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财务管理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外研究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06 共364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研究
【第2部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研究导论
【第3部分】 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外研究综述
【第4部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第5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第6部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第7部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研究参考文献

  2.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现状

  2.1.1现代信贷配给理论

  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资本融资结构理论,这个理论是由Modigliani和Miller(1958)通过研究而构建的.通过该理论作者们对资本市场进行了假设,认为其是完全的.他们认为资本结构选择与企业价值无关,也就是"资本结构无关论".但这一假设条件难以实现,过于荀刻,在实践中也不能有效地进行检验.之后又有很多学者也仍然坚持进行了相应的假设,但是对其假设条件不再那么的严格或是荀刻Jensen和Meckling (1976)通过分析和研究引入"代理成本"这一概念.他们主要对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了分析,还详细的分析了债权人与所有者之间所在的关系,通过分析来呈现对资本结构方面的作用以及影响 .

  Myers (1984)主要在统计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结论性的描述.认为企业为了发展就应该选择一定的方式来进行融资,以此来实现对资金的需求".企业在融资次序上往往会首先选择内部融资,其次是债券融资或股票融资等方式.企业的这种融资次序,被称为"队食次序假说".而后,Myers和Majluf (1984)又选择了新的角度对这种假设进行阐述,主要是选择了管理者与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的角度 .

  Berger和Udell (1998)对融资特征进行了更为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他们认为,在企业创立初期,获得外源融资是很好的,但却很难实现,企业只能通过内源融资来实现,得到资金支持.待企业进一步发展,资金来源的渠道不断丰富,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这是企业在成长阶段中的最为主要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会获得更多的银行资金支持,甚至是中期贷款.

  随着企业的进一步成熟,使得企业发行股票成为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更多的长期资金的支持.在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非常明显.对于信贷市场上的借款者,银行虽然可以通过企业在媒体上公布的信息基本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但是很少能接触到企业的内部财务审计、客户关系及供销合同方面的"私人"信息,对于这些借款者的风险衡量就存在着相对的不对称.贷款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存在着的信贷配给均衡问题,它对信贷市场上所有的借款者都存在着约束.在信贷市场这样的现状下,银行如何平衡自己的风险和收益,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点.

  StigUtz和Weiss (1981)通过研究提出信贷配给理论,他们认为"信贷市场中在当前的背景下,主要还是存在均衡信贷配给的现象" .S-W模型权威的解释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使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着严重的信贷配给短缺,也称信贷配给理论.

  该模型证实了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是产生信贷配给的基本原因.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为了避免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即使银行可以放贷的资金还有剩余,尽管申请人愿意接受更高的借款利率,部分借款申请人的愿望不会得到全部或者部分满足.

  Jayaratre和Strahan提出了规模匹配理论.该理论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形成进行了现实意义的深度剖析,指出了中小企业不能很好地利用银行贷款这一有效的融资渠道才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在他们的理论中强调了银行等大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而是更倾向于满足大企业的融资需求的现象.

  2.1.2关系型融资偏好理论

  关系型银行业务是一种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在获取特定客户专有信息上进行投资,并对这样的投资从与同一客户长期和/或多产品的多重互动方面进行盈利性评估之后提供的金融服务(Boot,2000);而且关系型银行业务模式在具体经营中具有更多地依赖于掌握客户"软信息"③的人员做出是否提供金融服务的决策,注重经营决策的当地化,委托代理环节很少的经营特点(ScottRHeinetal.,2005).

  Jayaratneand和Wbllken(1999)通过实证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以此来解决其融资不理想的问题.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中小银行在贷款投向上,确实比大型银行更倾向于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满足其资金需求.

  这主要归因于中小银行金融服务对象选取的问题,其服务对象相对比较集中,基本上都是银行所在地的企业,这样就可以更方便地对企业进行管理,就能及时和准确地掌握和了解其资信情况,进而就能有效地建立持续的信息积累,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很多中小融资机构相继产生,并对中小企业提供更广阔的融资渠道 .

  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很多学者也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国内学者所进行的研究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成因、对策和建议等都进行了深入而具体的研究国内研究者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产生金融压抑(徐洪水,2001)、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问题和规模(张捷、王宵,2002)、政府的作用发挥不够(徐滇庆,2001)、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低、部分小企业高不良贷款率使得整个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成为了梓檬市场(袁增霆、蔡真、王旭祥,2010)等原因导致的.

  林毅夫、李永军(2003)指出,借贷市场中存在着债权人不能对中小企业的资信水平、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具体而准确的了解和把握的情况,债权人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很多中小企业不愿或不能向资金提供者提供真实、全面的与经营管理有关的信息,有可能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的发生,伤害了银行提供贷款的信心和积极性 .金融服务成本的大小和效率的高低与金融机构本身的大少和企业规模的大小都有一定得关系,面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出路就是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

  张玉明(2006)按照中小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他提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共同造成了很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

  张捷⑤(2003)建立包括利率、银行贷款审查成本、抵押机制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从而使均衡信贷配给理论更加贴近不同规模的企业在贷款可得性上存在明显差异这一客观现实.最后根据模型,得出如下结论:在信贷配给中,被排除的主要是资产规模小于银行所要求的抵押品价值量临界的中小企业.

  张杰(2009)从信用角度进行了研究,他在研究中指出,银行与民营中小企业间的横向沟通的信用联系不够密切,也非常脆弱.这种联系无法保证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资金,也就是说,银行和民营中小企业之间的信用困境是造成企业融资难的最主要的因素 .

  李志赞 (2002)通过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的非勾质性(heterogeneity)、贷款抵押和交易成本是影响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信贷的三个主要因素;缓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贷款抵押、降低交易成本,都将使中小企业得到的信贷增加.

  陈颜(2013) 通过对众多中小企业自身的内在原因剖析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大部份存在信用缺失、产权模糊,贷款使用效率低、多头融资情况严重以及缺乏科学论证盲目投资等等因素.

  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中小金融机构拥有信息优势.作为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供给者,考虑到我国大银行主要面向国有经济和大企业,蒋广结(2009)认为必须通过发展中小民营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这既是发展中小企业的需要,也是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需要,原因在于两者无论在经营模式、资金供求还是信息方面都比较匹配.但是,在发展中小民营银行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监管、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严格的内部制度、利率充分市场化等问题.

  2.3研究述评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文献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探究.一是传统的主流融资结构理论,从"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佳融资结构和融资策略"角度阐明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这其中包括MM模型中的税盾效应和引申的破产风险;信息不对称下的新优序融资理论,如梅耶思和马洛夫(1984)从信息不对称下股东的逆向选择视角,阐明优秀的公司的融资顺序为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票融资(这个理论支持了发行债务的公司对自身经营有信心的观点,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债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持);关于声誉和激励机制的代理理论,如戴尔蒙德(1989)从声誉角度出发,认为如果贷款人可以观察到借款方的行为,借款方的最优决策是选择更安全的项目创造更好的声誉,且其历史记录还清款项的记录越好,其声誉越好贷款成本越低,故拥有良好声誉的企业将努力避免失去珍贵的声誉;以及企业控制权角度下的控制权争夺与偏好理论.二是从企业实际获取资金渠道的角度探讨,包括研究引起关系互动的关系型贷款理论、探讨民间金融演化进程的共生性融资理论,以及利用企业主社会关系进行融资、研究量化信任与融资网络的社会资本理论.银行体系不愿意对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分析:斯蒂格利茨和威斯(1981)认为,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迫使银行采取信贷配给而不是提高利率来达到供需平衡.基于此,那些真的愿意承担高额贷款利息的企业也会因此而淘汰出局.因此,就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实质而言,就是要通过金融系统的一系列安排使得能够高效率使用资金的中小企业能够顺利地获得资金这种资源,从而优化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刘曼红,2003).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系统地提出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从某一方面着手.毕竟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政府、企业、制度、从业人员等各方面,只有各方面互相配合,通力合作,才能让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所缓解.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