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普通教育论文

小学运用“合·和”教育模式的研究

时间:2014-06-05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5000字
论文标题

  “ 合而不独,和而不同”是我校的校训。围绕这个校训展开的系列特色教育,我们简称为“合·和”教育。“合·和”教育的社会学要义在于人人应当竭尽全力地服务于生活的这个社会大家庭,这就是“合而不独”;人人服务于社会大家庭的方式可以各不相同,这就是“和而不同”。所以,实施“合·和”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引领师生确立“合·和”世界观、“合·和”人生观、“合·和”价值观,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合·和”素养,进而推动自身走向“合·和”人生。那么什么是“合·和”人生?怎样才能实现“合·和”人生?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哲学命题,本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作为“合·和”教育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我们又无法回避这一问题。所以,本人不避浅陋,试作此论,以期方家同仁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第一,“合 · 和”人生应坚信“合 · 和”因果关系,树立普遍联系的“合 · 和”世界观。

  佛说 :“世界一切皆有因果,只有未有现果之因,绝无无因之果或无果之因。”事实应该如此。所以,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因果关系。佛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有不报,时候未到”,其实就是在说人之行为的因果关系 :
  行善因得善果,行恶因得恶果。所以,当我们遭遇某种结果时,其实应当不必惊喜或悲切,因为这个结果早就在你行善或作恶时注定了的,事物总是处在因果联系中的。
  所以,今天的我们要倡导并践行“合·和”教育,就应该首先自己带头做到,在面对某种结局时自我反思 :我的过去的作为都是今天结果的因之所在,那么我过去的差错在哪里?同样,当我们需要对某种行为做出决策判断时,应该追问 :这样的作为是大善还是大恶、或者是善多恶少还是善少恶多?这样的作为会有什么恶果,我对该作为之恶果有何准备?倘若能如此用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把握因果关系,那么我们的因果观就是“合·和”因果关系了,我们的世界观就是“合·和”世界观了。
  所谓“合·和”因果关系,其本质要求就在于劝导世人要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念告诫自己,要多行善因、不行或者少行恶因,这是“合·和”人生的共性追求,人人当“合而不独”地刻写在灵魂里 ;同时注意,人不是因为要求得善果才行善因,而是因为人自己内心深处需要行善,对于行善的结果不是我之追求,得善果平常心,不得善果亦平常心。因为善因与善果之间是不能简单对应的。尤其是小善因对应小善果尚可,大善因则如何对应大善果?况且,行善因时我们或许能够自知,而得善果时是没有人告知也无法告知的,充其量,有慧根的人能够自我感知而已。
  尤其是有时候的大善果是要历经长期的善因积淀、合成的,或者大恶果也是需要历经长期恶因聚汇、合并的。特别是当我们看到极恶之人行极恶之因却不得恶果甚至得极善之果时,我们应当知道这是“上帝要让他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而当我们看到极善之人行极善之因却不得善果甚至得极恶之果时,我们应当知道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如此,我们对自己需要一种行善不求回报,或者行善消厄的心态 ;对他人需要一种劝其行善不慕其善果、阻其行恶不笑看恶果的心态。如此,则是“和而不同”。如上,则“合·和”世界观真正确立!

  第二,“合 · 和”人生应坚定“合 · 和”血缘关系,树立爱满天下的“合 · 和”人生观。

  着名歌星张明敏有一首歌,歌名是《我的中国心》,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因为他的歌中唱出的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应有的同根血缘的心声。事实上,任何人都离不开血缘关系,这不是简单的生养问题,而是流淌在他的命脉里的本性问题。可以肯定,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都会不由选择地在他的物质的或者精神的“血液”里流淌很多本性的元素。因为人从出生起的血缘关系展开,会有从小生存的家族缘,会有后来生长的学校缘、地区缘,长大后会有工作中的同事缘,会有社会生活的朋友缘、感情缘等等,这一切都会成为影响人的本性的话题。这一切都可以归结在血缘关系之中,人就是要在自我城长中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些关系进行“合·和”处理,从而成长自己的“合·和”
  人生观。
  有一个着名的测试故事,证明的是血缘关系的“合·和”价值。
  测试故事是这样的 :
  一天,上课了,老教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我受一家机构委托,来做一项问卷调查,请同学们帮个忙。”一听这话,教室里一阵轻微的议论 :“问卷?比上课有趣多了。”
  问卷发下来,同学们一看,只有两道题。
  1.他很爱她。她细细的瓜子脸,弯弯的蛾眉,面色白皙,美丽动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上了车祸,痊愈后,脸上留下几道大大的丑陋疤痕。你觉得,他还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吗?
  A 他一定会 ;B 他一定不会 ;C 他可能会。
  2.她很爱他。他是商界的精英,儒雅沉稳,敢打敢拼。
  忽然有一天,他破产了,一无所有。你觉得她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他吗?
  A 她一定会 ;B 她一定不会 ;C 她可能会。
  一会儿,同学们就做好了。问卷收上来,教授一统计,发现 :第一题有 10% 的同学选 A,10% 的同学选 B,80%的同学选 C。第二题呢?有 30% 的同学选 A,30% 的同学选 B,40% 的同学选 C。
  “看来,美女毁容比男人破产更让人不能容忍呀!”
  教授笑了,“做这两道题时,潜意识里,你们是不是把他和她当成了恋人关系?”
  “是啊。”同学们的回答很整齐。
  “可是题目本身并没有说他和她是恋人关系呀?”教授似有深意地看着大家,“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第一题中‘他’是‘她’的父亲,第二题中‘她’是‘他’的母亲。请你把这两道题重做一遍,你还会坚持原来的选择吗?”问卷再次发到同学们的手中,教室里忽然变得非常宁静,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变得凝重而深沉。几分钟后,问卷收上来了,教授再一统计,两道题,同学们都选择了 A。教授的语调深沉而动情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亘古绵长,无私无求,不因季节更替,不因名利浮沉。这就是父母的爱啊!”
  针对这个故事,有人说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男人都会信任自己的母亲,因为只有这个女人永远不可能背判他 ;同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女人都会信任自己的父亲,因为只有这个男人珍爱她。其实,父母之爱还有一个最好的反证,那就是婚姻仪式上的誓言。参加每一次婚礼仪式,我们总是为仪式上的誓言而感动。可是,有谁见过产房前父母对子女有过宣誓?!由此可知,大爱是无需誓言的。这正如着名翻译家林语堂在结婚当天烧掉了自己的婚书一样,因为他对妻子说:“婚书只有离婚时才用得着,我们何不把婚书烧了?”这看似惊世骇俗之举,实则是双方大爱的誓言。
  所以,“合·和”血缘关系要求的是我们每一个子女都应该毫不迟疑地爱自己的父母,可以说不爱父母的人简直就是罪人。同时,我们也要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因为他们都是父母深爱的人。
  由此,我们可以推广开来,一个人在单位也好,在社会也罢,如果他(她)是一个不懂得尊敬、尊重老人的人也是罪人,因为那个老人也是人之父母,也需要爱。
  由此,我们可以再推广开来,一个人无论在哪里,如果他(她)是一个不懂得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或者残疾人的人也是罪人,因为这些人的困难,也可能是你的老人时常遇到的困难,更可能就是未来的你将会遇到的困难,有困难的人需要你的爱。
  爱父母兄弟姐妹,爱同事朋友,爱老人小孩……爱满天下,这才是我们每一个社会人在把握了“合·和”血缘关系后应该坚持的“合·和”人生观。

  第三,“合 · 和”人生应坚守“合 · 和”内外关系,树立物我两忘的“合 · 和”价值观。

  人是离不开内外关系的。所谓“内”,就是“我”;所谓“外”,就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可以简单区分为他人、物质、功名、道义四种。于是,内外关系“合·和”,其实就是我与他人“合·和”、我与物质“合·和”、我与功名“合·和”、我与道义“合·和”。
  首先,我与他人“合 · 和”。
  每一个生活在正常状态的人都必须要处理好他人与自我的关系。客观地说,他人是我眼中的别人,我也是他人眼中的别人。感性地说,他人是我眼中的佛,我也是他人眼中的佛,这可以从佛印与苏东坡的“牛粪与佛祖”的问答中得到答案。正确的态度是,对他人的希求少一点,要尽可能少要一点阳光,但照样灿烂 ;对自己的要求则应该是多一点,坚信“要做就做最好”。因为,我不能要求别人做最好,但我一定要求自己做最好 ;我不能要求别人给我一片蓝天,但我可以尝试给别人一片蓝天。渡人即渡己,帮助了人也就帮助了自己。我们实小是一所从零起步的学校,一切从头开始,工作辛苦是必然的。作为校长,面对大家的辛苦,常常有不忍之心。但最近听到一个教师心声,让我稍稍释然。有人这样评价 :在原来的单位,大家都在玩,我一个人想工作是不行的,因为要被别人笑骂 ;在实小工作,大家都在忙,我一个人想玩是不行的,因为觉得对不住自己。这是多么好的人与他人关系“合·和”的例证啊!说实话,从 1999 年担任校长至今,本人一直坚持的观念是,当校长不是要享福,而是要带头工作。所以,当有人听说现在的我还要上课、当中心工作来临我要亲自带头加班甚至要亲自做搬运工这类小事时,有人质疑说 :“这些小事你也要亲自做?”言外之意,校长应该做与老师不一样的事。可是我说,第一我是一个习惯做小事的人,第二我一直认为只有当我带头做且做得不比别人少时,才能让别人愿意跟着你做,并且无话可说。这就是我坚持的我与他人关系“合·和”的基本思路。
  其次,物我关系“合 · 和”。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事实我们也必须承认,人对物质欲望的差别只是欲望的大小而不是有无,没有人可以真正脱离物质而生存。这是哲学的物质第一性观点。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人与物质的关系的复杂性。
  我们知道物质世界是纷繁复杂的,我们也知道人的世界更是纷繁复杂的。所以,我们更要知道,人与物质关系的复杂性。首先,我们承认物质第一性,但是不承认唯一性,世界不是唯一的物质世界 ;其次,我们承认物欲的全民性,但是不承认每一个具体物欲的全民性,正如鲁迅所说“贾府里的焦大是不爱林妹妹的”;第三,我们承认物欲的普遍性,但是我们要看到超然物外的可能性,因为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人的大米”是事实。
  所以,物我关系的“合·和”就是要求我们要尊重物质世界的基础性,但不能被世界的物质性完全迁动。让物质世界为我所用,这才是物我关系“合·和”的根本出路。
  面对当今社会公认的普遍存在的追风、浮躁、功利等倾向,我们大胆地提出“合·和”教育的理念 :不追风,做有根的人 ;不浮躁,做博爱的人 ;不功利,做快乐的人。这就是“合·和”教育对物我关系的最好诠释。
  第三,名我关系“合 · 和”。
  人常常是名的附属物。为了出名,人往往会牺牲很多很多。有的人为了出名牺牲金钱,有的人为了出名牺牲色相,有的人为了出名牺牲健康,有的人为了出名甚至牺牲生命!但到头来,究竟获得了什么?其实,名利场从来没有永远的赢家。你今天赢了,明天可能输得身败名裂 ;今天输了,明天可能因此而声名鹊起。所以,处理“名”和“我”的关系,最重要的原则应该是不能为了浮名把“我”丢了。
  “名”应当是“我”的附属物“,名”在“我”后,而不是“我”在“名”后。这就好像师生关系,某学生是某先生的弟子,这样的称谓是顺当的,因为人在前,名是人的附属物 ;但如果反过来称谓了,那就是重名轻人,人就成为了名的附属物,一旦名不存,人也就不再。
  所以,在功名面前,我们倡导名我关系“合·和”。
  真正的“合·和”名我关系,应该历经这样的三个阶段。
  首先是需要不追功名认识“我”、彰显“我”,这时就是“我只是我”;其次是借助功名完善“我”、氧化“我”,这时就是“我不再是我”;第三是淡出功名守住“我”、还原“我”,这时就是“我还是我”。
  第四,义我关系“合 · 和”。
  道义,是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境界。关于“义”、“我”关系“合·和”原则,当然应该是重“义”轻“我”。所谓“义”,是指社会公共认可的正义、道义、主义,是引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向上、向善发展的正能量。因此在这种正能量面前,所有的个人问题都是小问题,都应该无条件服从它的需要。但是,如何有效处理义我关系,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道义于我正如人之于盐,每个人都需要盐,但是没有人直接吃盐。然而,我们对于道义的思维方式常常是直接吃盐的方式——或者失之于操之过急、或失之于追求简单、或失之于“我”字太重。有如此三失之一,则道义的力量便如同直接吃盐般难受。倘若无此三失,那么你对于道义的思维方式就是健康的,甚至是完美的。试想一下,如果人的思维能够经历足够的时间思考,加上对问题复杂性的预想,最后又能够我字退后,这样的决策还有什么会不完美呢?
  所以,义我关系“合·和”的关键,不是二者的取舍关系,而是我对于“义”的过程关系,我不求直达,而是顺势而达 ;我不求结果,而求我一直在努力 ;我不是我,我只是追求道义的芸芸众生之一而淹没在茫茫人海。所以,至今难忘吴仪副总理谢幕时的一句话“我希望大家忘记我”,这是最高境界。
  综上,“实施‘合·和’教育、树立‘合·和’三观”不仅具有教育学的意义,同时兼备社会学的价值,让我们共同坚信 :“合·和”人生应坚信“合·和”因果关系,树立普遍联系的“合·和”世界观 ;坚定“合·和”血缘关系,树立爱满天下的“合·和”人生观 ;坚守“合·和”内外关系,树立物我两忘的“合·和”价值观!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