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富士康塑应中心新进员工安全培训各环节改善(3)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21 共15523字

  (2)实行讲师竞争上岗制度。

  对于提出申请的人员,由工安课和人资课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其专业资质进行审核,通过资质审核后还需进行试讲,试讲评分在 80 分以上方可成为该门课程的培训讲师。符合培训讲师所限定条件的人员均可提出申请,但每个人最多只能申请四门培训课程。若某一课程同时有多名人员申请且试讲得分均超过 80 分,则依试讲最终得分的高低顺序进行排名,得分最高的人员为该课程的第一人选,其他则为候选人员,在第一人选因故不能参与培训时代为实施。

  (3)改变讲师义务培训的现状,实行有偿服务制度。

  制订统一的讲师费用标准,依其培训时数发放讲师费,为培训讲师提供实际的物质奖励,同时将培训工作与员工绩效挂钩,对积极参与培训工作的讲师,在绩效考评时可享有加分的权利,还享有同等情况下优先加薪、升职的权利。

  一方面可刺激培训讲师的积极性,避免因培训讲师觉得培训是其份外职责而敷衍了事;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作用,鞭策讲师努力做好培训工作。

  (4)持续完善培训讲师内部认证制度。

  培训讲师应具备三大实际训练能力: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选用有效的培训方式、具有开展电子化培训的能力[12].通过上述的申请、试讲等环节成为培训讲师的人员,仅说明其相比其他人员而言比较突出,但并不代表其具备了一个优秀的培训讲师的所应具备的全部素质。故为了持续提升公司新进操作工安全培训讲师的技能,强调需逐步落实集团的内部讲师管理制度,鼓励其参加集团组织的企业内部讲师培训及认证。对参加培训、经考核合格并获得集团颁发的内部讲师资格证书的人员,依集团的相关管理制度为其提供培训福利待遇。前期以鼓励获得内部讲师证书为主,后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则将内部讲师证书做为成为讲师的必备条件之一。

  (5)对讲师授课效果定期评定,实行优胜劣汰。

  培训工作需要实施考核以确认真实的培训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改善。培训效果评估不仅需要对参训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还需要对培训讲师的讲授效果进行确认。公司每一批次的新进操作工安全培训经实施后,人资课培训专员都会以新进操作工安全培训考核成绩汇总,同时结合参训人员填写的《培训效果调查表》(附录三),收集员工对培训实施情况的评价和改善要求,对讲师的培训效果进行评定。对考核成绩普通较差且参训学员一致反映存在问题的讲师,调查问题真实原因,若确属讲师个人能力不足,则予以调整、更换。

  塑应中心新进操作工安全培训讲师改善方面,主要体现在表 3-7 所示:

  3.3.3 塑应中心新进操作工安全培训实施方式改进。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培训归属于技能类培训范畴,此类培训内容专业行较强,要求参训者需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其培训形式多为单向灌输式培训,长时间培训容易造成人员疲劳而影响培训效果;同时培训课件形式比较单一,多为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有的甚至是整页的文字叙述,最终导致培训效果不佳[13].因此科学创新安全培训的形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安全培训质量,是企业培训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

  安全培训形式和安全培训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明显的区别。一定的培训形式就决定了应采取什么样的培训方法,所以需要根据培训的目标要求,先确定采取什么样的培训形式,再确定用什么样的培训方法。如果没有好的培训形式,就难以完成一定的培训任务;而培训形式再好,如果没有科学的培训方法,也难以达到理想的培训目的[14].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培训的目的是使员工尽快了解车间生产状态,掌握设备正确操作方法,避免作业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出现安全事故,这就决定了其培训形式不可能是脱产培训,且培训周期也不应该拖较长时间,而应该是短期的不脱产培训。同时培训方法应积极创新,但不可偏离理论联系实际,以满足实际安全需求的为主要目标。

  郑州富士康塑应中心前期所有新进操作工在入职时的岗前培训环节,由工安课和各生产部门分别讲授基础的安全知识和各生产部门的基本情况及安全注意事项,然后即被分配至具体岗位上岗作业。由于新进员工对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缺乏认识,对各部门基本情况不熟悉,仅凭几个小时的介绍,大部分的新进操作工都没有掌握或理解安全注意事项要点,仓促上岗导致在作业过程中频繁出现异常。具体培训实施环节存在的问题点及原因分析可见表 3-8:

  经分析确认,针对安全培训实施方式方面,采取以下改善措施予以改善:

  (1)培训方式由“集中课堂式培训后上岗”变更为“先现场熟悉再集中培训后上岗”.

  所有新进操作工车间级安全培训偏重在通训类的安全知识,与生产实际状态联系相对较小,仍由工安课人员采取集中式的课程培训。新进操作工经车间级安全培训合格后就被分配至具体的岗位实习,但不允许其直接从事具体操作工作(所有新进操作工会发放红色的“新人训”身份标记卡与其他员工予以区分),经一星期时间的现场熟悉后,再由各生产部门集中实施班组级安全培训。

  由于已经过一个星期的现场实习,新进操作工对现场的基本生产情况有一定了解,在接受班组级安全培训时效果会更好。但需注意新进操作工的所有三级安全培训工作需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完成。

  (2)培训地点由“全部在课堂”变为“课堂+现场”相结合。

  前期的新进操作工安全培训工作全部是在集中在教室中通过课堂式的培训完成,由于新进员工对车间实际设备、生产状况不了解,导致培训工作事倍功半。改变培训方式后,新进员工分配至具体岗位的前一个星期内,虽不能直接从事生产操作工作,但可以直接接触到车间现场的生产设备及作业流程,通过观察老员工如何作业可以学习到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有疑问的问题也可以直接咨询老员工尽快予以解决,消除了单纯的“集中课堂培训方式”过程中存在的因受培训地点的限制而导致培训效果差的问题。新进操作工经一个星期的实际接触,再经过“集中课堂式”培训,理论结合实际,极大地加深了新进操作工对安全的理解,提高了培训效率和效果。

  (3)培训时间由“集中几个小时”变为“全天侯”.

  安全培训应是一个持续实施与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次、或几次的集中式突击培训就完事大吉。对新进员工的安全培训而言,无论培训教材多么丰富、培训讲师技能再高明、培训方法如何先进,新进员工都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掌握,所以更应该注重安全培训的持续性。在经改善后,塑应中心新进操作工的安全培训,除了常规的岗位三级安全培训外,还增加了以下培训方法:① 在生产设备上张贴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员工可以随时查阅、学习;② 在生产车间现场的电脑终端上,持续不断播放安全知识;③ 员工休息区内设置安全宣传栏,张贴必需的安全宣传资料供员工了解;④ 每日交接班期间,要求对人员安全情况进行总结,持续强化安全意识;⑤ 每月各班组至少实施一次的全员参与的在职安全培训。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建立了全天候的员工安全培训制度,以持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培训手段的创新,人工授课与视频化电子培训相结合。

  为更好地开展企业安全培训工作,应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培训中的应用,强调培训媒体的多样化,利用网络等现代化远程技术手段提供培训服务。安全培训部门应采用现代化培训设施和电脑多媒体等手段开展教学。把复杂的、抽象的培训教学内容简单化、直观化,让培训学员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接受安全培训教育[15].

  本文 3.3.1 章节有提到,部门所有的岗位应知应会均制定了相应的视频教材,并可在现场的电脑终端上播放,新进操作工可以在工作之余随意查看 E-SOP,新颖的培训方式吸引了新进操作工的注意力。集中的课堂培训与电子视频培训相结合,双管齐下,可以确保更好的培训效果。

  3.3.4 塑应中心新进操作工安全培训实施过程监控改进。

  为了保证培训效果,需要对培训实施过程进行监控。通过对培训实施过程的跟踪和监控,可以及时调整和协调各种培训资源,使得培训活动能够按照原计划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还可以尽早发现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提高学员的满意度。

  培训过程的监控需要依据培训的流程对培训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而对培训实施过程的监控关键点如下表[16]:

  郑州富士康塑应中心新进操作工安全培训实施环节,仅对人员出勤情况有所关注,缺少基本的过程监控措施,对培训工作是否有及时落实、培训课堂纪律、培训记录管理、培训实际效果等环节都监控不到位,导致培训效果不佳,培训工作越来越流于形式。而造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职能部门责任不明确,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对安全培训实施环节的监控存在较大缺失。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