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民间文学论文

基于生态美学的哈萨克族民间文学探究

来源:伊犁师范学院 作者:郑霞清
发布于:2017-04-12 共111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基于生态美学的哈萨克族民间文学探究
【绪论】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生态美研究绪论
【1.1】依生之美:自然崇拜的生态意识
【1.2 1.3】共生之美:人与动物主体间性的和谐
【第二章】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社会生态
【第三章】哈萨克族文学的精神生态
【结语/参考文献】哈萨克族民俗文学与生态美学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摘 要

  哈萨克族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孕育出了独具一格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叙事长诗、民间故事、谚语、民歌和阿肯弹唱等各种形式的演绎。本文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对哈萨克族民间文学进行研究,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到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智慧,也为对哈萨克族民间文学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开辟出一片更广阔的领域。

  生态美学近年来虽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但对相对处于文化边缘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来说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对于哈萨克族民间文学这个领域的研究更显不足。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为我们描绘了哈萨克族人民在与自然、社会和灵与肉的交流中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关系,具有浓厚的生态意味。因此,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对哈萨克族民间文学进行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论,主要批判地运用了文本分析法和文献考证法将生态美学融入到哈萨克族独特的草原文化中,不仅发展了哈萨克族民间文学,同时也拓展了生态美学的研究范畴,对现代生态环境的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呈现。在自然生态方面,本文从人与自然的依生之美、共生之美和实践之美三个方面表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这对当代人与自然的重新定位提供了参考。在社会生态方面,本文从反抗强权的生存之道和符合生态本性的两性结合两个方面体现出哈萨克族人民追求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态的强烈愿望,这对当代非美的社会现象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在精神生态方面,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不仅体现了浓厚的家园意识,更指导人们在自身的建构中要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及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生态美学

  目录
  
  摘要
  
  绪论
  
  1.1 生态美学概论
  1.2 生态美学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1.3 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生态美学研究现状
  
  第一章 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自然生态
  
  1.1 依生之美:自然崇拜的生态意识
  1.1.1 动物崇拜
  1.1.2 水崇拜
  1.1.3 土地崇拜
  1.1.4 树崇拜
  1.2 共生之美:人与动物主体间性的和谐
  1.2.1 人与动物的平等对话
  1.2.2 人对马的道德关怀
  1.2.3 动物对人的报恩行为
  1.3 实践之美:寄情自然的艺术手法
  1.3.1"比"
  1.3.2 兴
  1.3.3 "荒诞"
  
  第二章 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社会生态
  
  2.1 反对强权的生存之道
  2.1.1 阿肯作品--现实的解剖刀
  2.1.2 世俗故事--理想的乌托邦
  2.2 符合生态本性的两性结合
  2.2.1 爱情故事--世俗的抗争者
  2.2.2 叙事长诗--勇敢的追寻者
  
  第三章 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精神生态
  
  3.1 家园意识的自然流露
  3.1.1 嫁女的含泪回望
  3.1.2 英雄的悲壮回戈
  3.1.3 游子的深情回归
  3.2 人生价值的自我追求
  3.2.1 简单的生活方式
  3.2.2 丰盈的精神世界
  3.2.3 其他的个人品质
  
  结语
  
  参考文献
 

原文出处:郑霞清.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研究[D].伊犁师范学院,201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