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本章作为整篇论文的绪论,简单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目的与实际意义,介绍本课题的思路和写作框架、来源,对全文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
1.1本文研究的背景和实际意义
本文探讨的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问题。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以规避风险、有效监督和管理为目的,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在各业务节点和环节建立过程控制体系,评价、约束规划和控制的系统方法和制度,用以约束员工和管理层业务操作和管理审批顺序而形成的管理规范。
内部控制的要素主要由五部分构成,分别为: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风险评估、内部监督。
由于我国内部控制实施起步较晚,重视发展时间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情况令人堪忧。中国市场经济起步晚,经历计划经济改革后的市场经济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加上中国传统的领导人决策思想影响,企业主内控意识薄弱,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形同虚设。
近几年,国家对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的规范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防止企业舞弊、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以财政部为首的四部门于2010年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从2011年至2012年期间,《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先后在境外同时上市的公司、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实施。。希望以此来引导并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规定了国内上市公司的推进实施时间表。目前,对于在海内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以及拟上市公司,均把企业内部控制提高到了 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2013年4月,中国证监会对于上市企业和拟上市企业采取了空前严格的审核和调查工作,尤其对于拟上市公司,多次提出严查企业内部舞弊、财务造假,对IPO财务专项检查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天丰节能因财务造假、虚增收入,公司已进入调查阶段,天丰节能相关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可能会受到比以往更严厉的处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内部和发展而言,其重要性事关企业生死;对外则反映到影响股东权益尤其是公开市场的中小股东权益。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企业真正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2014年初,尘封两年半的IPO市场重新开阐,面对证件会对资本市场的新规定和举措,所有拟上市公司在面对严格的保荐制度和审计制度之余,还需接受严格的财务自查。财务自查尤其对企业的收入利润真实性、IT审计、实际控制人的重大收支状况、企业体外资金循环情况、关联交易甚至实际控制人个人银行卡流水等作出了苟刻的核查要求,这些要求无疑均需建立在企业和企业管理层良好的道德基础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基础之上。
随着民营经济在社会发展中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民营企业经济实力逐年增强,但是他们暴露出来的内部控制失灵、重大经营和财务决策缺乏严格规章制度、制度执行缺位等问题十分明显;有的更可谓是老板一人说了就算的内控,关键节点控制和防范严重缺位,尤其是股东较多的企业,由于决策权掌握在经营层,企业所有者往往信息不对称,资产偷梁换柱或流失的情况频频发生,MBO反向收购进而影响企业权益所有者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全球经济衰退和国内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的背景下,企业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的更好的发展,而建立良好的内控体系并执行到位是企业发展必备的内因之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己成为民营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
然而,内部控制这个概念往往在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才被较多提及,若是照搬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和措施,往往难以在中小企业进行有效实施,内控制度容易形同虚设。笔者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1、企业实际控制人缺乏内部控制意识。与国有企业相比,中小民营企业主因为在股权上有绝对的控制权,因此对于公司管理有较大的自主权,对员工的内控行为有很强的导向性,因而不愿意建立或从真正意义上履行有效的内控制度。早期的一些上市公司以及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仅仅用于检查和应付中小投资者,缺乏监督。因为对于中小民营企业主来说,逐利是他们开办企业的根本目的,任何能够减少公司成本的途径都会促使企业主去尝试,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减少税收成本。除了正常的合理避税,通过不法手段偷税漏税也成为国内大多数企业主选择的减少开支的方式。
2、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由于国内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主在股权上控制公司,因而有唯我独尊的草方面想法,造成一人说了算的管理局面,公司章程形同虚设,有些公司即使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这样的机构,但在公司经营层面和实际履行过程中,这些机构的作用也形同虚设,流于形式。
3、内部审计形同虚设。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没有设立审计部门,即使因为上市需求设立了内审部门的公司,审计部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出于工作量和成本的考虑,也未实现岗位独立。除一些大型集团的集团公司出于公司自身管理的在集团层面设立对旗下子、分公司进行审计监督的审计部外,内部审计职能在大多数企业在形态存在或实际履行中,均存在缺位。宄其原因,依然是法人治理结构缺失或企业主对内部控制不重视造成,企业财务部门往往直接听命于企业主,审计职能无关轻重。4、控制制度及流程不完善。由于规范的控制制度和流程需要很强的执行力才能执行到位,建立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控制制度和流程需要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且规范的内部控制不利于有私心的企业主和管理者徇私舞弊,因此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只在意短期经济利益、忽视了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带来的长效发展。目前,中小企业在内控制度和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不相容职位分离原则执行不到位。例如一些小企业,出纳会计一个人一肩挑,没有监督,企业资金出现挪用或亏空都无法及时发现;采购与资产管理人员及需求人重合,资产采购及领用的合理性无法监督,资产的领用和库存状况不清晰,造成企业资产流失。
2)关键业务节点控制缺失。例如一些中小企业无投资控制体系,投资行为较为随意,容易造成企业因为单笔投资巨额亏损甚至破产。
3)预算制度缺失。在笔者接触的中小企业主中,一部分人认为预算制度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际操作过程中变化往往赶不上计划,他们认为预算约束了企业的发展,约束了管理层的权利,带有一定的短视行为。例如,倘若给销售部制定业绩考核,规定其相应收入下配比的费用投入,当年未使用完的投入可能会存在年底突击花销的情况。而对于商人逐利的本性而言,企业主肯定希望能够尽量少投入多产出,他们往往会认为突击花销的费用不是必须的。而销售经理往往也能拿出他的理由,比如能够为未来一年带来多少收入云云。但是未来的事情往往难以说清。但是,缺乏预算体系的企业,一旦关键管理者疏忽,花销随意性太大,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4、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凝聚企业员工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员工工作激情、降低企业沟通成本、降低企业成本支出。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其盈利不高,员工较少,管理层往往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5、企业人员素质不高。中小企业,尤其是管理层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同时由于企业小,吸引人才能力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内控建设的忽视往往容易造成企业人员的操作风险,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
XY公司是一个成立时间不长的小型互联网企业,企业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但是其未建立起系统的内控体系,仅有一些关键的控制点,内部控制存在较大的缺陷和漏洞,这对企业的良性发展不利,增加了经营风险。文章针对XY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着重针对其核心的六大业务流程和制度进行分析,设计和改进该六方面的内部控制方案,为类似的中小型互联网企业改善内部控制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1.2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解决方案的思路展开分析和讨论。首先,XY公司由于发展过快,其内部控制已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要求,急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笔者以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的五个要素作为参照,分析总结XY公司现有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重点对比较关键的六个业务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内部控制的重新设计和改良,并对改良后的内控运行状况进行了评价。笔者认为这六个关键业务对中小型互联网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具有较强的借鉴和示范意义。本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笔者认为中小型互联网公司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应关注的几个要点,以供类似企业参考。
文章釆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通过对内部控制理论及相关理论的了解和分析,以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作为文章撰写的主要依据,对XY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设计改良适合XY公司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对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疏漏,以期进一步改进,达到提升XY公司管理能力、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
1.3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本文研究的案例和实践来源于笔者参与经营的XY公司以及曾经参与投资与管理的互联网及软件企业,搜集了在工作一线的大量实践资料,并进行了分析整理,希望能从自身经历的实践和总结给予类似企业作一参考,供类似企业的后来者学习和借鉴。下图为文章的基本框架,第一章为文章绪论,介绍国内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指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性;第二章为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和发展情况;第三章为XY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从XY公司的经营环境出发,对市场业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采购、资产管理等六个业务流程进行内部控制的分析,提出存在问题,对这六方面内部控制进行流程的梳理和控制措施的改进,并在改进后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图1-1为论文的总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