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中外开放大学教学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启示(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23 共1163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国内外开放大学教学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第2部分】国外先进开放教学管理经验借鉴引言
【第3部分】对国外先进开放大学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第4部分】我国开放大学教学管理模式分析
【第5部分】 中外开放大学教学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第6部分】我国开放大学教学管理模式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二节 对我国开放大学教学管理模式的启示

  国家开放大学虽已经挂牌,但我们绝不可只是为了追赶国际潮流把中央电大的名字换个叫法,还有许多改革工作要做,也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从实际出发的慢慢探索。

  一、建立完善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

  从中央电大到各级电大对基础制度和工作流程规章的完善是第一步,可以借鉴英国等国外的岗位职责的明确办法。当然多年电大基本框架的运行模式也使电大形成了稳定的制度体制,但仍然存在诸如统筹规划得太过于死板,没有电大与电大之间相互促进合作的体系。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外先进理念的学习改进管理者自身的观念来反映出远程教育的特点,英国开放大学这种三级垂直管理的管理体制给我们也带来了一些启示。我们可以借鉴它的各级机构与机构之间的结构优化、职能明确、功能完善的优点,但也要根据自身特点来构建我国未来开放大学的架构,需要创新式的办学管理体制。个人认为首先便是为电大设有独立的办学自主权,依法出台保护电大或者是开放大学发展的法律法规,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了指导性的文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开放大学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其次从结构框架上开放大学可由总部、区域分部、地方分校、学习中心组成,以开放大学为公共平台,面向全国招生。下属的各级分校给予充分的独立自主权,结合目前事业单位的改革,成立远程教育集团形式,有独立的法人,给予其充分的自由,建立其适应本地特点的当地开放大学,总部也可依托分校当地特色的教学资源成立独立的教学系统,大力开展各项培训的非学历教育,总部成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监察部门负责监控,各级开放大学机构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制度,可按照英国式垂直管理、相互协作的原则划分各级分校的职责,按照分工开展工作,各级分校充分参与到开放大学的建设中,并都可以起到骨干作用。归纳说可分为两点:

  1 建立纵向的联络制度。在分级管理的基础上,通过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不断探索实践,上级指令及时传达到基层、并高效实施的纵向联动机制。

  2 建立横向协调制度。在中央电大的领导下,内部加强各个电大的横向联系,使之互相之间通过沟通和合作发挥出电大整个系统优势。例如在进行资源的开发时,可聚集全电大系统的优秀开发人员包括教师和技术支持人员共同研究实施,成果全共享,避免了各校分割、重复建设的不利局面。

  二、多样化、有针对性的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方面,首先就是建设一支成型稳定的课程开发团队,在团队中,不仅仅需要专业课程上的专家和教授,还要包括媒体技术手段人员、网络课件制作人员、编写教材人员、市场需求调查、支持服务人员和授课的教师参与进来,长时间的研究摸索并实践之后推出课程的使用。在设计课程的专业理论上,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对于一些多余的理论知识则是精简或者甚至是可以删除,不需要系统性的深入探究,只需了解一般结论,主要对学习者后续自主学习和职业素养能力的发展的知识重点要求。在媒体手段的选择上,课程开发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对于偏远地区或者说是网络通讯落后的地方那么就主要以广播电视或者是纸质书籍为主要手段,也就是说,设计要多样性,供不同情况的学习者自主选择。

  课程的开发要充分体现出开放的特性,目前电大已经建立起学生反馈系统,通过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意见,经过研究后可做一些内容上和形式上的改变,在课程的设置上,借鉴泰国开大的教学包形式,将课程模块化,即使是同专业的学习者对在课程或是内容上都有个性化的设计,学生可以在打包化的课程内容上根据自己需求来学习。

  结合本地的特色来开发课程,形成不同特色的课程体系,我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区都有各自优质的资源,当地的开放大学可以依托本地的优势在总部的支持下建立开发独特的课程资源,实现共享,形成一个丰富多样化的开放大学课程体系。

  三、建立起开放个性的教学支持服务

  开放大学是今后全国远程教育的一个公共平台,全国的各级分校充分利用开放大学网络和数字化的资源库,建设完整的基于网络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和面授相结合的模式。并大力建设出一个专业有规模的信息化远程接待支持服务团队,并建立相应规章制度成立专门的支持服务的部门,加强对学习者终身教育的学习跟踪,个性化需求,保证质量,为学习者提供体贴入微的远程学习服务体系。

  服务人员对学生的服务需做到以下几步:

  (一) 针对实际,制定导学提纲

  在授课前,明确重点和难点,尤其考虑成人的特点来介绍一些学习的方法给学生,鼓励自学的指导。利用网络邮箱和即时通讯如 QQ、手机、飞信等等对自主学习中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

  (二) 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

  对新入学的学生,教师在第一次入学时,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根据其时间和工作,采取集中和个别辅导,对每名学生的个人学习计划进行指导,包括选课和学习进度提出一些意见供其参考。

  (三) 学习小组的划分

  利用好有限的面授机会组织小组活动,根据学生情况来划分小组,教师要安排好小组学习的场所,组织小组学习的内容并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

  (四) 对互动性平台的建立

  平台是电大教育的根本,利用好平台对学生的服务是最好的方式,保持平台后台教师的长时在线,随时对在学生个人学习平台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辅导。

  我国现代教育中使用的各种网络和科学技术手段即使比起国外的发达国家来差距也不大,但是主要问题是我们对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是不是够好,特别是在一些课程资源和对学生的支持服务上有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才是关键。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建设和更新完善开放大学的教学网络平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无论是网络的利用实现高效准确的课程传授,还是采用智能性的咨询答疑系统对学生的辅导都是可以为申请学习的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但是如果不考虑每个学习者的个人学习和区域性的现状,就肯定会造成很大的技术、人力的浪费。并且在我国很多地区仍然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网络的基础支持条件完全的不具备,这就要求电大教育管理者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切合实际地区的来制定教学服务的方式方法,确保到每一种传媒技术的有效运用,充分发挥每种技术手段的优势,提供多选择的学习方式,让更多的人能根据自己的条件到开放大学里学习。

  四、"学分银行"的建设

  通过"学分银行"实现各种教育成果的互通和评估,以及积累和互换,来实现学习型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教育的一种新的模式,也是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对教育体系、制度和培养模式新的超越和发展,将在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作用。我国在这种新趋势的探索中,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真研究和总结我们所做工作的成效以及面临的形势。

  学分银行的起步阶段的建立是需要根据一些借鉴并结合本国的实践,包括几个较大的省级电大也都涉及到这方面的先行探索,例如青岛电大已经投入使用的青岛网络干部培训学院系统就引入了学分银行,所培训的继续教育学分可以存入学员的个人帐号中。但是仍然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制度,也没有一个健全的管理服务系统来实现学分认证,所以问题仍十分复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探索。

  第一,可以以国家开放大学为平台,联合其他高校以及各教育机构,在全国范围统一学分认定、评估、转换制度(包括总体设计、标准、技术方案等等)的探索和制定工作。并借鉴一些国家的经验,成立例如 ECVET 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认证系统。

  第二,逐步建立科学、规范、可以转换的继续教育学分制度。明确规定授予学分的学时和质量要求,构建以学分认证、积累、转换为基础的开放的学习管理制度。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建议结合实际、先易后难,从最有条件或基础好的地区、单位开始进行试点。通过试点,促进同层次相关专业继续教育机构的学分互认,使各种有效的学习经历和成果都能得到合理的评价、认证和转换。

  要会同国家有关部门、行业积极探索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行业岗位证书以及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经历等反映学习者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成绩,以学分认定形式与相关学历教育的课程教学相关联,并得到有关高等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鉴于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建议从非学历教育培训与开放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某些专业之间的合理融通入手,逐步建立科学、规范、可以转换的继续教育学分制度。

  第三,建立个人终身教育学习账户。账户中学分的累积是学习者在各个时期学习成果的体现。个人学分账户可以作为记载学习成果的档案,包括学历和非学历的教育、工作经历和技能的提升,这些积累可以作为个人能力和价值的重要依据。要研究制定一套比较规范的关于个人账户的内容形式以及学分与成果的换算办法,用以记录登记学习者通过不同途径的学习工作经历,使个人终身学习账户成为学习者一生不断学习的教育凭证。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