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与艺术生产(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03 共13096字

  意识形态中的艺术生产,就其生产目的来说,在于宣传某种观念。艺术生产者在利用艺术进行宣传时也要遵循艺术的某些规律。诚如鲁迅所说: “一切文艺固然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 (我将白色也算作色),而凡颜色未必都是花一样,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这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文艺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等相比,它发挥宣传功能不能无视艺术规律,要让接受者在艺术享受中接受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主张,否则就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无异;其二,文艺具有宣传功能,但不只有宣传功能,除此之外,文艺还具有其他功能,如审美功能,这也正是文艺发挥宣传功能的独特之处,也是文艺得以独立存在的根本之点。

  意识形态中的艺术生产,就其性质来说,是政党、阶级、集团意志的体现。它虽然也要经过艺术家的创作去实现意志,但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并不能自由自觉地表现自己的生命意识,艺术家常常要把自己的意识融入政党、阶级、集团的意志之中,在政党、阶级、集团的意志中表现自己的生命意识。意识形态中的艺术生产,就其方式来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艺术活动,是一种 “遵命”的艺术行为,往往由上级组织或领导圈定出写作范围,定下艺术基调。当代艺术生产中的优秀干部题材、先进模范题材、道德楷模题材等,大都具有这一特点。

  (三)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

  艺术产业,是当代社会经济基础变革和生产方式变更的产物。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是艺术生产中的一种新形态,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物质财富快速增加的结果,也是当代艺术生产的主要类型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艺术产业是在文化产业的整体框架中被提及的,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随着后工业社会在社会结构、政治、文化格局的变化而必然出现的产业形式。”文化产业理念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也有不尽相同的名称,美国称之为版权产业,英国叫做创意产业。欧美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工业,20世纪中期得到长足发展,到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或称其为 “朝阳产业”.中国的文化产业概念来源于西方,21世纪初期开始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各种报告、规划、意见之中。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于20世纪末期的文化体制改革。这次文化体制改革,将原本属于政府拨款的文化事业单位,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戏剧、歌舞等文化生产部门改为企业,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1世纪初期,文化产业被正式纳入党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支持和引导,努力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至此,文化产业正式列入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行列,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中的新发展方向和 “朝阳产业”.同样,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构成要 素 的 艺 术 产 业,也 迎 来 了 发 展 的 最 佳时机。

  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就其目的来说,在于获取经济利益。因为,追求经济利益是一切产业活动的首要目标,当艺术生产被纳入产业系统中时,它的目标是服从产业要求而不是艺术追求,获得经济利益也自然成了艺术生产的主要目标。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就其性质来说,主要是一种经济活动而非审美活动。它的目标定位、生产计划、产出情况、效益分析,也主要是按照经济规律来运行、按照经济活动来考量的,其主要是一种经济性质的评价。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就其方式来说,主要是一种集体活动。

  能进入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基本上都是能进行规模化生产的艺术品种,如电影、电视剧、舞台表演等。这些产品的生产,需要多个环节所构成的生产链才能完成,因而也需要多人的配合、协作才能完成。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就其形态来说,主要是现代形态的艺术,它们要么和现代科学技术相关,要么和现代传播媒介结合,如电影、电视剧、电子游戏等,它们能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批量复制,能借助现代媒介快速传播,从而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并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三、艺术发展不平衡现象的现代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推动了物质生产活动中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且推动了艺术活动中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变迁,同时也使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所揭示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现象,表现得更为复杂多样。但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中的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理论中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它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时。

  (一)艺 术生产 与 物 质 生 产 发 展 不 平 衡 的延续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它诞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展于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成熟于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在 《资本论》等着作中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是马克思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说: “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大家知道,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观点是:其一,在某个特殊时期和局部范围内,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 (经济)的发展不成正比;其二,特定的艺术形式不会随着物质生产(经济)的发展无止境地发展下去;其三,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同一时期不同国家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其四,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但却不是唯一原因。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所揭示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四种表现方式,在当代世界尤其在当代中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续。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观点,仍然适用于当代社会,包括对当代中国艺术生产的解读。在当代中国的艺术生产中,也存在着在某个特殊时期和局部范围内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存在着特定的艺术形式不会随着物质生产 (经济)的发展而无止境地发展下去的状况。这在诗歌和戏剧两种艺术形式的发展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物质生产 (经济)发展处于复苏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的物质生产 (经济)发展进入高峰期,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就诗歌、戏剧而言,却没有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经济总量的增加而向前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国诗坛热闹而繁荣,中国的戏剧也呈现出蓬勃气象。

  20世纪末21世纪初,诗歌、戏剧的处境十分艰难,逐渐走向了衰落。

  在当代中国的艺术生产中,仍然还存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或同一时期不同地域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以陕西省20世纪80-90年代的文学创作与当下的文学创作相比,当下陕西省的物质生产 (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了20世纪80至90年代,但其文学生产却 远 远 不 如20世 纪80-90年 代;20世 纪80-90年代陕西省的文学生产与同期的广东相比,物质生产 (经济)相对落后的陕西比物质生产 (经济)发达的广东,文学生产却更为繁荣。

  在当代中国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关系中存在的各种不平衡现象进一步说明,虽然物质生产(经济)发展对艺术生产有极大的影响,但却不是唯一因素,艺术生产的发展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联系。

  (二)艺术生产 内 部 诸 要 素 发 展 不 平 衡 的呈现
  
  当代世界包括中国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突破了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所描述的范围,呈现出一种新的不平衡趋势,即当代中国艺术生产内部诸要素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同一时期艺术系统内部不同艺术形式发展的不平衡。同一时期艺术系统内部不同艺术形式的发展,虽然也受物质生产 (经济)发展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表现得越来越间接和隐蔽,而现代传播媒介、消费者审美取向的影响则更加直接和明显。离现代电子传播媒介越近,关系越密切的艺术形式,其发展越来越好,反之则越来越差。具体到艺术形式上,电影艺术、电视艺术、网络艺术、有电子媒介参与直播的舞台表演艺术等发展得好、发展得快,比较繁荣和兴旺;戏剧艺术、小说艺术、诗歌艺术等发展得比较差、比较慢,逐 渐走向衰 落 和 沉 寂。这 种 不 平 衡,完全用马克思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观点去解释是有困难的,而用与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相关的、具有继承发展关系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化研究理论,则能更好地做出解释。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