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云南建设旅游强省的指标与构建
5.1云南建设旅游强省的指标要素
在分析了云南省建设旅游强省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将建设旅游强省的指标体系划分为旅游产业基础竞争力、旅游联动效应、旅游配套设施三大类指标要素,
每类中又细分为若干指标。
5.1.1旅游产业基础竞争力要素
旅游产业基础竞争力要素,主要指反映旅游产业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包括绝对数指标、增长率指标,以评价旅游强省的旅游产业整体实力。主要包括旅游发展规模指标、旅游发展质量指标、旅游发展效益指标和资源竞争力指标三部分。具体包括旅游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旅游企业规模、同业排名、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游客人均花费水平、旅游企业经营综合效益、品味度、丰度、等指标层。
5.1.2旅游联动效应要素
旅游联动效应要素,主要指反映旅游产业对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和影响力指标等,以评价旅游强省的旅游贡献度和影响力等。
主要包括经济影响力指标、政治影响力指标、文化影响力指标、社会影响力指标和生态环境影响力指标五部分。具体包括GDP、比重、国际区域旅游合作、国内旅游区域合作、居民好客度、对外开放度、旅游就业人数、社会安全指数、绿化覆盖率、生态承载力等指标层。
5.1.3旅游配套设施要素
旅游配套设施要素,主要反映与旅游相关的旅游服务竞争力、旅游设施水平、旅游人力资源水平和旅游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指标。具体包括游客满意度、旅游投诉率、住宿接待力、旅行社接待力、景区接待力、旅游咨询服务、旅游购物设施、从业人员状况、旅游教育状况、旅游科研状况、政策法规完善程度、管理体制规范程度、行业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水平等相关指标层。
5.2云南建设旅游强省的指标体系
根据美国运筹学家萨蒂的层次分析法和以上指标要素,将云南省建设旅游强省的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13个方面、35个指标。
5.2.1云南建设旅游强省旳指标体系
5.2.2云南省建设旅游强省指标体系的说明
D1旅游者总人数,包括国际入境旅游者人数、国际出境旅游者人数和国内旅游者人数。其中,国际入境旅游者人数包括来中国参观、访问、旅行、探亲、访友、休养、考察、参加会议和从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宗教等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的人数。不包括外国在我国的常驻机构,如使领馆、通讯社、企业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来我国常住的外国专家、留学生以及在岸逗留不过夜人员;国际出境旅游者人数包括大陆居民因公务活动或私人事务短期出境的人数;国内旅游者人数包括我国大陆居民和在我国常住1年以上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离开常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人数。
D2旅游总收入“^是指旅游接待部门(或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销售旅游商品和相关旅游服务而获取的全部货币收入,其中包括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两大主要构成部分,这一指标是了解、分析旅游经济状况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一般以货币单位来表示。
D3旅游企业规模,是指各类型旅游企业按照从业人员和销售额的数量而确定的规模,有大、中、小之分。由于旅游企业涉及的行业较多,无法用统一的标准确定,只能按照其所属行业的标准界定。不同类别的旅游企业要根据行业特点确定一个适度规模,如酒店企业是按照标准间数量来划分其规模大小。
D4同业排名,是指不同类别的旅游企业在区域内外同类旅游企业排名所处的名次,这反映了区域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旅游企业名次越靠前,区域内旅游企业的竞争力越强。
D5知名度,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知名度,是品牌资产的基础,只有旅游者知晓了该品牌才能够积累品牌资产,其表示被公众知道、了解的程度,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评价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主要侧重于”量“的评价,反映了旅游目的地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D6美誉度,是评价旅游目的地品牌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指旅游者对该品牌喜爱程度,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更倾向于选择高美誉度的品牌。这一指标主要侧重于”质‘’的评价,即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反映了公众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信任和赞美程度。
D7忠诚度,是指旅游者在选择决策中,多次表现出来的对某个品牌的有偏向性的行为反应。旅游目的地品牌忠诚度的形成不完全是依赖于产品的品质、知名度、品牌联想及传播,它与消费者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靠消费者的产品使用经历。提高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忠诚度,对旅游强省的建设、扩大市场份额极其重要。
D8游客人均花费水平,是指按人平均计算的游客在旅游中的花费,反映了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的平均消费水平。这一指标对观察国内居民消费能力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游客人均花费水平越高,会带来较多的旅游总收入。
D9旅游企业(旅游饭店、旅行社等)经营综合效益指标,指旅游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包括企业效益、企业利润、同业排名等。
D10品位度,指旅游资源的质量和价值,包括美学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及其稀有程度。
D11丰度,是指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集中程度。能够整体布局的旅游资源比单一孤立的景点开发价值更大。
D12 G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用来衡量一个旅游区域的经济实力,GDP越高,区域发展旅游产业的经济实力越强,越有利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D13比重,主要是指第三产业比重,旅游外汇收入对出口收入比重,旅游投资占总投资比重,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旅游产业融合度(重点是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等所占比重,可通过抽样调查反映)等。
D14国际区域旅游合作,主要反映国际区域旅游合作状况,这一指标主要是定性的指标。
D15国内区域旅游合作,主要反映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状况,这一指标主要是定性的指标。
D16居民好客度,主要是指当地居民对外来游客的态度,它影响着当地旅游业形象,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城市的旅游环境?.
D17对外幵放度,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具体表现为市场的开放程度,它反映在对外交易的各个方面,反映了区域对外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和与外界经济交流的活跃程度。这里主要是指旅游业的开放度,是全省出境人数与全省总人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情况。
D18旅游就业人数,是指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为社会提供劳动就业人数的总量。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人口占一个国家总人口的比例,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D19社会安全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构成社会安全四个基本方面的综合性指数,包括社会治安(用每万人刑事犯罪率衡量)、交通安全(用每百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衡量)、生活安全(用每百万人火灾事故死亡率衡量)和生产安全(用每百万人工伤事故死亡率衡量)。该指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安全状况总体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D20绿化覆盖率,指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比值,这一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态环境的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主要指标。
D21生态承载力,是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D22游客满意度,是指游客获得体验后的一种情感状态,是一种主观判断。满意度高的游客容易成为回头客,并能带来新的客源。
D23旅游投诉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游客满意度的高低。
D24住宿接待力,是指区域内的住宿接待能力,主要通过客房平均出租率、总床位数、各星级饭店床位数等指标衡量。
D25旅行社接待力,是指旅行社的接待能力,通过入境游客数量、国内游客数量、出境游客数量等指标衡量。
D26景区接待力,是指区域内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主要通过景区容量来衡量。
D27旅游咨询服务,是指区域内能够给游客提供的各种咨询服务,主要通过游客中心数量来衡量。
D28旅游购物设施,是指区域内为旅游服务的各种购物设施,主要通过各类型旅游购物设施的数量、结构等指标衡量。
D29从业人员状况,是指旅游从业人员的总体水平,主要通过从业人员规模、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学历构成及专业资格证获得情况等指标衡量。
D30旅游教育状况,指区域内旅游教育的总体水平,主要通过旅游院校数量、旅游专业学生数量、师资队伍状况、为地方服务能力等指标衡量。
D31旅游科研状况,主要反映旅游科研机构、旅游科研人员、旅游科研成果等基本状况。
D32政策法规完善程度,主要是指政策法规总量、政策法规种类和政策法规层次等基本指标
D33管理体制规范,主要是指管理体制健全水平和管理体制适用度。
D34行业管理水平,包括行业标准完善程度和行业管理效率。
D35信息化管理水平,包括旅游网站数量、旅游企业网站数量和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以上仅对建设旅游强省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相应内容,但是对每一个指标所占的权重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