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a 喝来喝去还是龙井茶对我的口味。
b 挑来挑去还是那条裙子最好看。
c 住来住去最后还是觉得住乡下最舒服。
d 听来听去我还是最喜欢《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e 穿来穿去还是那件衣服穿着舒服。
f 吃来吃去没有一个菜好吃的。
g 扒拉来扒拉去没有一个姑娘合老太太心意的。
……
在频频使用中逐渐固化为”V来V去+VP“这样一种新的语法构式。这一新的构式的构式义是,”在行为动作所能涉及到的诸种事物中,反复掂量,或主观认为‘要数某事物较为/最为合意',或主观认为’哪个都不合意‘“.这一构式只包含两个语义块:一个语块是”V来V去“,其形式特征是,前后两个动词相同,前一个动词后带上趋向动词”来“,后一个动词后面带上趋向动词”去“.另一个语块是那VP,会有两种形式,或是”还是/还数+形容词性谓语的主谓短语“,如a-e各例;或是一个否定的周遍性结构,如f、g二例。下面再举一个例子:
(24)一锅饭吃不了十个人。
例(24)这种句子在汉语教学⑥中当然不会碰到的,但是万一哪个外国学生在哪里听到或看到这样的句子,其中每个词的意思他都能懂,但不知道整个句子是什么意思。于是他就会来问我们。如果我们只是对他说:这个句子,在句法上或分析为”主-谓-宾“关系,或处理为”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句;在语义上是”受-动-施“关系。外国学生根据上面的解说能知道那句子的意思吗?肯定还是不知道。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有人(蔡维天2005,余祥越、黎金娥2006)尝试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的轻动词理论来加以解释。按照(蔡维天2005)的看法,例(24)的底层结构是个轻动词结构,轻动词是V[供用/够],即:
这看来是解决问题了,其实没有。理由:第一,请看下面的例(9)a、b句:
(25)a 十个人[施事]吃不了一锅饭[受事].
b 一锅饭[受事]吃不了十个人[施事].
表面看,似乎语义配置不一样,a句是”施-动-受“,b句是”受-动-施“;其实例(25)a、b句不属于行为动作事件结构。张旺熹(1999)曾谈到这种句子,正确指出这里的动词”已经没有动作性“,这种句子具有”非动态性“的特点。从构式语法理论的角度看,这其实是一种”数量关系构式“,具体说,是一个”容纳量与被容纳量的数量关系构式“,这种构式的语义配置是:
容纳量-容纳方式-被容纳量
主宾换位后,不改变其”容纳量-容纳方式-被容纳量“这一语义配置关系。例(25)a句”十个人吃不了一锅饭“,”十个人“(实指”十个人的饭量“,下同)是容纳量,”一锅饭“(实指”一锅饭的饭量“,下同)是被容纳量,”吃“在这里表示一种容纳方式(下同);b句”一锅饭吃不了十个人“,”一锅饭“是容纳量,”十个人“是被容纳量,”吃“是容纳方式。例(25)a句是说,十个人的饭量容纳不了一锅饭的饭量(那锅饭的量大,或者说那十个人的饭量小);b句是说一锅饭的饭量容纳不了十个人的饭量(那十个人的饭量大,或者说那锅饭的量小)。显然,a句和b句表面看似乎是主宾对调了,实际不管a句还是b句,说的都是前边那个量容纳不了后面那个量。按结构主义的观点,a句和b句动词前的”数量名“成分都是主语,动词后的”数量名“成分都是宾语。语言事实告诉我们,这种构式里的主语成分都表示容纳量,宾语成分都表示被容纳量。不同的只是,在a句”十个人“表示容纳量,”一锅饭“表示被容纳量;而在b句,”一锅饭“表示容纳量,”十个人“表示被容纳量。这样看来,例(25)a句和b句性质是相同的。在这种构式里,语义上的”施事-动作“关系和”动作-受事“关系都只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语义关系。再说,现代汉语中不是只有上面这两个句子,我们可以举出一系列的表示容纳量与被容纳量关系的数量关系的句子。请看:
(26)a 十个人坐了/坐不了三条板凳。
b 三条板凳坐了/坐不了十个人。
c 一天写了/写不了50个字。
d 50个字写了/写不了一天。
e 一天走了/走不了五个村。
f 五个村走了//走不了一天。
……
这些句子按传统的句法分析观念,内部的语义结构关系各不相同(这无须赘述),但都属于同一种构式---表示容纳量与被容纳量关系的数量结构对应构式(下面简称”容纳量数量关系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