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普通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论文3000字范文参考(6)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12-29 共13971字
第六篇美术教育论文:

《浅议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摘要:美术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还能陶冶情操、丰富情感,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从而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 创造能力 观察能力

  在应试教育的时代,美术科目的教育功能一直被忽略,步入素质教育时代,尤其在培养人才多样化、全面发展的今天,美术教育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美术教育看似简单,描描画画,但是在培养孩子能力、提高素质方面有很大作用,如通过构思、构图,最后一幅完整作品的完成,在这些过程中,孩子的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等等,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下面我就从这几方面浅谈一下,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思、习、行”,这四个字可以代表学习过程的四个环节,是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主张。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认真研究美术教学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通过开展“自主———创新”活动,鼓励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到绘画实践中,如果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学习热情被有效激发,那么,学生的思维力、注意力就会调节到高效学习状态,学生就会在学习和应用中理解、巩固、掌握新的知识。

  1.激发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人的内驱力。对于学生来说,它可以使学生保持经久不衰的学习热情,从而转化为直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景,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还要细心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反应,以欣赏、鼓励的心态拉近师生距离,给予学生关怀与支持,促其自主、积极地学习美术。

  比如,在静物课中,可让先让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熟悉的或喜欢的物体,然后亲自设计和摆放静物,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实践心理,而画的过程中也会有成就感;在人物速写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轮流做模特,然后将学生作品在全班展示,并让学生自己组织评比和评价;在设计课中,让学生不受约束的天马行空的去构思创作。这样,在看、评、讲以及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就会真实地投入和参与其中,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从而真正成了课堂和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学习和创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2.科学设疑

  教师如果能科学地设置问题,也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起学生的钻研和思考,对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开启知识宝库,发展思维能力、创造力都有益处。所以,教师应在深入研究、挖掘教材和广泛了解对象的基础之上,经常设置一些引发思考和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努力开启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参与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探索性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3.积极实践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实践训练,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接受和运用知识的敏捷性、变通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例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外出或实地写生,让学生在领略自然风光、人文特色的同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扩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就能激发出自己对自然、对生命独特的感悟,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创作出能表现自己创造能力和有生命意义的好的作品。

  二、观无定法,培养习惯,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我们都知道,观察能力是人类智力活动的门户,没有观察能力作基础,就谈不上艺术想象力、表现力,更谈不上创造力。美术学习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是通过观察把握物象形体、色彩、结构、质量等外部特征,全面、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美术课的观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把握观察对象的整体或局部的外部特征,另一个是把握内在变化。通过外部特征表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通过内在变化表现作者的情感。

  1.明确观察任务

  如果观察事物时对目的不明确,对任务不明确,往往就容易把握不住主、次,分不清详略,不能很好的展现整体。例如,在一些实物写生时,很多学生往往只是看上一两眼,没有仔细的观察就凭主观的印象来画。还有一些初学者,在画人物全身像时,很容易把头部画得很细致、很大,最后身体画得瘦小。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人的视觉活动是有选择性的,而这种选择性是受思想支配的。所以,在一些美术课上,由于兴趣的关系,学生可能注意观察被观察对象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因此在美术课上,一开始教师就要明确地提出观察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观察,这样就能使学生视觉的盲目选择变为有目的性的选择。

  2.观察方法要准确

  做任何事情,掌握方法才能事半功倍。美术创作过程中,人的视觉不同于“照相机”,具有选择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除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还要教给学生们正确的观察方法。

  一是要学会鉴赏性的观察。无论什么事物,都有美的所在,在观察时切记不能盲目的看,应找出它们美的地方,学会鉴赏。比如,观察风景时,要注意是宁静的美还是壮观的美,也就是说应让观察者受到美的感染,从而产生激情,作画时才能立意明确而深远。另外,对画面的观察也要看出它是否色彩和谐,结构得当,例如,很多学生画画时往往画面构图过于简单,而追求色彩“丰富多样”,这样才觉得色彩斑斓,赏心悦目了。但其实不然,这样的颜色既不能形成对比,又使人感到不协调,往往会给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

  二是要学会分步骤的观察。有三个步骤,先观察物体整体方面的关系,再深入局部细致的观察,然后再回到整体关系上观察,这就是被艺术家的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观 察 方 法,即 整 体———局 部———整 体,宏 观———微观———宏观的认识事物、表现事物的观察方法。这样的观察有什么用意或作用呢? 首先,整体观察就是看事物的全局、整体、物质间架结构,等等。其次,局部观察是为了看得仔细、看得深入,把握好物体形象的个性特征,再次,回到整体,这样就能避免因强调物体个性而忽视事物总体,也是为了把局部巧妙的纳入整体之中,从而达到良好的绘画效果。

  3.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习惯

  注意力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对于观察来说,会使观察者更仔细认真,记忆更持久,目标更明确。经常有目的有意的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能得到提高。观察能力的提高也在于实践和锻炼。例如,老师向学生提出,公园或广场里偶尔会看到一个人在跑的交通标志,你们是否注意到,这是什么意思? 而且通常都出示在什么位置? 这样的引导会使学生对平时经常见到而又不善注意的问题能够留心观察。这样,学生通过有意观察,能开动脑筋,对以后的创造性劳动有着重要的意义。美术课程的育人功能还有很多,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润物无声,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有意培养,这样的孩子在喜欢上美术课程的同时,也会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美术教育背景下,教师们要多研究多探讨,发挥美术独特的育人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