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思想体系中身体概念的形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27 共641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哲学革命中的身体概念探究
  【第一章】身体概念的西方哲学史回顾
  【2.1】马克思身体概念的理论起点
  【2.2】马克思思想体系中身体概念的形成
  【2.3】马克思的身体概念的内涵
  【3.1】身体概念与反本体论思维的形成
  【3.2】身体概念与建构论的世界观的提出
  【3.3】身体概念与唯物史观的形成
  【3.4】身体概念与科学共产主义目标的确立
  【第四章】马克思身体概念的当代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身体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地位结语与参考文献
  

  2.2 马克思思想体系中身体概念的形成

  身体问题并非一开始就存在于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之中,他对身体问题的关注与他的生活背景和理论旨趣是紧密相连的。马克思对人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和片面走向丰富与具体的过程,概括说来经过了从理性人(具体表现诸如博士论文时“自我意识”、《莱茵报》时期“人民理性”概念)到感性活动的人(《1844 年政治经济学手稿》),再到实践劳动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三个主要阶段。随着对宗教批判和资本主义异化劳动批判的展开,以身体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尘世逐渐成为马克思关注和思考的中心,并且在身体的基础之上重建理性、历史、政治、伦理等思想,因而身体构成了马克思整个哲学革命的前提和基础。
  
  2.2.1 对天国的批判:回到现实具体的人

  博士论文写作时期,马克思已经出现了无神论的倾向,无神论将导致马克思对超验的精神实体的否定,而这恰恰是此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个基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其思想发展早期阶段的代表作,也是其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后来思想中的一些基本要素都可以从中找到雏形。博士论文写作时期的马克思在哲学原则上主要属于青年黑格尔派,具体来说,他还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抽象的自我意识是他理论的核心原则,作为理论出发点的人还只是理性的、抽象的人。

  但是,马克思这一时期所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神学的批判,其批判的依据是“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在《博士论文》里,马克思通过比较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在自然哲学上的区别,宣称伊壁鸠鲁哲学是“自我意识哲学”,从而直接把人的本质规定为“自我意识”,颠倒以往被颠倒的神和人的关系,把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追求个体自由。

  因而,马克思重视人的主体性原则和追求个体自由成为马克思这一时期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近代人道主义、自由主义与启蒙理性,以及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双重影响下,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哲学中“精神的绝对自由”的原则。但是,在马克思后来接触到物质利益问题和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研究之后,这种精神的绝对自由原则得到了保存和提升,马克思之所以会对异化与物化现象进行不遗余力的批判,对资本主义体制进行无情的鞭笞,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它继承了精神绝对自由的原则,只不过他将黑格尔的此原则作了一个唯物主义的改造,即将精神绝对自由的原则改造为肉体对象化的自由原则。虽然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认识在他后来的思想发展过程中不断遭到自我批判,但追求个人自由的这一维度却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和对自由人的联合体的主张都包含了这一原则,因此,我们可以恰如其分地说,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诞生地和秘密所在。

  在《博士论文》之后,马克思进一步思考如何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此时,他已经不再局限于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哲学中思考问题,而是把哲学的目光投向现实生活,投向现实存在的个体的二重性。马克思发现,宗教异化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现象的根源在于世俗社会中存在的人本身的矛盾,即作为市民的存在和作为公民的存在的矛盾。“只要人不承认自己是人,因而不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这种社会联系就以异化的形式出现”,因而异化的社会就是人“同自己固有的本质相异化”的社会。

  要想扬弃这种异化,必须通过现实的物质革命,使社会从犹太精神中获得解放,扬弃私有财产,从而使每个个体的感性生活和类生活之间的矛盾得以扬弃,使个体的生产活动和相互关系成为类的活动。所以犹太人的解放问题不仅仅是政治解放的问题,而是人类解放的问题。

  可见,当马克思把视角转向“市民社会”时,他就立即获得了一个新的立足点,发现了宗教异化的深层根源,这为唯物史观回到现实中的人奠定了现实的基础。《论犹太人问题》完成之后,马克思开始阅读国民经济学的一些着作,并且也开始和当时的法国、德国、英国等各国的工人运动领袖有了初步的接触,对当时的劳动群众所处的经济异化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因而他进一步将哲学的目光转向了现实生活,展开对现实的批判。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当时的德国理论界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费尔巴哈、大卫·施特劳斯和布鲁诺·鲍威尔等人对宗教造成的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基本命题。因而,马克思说:“真理的彼岸世界消失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为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

  于是,马克思由对天国的批判转为了对尘世的批判,由对宗教的批判转为了对法的批判,由对神学的批判转为了对政治的批判。马克思进一步去追问,为什么人会无法获得自己或者再度丧失自己?在他看来,那是因为人生活的世界是一个颠倒的世界。在这个颠倒的世界里,肉体感性沦为精神理性的工具,人无法找到自己真正的现实性,因而真正的人类解放就应该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马克思已经摆脱了对人的纯粹理性的、抽象的观察方式,而是立足于世俗社会生活、从经济政治角度去观察人。人脱去了神秘的宗教外衣,展现了其现实的、矛盾的和处在物质关系中的存在。尽管他的思想还被限定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类哲学中,还没有发现历史唯物主义,但是他对尘世中现实具体的人,对物质生活的强调,以及对市民社会相对于政治国家的基础地位的强调等等,表明他的思想中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唯物史观的萌芽,也预示了现实的、感性的、肉身化的人的出场。

  一旦马克思开始追问现实的个体究竟具有怎样的属性时,身体必然进入马克思的理论视野。

  2.2.2 感性活动的身体:开启身体之思

  在写作《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去超越黑格尔哲学以建立一种新的回到现实具体的人的哲学。在超越思辨哲学和扬弃异化劳动的理论探索中,对身体的关注也逐渐成了青年马克思理论思考的重心。正如当代着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判家伊格尔顿说:“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历史和社会作了重新思考,这一次是从身体开始的。”

  为马克思超越黑格尔哲学奠定思想基础的是费尔巴哈。在《未来哲学原理》和《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这两个文献中,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神学性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旧哲学的出发点是这样一个命题:我是一个抽象的实体,一个仅仅思维的实体,肉体不是属于我的本质的';新哲学则以另一个命题为出发点:我是一个实在的感觉的本质,肉体总体就是我的自我,我的实体本身”.

  在费尔巴哈看来,思辨哲学的致命缺点在于把人理解为理性人,即孤立的、固定化的自为存在的本质或精神。所以,必须将其颠倒,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感性的存在,并且用“感性-对象性”原则来规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建立一种以现实具体的感性的人为基点的哲学人类学,费尔巴哈称之为“实证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费尔巴哈这种实证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立场以及他的“感性-对象性”原则为马克思超越黑格尔找到了一个理论基点,也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提供了一条途径。

  在确认“感性”之为人的现实本质的基础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了一种人道主义批评。在马克思看来,由于思辨哲学片面强调人的劳动中的精神性属性,轻视体力劳动,也忽视劳动中肉体因素和智力因素的协调运作,将人的生命抽象化,最终导致异化了劳动的出现。异化劳动所造成的这种人自身内在的肉体因素与精神因素的异化给人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对于人来说,本来肉体存在只是一种手段,自由的精神生活才是目的,但是在异化劳动中,劳动者自由的精神生活完全缺位,精神的某些功能比如知性、想象和自我控制等等反而成为维持肉体存在的手段,而维持肉体存在却成为了目的。在这一劳动过程中,肉体活动完全按照资本的逻辑运作;而劳动者之所以要接受这种强迫,是因为它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存,维持自己的肉体存在。这就使人自身的肉体因素和精神因素在现实的活动中出现了分裂和颠倒,正如马克思所言:“异化劳动,……对人来说,它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生活本身仅仅表现为生活的手段”.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马克思实际上已经在强调,自然对于工人的生产和生活具有一种优先性,因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不仅不能够创造自己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且也不能创造自己的生活资料,从而无法维持自己的肉体生存。这也意味着,马克思看到了人的肉体存在对于人的总体生存的基础地位。马克思强调,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工人不能直接去占有外部世界和感性的自然界,他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复杂中介才可能完成,而这些中介只有资本才能够给工人提供。因此,当工人无法成为资本实现自我增值的工具的时候,工人将失去他对于感性自然界的占有,也就是说,工人首先必须成为资本增值的手段才能够得到工作,其次只有在得到工作之后他才能得到维持自己的肉体生存的生活资料,所以,马克思说,“他首先是作为工人,其次是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够生存……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人才能是工人”,这就是说,工人为了维持自己的肉体生存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的意义也仅仅在于维持自己的肉体生存,而肉体生存之外的意义在这种劳动中却体现不出来。从这两个要点中,我们不难发现,肉体概念成为马克思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因为肉体既是坚持自然的优先性原则的基础(正因为人是一种肉体的存在,所以必须不断地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又是工人在对象化活动中遭到异化的基础(工人为了维持自己的肉体生存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从而使自己的劳动对象不是自己自由选择的对象),如果我们把马克思的思想放到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大背景下来考察还会发现,关注肉体还是马克思提出实践概念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尽管马克思不像学院派的哲学家那样对肉体概念进行专门的界定,也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在此后的写作中固定下来,但是马克思对肉体的关注确实为他超越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打下了基础。当然在 1844 年的时候,马克思对肉体的关注特别是将肉体看作是人的存在的基础这样的观念确实受到了费尔巴哈的影响,实际上在费尔巴哈那里,实证的自然主义和实证的人道主义都汇集到“人是一种肉体的和感性的存在”这一命题上。

  尽管在这一时期费尔巴哈为马克思超越黑格尔提供了一个立场的基础,但是马克思在接受费尔巴哈的这个立场的同时还保留了对费尔巴哈的批评与超越。马克思看到,由于费尔巴哈采取一种静态的感性直观方法,他所理解的人,只是一些纯粹自然的、孤立的、感性的对象,而不是从事对象化活动的社会化的身体。因而,感性-对象性原则并没有超出法国唯物主义的静观感知,即个体动物性的范围,从而不能真正颠倒黑格尔。

  2.2.3 劳动的身体:为历史唯物主义奠基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抛弃了费尔巴哈关于个体、类、类本质的观点,提出了实践原则,为全面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清除了最后的障碍。

  费尔巴哈力图从感性的人、自然出发来消解黑格尔的实体,在这个意义上费尔巴哈构成了对黑格尔的挑战,也为马克思开辟了一条批判黑格尔的道路,但是由于费尔巴哈所把握到人的感性存在只是在现实的和直观意义上的感性存在,因而它缺乏辩证的运动和丰富性的历史内涵,它充其量是把黑格尔的感性范畴作为一种知性原则确立下来而已,他并没有构成对黑格尔的思辨内涵进行整体的颠倒,因此,为了整体地超越黑格尔,必须找到一个更加具有现实性、历史性和生成性的感性范畴,对马克思来说这个感性范畴就是实践,而不是费尔巴哈式的感性直观。马克思认为,通过感性活动,我们既可以保留黑格尔体系中作为能动性的人的辩证性的内涵,又可以回到现实具体的人,我们既可以得到总体性的视域,又可以扬弃神秘主义,我们既可以扬弃利己主义的市民主义,又可以避免政治国家的虚假性和异化的特征。因而,马克思强调,世俗的矛盾只能通过世俗的革命才能解决,而这种世俗的革命必然只能是一种物质化的和肉身化的实践活动,而非理论上的实践活动。身体是实践的前提,是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性基础。通过肉身化的实践活动,人超越孤立的个体存在,在现实上建立了与自然、与他人的联系,成为社会中的和历史中的存在。

  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后,再进一步深入社会内部以及社会发展的历史去把握人的现实的具体的本质,并且对劳动、异化与人的关系问题重新进行了剖析。《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成了这一任务,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初步创立。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反复强调,一切真正的哲学其思考的起点不应该是某种教条或想象出来的观念,而应该是我们可以通过纯粹经验的方法把握到的现实具体的个人。就其现实性而言,马克思强调,现实的个人都是既有肉体组织,又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个人,因而它们总是处在物质生产活动和一定的物质生产条件之中。

  他说:“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思辨哲学强调意识或思维决定现实生活,由普遍的思维来统摄现实生活,从而使现实生活成为普遍思维实现自我意识的一个环节,而唯物史观却认为,那些普遍的意识思维、范畴等等如果离开现实个体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交往形式,其来源是神秘的,对个体来说也是一种束缚和限制,更重要的是抹杀了个体存在的不可替代性和有限性,忽略了肉体存在在人的存在中的基础地位。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强调了人的肉体组织的存在对人的历史发展的基础地位,这特别体现在:一是人自身的“感性需要”成为历史发生的最初和真正动力;二是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一切历史发展的基础;三是人们的意识的发展过程也要受到人的肉体组织的制约,并没有一种超越肉体、与肉体无关的纯粹语言。这里,“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个人包含以下几层意思:首先,人必须存在于、寄居于自然中,与自然打交道,进行能量、物质交换,受自然支配,以自然的优先性为原则;其次,人要想获得生存资料,必须与自然打交道,进行能量、物质交换,而人能够使用的和把握的生产资料,人能面对的自然环境都是处于变化中的,在一定程度上,自从有了人出现之后,人自身的活动能力、生产方式的变化与自然向人的生成必然是同一个过程,因而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人决定了自然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必然是同一个历史;最后,受肉体组织制约意味着人对自身的超越只能是感性的超越,而不能达到自身的纯粹的超越,人必须承认这种有限性,满足于或寄居于黑格尔所说的“恶无限”.

  通过生产实践,把感性肉体作为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基础,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对近代主体性原则的改造和一种反本质主义的观点。对马克思来说,通过一种教条或想象的观念来把握一切人,把这种教条或观念作为一个人的固有本质是有问题的,人并不存在抽象的本质,而对生产活动的细节的反思,我们不仅可以把握到人的现实性,而且可以把握到人的具体性。“他们是怎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总之,不是本质先于存在,而是存在先于本质。而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跟他对肉体组织的发现有紧密的关联,肉体构成了他颠覆西方整个形而上学传统的工具和原则,也构成了他对主客思维方式的超越。这种与后来梅洛-庞蒂等人的肉体现象学或知觉现象学等有某种类似性。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