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社会治理创新中的美学探析
【引言 】创新社会治理与美的关系研究引言
【第一章 】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溯源
【第二章 】创新社会治理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第三章 】以立美之维创新社会治理
【第四章 】立美之维社会治理的现实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 】美学视角下创新社会治理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以立美之维创新社会治理
近年来,生态美学研究的兴起已经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这正表明了人们希望从"审美之维"来挽救、改善并优化、美化人类的生存的整体境域。我们在这里提出"立美宜人"的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目的便是通过建立起以"立美宜人"为旨归的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来消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生存境域之中出现的 "异化",并寻找出一条人类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这四位一体的和谐的有效进路。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然而在快节奏的发展步伐下,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发展问题。以什么样的实践样式为旨归的发展,我们才能保障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在这里我们要构建以立美为实践样式,以宜人为终极目标,以立美宜人为旨归的人类中心主义。
我们要通过立美的实践,达到一种宜人的社会治理效果。为了达到这种对象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方式,我们必须以立美为样态,来进行社会治理。整个大千世界,无疑就是人和人所生活的整体境域,实现和谐社会,无非就是实现人与整体生活境域的和谐,本文就是需求一种以立美为样态的社会治理方式,从而实现人的和谐和人类整体生存境域的和谐,从而实现宜人的社会状态。
通过社会治理层面的"立美",构建人类生存状态的"宜人",这就是立美宜人的社会治理创新方式。这里所说的立美宜人的社会治理创新的目的,就是建构立美生存共同体,从而达到宜人的人类生存整体境域。
一、促进人的和谐。
实现宜人的生活状态,说到底宜的就是"人".因此,"人"层面的立美,尤为重要。
只有保障人的和谐,也就是人自身的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美,才是构建宜人社会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一)人自身的和谐。
"人自身的和谐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和谐世界理论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是以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地发展为最高理想的。"这里所说的最高理想,是构成马克思和恩格斯笔下的和谐世界的重要出发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本质上是人的世界,人的和谐是世界和谐的内在特质,世界和谐是人的自身和谐的根本要求。
因此,实现人自身的和谐,是实现世界和谐的最基本要素。只有实现每个人的身体与心理的和谐,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是全体人类整体和谐的基础。
1.身与心的和谐。
身心关系问题历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是人们实践生活中必然面对、无法回避的问题。
身与心的和谐,即灵与肉的和谐,按照马克思的哲学观抽象来说就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每一个个体的人都是身和心的统一体。身即人体的生理机能和身体组织,心即人的心理或精神的活动。每一个个体人的生活都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体。享受精神生活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是人的生活的重要内容。我们每个人的自身的感受,包括情绪和心理等的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能够体现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状态。人类应自觉关注自己的精神家园以防止其荒芜,这就好比农民应勤于在土地上耕作以防杂草丛生,因为和谐始自于人的内心。
2.人的自由解放和复归。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人的解放,人的复归。马克思所提倡的共产主义,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宜人的社会形态。
我们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以立美为实践样式,达到宜人的人类生存状态。
人的异化的出现,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和种种冲突的出现,究其实质,就是对人的奴役。由于人被奴役,就导致了人的社会化本质丧失。而立美宜人的实践样式所追求和创造的社会状态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人的解放和人的复归。
人的自由、人的解放、人的回归,这三种关于人的状态,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也是我所提倡的立美实践下的社会治理所追求的宜人社会状态的具体表现形态。
(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在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当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构成了社会关系。因此,只有社会关系和谐了,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社会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和组成部分。就社会关系的具体范畴来讲,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关系。
1.个人关系的和谐。
尽管我们承认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优先性,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人的个体生命存在又必须在群体性的生命关联中才能得以存在。人类作为"类的存在物"出现,就意味着男人和女人能够生活于一个自由的联合体,这个联合体使人的族类潜能--自由,能够得以实现出来。这个社会的实现,其前提在于根本变革个体的冲动和欲求,也就是说,在社会历史的层面上,个体得以有机的发展。假如不植根于个体的整体结构,团结的基础就是脆弱的。
2.群体关系的和谐。
所谓的群体之间的关系,包括不同的种群、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讲就是民族和民族之间的关系、区域和区域之间的关系、阶层和阶层之间的关系等等。
客观分析当前世界局势和国内局势,当前的社会涌出现了大量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不同区域之间的矛盾、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等等各种各样的群体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通过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来实现各个群体之间的和谐发展。
在立美宜人的实践观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充分尊重各个民族的民族习惯,保障各民族人民的权益。将各个民族紧紧的团结起来,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同时,对于极个别的民族分裂分子,和极端势力,对于制造暴恐事件的暴徒,必须予以严惩。只有严惩这些敌对分子,才能维护我们和平安定的政治和生活环境,才能实现宜人的社会样态。
按照立美宜人的实践观,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增加对欠发达区域的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区域发展的先进经验,规避发达区域在发展过程当中经历的弯路,避免发展区域在发展过程中的教训。
按照立美宜人的实践观,充分保护各个阶层人民的利益。用立美宜人的实践样态,平衡强势阶层和弱势阶层之间的关系。在充分保护宪法赋予的强势阶层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弱势阶层人民的利益,保障弱势阶层在各个方面都和强势阶层拥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二、推动整个生存环境的和谐。
关照人类的生存也就是关照人类整体性的生存境域,这里我们所讲的人的生存境域不仅仅指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它还包含了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人类整体性的生存境遇问题如此严重,实际上正是人类活动淡化及丢失了审美的结果。本文就是通过构建立美的实践样式,寻求一种创新的社会治理方式,从而实现和谐社会,达到一种宜人的人类生活样态。在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当中,我们既要追求人与自然层面的和谐,又要追求人与社会层面的和谐,这样才能保证人类整体生存境域的和谐。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庄子·天道》篇称"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和、人和,即是顺应自然,而不要人为地干扰,甚至破坏自然,这是万物之美所以产生的哲学根据。
人类社会是由人和自然界共同组成的,自然是人类产生以后,第一个与之作用的课题。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成了人自产生以后第一个要处理的重要问题。究其历史,人是自然界的创造物。依靠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劳动,人又成了自然界的索取者。人的产生和发展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只要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人类的劳动,来利用和改造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顺应自然。
追根溯源,我们人类生存发展的本源性基础就是自然,我们要通过立美样态的生存活动,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有效化解自然生态危机,重新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坚持的是人与自然亲和的思想,那种征服自然以为我用的思想不强烈。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以自然为对象的科学知识,没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积淀形成的,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儒家和道家,所提倡的道,强调了人要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和谐,这充分的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尊重。
在近代的恩格斯思想当中,非常客观的强调了人要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恩格斯指出:"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当今,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力地印证了马克思人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必要性。人和自然界是有机统一的,人类既可以统治自然,自然又可以反作用于人类。因此,要想避免我们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无情报复,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必须顺应自然,才能保证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2.利用和改造自然。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是有意识的、能动的存在物。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获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人对自然界的依赖不应该是消极的,我们要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对自然进行利用和改造,才能从大自然当中获得更多的财富,才能使人自身获得不断地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在人类的能动活动中,我们无法创造自然规律,但是我们可以掌握自然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规律,并通过我们的劳动,从而起到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目的。在马克思的论述当中,我们可以判断出,他对人类掌握自然发展规律,是持乐观态度的。他指出:"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的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特别自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劳动是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积极的劳动,才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人只有顺应自然,通过对自然界规律的正确把握,才能够利用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根据我们的需求改造自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不断的进步,整个国际社会都更加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更是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这就在制度层面上更加明确了我们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在立美实践的指导下,我们所进行的社会治理创新,才能顺应各方面的关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达到宜人的生活样态。
(二)社会的和谐。
如果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的话,那么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是更高层次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社会,因此,社会的和谐直接决定了人的幸福指数。社会的和谐又分为社会关系的和谐和社会制度的和谐。
1.社会关系的和谐。
"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性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随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步扩大,从家庭、村落、氏族、部族、民族扩展到国家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逐渐的扩大当中,变得错综复杂。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单位。人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人天生是城市的市民。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入指出,"人即使不象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马克思此处所说的"人天生是社会动物",强调的是人具有社会性。人们在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活动中,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形成生产力,又必然要与他人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从马克思的经典文献中,我们分析得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是构成生产关系的资本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要矛盾,起着主导的作用。在马克思的哲学经典著作中,关于社会的论述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的理想状态。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必须走创新社会治理之路。也就是说,只有选择创新社会治理,才能实现理想状态,马克思的理想状态,就是我说的宜人的状态。
2.社会制度的和谐。
"所谓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们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就其本质来说,社会制度也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是被固定化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系和最高层次。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相较于社会关系来说,社会制度具有持久性的特征。
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基于社会制度层面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本质。因此,必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使社会制度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才能实现社会朝着宜人的样态前进。"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这就证明了,人的本质具有具体的的特点,并且是在不断地发展着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按照马克思的要求,我们只有以现实的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为出发点,去对人的本质和对社会关系的历史共性、时代特性进行把握,才能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改造社会,变革生产关系,形成新的社会结构,为人的发展造就新的社会制度。
人类要想实现整个生存环境的和谐,就必须创新社会治理,确立起"立美宜人"的社会治理方式,在与人的生存相关的所有领域,在与人的生存相关的所有的活动中,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构建起以"立美宜人"为旨归的生存活动方式。也就是说:只有在"立美宜人"实践样式的范导下,建立起以"立美宜人"为旨归的生存活动方式,才能消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生存境域之中出现的某种"非相宜论"和"异化",才能实现人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作为人类整体性生存境域体现的人类的整个生存环境的和谐。
3.社会治理机制的和谐。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发展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关口,为了建设张弛有度的社会关系,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从治理理念、还是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上都要实现创新。用立美的实践样式进行社会治理创新,必须从社会治理机制上进行创新。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利益在不同阶层和不同人群之间实现合理分配。要建立目标治理机制,为我们的治理明确目标。还要建立治理传动机制,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