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财务管理论文

A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21 共5557字

  第4章A企业资金集中管理评价

  4.1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价值分析

  4.1.1战略决策价值分析

  资金集中管理是一种追求效益最佳化的有效管理方式,能够充分发挥财务资源的聚合优势,使集团的凝聚力、整体效率和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保证集团企业总战略思想的贯彻实现。A企业以实现资金的流动性、效益性和安全性为目标,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采取一系列资金管控措施,来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运作,从而提高了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同时通过集中统一的融资管理、外汇管理、票据管理等,以强化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力。而通过信息平台获取的资金数据,作为能够得到有效分析结果的依据,为公司战略决策提供必要支持。

  集中的资金资源可以被战略性的投放于对企业经营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的项目,以保证企业重点产业优先发展,提高发展后劲,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A企业凭借资金集中管理的相对优势以及较优的信用等级,获得广泛而通畅的融资渠道,并扩大了集团的融资能力。资金管理中心依据全面预算预先筹划中短期融资,不仅保障正常的生产经营融资需求,还通过调整融资期限、融资品种等方式,平滑融资利率波动,寻求外部融资环境对企业资金使用的影响最小化。从近几年看,资金管理中心通过适时调整融资手段,实现了保障需求、降低利率并消除外部影响的融资目标,很好地支持了公司发展。

  4.1.2效率价值分析

  资金管理的效率提升来自于清晰的业务流程、相关制度约束、信息技术支持等,由各种因素有效结合带来操作成本和沟通成本的降低,其中信息技术更是提升效率的基础。A企业把信息化作为提高管理效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强有力支撑,以ERP系统、专业应用系统和IT基础设施为支点,分阶段分层次搭建全局性的信息系统平台。

  资金管理中心通过用友NC系统搭建了银企之间的不落地信息交换模式,并由此部分调整原落地处理支付结算的操作规定:包括停止支付业务申请需递交相关合同、发票等资料的规定;各单位统一在NC系统内通过协同实现无纸化转账,改变了通过纸质单据传递转账的模式。同时集团内所有支付信息能统一在NC系统中可查可控,不仅解决了各部门信息孤立问题,也减少了生产、采购、财务等不同部门获得信息的成本,使得集团各单位的资金支付顺畅通达,达到效率极大提升。以上调整极大节约了包括采购、财务等部门的人力投入--随着公司业务发展资金业务也快速增加,以原有的人员投入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系统处理能力,保证了业务处理的高效并避免人为错误发生,具体而言主要指传递纸质材料过程中发生丢失或遗漏等问题,导致会计数据滞后或失真(图4.1)0

  4.1.3效益价值分析

  资金集中管理对A企业的效益提升影响显著,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银行的信贷资源极大地节省了企业财务费用支出;另一方面因统一内部结算做到了余缺互补从而减少外源融资。

  1、融资集中管理:基于A企业可持续发展预期,以及企业保持至当前的良好资信,合作银行提供了全方位专业服务方案,包括由最初以抵押担保方式的银团授信,逐步调整为与全部合作商业银行通过信用的形式授信。融资集中避免了下属各单位与外部银行间因为合作需要进行的大量协商、签约、担保等繁杂手续和筹资费用;当下属車位出现短缺时又能以较低成本融入质量更优的信贷资金,从而降低全集团利息支出。

  2、融资利率优惠:合作商业银行为企业授信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流动贷款价格,在火行限定的利率浮动区间内,达到可下浮到的最低贷款利率,即同期央行基准贷款利率下浮10%,该条件大幅降低了公司融资成本。近5年A企业融资共计4.93亿元,由于享受银行贷款利率下浮10%的优惠政策,比较同期央行贷款的基准利率,降低融资利息支出共汁248万元(表4.1)。同时合作银行一系列具有不同优势的融资工具及产品,仅括出口贸易融资,出口卖方信贷,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以及票据贴现等,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供了可能其中出口贸易融资产品种类丰富定价灵活,其定价基础更多来自于利率相对较低的境外资金,因而通常情况下极大优于境内同币种融资成本。票据贴现是另外一种灵活有效的融资,由于其低风险而容易通过贴现实现资金融通,票据贴现利率以“SHBOR”为基础,具有随着市场资金松紧度而波动的特点,当票据贴现利率围绕央行同期基准利率上下波动而低于贷款基准或低于同期其他融资产品时,通过大规模的票据贴现融资,是一种有效的降低成本方式。

  4.1.3效益价值分析

  资金集中管理对A企业的效益提升影响显著,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银行的信贷资源极大地节省了企业财务费用支出;另一方面因统一内部结算做到了余缺互补从而减少外源融资。

  1、融资集中管理:基于A企业可持续发展预期,以及企业保持至当前的良好资信,合作银行提供了全方位专业服务方案,包括由最初以抵押担保方式的银团授信,逐步调整为与全部合作商业银行通过信用的形式授信。融资集中避免了下属各单位与外部银行间因为合作需要进行的大量协商、签约、担保等繁杂手续和筹资费用;当下属車位出现短缺时又能以较低成本融入质量更优的信贷资金,从而降低全集团利息支出。

  2、融资利率优惠:合作商业银行为企业授信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流动贷款价格,在火行限定的利率浮动区间内,达到可下浮到的最低贷款利率,即同期央行基准贷款利率下浮10%,该条件大幅降低了公司融资成本。近5年A企业融资共计4.93亿元,由于享受银行贷款利率下浮10%的优惠政策,比较同期央行贷款的基准利率,降低融资利息支出共汁248万元(表4.1)。同时合作银行一系列具有不同优势的融资工具及产品,仅括出口贸易融资,出口卖方信贷,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以及票据贴现等,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供了可能其中出口贸易融资产品种类丰富定价灵活,其定价基础更多来自于利率相对较低的境外资金,因而通常情况下极大优于境内同币种融资成本。票据贴现是另外一种灵活有效的融资,由于其低风险而容易通过贴现实现资金融通,票据贴现利率以“SHBOR”为基础,具有随着市场资金松紧度而波动的特点,当票据贴现利率围绕央行同期基准利率上下波动而低于贷款基准或低于同期其他融资产品时,通过大规模的票据贴现融资,是一种有效的降低成本方式。

  4、费率优惠:主要合作银行逐年调低各项费率,包括银行转账汇划,以及办理包括银票、保函、信用证等业务手续费。资金管理中心统一与合作银行签署存款协议,以此保障账户余额以活期存款形式享受高于同期活期存款的利率。例如通过办理银行“协定存款” “七天通知存款”以及其他短期理财业务,来增加库存备用金的利息收入,以全年资金日均余额0.1亿元计算,增加利息收入13万元。

  由上可以看出,基于良好信贷资源下与合作银行开展各项业务,获得的效益极为明显。但基于企业有负债的前提,在冗余资金没有更好投资方向的情况下,资金管理中心以“最好的理财即是尽可能降低库存冗余,换得尽可能小的融资规模”为原则,实践着经济配置资金的思路。

  4.1.4风险控制

  资金管理的集中必然带来风险的集中,风险控制作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始终贯穿着资金管理全过程,随着集中管理推进程度和运作方式不同,控制重点也不尽相同。A企业立足于资金风险系统化控制这一深刻认识,通过完善组织结构、建立制度约束、推进信息技术管理等手段,立体构建了适应企业当前发展需要的风险控制体系。

  1、计划管理:基于资金使用权和所有权归属各下属单位,集团总部通过行政手段加强总部控制力,实现对资金的调度权和管理权以保证流动性均衡。资金管理中心依据成员单位的资金预算,强制各单位执行资金计划--跟踪审查其现金流平衡和资本性收支情况,控制无计划的支出,如发现问题及时介入和控制解决,并督促成员单位立足全面预算规划本单位长短期现金流的平衡。

  2、制度约束:集团总部以全面预算为资金管理指引,通过授权审批管理制度来约束权限泛滥保障其合理可控;并配套一系列专项业务制度,包括出差管理、费用管理、生产物资釆购管理等,以规范各项业务的可操作范围与标准,从而保证业务开展实现高效与可控。另外,通过资金管理职能集中方式,包括账户集中、外汇集中、融资集中、担保集中等来控制或有风险敞口。比如对整个集团的内、外担保行为作了限定并进行控制,避免因无序对外担保而造成企业信用能力下降,有效防范了信用风险。

  3、信息技术:资金管理中心集中监控集团内资金动态,实时获取集团各账户的资金头寸情况、流向和流量情况以及资金异常情况,并通过对异常情况及时介入干预避免违规操作。基于银企直联平台操作的对外支付业务,从开始到结束在NC系统内被分解为若干业务流程节点可追溯,相关责任人按照被赋予的系统权限完成节点任务,每一节点任务完成即形成一次控制,由于支付业务在同一系统可查可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同系统之间在信息互相孤立情况下可能存在的控制漏洞。

  4.2 A企业资金集中管理问题分析

  4.2.1全面预算有效性的问题

  预算是沟通和计划的工具,对资金管理具有引导方向的作用。如果预算与实际分离,投入资本的使用成本或考虑不足,资金的时间价值被忽略,必将导致盲目扩张和营运渠道财务资源利用的低效。能更优化配置资源的企业致力于获得生产经营中充足的资金,因而年度预算的有效性除了通过内部预算管理的一系列措施规则进行评价外,与同行业标杆企业进行营运资金运行情况横向比较,通过量化分析并找到各数据反映的管理差距,尤其显得非常必要。

  由此,以上海电气作为比较对象,参考新型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标准(忽略应付税金和应付职工薪酬),将A企业与之进行营运资金管理比较(表4.3),通过表中存货、应付账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等科目,可以看出上海电气在釆购、生产、销售环节的资金余额接近平衡,尤其对预收账款的管理优势明显,也明显优于A企业与之相比较的各项资金数据。比较营运资金周转期(图4.2),上海电气除2011年为正数外,其余年份均为负数,对上下游形成资金占用;A企业营运周转期则为87天至140天不等。因所对比企业差距较大,以下将对存货、应付账款以及应收账款分别进行对比并分析。

  1、存货周转率比较。通过报表得出,上海电气存货周转率在2.3至2.8之间,以360天计算(以下同),周转天数为129天至157天;A企业同口径比较存货周转率为3.36至4.14,周转天数86至107天。相比较上海电气,A企业存货周转快约40至50天,说明其在存货管理具有相比较优势。(图4.3)

  2、应付账款周转率比较。在比较年度中,上海电气应付账款周转率在2.54至3.77之间,周转期为96至142天,比较A企业应付账款账期长约27至56天;A企业周转率4.17至5.23,应付账款账期平均在三个月以内。同时,上海电气应付账款期限呈逐年延长趋势,A企业则在69至86天之间波动,但2013年为比较期内的应付账款周转期最短年度。由此可以看出,上海电气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不断加强,A企业则存在明显的比较劣势,并且对上游企业管理没有明显优化。(图4.4)

  3、应收账款周转率比较。在比较年度中,上海电气应收账款周转率在3.45至4.62之间,周转期为78至104天,应收账款周转期呈逐年延长趋势,但短于同期应付账款周转期;A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2.47至2.93,其应付账款周转期对比上海电气长约40天以上,并且与上海电气情况相反,A企业应收账款期长于应付账款期。因此可以看出,A企业对下游客户的账期管理仍存在极大调整空间。

  上述各项数据比较表明,上海电气对其供应链的上下游、尤其对下游企业掌握议价主动权,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存在较大优势。相比之下,A企业虽然存货管理较优,应付票据积极使用减少部分资金被占用,但是对上下游企业的控制相对较弱,在应付账款、应收账款等方面的管理尚有较大优化空间。

  4.2.2汇率风险的问题

  资金管理中心选择了具有全球网络资源优势的X银行开立账户,通过该账户建立外币结算管理平台,并以此管理公司境外离岸账户,也为未来随着境外业务扩大而增长的外汇结算等业务作准备。由于A企业业务具有单边出口特点,因而难以通过对外采购付汇方式部分抵消汇率波动损益。面临人民币持续升值压力,A企业选择传统的汇率避险工具远期结售汇和出口贸易项下融资,来获得汇率风险锁定和融资成本相当较势。但公司目前面临境外市场不断拓展收汇额增加的情况,随着收汇额增加,按比例控制外汇风险敞口的绝对值也随之加大,因此,如何借用银行产品或通过最优的资源配置,来有效规避防范汇率波动风险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4.2.3风险集中的问题

  资金集中本质是利益的调整。如果集中管理成果不能覆盖大部分成员单位,势必增加进一步推进的阻力。在目前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金融环境下,单靠行政手段强行推进,使资金提供单位只能得到活期或协定存款利息收入,难以从经济角度调动其参与集中管理的积极性。而随着集中程度不断提高,资金管理风险有可能随之不断加大并向总部集中,如投资风险、还贷风险、再融资风险、现金流风险等,以及由各种风险或局部风险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因此,把握控制风险,除了通过制度与内控来实现外,专职人员也必须对资金业务全面了解,并对专项业务有着深刻理解,才能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的管理,合理控制风险。

  4.2.4信息化平台功能待完善

  A企业目前使用的资金管理平台基于银企直联和各合作银行网银系统,停留在日常基础的资金收付和资金归集上,通过NC系统搭建的银企直联平台,仅实现了集中结算功能,其他资金业务模块仍孤立于结算平台之外。包括资金计划、融资信贷信息、票据管理信息等业务模块尚未在同一系统内建立集成,信息分离现状导致资金管理从预算计划到执行监控,直至最后的报告分析不能系统化智能集成,事前计划与事后分析通过人工记录合成并加以分析,而人工合成数据存在失真可能,使得资金信息的效率性与准确性难以保障,同时极大限制了资金管理水平提升。随着集团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的需求,资金管理平台的信息技术运用现状远远不足以支持企业长远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