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 结论
丰田汽车以在上世纪 80 年代起步并且以高质量的性价比而闻名于世界,并且在最新的年度世界汽车销售量排名中位居第一,而这全球第一的宝座得来是以其优异的品质和高保障的安全性能作为其最大的核心竞争力。但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在最近两年的汽车产品质量上,出现了车型油门踏板设计缺陷等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这个问题尤其是在其北美市场上非常的突出。这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致使丰田汽车陷入了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的召回事件门而倍感狼狈。
丰田汽车的召回事件在一方面给丰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给丰田汽车的最高层予以警示,并且为其打造更加合理透明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对于核心价值的体现——质量认证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丰田的一系列召回事件后,给我国的汽车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首先我国庞大的市场需求量为我国汽车行业提供了广袤的发展前景,其次是日本汽车企业为了减少对于美国市场过度依赖的风险和开发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市场,会逐渐增加对我国的资金投资和部分技术转让。
譬如中国一汽运用了马自达的转让技术生产出国产奔腾 B70 和奔腾 B50 型汽车。再次是世界汽车发展潮流日趋于标准化和模块化。这种发展的趋势非常适合低劳动力成本和整合系统能力强的企业,而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可谓是优势明显。再譬如奇瑞汽车也运用了美国 CTS 公司提供的汽车零部件,吉利也成功收购沃尔沃并进行整合资源等。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使得双方之间看待问题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就使得对危机事件发生后最终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西方文化中的直截了当解决问题和东方文化中的态度决定一切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这就要求丰田汽车在全球化的经营过程中不断的适应和调整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营策略和解决方法。丰田汽车在国际上的第一地位而产生众多竞争对手对于其虎视眈眈的形势,使得丰田汽车在面对危机事件时,不得不小心谨慎的处理可能威胁到其第一宝座的问题。尤其是面对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市场的时候,更加要注重因为历史原因而产生的中国消费者出于民族情感而对于丰田带有成见看待的问题。
在全球化经营模式日趋流行的形势下,对于丰田汽车来说,如何处理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所产生的跨文化沟通问题成为了最紧迫的当务之急。首先在美国,消费者对于危机事件前期丰田的态度和处理是极其不满意的,丰田的不承认产品质量问题和刻意隐瞒对于公众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丰田章男采用了日本文化中的频频鞠躬道歉方法来取得公众的谅解,但美国人却希望能知道原因的真相和得到解决的方法,最终丰田不得不调整解决策略,及时承认问题和公布解决方案,与公众和媒体达成良好的沟通理解,化解了之前产生的危机。
其次在中国,对于中国市场的消费者,丰田章男吸取了在美国危机处理事件的经验教训,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注重中国消费者面对丰田的特殊情感问题。在和中国消费者沟通的策略上采用了和美国不同的方法:改正了之前忽视中国消费者的民族情感问题,先是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达歉意,取得中国消费者情感上的谅解,之后及时跟进和公布第一手的汽车质量安全相关消息和迅速召回具有安全隐患的车型来树立中国消费者对丰田汽车的信心。
从 2006 年以后,汽车工业全球第一的位置由中国在 2009 年的时候取代日本而稳居宝座,尤其是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调控产业发展结构、扩大内需、促进新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下,我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稳定而持续较快发展的势头,各类合资和国产汽车的产能扩大,销售数量剧增,特别是国内的自主品牌得到国家大力扶持后,实力大大加强,市场份额迅速提升,在国际汽车市场上也是声名鹊起,国外的销量也与日俱增。汽车业快速的发展势头促进了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产销规模拉大,整个国内市场的需求结构得到了细分化和专业化,加快调整了汽车工业产业的结构。
我国跨文化沟通危机事件实例---我国知名汽车品牌吉利汽车成功收购海外名牌车企沃尔沃,在整个的收购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就产生了各种跨文化的冲突—与海外当地的法律、财政政策的相适应问题、与被收购方的利益相关体的权益分配问题,与当地居民、社会对收购方带有敌意的不信任看法问题。最重要的是沃尔沃这家企业的文化冲突:沃尔沃的下到普通职员,上到最高层的执行官,全部都是工程师出身,都是拥有着对汽车极其热爱的心,这就与我国车企的企业文化工作背景大相径庭了,如何整合和使用沃尔沃的这些原本极具企业特色的优质竞争力并解决以上所有产生的各类跨文化冲突问题,就直接的摆在了我国吉利公司的面前。吉利公司的专业团队就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极大的考虑到当地的利益相关体并融合到当地的文化中以及和当地的民众加强沟通交流和改善关系来适应。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随着以中国、韩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不断崛起,带给传统日本制造类企业极大的竞争压力,为了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实力,日本企业不得不大幅度的削减高昂的劳动力成本,而与之相伴的是引以为傲的产品整体制造质量的下滑,而此次发生的丰田汽车召回门只不过是日本国内制造业整体实力下降的一个侧面的反应,如何消除因为降低劳动力成本而付出的产品质量下降的影响成为日本汽车制造业非常突出面临的问题。这也是我国车企目前乃至将来也会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政府大力支持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很多民营汽车制造企业的发展扩张速度也很迅猛,甚至在近年发生了收购国外知名汽车品牌的案例,在这非常鼓舞人心的同时,丰田的召回门也应该让我们的汽车制造商产生些许的警醒,在目前这个功利性极强的社会里,如何防止因为一位的追求品牌效益化、规模化、盲目的大范围的扩张而忽略了本身核心竞争力—产品质量的无法掌控而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在面临全球化竞争的大环境下,针对不同国家的国情、民意,和当地的一系列不同的跨文化沟通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应拿出不同的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案,积极快速的处理跨文化沟通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总而言之,既要牢记丰田汽车召回事件产生的深刻警示,又要把握住时代发展趋势的机会,使得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健康而又可持续。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1] 陈铖.浅谈制造商与供应商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合作-以丰田召回事件为例,期刊,2010-08-15.
[2] 陈武,李云峰.丰田召回事件思考与启示,期刊,2010-08-15:114-115.
[3] 浮代飞.从丰田召回事件审视中国产品召回责任制度,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3-28.
[4] 傅昕源.丰田召回门中品牌与议程设置的关联性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4-10.
[5] 管克江.建立均衡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报纸,2010-03-03.
[6] 郭飞飞.丰田召回事件危机公关的分析和反思,期刊,2010-12-25:61.
[7] 华欣,吕俊平.丰田召回事件下对丰田标准作业管理的新思考,期刊,2011-03-02.
[8] 红英,田祺,张靖舒.对丰田召回门事件的探讨,期刊,2010-07-20.
[9] 蒯世安.论比较分析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期刊,2008-03-15.
[10]李闷管.丰田召回事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期刊,2011-09-15.
[11]梅松林博士,高子新.丰田召回给中国车企敲响警钟,期刊,2010-05-05.
[12]孙松.浅谈品牌危机管理_以丰田召回事件为例,期刊,2010-06-15.
[13]叔平.当世界级卓越企业敲响质量警钟后-记“从丰田召回事件看企业发展与质量”上海企业座谈会,期刊,2010-05-20.
[14]孙多勇,鲁洋.危机管理的理论发展与现实问题,期刊,2004-04-25.
[15]孙艳华.基于比较分析法的电子出版流程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04-25.
[16]邵彬涛.从丰田召回门反思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导报,期刊,2010-11-15.
[17]唐伶.丰田召回事件的浅析与反思,特区经济,期刊,2010-04-25.
[18]魏顺平.技术支持的文献研究法_数字化教育研究的一个尝试,期刊,2010-06-01.
[19]杨阳.丰田公司全球化经营分析,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0]袁传攀.从丰田召回事件看企业危机公关,企业导报,期刊,2010-05-15.
[21]张亚明.丰田召回危机的系统思考与启示,期刊,2010-12-25.
[22]宗艳霞.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思考-从丰田召回事件谈起,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09-15.
[23]朱婧文.丰田召回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其对我国汽车业的警示,期刊,2010-07-05.
[24]张骏生,徐明.全球竞争中的跨文化沟通管理研究,期刊,2007-09-06.外文文献
[25]GavinGreen.丰田汽车召回意味着什么,期刊,2010-04-15.
[26]闫磊编译.丰田召回忙信用还遭降级,报纸,2011-07-04.
[27]山崎修嗣.中国の自动车産业[M].丸善,2010.
[28]小谷重德.トヨタ生産方式で锻える「改善力」[M].日刊工业新闻社,2009.
[29]The Corporate Crisis of Toyota Recall, Bing Li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ChinaHaisheng Wang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China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CrisisResponse and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nformation Systems for Crisis Response and Management,国际会议,2010-09-10.
[30]Toyota in Turmoil.Beijing Review,期刊,201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