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信用卡风险控制的对策思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8 共329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中国银行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探究
【第2部分】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探析绪论
【第3部分】信用卡风险控制基本知识与理论
【第4部分】境外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教训与经验
【第5部分】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现状
【第6部分】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信用卡风险控制的对策思考
【第7部分】信用卡风险防控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信用卡风险控制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信用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虽然,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通过资信核查、征信核查、发掘数据、额度审核、总结经验等各种办法指定出一系列的措施来防范信用卡风险,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在信用卡的可核呆账也越来越多,也就证明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在风险管理是存在漏洞。下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一、银行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或缺乏责任心

  由于银行工作人员有限,在做商户和信用卡审批中最重要的资信环节是由发起行来做,也就是让大部分资信核查人员靠由营销人员兼任,这导致没有分工明确的内部系统,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让商户和信用卡能够迅速得到通过,而真正的的风险部门从不下来真正调查商户和信用卡申请人的真实资料,即使调查,也是在发生风险后的“马后炮”.只有真正发生风险事故后,才会对相关人员进行惩罚,让从业人员有一定的侥幸心理。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性,任务量指标的最终达到是建立在降低审查的严格的基础上的。且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虽然对信用卡从业人员由一定的培训,但大部分也是涂于表面,对没有认真学习规章制度的人员也没有惩罚措施。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意识在全行员工心中还没有得到贯彻,大家不认为只有做好风险管理才是发展的保障,在业务拓展、业务实施的过程中,对于信用卡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意识的加强被当成风险控制部门的事情,而非全行员工的首要任务。由于他们过于依赖这些风险部门,而风险部分也全面“相信”下面的发起行,大家在此方面的责任心都是不够,于是造成了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的一大风险漏洞。

  二、 风险管理着重静态管理,对持卡人的信息严重滞后

  无论是对于信用卡持卡客户还是特约商户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对于他们的本身的资质都是静态的管理,一个商户或一张信用卡的信用都不是一层不变的。一个正常的信用卡申请人在收入稳定的情况下申请信用卡会被银行批准,但持卡人的收入、婚姻状况都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如申请人因下岗、内退等情况,从而导致自身经济危机,这些情况申请人不会主动告知银行的情况下,银行再以以前的资质情况给予额度,这将会给银行造成巨大的资金风险。

  且在一般人情社会里,除开持卡人已面临的破产的危险了,一般情况下的资产下降,银行在避免投诉或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是不会主动降低申请人的信用额度。虽然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因为机制原因,从而很少跟持卡客户升额,有大部分政府机关人员在 20 年前的 5000 额度一直维持到现在,但这种局势肯定会得到改变,现如今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已经在研究自动升额系统,这也就会更加大信用卡发卡行的资金风险。

  三、 银行任务过重,导致审批人员话语权太低

  跟中国众多的银行一样,以发展为目的的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每年的任务数字都是一个堪称“不可能的任务”,且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家行都推出信用卡业务,而目标客户都是固定的,他们所持卡片越来越多,从而让其有厌烦心理,他们于是极有可能销毁没有多少优惠的中国银行信用卡,为了使其信用卡的占有率保持在一定比例,各家支行不仅要完成任务数字还要补正每年的销户数字。营销人员不得不得给那些并没有完全符合信用卡申请人资格的人发出申办邀请,各行的资信核查人员在同事和领导的双重压力下,只能在一定程度下欺瞒省分行的审批人员。有些支行甚至以高额度的信用卡作为客户个人存款等其他业务的“福利”来吸引客户,这就完全违背信用卡的办理原则,以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的额度审批原则是“先有资产,再有额度”,而部分行是反其道而行之,甚至被有些申请人欺骗,有了额度资产(业务)也没来,支行也不确定个人客户的资产到底来不来,所以也不敢降额。这些都是信用卡巨大的风险,商户与其一样。

  四、风险预警比较滞后

  银行工作人员很少主动去观测风险,一张信用卡特别是高额度信用卡的审批往往 3-4 个人的批准,事情跟很多人有关,往往就是跟这些人都无关,且信用卡风险都是事后处理,也就是等到损失已经发生的时候才采取措施补救,而风险预警的目的就是为了以事前防范为主,适当的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建立风险防控体质,使其最大可能的降低风险、减少银行损失。

  五、规章制度过于陈旧

  中国银行作为大型国有银行,一套规章制度的实施往往要历经很多年,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过于陈旧的规章制度早已不适用于现如今的信用卡市场,特别是对于年费的收取、额度的设立等一些敏感的问题,中国银行还是采用好久年前的规章制度。虽然中国银行秉持着“以客户为中心”的口号,力争做最好的银行,但实际有可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得不承认,中国银行信用卡的一些规章制度在客户体验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

  第二节 健全与完善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信用卡风险控制

  “良好的社会不是简单地依赖于在政府所提供的法律框架内追求私利,相反,它依赖于一套负责的法律、道义传统和行为规则的框架,这套框架的特点应该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理解和认同”.这句话正确的阐述了信用卡市场的监管和运作。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信用卡的管理措施,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夯实该行的信用卡业务基础,从而达到信用卡业务中间收入的盈利。

  一、提升银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人才是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发展的动力,作为信用卡业务的核心重点,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只有将现在专业的队伍扩大化才是最重要的,在省分行工作的风险专业团队仍然不够整个云南省业务的需求,只有让凡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能有基本的风险防范素质,基本的风险防范知识包括要有信贷分析知识、经济学、法律、会计等,还要了解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最为基本的数学、电脑、计算机理论知识也需要具备。不仅如此,最为重要的是银行卡工作人员在人品、敬业等职业道德也需一定的标志,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而丧失对风险的把控要求。只有把每一位从业人员培养成复合型、专业性的人才,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才能将出自银行的内部风险降到最低。

  二、建立流动的客户的信息库

  信用卡申请用户拿到信用卡后,就变成了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的持卡客户,很多人认为,只要持卡者按时还款,银行的工作就结束了,其实不然,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风险管理工作才是开端,由于持卡人与发卡行的信息不对称或了解不够全面,使发卡行通过持卡人所提供的“表面”消息,发出一张额度颇高的信用卡,这些持卡人恶意透支加剧。为避免这一现象,银行应需加大对持卡人的实时监测,包括监测持卡人交易时间、交易地点、交易频率、还款时间、还款金额、还款地点、全额还款还是最低还款等。做到“知己知彼”,适时调整额度来控制风险。如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观察,持卡人诚实守信,信用良好,则应当适时提高授信额度,这也是在“了解客户,满足客户”,从而稳定持卡者。反之,对于不诚实守信,经常只还最小额或经常欠款的客户,则需极快降低信用卡的守信额度。

  三、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

  由于国家公安、税务等机构掌握非常重要的具有参考作用的个人真实的信用信息,只要将其信息共享,就不会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使其银行“有备而来”.且保险公司也可作为分散信用卡风险和补偿风险一种手段而被银行所接纳,由发卡行投保,将一部分风险大但“不得不做”的单的风险转移出去,保险公司可以说是专门处理风险的公司,有了他们的保驾护航,银行可以及时得到损失的赔偿,使其更加稳健的经营下去。

  四、通过科技手段来管理创新

  由于互联网支付新兴支付手段逐渐已经成为大部分人购物的主流方式,信用卡在此方面的应用也将被不断的扩大,这种网上非面对面交易对于持卡人身份的验证要求不甚严格,只有将传统的管理模式不断改变才能防范这种新兴支付渠道欺诈风险的可能性。怎样通过加强科技创新的方式覆盖新兴支付方式的风险,使风险管理融入到业务发展中,建立清晰全面的管理理念。

  五、 加快EMV卡的推行

  中国银行现因为技术原因,暂且只能做到单币种的芯片卡,从 2013 年下半年开始,中国银行通过短信通知然后邮寄的方式将大部分替换用的芯片卡寄到了老客户的手中,但与 visa、master 联合发行的双币种卡还未做到 emv 技术,然后这批客户确占中国银行信用卡持卡客户的大多数。芯片卡对于信用卡的安全使用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所以这份工作刻不容缓的急需做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