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战略管理论文

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和借鉴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16 共4753字

  第 5 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和借鉴

  5.1 国外产业集群分析

  5.1.1 国外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早在 19 世纪,多个不同的产业集群就已经出现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和兰开夏等地;较大的印刷机械产业集群也在德国的奥芬堡与海德堡逐步形成; 20 世纪20 年代,美国底特律在就已形成的汽车产业集群;随后 60 年代出现 80 年代初具规模的加州硅谷 IT 产业集群被誉为“经典产业集群”;到了 1995 年前后,美国接近 60%的产出由全美三百八十个产业集群产生;意大利的产业集群在 1995年就有近 200 个,其中 66 个主要产业集群每年生产二百多亿美元的出口额;占全球 80%香水瓶的市场份额的布雷勒河谷是欧洲香水瓶制造中心,是位于法国北部的着名香水玻璃瓶制造业集群;后来居上的印度拥有近四百个产业集群,其产生的制造业出口额大约占到了全国的六成以上,其中较为着名的是鲁第海阿那的金属加工业集群和纺织业集群、苏拉特的钻石加工业集群、提若普尔的棉针织业集群、班加罗尔的电子软件业集群、阿格拉的鞋业集群等;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葡萄酒产业集群就是国际上众多成熟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它包括了近 700 家葡萄酒酿造企业,2000 户葡萄种植园,葡萄的灌溉设备、采摘设备、储存设备的生产商,加工葡萄酒的酒瓶、软木塞、产品标签、储酒桶等各种周边产品的厂商,以及针对葡萄酒业的专业化的公关、传媒、广告商、出版商、影视制作人,此外还有众多与葡萄酒有关的民间团体和地方机构,如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有世界着名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酿造研究机构,加州议会中有酒业委员会等等。该产业集群也与加州的农业、食品业和餐饮业以及庄园酿酒旅游业等其他集群联系紧密。

  5.1.2 国外产业集群案例借鉴

  举世闻名的 Peter Monte 生物科技产业园成立于 1990 年,是以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发为主的生物科技产业集群,其人造器官研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年总产值 10 亿美元以上。该产业集群位于美国 North Carolina 州,目前已吸引了 Witkey Forest 大学、North Carolina 大学 Greensboro 分校等 5 所知名高校的研究机构和 40 余家企业入驻园区。

  Peter Monte 产业集群最早由政府主导发起,将区域规划定位于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政府拨款建设完善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并引入风险投资等助力孵化中小企业;后转让运营主导权于独立机构 NCETA(由政府人员、企业、学校共同组成),同时按规划逐步扩张,鼓励发展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并引入了高校等研究机构,园区逐渐进入成熟运作阶段,并建立公共研发中心。

  总结 Peter Monte 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在于:一是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发展中心,搭建公共技术平台,为不同技术型创业企业提供差异化、精准化的服务;二是实行降低贷款利率、税收减免、设立专项基金等特殊的优惠政策,鼓励科技研发;三是发起“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与“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协助中小企业入驻发展;四是加入多家行业协会组织,积极参加学会举办的会展、招商、论坛等,提高集群知名度,加强与其他产业集群的横向联系与互动。

  5.2 国内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5.2.1 国内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国内的产业集群有以下五种主要类型。

  (1)自我成长型。大多是依托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传承或本地特有的优势特色资源,在源远流长的自发成长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逐渐演化成为具有综合优势的新型产业集群格局。例如在明清时期便号称“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江苏吴江丝绸产业,近年来更是逐步壮大集聚、高速发展,目前已形成我国着名的三大纺织产业集群之一。

  (2)企业扩张型。是指在一个(或若干个)大规模、强带动力并且技术研发处于该产业领先地位的企业或集团主导下,抓住市场机遇,迅速扩张裂变而产生的产业集群。比如江阴市的“亚洲包装中心”就是以当地的申达集团为龙头,招商引资来大批同类型产品及相关配套设施和产品企业在周边投资而逐步形成的;许昌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制品生产加工产业集群,就是在瑞贝卡公司的主导下,汇聚了龙正、神龙等发制品企业 112 家、个体生产企业900 余家,相关产业链上从业人员近 15 万。

  (3)市场引领型。是指通过专业市场的发展壮大带动产品生产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市场在个要素中对产业集群的带动效应作用最大,引领带动产品制造、销售渠道、市场信息、服务产业、人才培养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浙江义乌,围绕中国小商品城这个市场核心,引领形成了集生产、运输、销售、产权、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相配套的 11 个专业市场、14 条专业街,构成了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和产业集群。
  
  (4)科技驱动型。是指依托研发实力较强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利用区域内技术和人才上占据领先优势发展形成的产业集群。像着名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所在的北京海淀区内有清华、北大、北航等高等院校 40 余所,中科院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 200 余家,引来联想、方正、微软、IBM、诺基亚等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万余家落户中关村,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高新科技、信息资源和人才智力的密集的产业集群。

  (5)外资带动型。境外大企业直接投资或与国内合资兴办规模较大的终端产品企业和零配件企业,一方面通过再投资扩大企业规模,另一方面拉动国内外配套企业跟进投资,从而形成产业集群。此类产业集群主要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电子设备、精细化工和精密机械产业等为典型代表。随着这些产业集群规模逐年扩大,集群内的科技研发水平和配套企业的数量也随之增长。

  我国产业集群目前覆盖到大部分的传统行业并已形成较大的经济规模。有些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特色产业和品牌,例如纺织服装行业有江苏常熟的波司登、雪中飞、梦兰,福建的七匹狼、柒牌,浙江宁波的杉杉、雅戈尔等。有些产业集群已经成长为相关行业的产业基地。例如我国的三大化纤面料产业集群(绍兴-萧山集群,苏州-嘉兴集群,中山-佛山集群)的迅速发展,专业化分工水平大大提高,激发了产业竞争活力。目前这三个集群区域的纺织产值均超过了千亿元大关,占我国全部纺织工业总产值的 20%以上。

  5.2.2 国内产业集群案例借鉴

  20 世纪 70 年代,浙江省余姚市的小家电产业就开始起步,经历了从加工零配件到整机生产、从贴牌代工到创建自主品牌、从占据国内市场到拓展到国际市场的快速发展历程。历经四十年的艰苦创业、产业集聚和品质提升,余姚市小家电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浙江省区域工业经济的一面大旗。到“十一五”末,余姚市的家电企业已达到 2500 余家,拥有 8 大类 1000 种家电产品,家电产值近 500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家电企业 400 余家,实现销售收入超过 200 亿元。

  主要产品是家用小家电和厨用小家电,拥有“帅康”、“樱奇”、“富达”等众多知名品牌。余姚市小家电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不仅适用于小家电产业集群的打造,而且对于中小城市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都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1)产业集群定位明确。一方面从零配件生产加工起步,鼓励零配件生产加工企业做大做精,逐步形成较大规模、专业化的零配件生产企业;更加鼓励有条件的零配件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转为生产整机终端产品;另一方面及时掌握国内外市场需求信息,不断提升原有传统产品的档次,加快高技术含量、健康、环保、节能的新产品开发,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握市场的脉搏。

  (2)构筑家电企业集群。一方面推动当地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区域内规划建设核心产业集群区块,以建设水、电、网、路等基础设施,建立信息和市场网络等公共服务来实现细化分工、提高效率、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扩大优势产业的整体影响;另一方面要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要素保障,不断提升相关产业和组织机构的发展水平,形成较强的要素集聚能力和配套优势。

  (3)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一方面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对企业的自主科研开发进行奖励;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在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技术研发沟通桥梁,集中各方面优势资源,高效地使用好有限的科研经费,为企业研发活动提供各种制度上的保证和便利。

  (4)举办创新设计大赛。在本案例中的余姚市,自从首届“中国小家电博览会” 在 2007 年成功举行以来,每年都要举办一届小家电创新设计大赛,大赛分为“家具类”、“厨卫类”、“个人护理及其他”三个类别,面向全世界征集优秀设计作品,众多优秀的参赛人员在美观、材料、造型、功用、节能、环保等方面表现出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奇思妙想,充分发挥新奇的创意和无限的创造能力。而这些设计、发明、创造被小家电产业集群企业所吸收,并很快就生产出来付诸实践。

  (5)区域品牌整体推介。本案例中的余姚小家电产业集群,其区域品牌的整体推介工作包括开设了余姚家电网,编印了余姚家电画册,设立了余姚家电馆,每年举办中国小家电博览会,成功叫响了产业集群的品牌。还组织产业集群内的家电企业以“中国余姚家电”整齐、统一的名片,参加国内国际各种会展、专业展、展销会、论坛等,树立余姚家电产业集群的整体形象。

  (6)发挥机构作用。一方面由政府部门和各类组织机构制定出各种有针对性的行业标准和规则规范,共享市场信息,为产业集群内企业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安全、守信的竞争环境,提供信息、咨询、中介等必要的社会化公共服务,为企业进入全球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集群内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加强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横向联合,共同面对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国际贸易争端等市场风险,避免出现低档次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产品低价竞销、企业仿冒侵权等问题。

  5.3 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纵观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当地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有效拉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迅速提升当地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建立健全,加速转变当地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等等。综上所述,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过程用不争的事实说明,产业集群的功能众多,优势明显,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战略的不二选择。一是以市场为主导,辅以政府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相辅相承;二是发挥当地独特优势形成类型多样、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出现,三是大多数产业集群的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相辅相成。

  产业集群之所以诞生于偶然却在一时间风靡各国各地区,关键在于其集群优势效应——能够产生并释放出集体效率。其中一种是被动效应,是在产业集聚过程中,但凡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产业相关企业集中于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产业集群经济的外部性效应,这是一种伴生性质的、静态的、低强度的效应;另一种是主动效应,是当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部门。组织、机构等行为主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采取联合行动时所产生的一种共同行动的动态的效应,其强度大小取决于集群各行为主体间的合作程度与行动方式。

  目前在国内的许多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没有沟通联系,缺乏分工协作,各自为战,只能获得被动效应,产业集群的发展平平;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集群的企业间有很高的合作程度,其主动效应则显现出勃勃的生命力和很强的集群竞争优势。

  如今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现存的众多产业集群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通过企业的扩张衍生、吸引集聚等方式逐渐形成,但这并不能说明产业集群的出现过程只能自发形成并在事后才被人们所发现。事实上恰恰相反,产业集群是完全能够通过主动的、有意识的规划设计零起步一步步发展建立起来的。其中,我国台湾新竹地区的电脑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范例。产业集群在规划发展过程中,核心在于产业的准确选择和定位,根据本地资源特征和产业特性选择一个合适的优势产业;关键在于由市场主导,规划引领,政府引导;重点在于引入或培育有一定规模、具有较强衍生、扩张和吸附能力、有典型示范性作用的龙头企业,通过不断发展、壮大、扩张、衍生,或是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部门、组织、机构等聚集该区域,逐步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成型、成熟。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