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财务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控制相关概念及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18 共3977字

  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小微企业及其贷款的相关概念

  2.1.1 小微企业的定义

  总体来讲,小微企业的定义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甚至不同的时期也是不尽一致的。当然评判是否为小微企业的标准主要还是从财务指标数据及从业人数等方面进行认定,以下就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小微企业标准做一简要介绍:

  1.日本:主要以从业人员人数或资本额确定规模。如制造业为从业人员 300 人以下或资本额 3 亿日元以下、批发业为从业人员 100 人以下或资本额 1 亿日元以下、零售业为从业人员 50 人以下或资本额 5000 万日元以下、服务业为从业人员 100 人以下或资本额 5000 万元日元以下的企业被定义为小型企业。

  2.美国:主要以从业人员人数或销售额确定规模。如不超过 500 人或是销售额在500 万美元以下的企业被定义为小型企业。

  3.欧盟:主要以从业人员人数和营业额、资本额确定规模。如小型企业的标准为职工人数 50 人以下、年营业额及资产总额 1000 万欧元以下,微型企业的标准为人数10 人以下、年营业额及资产总额在 200 万欧元以下。

  4.在中国国内,目前依据不同的主管部门、不同的监管口径对小微企业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应用比较广泛的标准为 2011 年 7 月 4 日由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发改委、财政部共同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划分依据标准为企业从业人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三个指标,不同行业设定不同的指标区间来进行企业规模划型。需注意的是,该三个指标间的关系为“或”,即企业只要有一个指标不符合区间标准规模类型就往下迁徙。该指标目前被广泛用于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准入。

  与此同时,银监会在要求商业银行报送小微企业贷款数据时,明确小微企业的定义为:单户授信总额 500 万元(含)以下和企业资产总额 1000 万元(含)以下,或授信总额 500 万元(含)以下和企业年销售额 3000 万元(含)以下的企业,包括法人和个体工商户。

  2.1.2 小微企业的特征

  小微企业有着明显区别于大中型企业的特征,有着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

  1.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不强。小微企业与生俱来的短板即为法人治理结构不甚完善,又受资金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经营能力和水平有限。虽然早有“船小好调头”的说法,但一旦出现行业性萧条,小微企业往哪里调、如何调都是问题。据统计,中国国内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是平均 5 年不到,远远低于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能充分说明该问题。

  2.行业分布广,竞争较为充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行业均已对民营资本开放,正因如此,使得小微企业能够广泛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开展经营活动。但小微企业因自身原因无法进入垄断行业,基本存在于竞争较为充分的市场,为其生存带来了较大压力,也促使小微企业不断完善自身能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而激活市场、增进市场效率。

  3.推动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大中型企业在技术推广市场开发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并有着较高的平台,不愿意进行技术创新,而小微企业要生存,必须有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这就有利于技术发明和创造。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为一是方法创新即通过改变生产和管理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二是产品创新即根据市场需要改变产品特质;三是机构创新即改变经营管理结构和提高工人素质来提高产量。

  2.1.3 小微企业贷款的概念

  不同商业银行内部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界定标准有所不同,如建行将 3000 万元授信敞口(含)以下的贷款称之为小微企业贷款,华夏银行将 2000 万元授信敞口(含)以下的贷款称之为小微企业贷款,民生银行、杭州银行将 500 万元授信敞口(含)以下的贷款称之为小微企业贷款,当然上述小微企业贷款均包括私营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为借款人的个人经营性贷款。

  2.1.4 小微企业贷款的特征

  小微企业贷款的最大特征为“短、频、急”,即贷款实际使用期限较短、在一段时间内有重复贷款的需求、贷款从申请到放贷的时限要求较短。正是基于此,衍生出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特征,主要包括银行外部风险和银行内部风险。

  1.银行外部风险:包括道德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资金风险、担保风险。道德风险主要指因小微企业各类信息透明度不高,银行要完全掌握小微企业的全部风险信息难度非常大,导致部分小微企业利用此优势从银行取得不当贷款;财务风险主要指因小微企业自身财务核算能力有限,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容易导致小微企业陷入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现金周转不灵,进而影响贷款的安全性;经营风险主要指因小微企业规模有限,受各类外界因素影响的程度相对明显,抵抗外部风险事项的能力弱而较易产生经营不善的情况;管理风险主要指因小微企业与生俱来的家族式的特点比较明显,产权不清晰,家长制、一言堂的情况严重,内部管理的缺失直接导致法人治理结构出现问题;资金风险主要指因小微企业与生俱来的局限很难通过广泛的融资渠道融到资金,直接融资渠道非常狭窄,间接融资渠道的成本又非常高,资金需求又较急,可能会依靠民间高利借贷等渠道,导致最终资金链的断裂;担保风险主要指小微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固定资产少、资本积累慢,特别是一些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更是存在缺乏有效担保物的情况,因贷款缺乏足额的抵押物或有效担保而产生的风险。

  2.银行内部风险包括银行信贷流程的不规范;银行内控体系的缺失;各层级贷款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商业银行间竞争的无序。而在实际情况下,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形成原因也印证了上述风险特征,据资料显示,银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为:政府干预造成的占 30%,政策影响造成的占 30%,国家产业或行业结构调整的占 10%,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的占 10%,银行内部管理原因形成的占 20%。

  2.2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

  2.2.1 麦克米伦缺陷理论

  该理论于 1931 年在英国通过对企业的调查,由以麦克米伦爵士为首的专门委员会得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认为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会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而其资金缺口可分为“权益性融资缺口”和“债务性融资缺口”。按照企业融资顺序理论,小微企业在发展时,企业主为了保证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不落入他人,一般先在企业内部相关渠道进行融资,其后才进行外部举债。具体来讲,第一,资金的供需双方存在不平衡。一方面,小微企业家数较多,需要资金的原因也不尽相同,而另一方面,各类金融机构的数量有限,能够提供给小微企业的资金则更为有限,造成了资金的供需双方存在着矛盾和不平衡,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小微企业不能全部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供应,从而形成资金缺口;第二,市场调节存在失灵的现象。在现有金融体系下,如果纯粹依赖市场的定义,金融机构的资金必将无法到达小微企业。因为金融机构也是盈利性质的企业,必定会追求收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但是鉴于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特征,金额小、笔数多、单笔成本较高,同等条件下金融机构肯定更愿意把资金供应给相对实力雄厚、信誉度高、风险程度低的大中型企业,而非提供给小微企业;第三是现实中的小微企业的各类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不够开放,金融机构通过常规手段很难判断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高低时,要么就不发放贷款,要么只能提高利率作为补偿成本。所以该理论是在现有的非理想的市场状态下形成的结果,具有较大的实际参考意义。

  2.2.2 均衡信贷配给理论

  在“不完美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一文中,斯蒂格利兹和韦兹指出,在资金供求市场中,各类市场主体对相关信息的获取程度不一致,市场的资金需求者比资金提供者更能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情况,能够获取大量信息资源的一方较信息获取能力有限的一方更处于有利地位,现实中就是小微企业本身更了解自身的经营、财务和发展状况,从而在借贷关系中对于贷款风险程度的定性具有更多的主动权。金融机构本可以通过利率的提升作为补偿收入来弥补客户选择的风险,但当这一手段不起作用时,就不再把提升利率作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式,而是利用信贷配给,就是即使都存在高利率的条件,也不一定批准所有资金需求者的借款申请。在实际情况中,信贷配给即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条件完成客户的筛选工作,包括一是提高准入标准。诸如依靠资金需求者的资信评级结果、选择贷款的担保方式等,满足条件的可以获得贷款,不能满足条件的将被拒绝贷款;二是减少信贷资金的供给。为了规避风险,金融机构索性选择不放贷款,从而形成了小微企业难以获得贷款的局面。

  2.2.3 关系型贷款理论

  银行间借贷技术包括财务报表型、资产支持型、信用评分型、关系型等类型。美国学者 Berlin 和 Mester 将其中前三种类型归为交易型借贷,借贷行为的依据是量化可以取得的数据,如报表、抵质押类资产、数理统计模型等,多为一次性完成,便于量化和传递,但关系型贷款中借贷是否成功依赖于银企间的信息是否通畅和银行对内在信息的获取,更多的是非量化的指标,如企业主个人的信用情况,这些信息难以量化,依赖于借贷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了解,通过一定时间的接触,通过各种外围了解才能获取该类信息,故实际中小微企业贷款往往为该种类型贷款。而学者们也大都认为,信息的不透明是阻碍金融服务的重要原因,而只有通过关系型贷款弥补小微企业无规范财务信息及充足抵质押品而产生的信贷缺口,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该理论是指在借贷市场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会产生两个结果,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贷款前,由于银行无法通过常规手段甄别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只能通过增加贷款利息收入来补偿小微企业可能因违约带来的贷款风险,但加大利息的收取会导致部分原本风险程度较低的小微企业不愿在银行贷款,反而把风险小的客户排挤出信贷市场,风险高的小微企业则不计成本地从银行获得了贷款,从而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越来越差,这就是“逆向选择”;而在获得贷款后,小微企业认为取得了贷款,花着银行的钱,较有可能不会非常珍惜,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出现违约的概率明显增加,直接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压力的加大,这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