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改革已呈现出很多可喜的变化,学生的知识面广了,学习兴趣浓了,课堂开放了,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增加了。但是实际教学中,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我们的学生总是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这本身即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全面进行课程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 鼓励 体验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 , 很多数学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 , 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念 , 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逐渐形成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互动式课堂 ,多了很多动感。新教材的使用 , 给学生充分提供动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 让学生主动研究数学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思维活跃 , 敢于质疑 , 愿意与人交流 , 勇于发表不同见解 , 乐于表现自己。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但这些还不够,我们还要更加深入地去探索新的有效方法,从而全面提高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再创造”
有位数学家曾这样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或探究要学习的东西;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那么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四年级学习小数除法时,计算“5.32÷1.6= ?”, 竖式上商 3.3 后,余下的 4 究竟表示多少?学生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在横式上写出 485.32÷1.6=3.3……4,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经过独立思考,不少学生都想到了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来检验:3.3×1.6+4 ≠ 5.32,得出余数应该是 0.4 而不是 4,在竖式上的余数 4 表示 4 个十分之一,即每次除后的余数数位与商的数位一致。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二、鼓励学生实践操作——体验“做数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我们知道“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一张长 36 厘米,宽 25 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 8 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因此,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说数学”指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师生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例如,五年级学习“分数化成小数”这一章时,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好像无从下手,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因为1/4、1/5 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1/3、1/7的分子同样是1,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有学生说:“如果用 4 或 5 作分母,分子无论是什么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我认为应该看分母。从分数的意义想,3/4 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 4 份,有这样的 3 份 ,能化成有限小数;而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7 份,也有这样的 3 份,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老师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学生们思考并展开讨论,几分钟后开始汇报:“只要分母是 2 或 5 的倍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不同意。如 7/30 的分母也是 2 和 5 的倍数,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 30 还含有约数 3,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约数 3 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猜想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 2 或 5,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简便运算 75 - 48,可以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哥哥有一张 50 元和 25 元零钱,买一件 4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哥哥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哥哥拿出 50 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 2 元,哥哥最后的钱是 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新课改已经成为当前的必然趋势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新课改确实存在较大的优点,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增强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更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优越性,同时也达到了我们课改的初衷,这样就可以使我们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