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状况(3)
来源: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作者:季媛媛;李瑛
发布于:2017-03-17 共7502字
Fauconnier & Turner 的概念整合理论,被列为认知研究的基本理论。我国研究者密切关注这一理论,代表人物还有汪少华[30]、黄华[31]、王斌[32]、林书 武[33]、陈 洁[34]、王 顺 玲[35]、韩 春 晖[36]和 李强[37]等等。
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解释理论并不矛盾,它们各有侧重,后一个理论是对前一个理论的继承和发展。Lakoff 的“概念隐喻理论”、Fauconnier 和Turner 的“概念合成理论”都是从认知的角度来进一步研究隐喻。但同时这两种理论也都存在不足之处,我国学者在对外国的理论引进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真知灼见。束定芳指出这两种理论的任何一种理论,或者两者结合起来都还不能完全解释隐喻的工作机制。他认为隐喻涉及两个处于不同领域(范畴) 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基于相似性通过映射和整合的方式互相作用的结果。这是现在我国关于隐喻理论研究的独特的见解。
3 存在的问题
本文根据中国知网中的文献对 1996 年至2015年国内的有关隐喻的文章进行统计研究,发现国内对隐喻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从发表在重要期刊上的文章的数量不断增加可以看出来。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
3. 1 理论研究没有重大突破
发表在中国知网上的文献虽然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发表在重要期刊上的文章较少。从某一角度,众多的学者进行研究,内容大量地重复,存在抄袭现象,如关于概念隐喻理论的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有 209 篇,但其中重要的期刊只有 18 篇。我国学者对于引进的国外关于隐喻的理论大多持赞成的态度,发表的文章多数是运用例子来证明理论的合理性,很少有学者对引进的国外理论提出质疑、批判,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 2 实际应用少
我国学者没有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应用到实际当中去。例如把隐喻理论应用到教学、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二语习得上的较少;把隐喻与中国的诗歌、文言文、习语、成语等结合进行研究的较少,对日常生活中的隐喻研究也较少。
4 未来的发展趋势
4. 1 对隐喻理论的研究有所突破
对隐喻理论进行系统化和整合。有很多学者对隐喻的本质、分类、工作机制、特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研究,但很多学者对其隐喻的研究本质上是一样的,但会各自采用各自的术语,缺乏对隐喻理论的系统化和整合。加强对隐喻的跨学科研究,隐喻研究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一方面应该加强本身的理论建设,另一方面还要积极走出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从其它学科中吸取营养,以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隐喻研究者将更多地提出自己的见解,随着中国学者对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国外引进的理论将不再只是一味的赞成,而将会提出更多的质疑和自己的独特见解。
4. 2 把隐喻理论应用到实际上
我国的学者应该把隐喻的本质、分类及特点、产生的原因、理解过程和工作机制等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汉语研究和其他学科当中去。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贯穿于我们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涵盖了政治、经济、科学、宗教、艺术、军事、生活、逻辑、心理、语言等各个领域,我们的生存离不开隐喻,隐喻研究也会充满生命力。
参 考 文 献
[1]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胡壮麟。 隐喻与文体[J]. 外语研究,2000(2)。
[3] 束定芳。 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4] 李苗。 论隐喻的本质及其双层意义构建机制[J]. 求索,2004(2)。
[5] 李毅。 当代认知语言学隐喻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09(3)。
[6] 谢之君。 隐喻:从修辞格到认知[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7] 李四清。 英汉成语中的隐喻模式及其隐喻机制的研究[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7)。
[8] 王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08 - 432.
[9]Lakoff,G. & 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10] 李勇忠,李春华。 认知语境与概念隐喻[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26 - 28.
[11] 束定芳。 从隐喻研究看认知语言学、修辞学和语用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启发[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12]李福印。概念隐喻理论和存在的问题[J]. 中国外语,2005(4)。
[13]张松松。当代隐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分类思考[J].外国语言文学,2013(3)。
[14]Yu,Nin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Perspective from Chinese[M].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Benjamins,1998.
[15] 杨艳。 汉语中的时间隐喻[J]. 东南大学学报,2001(3)。
[16] 吴云。 认知框架下的空间隐喻研究[J]. 修辞学习,2003(4)。
[17] 周红。 英汉情感隐喻共性分析[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3)。
[18] 王逢鑫。 身体隐喻:构词理据、功能变换、冗赘与错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
[19]葛成,黄莺。 汉语味觉形容词“ 甜” 的通感式词义引申研究[J]. 语言本体研究,2012.
[20]李刚,陈勇。 战争隐喻中抗衡与对立的特质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0)。
[21] 项成东,王茂。 英汉动物隐喻的跨文化研究[J]. 现代外语,2009(3)。
[22] 兰倩,李炳辉。 近代来我国科学隐喻研究综述[J].科技文汇,2008(5)。
[23] 文旭。 政治话语与政治隐喻[J]. 当代外语研究,2014(9)。
[24] 孙苗。 “虎”字成语的隐喻机制[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7)。
[25]王丹宇。 英语习语的隐喻认知理解[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
[26]Fauconnier,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 Cambridge: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7]Fauconnier,G. & Turner,M. 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 's Hidden Complexities[M]. New York:Basic Books,2002.
[28]Fauconnier,G. & M. Turner. Conceptual IntegrationNetworks[J]. Cognitive Science,1998,(2):133 - 187
[29]孙毅。 认知隐喻学多维跨域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0]汪少华。 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 外国语,2001(3):37 - 43.
[31]黄华。试比较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20 - 22,34.
[32] 王斌。 概念整合与翻译[J]. 中国翻译,2001(3)。
[33] 林书武。 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J]. 外国语,2002(1)。
[34] 陈洁。 汉语结构对称性四字格成语的概念整合机制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10(10)。
[35] 王顺玲。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隐喻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2009(1)。
[36] 韩春晖。 认知视角下《论语》中隐喻意义的构建[J].学术交流,2013(7)。
[37] 李强。 基于物性结构和概念整合的名词隐喻现象分析[J]. 语言教学与交流,2014(6)。
注 释
①本文把SCI 来源期刊、EI 来源期刊、核心期刊和 CSSCI 统称为重要期刊
②占总数 (的比例) 是指该项占隐喻的期刊总数7363 的比例
③双重检索指在高级检索框中输入“隐喻”并含“本质”选精确再加“隐喻”并含“内涵”选精确
④比例是指该项占隐喻的期刊总数 7363 的比例
原文出处:季媛媛,李瑛. 中国认知隐喻研究综述[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1:252-257.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