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溯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20 共514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社会治理创新中的美学探析
【引言 】创新社会治理与美的关系研究引言
【第一章 】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溯源
【第二章 】创新社会治理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第三章 】以立美之维创新社会治理
【第四章 】立美之维社会治理的现实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 】美学视角下创新社会治理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溯源

  我们要进行社会治理创新,所要追求的目标,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就是实现马克思的"自由王国",要想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我们就要按照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和美学主旨,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通过立美实践,使当前社会达到一种宜人的状态。

  一、马克思的自由王国理论。

  在马克思的论述中,重点论述了自由王国理论。自由王国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状态。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党引领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因此,我们进行社会治理创新,目的就是实现自由王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马克思的自由王国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治理创新。

  (一)自由王国的科学内涵。

  "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象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从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马克思那里,认为"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两者是有区分的。他们的划分依据是,按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进行划分。而不是简单的划分为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所以本文认为马克思的自由王国理论有两方面的意义:在简单的物质生产阶段的状态下人类这一主体在处在必然性支配消除后所获得的自由的性质。

  这里所讲的自由既包括了物质生产领域这一简单的一般的基础,同时,又包括了除了物质生产领域活动以外的其他一些领域的活动。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到:"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显然恩格斯所认为的自由王国理论就是马克思物质生产领域的自由。但是,仅把其理解为非物质生产领域也是没有依据的。

  (二)自由王国的基本特征。

  1."自由王国"具有历史性。

  (1)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对自由的追求是历史的。自由富有历史性。虽然没有绝对的自由,但人们自古至今对于自由的渴望都是热切的。由此自由王国也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对这一目标的追求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随着人类历史不断地向前推进,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进步,人类对于自由的追求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对于自由的定义也在不断的深化更新。

  (2)追求自由王国的过程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自由王国作为一种虽然不可能完全达到的自由王国境界,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运动中在逐渐趋于理想化。对于旧的制度的摒弃和新的制度的产生,使得人们的自由得到逐步的释放。从动物界脱离到为生存而劳动,再到自由创造历史的这一历史过程也是人们追求自由的过程,这便是追求自由王国的过程。只有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最终达到人们的理想的自由王国。

  2."自由王国"具有无限性。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认识是不断进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我们所生存的整个世界是无限的、发展着的,这就决定了我们人类对于自由王国的认识和要求也必须是无限的。

  3."自由王国"具有不可逆性。

  自由王国是不会缩小的。因为人类的历史不会倒退,发展不会倒退,生产力的发展不会倒退,人类通过实践对世界的认识不会倒退。这也就决定了人类对自由的追求不会倒退。

  因此,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不可逆的。

  (三)马克思自由王国得以实现的条件。

  我们所要研究的马克思自由王国理论的核心意义是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这一理论的实现性实际上并不乐观。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很多哲学家和学者都认为不论人类生活在何种历史阶段条件下,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领域总是要保持下去的。"必然王国"永远存在着,人永远不可能摆脱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劳动是永远不可能废除的。"自由王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这种理论观点完全割裂了马克思自由王国的理论。它单纯的把自由王国理解为"非物质领域",马克思的自由王国理论并不是指完全摆脱客观必然性。

  不按客观规律而完全按照人的主观意志而是人的意志与对社会的改造取得一致,社会力量与人的意识相统一,以人的意识来规划自己的行动。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资本论》中就曾提到过:"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马克思将富足的生产力和时间这两个重要的条件,作为了实现自由王国的途径。马克思把人类必要的生理性时间以外的实践划分为劳动时间和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马克思认为只有在自由时间内才能真正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因为这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缩短劳动时间,极大的创造出更多的自由时间,自由王国才能实现。经过认真分析马克思的著作和言论,我们可以得出马克思关于自由王国的理论在马克思的自由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由王国是无限的、不可逆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自由时间的不断增加,"自由王国"也将逐步实现。

  二、马克思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的美学思想。

  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下,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对劳动者进行剥削和压迫产生了异化劳动。这种异化劳动是违背劳动者意愿的。但是与此同时马克思认为在这种异化劳动中劳动者们同时也创造了美,创造了属于人的自然界的美。

  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美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表现在外在美,同时人们也追求内在的美。社会上的大众的审美方式和观念千差万别,但是所有的审美规律都有着一定的内在的审美观念。马克思曾说"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一)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马克思以实践的哲学理论来阐述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异化劳动的产生,并阐述了这种异化劳动所带来的美的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奠定了艺术的产生。而这种美学思想的实质则是马克思所要实现的共产主义即能够使人得到真正精神上的复归的共产主义。

  自然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人作为一种自然力量,利用丰富的思维活动,通过肢体活动对自然物质付诸实践,通过认识探索后开始改造着自然界。人们的认识从对客观物质的单一认识到能动的改造并创造,这一过程人们遵循大自然的内在规律而创造了美。在野蛮时代,人们就已经将日历、时间、四季刻在了墓表上,从那时起人们就已经将自己的生活与自然界融入到了一起。

  人们通过劳动,以遵守自然的内在规律为基本要求对自然进行改造,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这种美的规律是在不断的改造中积极的探索,使得采用完整的全面的方式来改造。这一过程需要人类的头脑去思考,这一理性的过程就是人类对物质的自由支配,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在这种不断的改造和创造中使人们得到物质与精神的统一,这就是美的规律。

  美在很早以前就被人们发现并使用,神话、传说、诗歌等形式的表现都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展现在人们眼前。无论表现的形式有什么不同,但其所表现的都是人类最内在的最根本的要求。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美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对美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这样讲自我的感受付诸于实践所展现出来的美更具意义。

  (二)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主旨。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比较集中的谈及了美学。这一理论观点被认为是马克思美学的理论基础,它使得美学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探索是不断深化发展的。这种对自然认识的发展建立在实践活动上。实践与认识是相互作用的。随着认识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也开始从一味的简单的劳动创造到认识事物内部规律,以不破坏自然规律为前提展现对自然进行美的改变和创造。

  "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古往今来,人类和自然界都在发生着变化,智慧的人类不仅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了自身,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了整个世界。人类作为区别于普通动物的高级动物而言,通过实际创造世界,改造自然。这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人类会按照物质内在的美的规律来对物质进行塑造。人类有着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具有塑造美的能力。

  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异化劳动这一观点,他想表达的意义在于提出只有当我们真正的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才能够真正做到对异化劳动的扬弃,从而实现人民最本质的自由。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异化劳动虽然创造了美,但这种异化劳动的劳动者并不是主管的能动,而是被迫的劳动、机械的劳动。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下劳动者们得到了真正的解放和自由。这种劳动所创造出来的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这种自由才是完全的自由,这种社会下生活的人们财富有真正的意义。

  "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类具有热爱美,追求美的天性,同时也能够创造美,享受美。纵观人类的发展历程,一切文明的成果无不是在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创造中形成的。

  三、现代社会治理理论。

  世界各国的政府管理,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迎来了一个变革。在我们国家,由于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的管理是无所不包、高度集权的,但是也越来越呈现出了效率低下的弊端。因此,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断的进行着政府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

  但是,在改革的过程当中更多的表现出了应急性,没有形成社会化改革的明确方向和目标。在外部情况稍有好转趋势时,改革就会停止,甚至陷入"精简--膨胀""放权--收权"的困境。

  因此,政府管理改革必须要用全新的视野,来寻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分析其成因。要把政府管理改革上升到马克思的"国家权力回归社会"的高度进行探索。把政府管理社会化作为改革的基本方向。

  政府管理社会化改革包括三个层面的问题:

  (一)政府组织社会化。

  传统社会管理的思想认为,社会管理必须由政府部门垄断。在管理实践过程当中,出现了管理效率低下和政府服务社会的质量不高的一些列问题。

  加之传统的管理方式使政府机构过于膨胀,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把所有社会事务都纳入到自己管理的范畴内,社会组织甚至也成了政府组织,政府的管理触角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使得政府与社会的边界模糊不清。应该严格区别出公共组织、社会组织和私人组织,使之从政府当中剔除出来,真正实行让更多的治理主体社会化。国家和政府的权利要进一步的向社会回归,还政于民,形成多元治理主体对社会生活的共同治理,从而实现社会利益的最优化。

  (二)政府管理职能社会化。

  "政府职能的社会化,是指政府改变传统的大包大揽的做法,将原来由政府包揽管辖的许多事物,通过社会转移或委托代理等方式,改由企业、社会团体、群众组织、社会中介组织来办理,以节约政府财政开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政府管理职能社会化,是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把那种本应属于社会,但是被政府掠夺过去的管理职能从新回归社会。涉及经济领域的职能,政府要放松对市场的直接管制,让市场自发去管理,尽量让市场自主运行,从而促进市场的发展。涉及社会服务领域职能,应该交给社区或社会组织,同时也可以引入市场机制,让各方力量有机结合,实现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政府管理方式社会化。

  为确保政府始终坚持为人民、为社会服务,必须要让社会力量渗入到政府管理的全过程当中。要让社会参与政府的管理决策,让社会替代政府管理决策的执行,让社会去评估政府管理的绩效考核。

  政府管理社会化改革,就是要实现政府管理模式,从集权型向民主性,从全能型向有限性,从经济建设型向社会建设型,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政府管理的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过程,要做好长期的打算,不能急于一时。不能搞一刀切,把政府职能全部推给社会,而陷入无政府状态。既要纠正错位和约为,又要防止缺位,积极补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