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5-18 共236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第2部分】装备制造业集群供应链协同模式研究绪论
【第3部分】集群式供应链及其协同的相关分析
【第4部分】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
【第5部分】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构建
【第6部分】加强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对策建议
【第7部分】 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论
  
  产业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通过供应链协同整合来加强集群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快速响应能力,是节约供应链成本,增强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供应链属于单一或多中心型集群式供应链,具有纵向分工与横向合作并存,产品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较高,总成企业地位突出的特点。要适应以柔性、快速响应和集成化为特征的国际化竞争环境,必须提高供应链协同意识,建立纵向协同与横向相结合的供应链协同体系。在沈阳装备制造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有机体系中,建立信任机制、形成伙伴关系是组织基础,重组业务流程、强化分工协作是效率保障,整合创新资源、增进知识共享是发展动力。各方面互相配合,综合发展,方能提高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整体运营效率,促进产业集群快速、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umphrey J. and Schmitz H. How Do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Upgrading in Hsdustriat Cluster [J].Regional Studies,2002,36:93-106.
  [2]Lee, H. L., S. Whang. The Impact of Secondary Market on the Supply Chain[J].Management Science, 2002,48: 719-731.
  [3]Y.Y. Yusuf , A. Gunasegaram , E.O. Adeleye , K. Sivayoganathan. Agile supply chain capabilities: Determinants of competitive objectives[J]. European Journal ofOperational Research, 2004, 159:379-392.
  [4]Cristina Giménez, Helena R. Louren?o E-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Implica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Document de Treball / WorkingPaper 17, 2004, 11:1-45.
  [5]Matthias Holweg, Stephen Disney, Jan Holmstrom.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Making sense of the strategy continuum[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5,Vol 23, No. 2:170-181.
  [6]Gek Woo T., Shaw J., Fulkerson B. Web-bas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2000, 2 (1):41–55.
  [7]M. Ghiassi, C. Spear, Defining the Internet-based Supply Chain System for Mass Customized Markets[J].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03, 45:17–41.
  [8]Yonghui Fu, Rajesh Piplani. Supply-side collaboration and its value in supply chain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4, 152:281-288.
  [9]A. Gunasegaram, D. Patel, Ronald E. McCaughey. A framework for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J].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4, 87:333-347.
  [10]王缉慈。 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1] 夏德,程国平。企业集群与供应链的共生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3(3):35-37.
  [12]葛昌跃,顾新建,韩永生。企业集群中的供应链网研究[J].制造自动化,2003(10):3-4.
  [13]陈兵兵。 SCM 供应链管理--策略、技术与实务[M]. 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1.
  [14]何炳华。促进块状经济发展的新思路--集群网络供应链[J].三江论坛,2005(10)7-8.
  [15] 杨瑾,尤建新。基于快速响应的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系统集成效应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6, (2): 58-62
  [16]黎继子,刘春玲。集群式供应链的界定和表征研究[J].软科学,2006(5):5-8.
  [17] 黎继子,刘春玲。 集群式供应链: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的耦合[J]. 现代经济探讨。2006,(5): 5-9
  [18]李柏勋,黎继子。集群式供应链多周期随机库存系统模型与仿真[J].统计与决策,2007(2):134-136.
  [19]王海燕,黄樟树,张岐山。基于集群式供应链的产业集群第四方物流模式探讨[J].物流技术,2008(4):15-17.
  [20]王静。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组织与物流园区发展模式[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 科版)2008(5):55.
  [21]王静。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1):35-37.
  [22]吕晓东。集群式供应链协同模式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3):21-22.
  [23]赵广华。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8):53-56.
  [24]陈金丹,胡汉辉。 产业集群网络上的知识转移分析--以南京大明路汽车销售与服务产业集群为例[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02)
  [24] 陈加新。 辽宁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研究[D]. 沈阳师范大学 2013
  [25]李延朋。 河南省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升级的机理与路径研究[D]. 郑州大学 2012
  [26] 郑怀望。 陕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分析[D]. 西北大学 2009
  [27] 徐伟。 区域性装备制造企业集群战略、整合机制及其实施[D]. 沈阳工业大学 2004
  [28] 郑业卿。 郑州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9] 黄永春,郑江淮,杨以文,谭洪波。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长三角出口导向型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17)
  [30] 程永军,丁薇,刘昌卫,孙长宜。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 中国工程咨询。2007(05)
  [30] 李凯,李世杰。 装备制造业集群耦合结构:一个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 2005(02)
  [31] 赵力,刘晓峰。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产业虚拟发展问题与对策[A]. 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 2010
  [32] 李姝,姜春海。 基于产业集聚的辽宁装备制造业振兴途径研究[A]. 2010 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 2010
  [33] 唐晓华。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思路与对策[A].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 年度][C]. 2008
  [34] 陈永祥。 基于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系统研究[J]. 中国商贸。 2012(17)
  [35] 王叶峰。 产业集群供应链风险管理透析--以浙江服装产业为例[J]. 中国国情国力。2011(12)
  [36] 王国跃,李海海。 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J]. 经济纵横。2008(12)
相关标签:供应链管理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