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普通教育论文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足与加强策略

时间:2020-02-27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作者:陈兴华 本文字数:2170字

  摘    要: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小学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出现:对思想品德课重视不够;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做到:一明确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二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三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课; 小学生; 德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对小学生进行德育,促使其形成健康人格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在小学生小学阶段乃至今后一生的成长过程中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针对当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主要凸显出来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思考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日常教学实践中主要凸显出思想认识、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思想品德课重视不够。当下,在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试教育的观念还没有得到彻底转变。这就导致该课程仍然在相当一部分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的心里被当成是所谓的“副科”。即是说,在他们的解读视域里,小学思想品德课没有语数外这些所谓的“主科”重要,甚至也没有音体美等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重要。他们认为,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可有可无的。殊不知,这门课程也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特别是其有助于促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方式属于教学形式而非教学内容的问题,但教学方式如果处理不好,例如如果过于单一就势必会影响到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进而影响到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在当下,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和单一就主要表现在较多地进行灌输,即讲授过多,而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却较少使用,从而不能有效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导致他们“很难做到内化并真正落实到行为上来”[1]。

  第三,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应当承认,经过我国几代教材编写者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努力,当下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内容相较于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例如,教学内容的安排更加科学,案例的选择更加恰当等。但不容否认的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尤其在教学内容联系实际方面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这种完善反映出,目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等还存在一定的脱离,亟待我们进一步密切二者的联系,做到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问题的应对之策

  对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上述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反思,在此基础上,可以从如下三个维度对这些问题的应对之策进行一定的探索和思考。

  第一,明确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学校、家庭和社会等都应当重视小学思想品德课,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小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对他们成长的意义与价值。事实上,思想品德课在我国小学整个课程体系中属于对小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中的“德育”部分,它对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把它视为一门“副科”,因为所谓的大家眼中的语数外等“主科”属于“智育”部分,而光有这一部分,显然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够的。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足与加强策略
 

  第二,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方式和手段属于教学形式的范畴。当下,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而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显然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应当避免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可以综合运用讲授法、启发式、自主探究法、分组讨论法等教育教学方式。除此之外,在教学手段上,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还应改变过去仅仅使用“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或工具进行授课,改为综合运用多媒体、网络、微信、微博等现代媒介进行教学,如此必然有助于提升小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第三,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创新教学形式是改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举措,但不应忘记的是,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要想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就必须要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来丰富和完善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为此,一方面,思想品德课教材编写者应当联系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智力等实际情况,把相关的内容纳入到教材之中;另一方面,由于“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不同,有更多抽象的理论性知识。”[2]因此,教师还应当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针对教材内容的讲授,教学案例的讲解等紧密联系学生、学校和社会等的现实状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更好地教好这门课程。

  三、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正处于少年阶段。所以,要想把这些“花朵”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就必须要重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尤其应当形成“问题意识”,有效解决这门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显现的各种困惑,并针对这些问题在思想认识、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努力应对,以不断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段丹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探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9):11.
  [2]刘凯青.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13):39.

    陈兴华.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应对[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69.
    相近分类:思想品德论文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