慎重。基于原本发展的顽固障碍,再加上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城市化的发展一直缓慢。克服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发挥很大的刺激作用。然而,城市化道路是大中城市的发展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结合,城市化发展的道路是其与信息化、工业化相结合协调发展的产物。城市化进程对投资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加大城市吸引力;而工业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以及劳动力的再分配、消费能力的开发;而信息化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化产业带的形成中[45].
  
  信息化所涉及到的政务信息、城市空间信息和公共商业信息等的数字化,这也是一个资源实现共享,提高信息透明度的过程,很多学者认为信息化水平被看作是辽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基础条件,这就需要各种途径去减少辽宁现代服务业商务成本的运输成本、信息费用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共享导致的交易成本。
  
  现在国家重点指出的网速慢、网络收费高的问题表明,现代服务业发展信息化进程将会加快。以上讨论所涉及到的从政府与市场调节平衡关系以及城市化、信息化、现代化,都是在不断地规划着辽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外部形态,因此,其刺激作用不可小觑[46].
  
  5.3 加强集群内关联性
  
  内部各行业中虽有部分行业的市场目标定位于独立发展,但是服务项目之间的产业关联环境也至关重要,只有在和谐的环境氛围中才能够实现不相关产业间的联系,这种非天然的联系在形成初期很不稳定,这时就必须发挥好环境的融合作用。多要素吸引并形成的关联性是实现其拉动发展的建设性条件[47].不管是建立系统化的现代服务业集群产业体系,还是定位辽宁省不同区域之间差异化集聚特色,这种关联性效应都是巨大的。
  
  对于促进辽宁省内部区域间形成集群的发展形态,首要需要解决的是在竞争性的环境背景中国有企业对资源和资本等要素的特权和垄断,通过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带动不同行业、企业间的资金融合,在市场调节下实现互补行业产生共生效应,提高不干涉调解下集群形态的形成。此类集群内部的产业融合为长期发展中产业创新埋下伏笔。因此,对垄断行业经营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来实现公平竞争机制势在必行。打破这种形式下的垄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提高辽宁现代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关联度,比如辽宁仓储物流、房地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高,在吸纳海内外投资就有更强优势,得到政府的更多财政政策的支持,在做强做大这些优势行业的同时也会加剧其自身的吸虹效应,不利于长远目标的实现。这种内部关联性提高不是拒绝带头行业或者部分行业的迅速崛起,从而通过“先发展带动后发展”的形态模式,而是需要那些因为历史原因或者政府主导的行业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公平的市场竞争中。另一方面是加强其与相关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如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制造业是前提,服务业是补充,在对制造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时,相应的一系列对现代服务业需求也应运而生,不断渗透在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管理、融资、物流、销售、售后、信息反馈等各个阶段中。这也是为什么产生了很多呼吁将制造业全过程中涉及到现代服务领域的部分分离出来,将其打包交由中介服务机构做到更专业、更快捷。总而言之,这种打破有利于将垄断行业中的要素禀赋与新兴市场主体公平享受,有利于形成更具竞争性的集团化、网络化、规模化集聚形态。
  
  当辽宁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强彼此之间关联性的同时,也要关注重点行业、示范企业、示范工程的发展以及新兴产业、新型服务业务。这种对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培养,是启动集群发展内在增长引擎的必要条件。截止 2013 年底,辽宁已规划建成的服务业集聚区已经达到 72 个,重工业为主的格局开始有所突破,金融、互联网等迅速开始集群式扩张。有关在实现加强区域内各产业与各企业之间的关联性,关注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在集群形态形成初期的带动作用,可以借鉴参考国内现代服务业集群形态比较成熟的上海金融经济区,或者是与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均要克服产业结构较落后的四川省。因此,集群内关联要将细密的网络集群构建成一个和谐的文化环境,也要有充分的竞争,倡导诚信意识和竞争合作精神。
  
  与此同时,针对辽宁省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注重内部关联性下,注重地区及产业的差异化发展对象及协调发展对象的区别,将能够在更科学化地促进辽宁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这就例如把加强关联性作为“大蛋糕”,在做大蛋糕的前提下,切蛋糕的方式应该根据对象特色视情况而定,避免一刀切。针对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对象的划分,基于篇幅的限制,在此不做过多的论述。
  
  5.4 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的贡献
  
  一直以来,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崛起中发挥的作用,并坚持最大化科技创新要素的效应。要充分发挥行业内部的自身优势,如努力提高高新技术成果的使用。随着这些成果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集群化的服务业变应运而生。或者内部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科学研究服务业等)的产业化进程;营造长期高新技术,形成一条紧密的产业链,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形成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区[49].争取将辽宁省建设出一批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通过高新技术开发应用,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为发展中所需的资金要素打下良好的软环境。与此同时,积极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中的企业向清洁生产技术上的开发,有利于集群区域以及辽宁省整个区域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产业链的形成[50].
  
  加强人才培养,发挥优秀科技人才的集聚效应。首先是国内本地区科技人才的培养,在高等院校周围建立现代服务业集群区域,不仅可以实现高新技术快速的转化应用,更有利于实现高校人才的就业,加大高素质人才在行业集群中的集聚效用。在产、学、研的推动下,将现代服务业集群与大学生就业相结合,双赢局面更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种对人才需求与吸引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辽宁省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魅力不足的地方,在吸引人才上较弱;二是,对行业集群发展中所需人才数量的需求,并非是越多越好,这个是量的需求不能够有个直观的统计,因此在制定广纳优秀人才方面,并非一步到位,不断根据每个时段对人才量的需求做及时合理的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
  
  5.5 建立标准化的现代服务业信息系统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竞争是存在于对数据的掌握程度上,辽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拥有自己的大数据库对今后的发展将是行之有效的。尽快建立信息管理的网络化,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作用,是政府和企业的重中之重[51].
  
  首先,要引进先进技术充分实现企业与政务的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要加大各种通信网络的使用 .其次,硬件设施要齐全,加快高速宽带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的步伐,响应总理号召“加速-降费”,不断打造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基础。最后,应尽量打造安全、绿色的信息网络平台,不断完善信息法规,净化网络系统,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反对不正当竞争和信息资源的垄断,保护知识产权,促使良好的信息适用平台和文化氛围的打造。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信息系统,这样可以实现各个主体共同使用信息,加大现代服务业经营主体与科技人员成果的交易,促进最新科研成果的应用,缩短了创新产品开发利用并创造价值的滞后期。
  
  完善的信息系统能够更清楚明了的统计辽宁各产业的数据,不仅是在反应发展现状还是为今后数据分析都能够提供一个可靠的来源,当数据系统能够与定量分析实现无缝对接的跨度,那么,对于该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很清晰的作出统计结果,更及时有效的解决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以上各个措施的进一步实施还有待长期的观察与监督,相信当每个环节都落实到位,实现各个产业集群都能够规范化、链条化的发展。相信在这样的长期发展下,能够摆脱传统的生产模式以及经济增长的依赖模式,打开新的突破口。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