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邓小平生态科技思想的理论渊源、内容及意义

时间:2015-11-11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9150字

  生态科技思想是关于科学技术如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遵循生态法则及自然发展规律,实现人口与自然、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和谐共生、科学发展的基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我们深入探析、学习借鉴邓小平关于生态科技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全党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十分必要的。

  一、邓小平生态科技思想产生的历史原因

  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变革表明,任何先进的思想理论,都反映着时代智慧的精华,归根到底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邓小平生态科技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成果,其形成与发展有着自己特定的历史背景。

  一方面,我国的资源、环境与社会问题突出。20 世纪中叶以来,资源、环境与人口危机这一世界性问题,在我国同样存在,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首先,资源短缺。一是我国土地资源人均水平很低,肥沃土地相当少,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等日趋严重; 二是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1/4,而且浪费现象和污染情况十分突出; 三是森林滥砍乱伐情况严重,林木资源锐减; 四是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不高,乱开滥采、浪费惊人。其次,环境恶化。一是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量远远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 二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物质在增加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资源、水资源的污染,有机物污染和工业废渣污染也十分严重; 三是自然灾害频频出现,而且严重的自然灾害数量颇多,影响了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其三,人口压力大。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口大幅增长,以致对粮食与燃料等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较大,农田、森林和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突破自然生物圈的承载极限。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另一方面,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科技水平很低。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党和国家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通过艰苦奋斗使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如我国 1964 年爆炸了首颗原子弹、1967 年爆炸了首颗氢弹,1970 年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卫星,但由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当低,加之西方发达国家的封锁,以及十年 “文革”的干扰,我国的工业技术装备水平相当落后,广大农村仍以手工工具搞饭吃。与此同时,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和生物工程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使我国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1975 年,邓小平明确讲,我国的科技水平与日本相比落后了50 年。

  〔1〕对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应对我国生态环境恶化与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严峻挑战,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科技思想。

  二、邓小平生态科技思想的理论渊源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其生态科学思想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中的生态科技问题而形成的先进思想。

  ( 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科技观是邓小平生态科技思想的理论来源

  人、自然和社会是有机统一、和谐共生的。

  马克思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将传统自然观中的直观自然区分为自在的自然和人化的自然。

  他认为,现实的自然界就是经过劳动实践改造了的 “人类学的自然界”即 “人化自然”.而自在自然是指人类实践活动尚未触及过的自然界。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相互依存,又在特定条件下通过人类实践活动相互转化。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客观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环境。马克思指出: “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离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

  〔2〕可见,马克思高度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在他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是一个以劳动实践为中介的 “物质交换”过程。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保护自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从自然界获得巨大的物质财富、享受又好又多的服务。如若人类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的 “物质交换”过程中掠夺自然,必将打破自然界的平衡,导致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化。由此,马克思关于人、自然和社会有机统一、和谐发展的生态观为邓小平创立生态科技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

  科技对生态环境具有促进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生态科技观认为,科技就是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近百年的统治中,在生产力方面取得的成就比过去所有世代的总量高得多、大得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应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不仅能够极大地发展生产力,而且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物质循环,减少工业废物、降低污染,促进工业废物资源化。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歩,生产工艺的改进,生产原料的利用途径和方式也将更加丰富,生产中的各种废料,将在新的生产中获得再利用,使 “垃圾”变为再生资源。从而,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其次,马克思主义生态科技观认为,在人类与自然的劳动交换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运用应符合自然的新陈代谢规律。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作用于自然,改造客观世界,目的在于使人与自然和社会实现和解、和谐共生。若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过度干预自然界,超越自然索取资源,必将导致自然界 “新陈代谢”环节断裂,以致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正如恩格斯所言,人们别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的索取; 对于每享受一次喜悦,自然界都要予以报复。

  〔3〕恩格斯还认为,在对自然界的统治力上,人类比其它一切生物都强的原因,就在于人们能够科学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在充分肯定科技是生产力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赞同发展生态生产力。这就为邓小平生态科技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营养。

  ( 二) 毛泽东的生态科技理论是邓小平生态科技思想的理论基石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科技观与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结合起来,创立了系统的生态科技观。这也为邓小平生态科技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首先,毛泽东充分肯定科学技术的生态生产力作用。毛泽东在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时,就明确指出: 我们必须打好 “科学技术这一仗,……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4〕在毛泽东看来,依靠科学技术,积极发展生态生产力,努力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指导方针。其次,毛泽东十分重视利用科学技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大力号召全国人民植树造林。毛泽东认为,森林可以改善气候,防止风沙侵袭与水土流失; 没有森林植被易发水旱灾害; 没有林,也不成其为世界。因此,毛泽东十分重视植树造林,绿化环境。1955 年底,毛泽东在起草的 《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中指出,一切可以植树造林的地方,都要尽可能地种上树。1956 年初,毛泽东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伟大号召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从此,植树绿化神州大地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指南。二是主张兴修水利,治理大江大河。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积极主张兴修水利,大力号召全国人民群众一定要把淮河、黄河与海河治理好。还相继上马三门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按照自然规律要求,运用科学技术,使人与自然相协调。三是推广沼气技术,优化农村环境。1959 年,毛泽东在湖南、安徽等地视察时,充分肯定沼气是一个适合农村环境的可再生能源,要大力发展、好好推广。四是实行计划生育,合理发展人口。毛泽东认为,在我国人多有好处,也有坏处。1957 年初,毛泽东明确要求,人类要控制人口,节制生育。在毛泽东的倡导下,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 1971 年下发了我国第一份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报告,提出了 “控制人口”政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邓小平生态科技思想的主要观点

  对生态科技问题,邓小平虽没有专门的论述,但在他的论着与讲话、谈话中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科技思想。其基本观点主要有科学技术生态观和生态科技价值观、生态科技实践观等。

  ( 一) 科学技术生态观

  由于科学技术是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理论和方法,因而它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发展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科技从本质讲是以人为本的,是由人们发现发明开发并为其服务的。但是现代科技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出现了罗马俱乐部关于 “增长的极限”的悲观思潮,进而认为科学技术使人发生异化,科学技术是把 “双刃剑”,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是源自科技进步。

  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低的国家,一方面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另一方面,传统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又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如何对待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准确认识和掌握科学技术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共生共赢、和谐发展的首要问题。对此,邓小平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在研究我国发展规划时,邓小平指出,核电站还是要建设,油气田探采、交通建设、生态环境等很重要,都需要发展。

  〔5〕他积极主张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并认为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6〕,利用科学技术可以促进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1982 年,在谈到与生态科技息息相关的农业产业建设时,邓小平指出,要抓好农业科学研究,农业增产增收,多种经营大发展,耕作栽培方法改革,农村能源问题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等,都得靠科学。〔7〕“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8〕他以发展农业科技,推进生态农业经济建设为例说明: 先进科技的研发利用,不仅能够实现经济的增产增收,而且还能够理性地协调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与保护,解决资源能源问题,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各要素和谐共生,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保障人、自然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可见,邓小平所主张的科学技术观,打破了传统科技观的束缚,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看待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生态科技观。他所倡导的科学技术实质上是指生态学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即生态科技。

  ( 二) 生态科技价值观

  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认识和准确揭示科学技术生态化功能的同时,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和生产力发展的价值与作用的观察、思考,尤其是在深入分析研究世界新科技革命兴起后国际竞争与全球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变化的新特点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核心观点的生态科技价值观,由此而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关内容推荐
相近分类:邓小平论文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