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因素研究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3-06 共4184字
  第一章 引言
  
  民以食为天,谷乃国之宝。经历过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和洗礼,中国并没有也不能丢弃“以农为本”的思想,在 13.7 亿的人口基数上,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和生产是寸步难行的更不要谈如何发展和建设。近些年来,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已经迈上了又好又快的道路,伴随着这样的发展势头,农村也发生了新的相应的变化,农村劳动力一步步从务工向创业转变,一大批新生代农民工正用实际行动回答“谁来种地”的时代问题,他们不仅为农村带来了技术、理念、创意,更会促进我国农业的转型发展。
  
  第一节 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于现实意义的层面:现如今在中国,放在新的历史阶段和背景下,创业是个关键词汇和热点词汇,从政府到社会,从城市到农村都在践行创业,那么有意识地去研究创业、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问题能够从实际层面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可靠研究数据,为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激励、引导、服务政策提供依据,更好的引导和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到广阔的农村天地创新创业,帮助他们拓展业务渠道,从而更好发挥其积极效益和创业示范效应。如何更好的实现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在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个命题里面能够找到一定的答案,只有支持和鼓励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投身创业热潮,才能对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农民婚恋交友问题提供帮助,为推动中国日新月异的农业事业发展储蓄梯队力量。
  
  关于理论意义的层面: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问题,是对现有的创业政策和创业理论的延伸和丰富,也是中国特有的、特定的创业理论,研究好了就能够填补或弥补世界创业理论在这块的空白,使得创业理论和创业行为的研究更加丰满。理论是指导实践,总结经验的有效渠道,成功的实践离不开理论知识的不断丰富,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理论探索仍然在路上。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当下社会,创业型经济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无论是理论界、学术界,还是政府职能部门,围绕“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进行了详实的探索和研究。笔者为了掌握更多的一手素材,通过登陆中国知网 CNKI,以“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关键词,对如下的五个数据库进行了逐一查询,即分别为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截止 2015 年底,2000 年以来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探讨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论文 10004 篇(其中外文文献直接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文献为零篇)。此外,还有一些撰写了相关调研报告。从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已经进入传媒界、学术界的研究视野,并越发受到广泛的关注。国外比我们更早关注创业话题,主要体现在创业理论、创业政策、创业与经济关系理论研究方面,因此,国外相关联的理论、关联的文献都比较成熟、比较深入,甚至形成了多个创业理论流派。但是,新生代农民工返乡这种现象几乎是不存在于国外的,是特定的中国现象。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农业经营模式一般是农场,耕作采用机械化,负责的农民叫做农场主,经过多年的磨合和经济大环境的良好运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良好的农业环境,几乎没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消化和转移。所以,对中国农民群体创业的研究,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研究,可以参考的国外资料很明显是十分有限。
  
  1995 年,Barbara Entwisle、Gail E. Henderson 等对性别与中国农村商业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他们认为,中国农村妇女在商业活动中没有太多优势,如果一个农村家庭中拥有的女性劳动力多的话,其进行商业活动的可能性更小。在农民进行的商业活动中,大多数是由男性来打理,与此同时,女性则更加专注于生活料理和农业生产活动。
  
  1996 年,Fan,Y·Chen,N·Kirby,DA 得出的结论是,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而且已经成为培育农民创业者的重要孵化器,致使一批具有显着区别于传统农民和国有企业领导者的特征的农民创业者应运而生。
  
  2007 年,Sandeep Mohapatra、Scott Rozelle 等,利用 1981-2000 年这20 年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数据,阐述了农民创业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他们得出的结论之一主要是,普遍农民的自己雇佣行为均是有效率的,这种行为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尤其是那些受教育越高、年纪越年轻、越是受过专业培训的农民越是倾向于独立自主从事农村经济活动;农民自己雇佣自己的行为促进了或者促成了农民创业,对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我国现阶段特有的社会现象之一就是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特别是在本世纪初期,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创业的期刊文献在学术界出现过多次,尤其在近些年来,一度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关联的文献资料如雨后春笋般。
  
  一是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概念方面。刘林平、王茁在《现象学研究》期刊中发表《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80 后农民工与 80 前农民工之比较》(2013)一文,并通过对生命周期和社会变迁、劳动力拆分型再生产模式、精神圈地等概念的讨论,进一步论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特征的形成机制,他们与传统农民工在工作中的经验、目的、观念三个方面的特点截然不同。
  
  二是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调查研究。关于这个部分的研究确实比较多,因为研究一个新生群体,只有到一线才能寻找和归纳出最有力的资料。张建武、张一名、杨锋锋发表《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新特征调查报告》(2011)一文于《劳动保障世界》期刊,他们通过图表形式,借助于研究课题组于 2010 年 9月至 11 月开展的关于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新特征的调查研究,深入剖析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新特征,并切实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邓婉婷、岳胜男、沙小晃在《学理论》中发表《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向调查实践报告》(2011)一文,通过对哈尔滨、南通、徐州、镇江、扬州五个城市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经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初步形成农民工创业意向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创业的相关对策建议。林斐(2002)对安徽省 100 名返乡创业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梳理出他们返乡创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政府如何支持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提供一些建议。曹卫秋等人(2000)对陕西铜川市某村部分返乡农民工群体展开调查,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民工返乡的现状及返乡创业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倡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做法。
  
  三是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后遇到的问题及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卢闯、刘万兆于 2013 年在《农业经济》发表《新生代农民工创业问题探讨》一文,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必然性,总结了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主要来自于市场、信息和资源机遇;比如困难主要来自于缺乏创业资源、创业项目与市场对接较差、创业风险较大等。张秀娥、孙中博于 2013 年在《求4是学刊》中发表《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政府支持体系建设》一文,指出家乡的创业氛围、自身能力和创业资源的可获得性、先前返乡创业者的生存状态分别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主观规范、感知行为的控制力以及主观态度。刘松涛、曾云阳、王俊帆于 2015 年在《中国市场》发表《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三方面的缘由:第一,政策支持缺乏;第二,属地机构观念陈旧;第三创业环境仍然不理想。
  
  四是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建议和对策。2007 年,张明林等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出发,指出政府应当积极营造返乡创业的氛围,同时不断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和深度,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构建新的平台和新的机会。徐冲于 2008 年,把河南、山东、湖南、江苏 4 个不同省份在促进农民工创业方面的不同政策进行比较和分析,剖析出不同地区不能一刀切,对待农民工创业应当有不同的符合实际的做法和举措。刘珍玉在《农村经济》中发表《社会结构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创业问题与对策--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2012)一文,从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两个层面分析如何从社会制度和个体素质出发,为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提供积极的经济、社会和个体素质基础,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实现成功创业。
  
  第三节 研究方法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本理论、创业理论、公共管理学等理论入手,以已有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为依据,紧紧围绕“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话题,对江苏省镇江市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案例进行实地走访和调查研究,总结他们返乡创业的模式。同时,通过绘制图标的形式,更加直观的投射出、反应出新生代农民工为什么会选择返乡创业,在创业路上又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而对症下药,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1)文献研究法。围绕文章的主题,笔者通过查阅百度百科、中国知网等,翻阅了大量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范畴的期刊、着作以及研究生、博士生毕业论文等文献资料,并做了统一整理和分类归纳,不断了解、掌握和收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素材,用多次翻阅文献的过程,来充实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话题的理论支持。
  
  (2)调查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以个案调查推动普遍研究,积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走访调查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最真实的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生产状态、生活状态和生存状态,增强本文研究的科学性、真实性以及针对性。并归纳、梳理出一组数据,进一步剖析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点、返乡创业的原因及返乡创业的问题。
  
  (3)比较分析法。本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对比分析:一是将上一代传统农民工与当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比较,得出相关结论;二是将返乡创业与外出打工、就业进行比较,得出相关结论;三是对国内与国外如何激发农民创业的方式方法进行简单比较,从而进一步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能够用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建议以及合适的项目选择。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专门切入一章以江苏省镇江市为样本,开展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分析出六种创业模式,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具体政策建议,以期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由于调查范围有限,调查样本的普遍性还有待考证,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漏,研究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作者缺乏理论深度。作者在全面完成本文的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的切身工作经验,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